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doc_第1页
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doc_第2页
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doc_第3页
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doc_第4页
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医院全地下室式污水处理工程 摘 要医疗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结合医院的特殊环境,使污水处理设施尽量不对医院的主要功能设施产生影响,并给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是医院污水处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该项目,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采用全地下室式建设的思路,使医院所排放的废水得以处理。 关键词医院污水 A/O工艺全地下室式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22-01 作为综合性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涵括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多项功能,其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院内场地十分紧张,没有专设的污水处理设施规划用地,场地狭小且对除臭及噪声要求较高。该项目采用全地下室式设计,2010年底开始设计,2011年建成投运并通过验收,至今运行稳定。 1 医院排水及实际用地情况 该医院内经过多次改造扩建,已形成了紧密的建筑格局,院内的排水管网未统一规划、错综复杂,医院排水范围较大。医院原有全地下式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因建设时间较早,设备陈旧且处理规模小,加之医院的不断扩建,已无法满足医院实际废水处理要求。 院内无污水处理站建设规划用地,仅在医院入口不远处两座功能楼间有一处楼间宽40米、长100的空地可用,且地上部分长度方向被规划道路分割为三块,场地紧邻综合住院楼,不能产生噪声和臭气,整个污水站的设计极大较大。 2 设计水量、水质 2.1 处理水量 根据医院提供数据及相关专业规范,该医院属于大型综合医院,每床位按650升日用水量核算,并考虑门诊用水量,设计水量为Q=3500m3/d。 2.2 进水水质 参照同类工程的水质指标及该医院废水的特点,结合医院废水设计规范,设计进水水质BOD5=250mg/l,CODcr =500mg/l,SS=200mg/l,TN=53mg/l,NH3-N =40mg/l,TP =7mg/l。 2.3 出水水质 废水经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根据当时环保要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排放标准要求,BOD520mg/l, CODcr60mg/l,SS20mg/l, NH3-N 15mg/l。 3 工艺系统设计 3.1 主要设计原则 1)、在满足水质排放要求时,重点考虑噪声、空气等相关污染源的影响; 2)、对有毒有害废水及传染性废水进行单独预处理; 3)、工艺设计先进合理、经济可行; 4)、尽量利用地形、位置高差,采用重力流,降低运行成本; 5)、采用全地下室式结构,节省占地,优化平面,整体美观; 3.2 工艺选择 医院污水一般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对放射性废水及传染性污水均需要做单独预处理后方可进入系统。生化系统作为主要工艺单元,常采用具有脱氮除磷的效果的氧化沟、 CASS、A/O、A/A/O等工艺。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全地下室方式建设,选择A/O工艺作为该项目的生化处理工艺。 3.3 工艺流程 预处理采用“化粪池+格栅”工艺;二级处理系统采用“A/O+沉淀”工艺;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现场制备。具体流程如下: 3.5 工艺设计 化粪池:停留时间HRT=10h,清掏周期为3个月,总有效容积1365m3。 格栅井、调节池:全地下结构,格栅井与调节池嵌套式合建。总容积1500m3,水力停留时间8h,机械格栅一台,推流式搅拌机2台,调节池具有水解酸化,提升泵两台。 A/O反应池:地下室式构造,设计两组并行。污泥负荷Ns=0.10kgBOD/(kgMLSS?d),污泥浓度4000mg/L,总容积2600m3,A、O池容比1:4,水力停留时间18h。O池内设置2.5米深组合填料及微孔曝气装置,配套风机4台三用一备,气水比12:1,每组设置混合液回流泵2台一用一备回流比200%。A池设置弹性填料、潜水搅拌机。 沉淀池:地下室式构造,采用辐流沉淀池,与A/O反应池合建2组并行,表面负荷0.8m3/m2?h,配套中心传动刮泥机,每组设置一用一备2台污泥回流泵。 消毒系统:与A/O池及沉淀池合建。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接触消毒时间 1.2h,配套有效氯产量大于500g/h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套(设备房位于地上),污水通过提升排至市政管网。 污泥系统:日产绝干污泥0.5吨,采用浓缩带式一体机脱水,并对脱水污泥进行消毒后外运,配套全自动干粉加药装置。 3.5 通风、自控等配套设施 本工程因采用全地下室式结构,主要生产及办公用房均设置与地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在满足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同时,整个地下室的通风、排水、用电安全等亦是重点考虑对象。地下室采用自然补风,机械排风,除设置必要的轴流风机外,在公共区域及其他功能间设置斜流式通风机。换气次数污泥脱水间1012次/小时,池体部分1215次/小时,辅助用房34次/小时,盐酸原料812次/小时。 在降噪方面,每台鼓风机设置隔音装置。 控制系统由一台PLC(可编程控制器)组成,对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各种开关量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控制,检测并控制工艺过程的水泵、风机、阀门等设备,系统还备有手动控制装置,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可以切换至手动状态进行控制,亦可在运行过程中对控制对象进行人工干预。 4 平面布置 除二氧化氯发生器配套设备用房设置于地上外,污水站其余建构筑物均设置于地下。所有水池及附属建筑物为合建型地下室结构,设置两个通道及一个污泥吊运口。通道间采用公园凉亭式设计,其余部分覆土绿化并铺设卵石人行道,整体美观漂亮,与周围建筑风格遥相呼应。 5 总投资 该项目因其全地下室式建造结构,在投资费用方面较其他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相对较高,总投资约1200万元。 6 项目运行情况 该项目自建成后,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因独特的建造形式,在噪声、固废、臭气等方面均未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造成影响,实质性的体现了环境治理的目的和意义。 7 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该项目因为院内规划和发展等客观原因,用地十分有限,污水站的建设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与整个医院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极不协调,但这也正是我们在诸多污水站建设中遇到的真实现状。也正因为如此,在环保水处理方面,我们还在面临着要么处理不达标,要么像本工程一样加大设计及建造难度、提高工程成本等现象。全民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不断发展各类建设的同时,企业真正的把环保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环保设施一片栖身之地依然是我们不断努力和期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韩红军.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自杰.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邓小红.水解酸化/接触氧化/ClO2消毒处理医院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 4 尹士君.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 医院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6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 7 白韬光.A/O法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工程设计与运行J.贵州环保科技,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