测评练习 (3).doc_第1页
测评练习 (3).doc_第2页
测评练习 (3).doc_第3页
测评练习 (3).doc_第4页
测评练习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4)波澜不惊 ( )(5)而或长烟一空 ( )(6)把酒临风 (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8)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文:_(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译文:_(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_(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文:_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乃 重 修 岳 阳 楼(2)前 人 之 述 备 矣(3)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4)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4.用原文语句填空。(1)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2)突出水天一色的景象的句子是:_,_。(3)对洞庭湖景观总评价的句子是:_。(4)全文的主旨句是:_。(5)第4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答:_6.“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答:_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_二、课内阅读(2014重庆中考)阅读岳阳楼记,完成811题。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_(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_10.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_古仁人的情:_写这两种情的目的:_11.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答:_三、美文品析(2014龙东中考)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负:依仗。贻:遗留。规:劝诫。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景:_ 书: _13.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_(2)愤郁颇见辞色。 译文:_14.用原文来回答。【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_。【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_。15.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答:_答案解析1.答案:(1)通“嘱”,嘱托 (2)通“俱”,全,皆 (3)雄伟景象(4)起,动 (5)有时 (6)端着 (7)探求 (8)归依2.答案:(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3)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 (4)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3.答案:(1)乃/重修/岳阳楼 (2)前人之述/备矣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答案:(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答案:意在与“古仁人之心”做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6.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7.答案: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8.答案:(1)详尽 (2)天气放晴 (3)迫近 (4)日光9.答案:(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迁客骚人的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古仁人的情要联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答,写这两种情的目的应联系文章主旨作答。答案:以物喜,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通过两种感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1.【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深刻内涵,联系实际,表明观点,辩证地思考,理由恰当,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亦是这个道理。12.答案:日光 书信13.答案:(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色上。14.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友善,爱其才15.【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范仲淹、滕子京的优秀精神品质及他们之间的友情来思考作答。答案: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对朋友要真诚帮助。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做人要谦虚。附【乙】【译文】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色上。范仲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