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doc_第1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doc_第2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doc_第3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doc_第4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一、 理解和应用(一)API认证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控制文件该文件可以是程序文件或是程序文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文件。该文件应明确产品实现过程中哪些产品属于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即API Spec Q1 7.5.2.1称之的需确认的过程(工序)(二)需确认过程的区域应适当界定和识别针对API Spec Q17.5.2所述“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包括在产品使用已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的界定,正确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需确认的过程予以控制,不能为了简化控制程序环节和活动、减少必须的资源投入,明知是需要确认的过程而不予以认定。API Q17.5.2.1中规定:对适用的产品规范已识别的需要确认的过程,如果产品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如适用,至少包括无损检测、焊接、热处理。非金属(橡胶)密封件(如胶心)的硫化过程和铸造承压关键件(如本体)的熔炼和浇铸过程、缠绕工序等属于需确认的过程。(三)需确认的过程应针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验证 根据标准的表述,需确认的过程应针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验证,产品结果体现在需确认的过程实现后的零部件本身应具有的特性,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冲击能力、断面收缩和抗硫化氢性能、耐老化性能、疲劳寿命等。因此,在提供需确认的过程能力客观证据时,应将主要影响产品特性的技术数据提供出来,机械加工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不能证实需确认的过程的能力满足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的要求(四)过程确认包括的场所 需确认的过程的确认包括标准要求的两个场所。一是7.5.2规定的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二是4.1、7.4规定的外包过程中涉及到的在外包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在第三方审核时,审核员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不仅要审核企业提供的证实性记录,还要审核现场实际控制能力。对外包方,如果审核员认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或有怀疑时,审核员也有可能作为审核的第二现场审核,如果时间、行程方便的话,审核员会提出这样的安排。提供外包方的需确认的过程能力的客观证据时,应提供外包方的选择与评价、再确认的证据。二、怎样进行过程确认(一)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1、识别已经在第一章提到了2、策划 对需要确认的过程做出恰当的安排,并确定确认的方法。策划的安排可包括在程序和其他类型的文件中,具体策划内容按7.5.2的规定。这些文件包括设计规范、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验收规范以及合同相关条款等用以确认过程符合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还包括对设施(设备,工装、厂房)、环境、人员资格记录的要求。对于再确认的控制条件也要予以规定。比如热处理过程确认准则。3、实施按照策划要求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保留符合要求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规定的记录、样件、试样,为“对特定的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提供可靠的系统的客观证据。4、评审与批准企业应组织具有资格的人员参加需确认的过程的确认评审,对过程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控制,对过程所实现的结果是否符合所策划的要求,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或进行再确认进行再评审,特别要对需确认的过程控制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生产现场检查其实施情况。过程确认的批准一般应由企业的总技术负责人负责。(二)在供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 由供方提供的需确认的过程除应满足标准7.4.1规定的供方的选择与评价、再评价的要求外,还应满足7.5.2规定的对过程、设备、人员、工艺方法和记录的要求 对于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应以是否满足过程确认为基本条件,供方提供经企业评审和批准的工艺方法文件、通过经企业鉴定的正式设备工装(使用时包括环境)适宜的过程能力的记录、符合要求的人员资格的记录以及证实产品本身符合要求的记录,必要时还应提供样件、试件。(三)在外包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 外包方可视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场所,企业应将对其需确认的过程的控制延伸到外包方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作为企业的内部过程进行控制。这也是外包控制。这也是外包控制与采购控制的一个重要区别。采购控制主要以进货验证为主要控制。外包控制以现场考察、选择和评价外包方、进场检验、实验,必要时应对外包过程进行现场监视和测量予以控制。对需确认的过程能力认可予以确认。(四)过程确认应提供的客观证据过程确认的客观证据包括以往历史形成的确认、再确认的记录、有些确认记录可以追溯到几年以前。现场运行中正在形成和形成的记录、样件、试样(如焊接工艺评定保存的拉、压试样)。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的顾客的证明、业绩等。按照标准7.5.2 的规定,用以过程确认的记录有(内部为原件,外部一般可为复印件): 1、策划安排的文件如程序、其他类型文件程序、其他类型文件。可包括识别的过程是什么(焊接、热处理等)?过程确认的要求是什么(如产品、工艺的符合性,设备认可及人员资格鉴定的条件、流程及进度安排等)?2、过程确认、评审实施的文件可包括工艺规程、工艺评审规程、验收验证规范等。3、设备、工装认可记录可包括设备、工装满足要求的认可评定记录,性能、精度满足要求的验收监测记录,经评审列为完好设备清单(带有设备编号的台帐等)。4、人员资格鉴定记录可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证明。设计与修改技术人员的资格授权文件。操作人员、检验、实验人员等级证(操作证)、上岗证、培训证明。压力容器焊接工应有的容器焊接且标明焊接位置和有效期限的焊接证。无损检验人员应有标明检验方法、级别和有效期限的专业证书,每种监测方法应同1人至少达到II级资格以签发检验报告。无损检验人员、焊接和产品表面质量目测检验人员经医疗机构的视力(矫正)和色对比合格(由企业自定合格标准)的记录(尽可能按美国ASNT美国无损检测协会标准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和证书的要求进行。对于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的取证要满足API产品规范要求。5、使用特定方法和程序的记录可包括经过评审批准的工艺评定记录(如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工艺验证确认记录、通过确认时过程连续监控的证实记录、各种性能试验、型式检验以及用户试用的报告等。二、 焊接过程的确认与记录API 6A、16A、16C、16D设备规范中,对热处理的质量控制规定了由制造厂制定控制细则的要求,而对焊接则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在API现场审核中都把对焊接过程的审核做为重点审核内容。现将焊接过程的确认办法作为交流内容介绍给大家。(一)编制过程的识别文件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予以确认,向API申明企业的需确认的过程是什么,是怎样确认和控制的,除提供给API通过文件审核外,也为API编制审核计划提供依据(二)编制过程确认的策划文件内容包括要确认的产品对象、采取的焊接形式和方法,确认的流程及实施安排。明确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的标准和验收准则。API 6A、16A、16C、16D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标准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IX卷焊接和钎焊评定标准API 4F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标准。对于只做APIQ1的企业,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可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国外标准,也可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 转化为企业技术文件按策划安排把焊接确认的要求转化为企业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焊接过程控制规范,该规范把要求API产品规范对焊接的要求、企业应控制的重点安排描述出来,以及哪些落实到设计文件中,哪些落实到工艺规程中,哪些落实到检验规范和验收准则中。2、设计文件包括产品设计图样、设备焊接试件的图样、试样形成的图样,并包括标记和试验要求。3、工艺规程,包括本企业焊接产品壁厚和焊接位置的焊接工艺规程(格式参见ASME标准中QW-482焊接工艺规程(WPS)推荐格式);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包括焊接标准中所要求的重要变素。(四)完成相关试验项目1、 对焊接进行表面检查、表面和主体无损检测并且合格(按API产品规范规定的ASTM检测方法和验收准则)。2、 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的试验。按照评定标准中的要求来完成试验项目,焊接性能试样加工及试验时最好有专人负责,焊接的中心位置和方向对冲击试验至关重要。3、 在焊接工艺评定用焊接试件焊接,同时要完成焊工技能评定的试件,试样及评定工作。(五)工艺评定的评审、批准和工艺规程的确定以及再确认1、经过各种试验合格后可由焊接、产品设计人员评审并由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经评审批准的工艺规程正式纳入企业焊接规程,并由经焊工技能评定合格的焊工实施。焊工技能评定也要执行相关的标准。2、当焊接壁厚和位置变化时、当使用的焊接条件变化时,应补充或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工未通过焊工技能评定时,不允许焊接操作。(六)、相关记录除上述各节提到的记录外,做为需确认的过程控制,企业还应注意提供以下记录1、焊接过程中用于控制过程参数的电流表、电压表的校准周期规定和校准合格记录。焊接设备的完好证据。2、焊接件热处理过程中用于测量炉温的电位差计和数字式测温仪表的校准周期规定和校准合格的记录;自动输出加热温度和时间数据的记录3、审核现场焊条的烘焙与发放记录、焊件的预热保温记录、焊缝表观检查、无损检测及硬度的记录(包括X射线底片)、焊工钢印使用的规定、产品上焊工钢印标记、焊接件的质量跟踪(追溯性)记录等相关记录。4、焊接工艺评定准则、焊接工艺评定记录、焊工技能评定记录5、焊接母材的材质单、焊接试件的各项试验报告,拉伸、弯曲、冲击、硬度、探伤、金相等。三、热处理如果外包,控制要求是什么?1、热处理过程对供方的评定1) 供方的合格评价和以后的管理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对热处理过程提供方的评定应由技术质量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到供方现场实地考察,以确认供方有能力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7.5.2的要求。2) 现场考察应有准备,对供方的考察应包括:工艺鉴定、设备鉴定、人员鉴定以及重新鉴定等方面,其鉴定内容可参阅本程序。考察应做好记录,并收集相关证据,填写热处理供方能力调查评审表。3) 当第三方审核人员要求去热处理过程提供方现场确认其能力,或者要求提供本公司零件热处理的工艺和“温度时间自动记录纸”(热处理供方),应通知供方予以配合。此要求可作为与供方签订合同的条款之一。2、对供方能力的控制要求由技术质量部对热处理供方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形成热处理质量技术协议。应在热处理工艺控制、热处理设备控制、人员能力三方面提出要求。热处理工艺1) 所有热处理工艺都必须是具有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且必须签字齐全,文件的管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文件可由我方提供,也可由供方提供。2) 热处理检验员应当严格监督操作者执行工艺,操作者应做好记录的填写工作,仪表记录纸由检验员收集整理于每月保存,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3) 热处理工艺应经过评定,应按照热处理工艺评定准则的内容进行,执行各种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工艺参数,填写热处理工艺评定记录。当工艺参数的改变需要重新进行评定时,应重新进行评定。性能评定的试样要求及试验方法执行材料试验标准的要求,评定应保存记录。工艺评定可由供方单独完成,也可由我方技术质量部人员协助完成。设备、仪表及工艺装备的控制1) 热处理加热设备必须是经过评定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定,符合标准的要求和热处理炉评定规程要求(见API8C附录热处理炉评定指南),合格的设备必须贴有检定合格标记,注明检验有效期,绘制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标志图,热处理炉检查和鉴定的记录应自鉴定完毕之日起保存五年以上。2) 各种硬度计及温控仪表必须由计量室检定并符合标准的要求,合格的硬度计及仪表亦应贴有检定合格标记,注明检验有效期。3) 热处理用工艺装备须执行设备管理标准的要求。填写热处理炉评定报告人员能力 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理论与实际操作)获得培训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合格后持证上岗。 环境及检验要求1) 热处理车间所有待处理件和已处理件,包括热处理不合格件,应按照不同材料分别整齐堆放,并加以标识、隔离。2) 热处理检验员应对热处理工序炉前记录加以检查,对热处理后零件加以质量检查,并出具热处理检验报告并签字。热处理后进行硬度检验时一般用随炉试样测定硬度,但在不影响工件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在工件表面测定硬度。硬度试验和有关理化检验项目,按API规定的检验标准进行检测。热处理过程的检验按硬度试验工艺规程执行。收集供方资料的要求技术质量部在与热处理外协供方沟通(签订合同、质量技术协议)时,应要求供方:1) 提供执行本公司产品热处理的操作人员的资格证复印件;2) 为本公司产品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工艺及工艺评定资料应提交本公司评审;3) 提交热处理设备鉴定证书,包括:炉子完好的证明热处理炉评定报告;最高点炉温与最低点炉温之差不超过140C的炉温均匀性证明热处理炉温均匀性评定报告;自动记录仪检定合格证(复印件);热电偶检定合格证(复印件)。 4)交货时供方应随产品提交试验报告,根据产品具体要求,试验报告可包括:硬度试验报告;性能试验报告;-随炉试棒;-温度、时间曲线图3、每年由技术质量部对供方能力进行确认,定期收集相关的合格证明资料。四、小结总之,对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应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和手段,重点实现焊接工艺评定规定的要求和在实施焊接过程中加强对对接焊缝的控制,使产品满足API产品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准备申请API认证的企业如果涉及到焊接、热处理过程时,应及早策划并实现其确认活动,因为该项目工作准备时间长,工作项目多,涉及到焊接试件的取样和制备,试样的加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试验和无损检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也许还涉及到相关设备、仪器的购置,合格焊工和检验人员的培训。企业在准备迎审文件和记录时,应注意提供按分类及过程实现先后顺序编制的文件和记录清单,涉及焊接工艺评定的文件、记录应汇总成册并长期保存。迎审人员应安排焊接专业技术人员解答相关技术问题。在展览大厅,我认真观看学习了每个视频、展板和案例,通过对魏民洲、杨殿钟、赵红专、李益民、李大有等严重违纪违法分子犯罪事实的学习manufacturers of technical documents on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applicable to this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national power company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11 articles assessment inspection standards as well as other relevant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lectric power, the State power company executive. Does not verify in the specification withi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mplementation design, manufacturer or . Or issue a new 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bidders shall comply with new norms and standards. If there are conflicts or is inconsistent, whichever is the higher standards. 3.3 3.3.1 project of responsibility, authority an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ject managers, at all levels of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see section II of chapter III of the present tender s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