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5.2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47938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41.0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23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8.4
积分
关 键 词:
新高中历史 5.2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俄国 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 岳麓版 必修
资源描述:
学案2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客观条件 (1)物质基础: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 (2)矛盾尖锐: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一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与不满。 2.主观条件:坚定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 材料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思考 材料说明了俄国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案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2)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3)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4)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革命的进程 (一)二月革命 1.爆发: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 2.结果 (1)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2)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重点精讲] 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革命前俄国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2)俄国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诸多矛盾交织,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3)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经济濒于崩溃,成为革命的催化剂。 (4)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使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易混易错] 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是二者最大的差别。 (二)十月革命 1.背景 (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 (2)《四月提纲》的发表 ①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②地位: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7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 (4)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起义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冬宫,起义胜利。 3.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革命取得胜利。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 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革命和平发展、是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归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六大 思考 结合材料探究,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政权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的? 答案 (1)方式:和平、暴力。(2)通过十月革命暴力夺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 3.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十月革命的意义 材料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思考 根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俄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易混易错]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但是最早向全世界宣告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十月革命。 [重点精讲] 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突出特点? (1)从革命的理论看: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1.俄国二月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c.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2.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主要结果是(  )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答案 c 解析 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意义。 3.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c 解析 要想很好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项。 4.“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3日)材料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  )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b.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 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d.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 答案 b 解析 首先从时间上分析,是在十月革命前夕。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临时政府镇压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游行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5.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b 解析 第一个“新纪元”是指对俄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课中问题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及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提示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是当时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民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列宁试图通过无产阶级夺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解决人民渴望得到的切身利益问题。 阅读与思考 提示 方法: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后向社会主义过渡。 意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解析与探究 1.提示 材料一说明了俄国人民厌恶战争,向往革命;材料二说明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积极准备革命;材料三说明了革命者冲入冬宫的情景。 2.提示 观点错误。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选择符合俄国人民的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上述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基础达标] 1.阅读下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答案 a 解析 注意图片中的文字“罗曼诺夫王朝完蛋啦”,据此可判断出题干中的革命是二月革命,在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继续战争政策,故a项不可能遇到。 2.作为工兵代表苏维埃的一名普通工人代表,他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应该是他根据下列哪个事件得出的结论(  ) a.攻打冬宫 b.《四月提纲》的发表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b 解析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革命任务,故b项正确。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 七月事件的发生,政权已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 c.推动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答案 d 解析 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5.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 a.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 b.分配土地给农民 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 答案 c 解析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b、d两项是c项的组成部分,a项仅是俄国革命的一个任务,过于片面。 [能力提升] 6.“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 b.巴黎公社期间 c.二月革命期间 d.十月革命期间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沙皇”可以排除a、b两项,从“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可知是俄国二月革命。 7.《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 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④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 a.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新情况”是“战争所造成”,即俄国参加一战造成的。俄国二月革命后,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①④错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人们厌恶战争,发生七月事件。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故②③正确。 8.21世纪以来,俄罗斯民间开始了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出现了一些相对客观的评价。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 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答案 a 解析 十月革命是一场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方式属于暴力革命。b、c、d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 9.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圣西门       图二 图三      图四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材料二 2008年11月7日,数万名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及支持者手擎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的党旗,高举“你好,列宁,怀念你”、“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等标语牌,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附近举行盛大集会,以纪念十月革命。 材料三 2006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西班牙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反对关闭红场的列宁墓以及将列宁遗体入土安葬,强调做每项决定都要推动社会和谐及民族团结,而不是导致社会分裂。 (1)某学习小组对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2)材料三表明普京的观点是什么?综合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或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言之有理即可) (2)普京反对关闭列宁墓。说明列宁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起强大的苏联,对俄罗斯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8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高中历史 5.2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79382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