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史教研室老师简介朱政惠,男,1947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方向创新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有: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吕振羽纪念室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湾研究会会员。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美国亚洲学会会员等。个人作品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理论、海外中国学史、中外史学比较等方向的学术研究。有吕振羽和他的历史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史之心旅一一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与金光耀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中华文史百科民俗卷。翻译著作有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美国哈佛大学柯文、戈德曼主编,合作翻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等,并参与合作撰写并出版的著作有史学概论等多部。主持承担的项目主持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上海市委宣传部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211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等。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与清史译丛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学刊编委、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杂志编委、历史学家茶座编委、山东大学人文前沿丛书编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编委等。论文和文章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史学月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评论(香港)、历史月刊(台湾)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文章近百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历史学、美国历史文摘、美国:历史和生活等有关杂志有其学术文章的转载和观点摘要多篇。成就及荣誉1993年应邀访问美国。走访了洛杉机、华盛顿、波士顿、纽约等多座城市的大学中国学机构。1998年夏,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前往介绍大陆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1999年10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月,应瑞典隆德大学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年11月,访问法国巴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等中国学机构。2000年3月至2002年7月,应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和哈佛燕京学社邀请做为期两年的学术访问。专门考察和研究美国中国学和汉学发展情况。走访了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新大学、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玑分校、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斯坦福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学校及有关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2005年7月,应邀访问英国,走访了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学术机构及其中国学研究机构。2005年12月,应邀到韩国首都首尔参加“亚洲民族文化振兴和韩民族文化特色化建设研讨会”,并顺访成均馆大学、安东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陶山书院等高校和学术机构1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史学史研究2010/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近30年来中国学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收获和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问题201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史景迁史学探要史学月刊2009/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二十世纪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中国史家对海外同行的关注和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8/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成果读走出中世纪(增订版)、走出中世纪二集探索与争鸣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史学理论研究200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关于史学史研究和海外中国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探索与争鸣200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史林2006/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2006/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上)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3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4驰骋国际汉学界的骁将在耶鲁大学拜访史景迁教授探索与争鸣2004/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5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史林2004/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7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0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史华慈的中国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3/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3/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3/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1关于美国中国学家的总结和反思历史教学问题200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2他鄉有夫子 史华慈生平和学术谱略世界汉学2003/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3海外博士论文中的上海研究档案与史学200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4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访谈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5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及其科研走向法国、瑞典中国学研究机构学术访问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6求真、求实、求新巴斯蒂教授的中国学研究成就及其特点学术研究2000/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7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历史教学1999/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8史坛呼唤史学评论读史学与史学评论探索与争鸣1999/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9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评张广智、邹振环两先生的论文韩国研究论丛1999/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0一位杰出中国学家的生动写照英文版回忆费正清读后学术月刊1998/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1“国魂之不灭者存焉”朴殷植史学思想之一瞥韩国研究论丛1998/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2塞纳河畔的一位中国通法国学者巴斯蒂夫人印象记史学理论研究1997/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3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第10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史学理论研究1997/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4研究中国学,心系中国学法国学者巴斯蒂夫人来访记历史教学问题199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5辟开榛莽播浓荫吕振羽史学成就述要历史教学问题1997/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6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之路吕振羽的学术思想述要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7论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及其研究第九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史学理论研究1996/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8探赜索隐,着眼未来1995年史学理论研究述要史学理论研究1996/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9美国中国学的由来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0当代中国韩国学析略韩国研究论丛1996/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1“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纪传体史书发展的影响社会科学1995/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21978年以来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5/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3敦煌学发展的三大态势当代中国史学趋势研究之三学术月刊1995/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4历史城市学的崛起当代中国史学趋势之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5日益受到关注的海外中国学研究当代中国史学趋势研究之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6关于中韩史学比较研究的若干问题韩国研究论丛1995/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7唐代佛教略论历史教学问题1994/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8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散论历史教学问题1993/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9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史学理论研究1992/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0吕振羽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2/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1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综述历史教学问题1992/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2论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的学术价值江淮论坛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3论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学术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1/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4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探索与争鸣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5论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史学集刊199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6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贡献论历史教学问题1990/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7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的史学思想历史教学问题1989/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8论吕振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史学月刊1988/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9吕振羽史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8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0胡思敬的盐乘对近代正统派史著的一个解剖史学月刊1986/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1从接受角度研究史学历史教学问题1986/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2“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的一个思考群言1986/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3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散论历史教学问题1993/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4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史学理论研究1992/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5吕振羽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2/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6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综述历史教学问题1992/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7论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的学术价值江淮论坛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8论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学术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1/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9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探索与争鸣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0论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史学集刊199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1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贡献论历史教学问题1990/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2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的史学思想历史教学问题1989/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3论吕振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史学月刊1988/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4吕振羽史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8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5胡思敬的盐乘对近代正统派史著的一个解剖史学月刊1986/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6从接受角度研究史学历史教学问题1986/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7“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的一个思考群言1986/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张耕华,男,浙江鄞县人,1952年生。1979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83年获学士学位。1983年就读于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1986年获硕士学位。现任该校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学院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项目“历史学元问题的研究”等。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约70余篇,近年来致力于吕思勉遗著的整理工作1,已编辑出版吕思勉文集十余种。主要著作有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 、史学大师吕思勉、历史哲学引论及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历史教育展望(与他人合著)等。1历史哲学三题历史教学问题201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略论历史归纳中的几个问题史学史研究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言之有据”与“言之成理”:史学叙事与文学写作的同与异学术研究2009/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中国女侦探的作者吕侠就是吕思勉博览群书2009/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后现代与史学史的新视角学术研究2008/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新时期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嬗变探索与争鸣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历史的“硬性”与解释的“弹性”兼论安克斯密特与扎戈林的争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三国历史的新诠释及其方法论上的启示读朱子彦教授三国史新论有感探索与争鸣2007/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以诗证史”与史事坐实的复杂性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历史知识在致用上的特殊性探索与争鸣2006/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吕思勉史学思想三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史学研究在验证上的困境学术月刊2005/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3史实真相是如何被掩盖的兼论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探索与争鸣2005/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4试论历史叙事中的想象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5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5/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4/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7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遏制历史的滥用探索与争鸣2004/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论历史学的用途及其滥用和误用读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有感史学理论研究2003/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吕思勉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吕思勉先生简谱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1一部“经院式”的西方史学史读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有感史学理论研究200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2从怀疑论、配景论说到历史学的普遍性问题史学理论研究1999/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3治学 修身 改革社会略论“吕思勉的文化遗产”史学理论研究1998/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4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史学理论研究199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5现代西方史学研究的新收获读张广智、张广勇的现代西方史学史学理论研究1996/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6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7历史认识真理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史学理论研究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8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学术月刊1994/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9论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广东社会科学1993/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0有关“历史事实”及其相关问题兼与陈启能先生商榷史学理论研究199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1一部“经院式”的西方史学史读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有感史学理论研究200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2从怀疑论、配景论说到历史学的普遍性问题史学理论研究1999/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3治学 修身 改革社会略论“吕思勉的文化遗产”史学理论研究1998/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4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史学理论研究199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5现代西方史学研究的新收获读张广智、张广勇的现代西方史学史学理论研究1996/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6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7历史认识真理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史学理论研究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8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学术月刊1994/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9论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广东社会科学1993/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0有关“历史事实”及其相关问题兼与陈启能先生商榷史学理论研究199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1试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兼评西方史学思想的两种倾向探索与争鸣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2略论历史研究的客体历史教学问题1991/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3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思考探索与争鸣1990/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4近年来史学概论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987/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5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河北学刊1984/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6论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广东社会科学1993/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7有关“历史事实”及其相关问题兼与陈启能先生商榷史学理论研究1993/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8试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兼评西方史学思想的两种倾向探索与争鸣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9略论历史研究的客体历史教学问题1991/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0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思考探索与争鸣1990/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1近年来史学概论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987/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2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河北学刊1984/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胡逢祥,男,1951年生,1978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吴泽教授攻读史学史专业,1981年毕业留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任教,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等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和文化研究方面的多项社科规划项目。发表专著两部、专业论文60篇,并参与主编多部大型专业辞典。 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史学理论会理事。 科研项目1、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研究(1840-194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重点项目) 2、“王国维全集编纂”(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项目,集体项目主要参与者,2008年完成并出版) 主要成果代表性科研成果1、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和流派(专著,与张文建合作),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2、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世界史地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4期,新华文摘1984年12期转载。 4、 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学术月刊1985年9期。 5、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5期。 6、 梁启超史学理论体系新探,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史学史读本。 7、 晚清经世思潮与当代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0年1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5期转载。 8、 中西史学源起比较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4期。 9、 试论中西古代史学发展的不同途径和特点,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10、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 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6期和光明日报摘要介绍。 11、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及其运作,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4年11期“论点摘要”介绍。 12、社会转型中的现代国学思潮及其走向,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转载。 13、 开放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国民意识 探索与争鸣 2010/12 14、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15、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5 16、章太炎中西文化观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17、“科学方法”输入后的中国现代史学之走向 学术月刊 2008/03 18、现代中国史学专业机构的建制与运作 史林 2007/03 19、唐文治“弃政”从教之缘初探 作家 2007/14 20、史官制度与正史编纂 历史教学问题 2005/01 21、李平心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4 22、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 史林 2005/03科研获奖情况1、晚清经世思潮与当代史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1993.12)论文类三等奖。 2、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0-2001)著作类三等奖。 路新生,男,1952年生,安徽萧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曾主持教育部博士点项目的研究,承担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王国维全集的点校整理;负责华东师范大学211建设项目“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之“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现代化”课题。 有专著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撰写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史学卷第一章经学在中国近代的蜕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著有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论文有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对王学学风的再认识(孔孟学报1993年第65期)、梁任公、钱宾四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合论(孔孟学报第68期)、从援佛入儒和儒释之辨看理学的兴衰与乾嘉考据学风的形成(哲学与文化1994年第240期)、重评王学学风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论“体”、“用”概念在中国近代的“错位”“中体西用”观的一种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诸子学与胡适的疑古辨伪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3期)、顾颉刚疑古学浅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理学清算与清初疑古思潮(哲学与文化2002年第342期)、理解戴震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辩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连载)、“义”、“事”之别与“今”、“古”之争及其现代学术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钱大昕的文论、史论与“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经学的蜕变及其历史意义(思想与文化2004年第1期)、经学的蜕变及其历史意义(思想与文化2004年第3期)、)、驳刘逢禄左传不传春秋说(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史通和文史通义(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3期)、刘师培左传学研究及其现代史学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等。互校记与先秦诸子系年之史源发覆 史学月刊 2006/05 “经”“史”互动:章太炎的经学研究及其现代史学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5凌廷堪与戴学 史林 2008/03 戴名世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玩物”一定“丧志”吗? 文化学刊 2009/02 论治学求真与政治间的背反现象以历史学为例 河北学刊 2009/05 “新”、“老”之争与诸子学研究的现代转型以章太炎、胡适的诸子学研究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崇高”与历史学读康德美学撰述有感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6试论疑古史学对蒙文通的影响以蒙文通的中国传说时代古史研究为例 齐鲁学刊 2010/03 美学思想对于历史学的启迪 河北学刊 2010/03 真实: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价值和意义读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美学撰述有感 历史教学问题 2010/04 新宋学观与陈寅恪的佛教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6 邬国义,男,1951年4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二十世纪学术史等。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史学史、史汉通鉴学、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等。主要著作有国语译注、资治通鉴(附考考异)等。曾参与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王国维全集的点校整理工作。1论通鉴的“著生民之休戚”社会科学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青年吕思勉与中国女侦探的创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映堂居士究竟是何人近代史研究2009/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旅欧期间周恩来批判的“三泊”是谁?兼论周早期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史林2008/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再谈鲁迅诗“西游演了是封神”对倪墨炎先生的一个回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毛泽东与无政府主义从西行漫记的一处误译谈起史林200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社会科学2006/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近代中国2006/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典章制度史:探讨“变通张弛之故”历史教学问题2005/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刘恕与古史研究社会科学2005/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王韬卒年月日考实近代史研究2004/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王韬卒年月日再考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3关于戈鲲化生年月日的问题近代中国2004/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4陈独秀早年事迹的新资料近代史研究2003/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5论近代经世致用史学思潮的兴起史林2003/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新史学思潮经世功能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7王安石宋赠尚书都官郎中司马君墓表一文兼论温公、荆公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天演论慎始基斋本探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史林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后汉书标点一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1吴汝纶与严译天演论江淮论坛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2也谈“西游演了是封神”鲁迅赠日本歌人新探鲁迅研究月刊1992/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3通鉴影射变法问题辨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4司马迁译古文史学史研究198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5孙家鼐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会科学战线1982/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6后汉书标点一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7吴汝纶与严译天演论江淮论坛199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8也谈“西游演了是封神”鲁迅赠日本歌人新探鲁迅研究月刊1992/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9通鉴影射变法问题辨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0司马迁译古文史学史研究1982/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1孙家鼐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会科学战线1982/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房鑫亮,1954年11月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授,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等。主要著作有何炳松文集(附年谱)、苏渊雷文集等。所承担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王国维全集的点校整理工作(是主编之一)已于2009年完成,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悼惜同窗李朝远上海文博论丛2009/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史通的学术价值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探索与争鸣2008/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孤岛时期上海爱国学者对抢救古籍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2007/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王国维丙辰日记注考中华文史论丛2006/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问题200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王国维轶札逸事档案与史学2004/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新出鲁迅书信疑误及对新编鲁迅全集的几点意见历史教学问题2004/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论王国维与胡适的学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一生爱好是天然苏渊雷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1995/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评资治通鉴的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安徽史学1993/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浅议何炳松对史学史的贡献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1/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3何炳松对华侨高等教育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0/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4论唐宋的古籍整理历史教学问题1988/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5起源中马克思若干观点初探历史教学问题1984/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安徽史学1993/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7浅议何炳松对史学史的贡献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1/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何炳松对华侨高等教育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0/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论唐宋的古籍整理历史教学问题1988/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起源中马克思若干观点初探历史教学问题1984/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王东,男,1963年生,安徽庐江县人,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吴泽教授。现为华东师大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兼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客家学、中国区域文化史。 开设课程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西方现当代史学理论与流派、中国文化地理等。 曾主持港澳台合作项目“客家方言群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工作,参与点校王国维全集(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社会兼职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客座教授 学术成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台北南天书局1998年。 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合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史学理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书评等百余篇。 李孝迁,男,1977年生,浙江温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1995年200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中外史学交流研究。主讲课程:影像与历史主要学术成果:专著:1、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36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论文:1、先秦诸子变通史学思想评议(0.8万字),东方论坛2000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1期转载摘要。2、网络时代的跨文化思考,上海青年2000年第4期。3、刘师培与近代清学史研究(1.3万字),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转载摘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4、周末学术史序:中国第一部以“学术史”命名的著作,华夏文化2001年第3期。5、刘师培与近代诸子学研究(1.1万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转载摘要。6、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探析(0.9万字),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7、魏晋玄学及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刘师培论魏晋玄学(0.8万字),江海学刊 2002年第2期。8、刘师培前期论左氏学(0.7万字),学术研究2002年第2期。9、刘师培论学观初探(1.3万字),福建论坛200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物业必考题目及答案
- 西柏坡观后感300字(15篇)
-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生活作文(7篇)
- 时间和位移课件
- 古诗文鉴赏教学计划:古韵今风
- 海上日出文本深度解读与教学建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 海外游子诗词欣赏:羁旅情怀的诗词教学教案
- 我想对您说小学生作文15篇范文
- 纪念馆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信息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汽车维修成本控制)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英语试题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护理
- 模具公司品质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少儿期刊出版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开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校食材供应商实地考察核心内容清单
- JG/T 220-2007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 行车安装使用安全协议书
- 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梅岭中学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