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日本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docx_第1页
英国日本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docx_第2页
英国日本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docx_第3页
英国日本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docx_第4页
英国日本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日本及美国工亡事故统计数据对比及启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谢英晖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英国、日本及美国2014年度工亡事故数据,研究分析了英国、日本及美国在安全工作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提出了改进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及事故统计的建议。关键词:工亡事故 事故统计 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 风险评估Statistical data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Xie yinghui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100012,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comparing the data of death at work in Brita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4, it analysis of common points and different points on work safety in the Brita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it offer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checking and statistics of accident in china.Keywords: the death at work, statistics of accident,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isk assessment1引言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安全管理也成为热点问题。关于安全管理的讨论和法规制度非常多,这里面有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好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但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造成实践中的失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无论从机构设置的规格,人员规模、经费支出还是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均举世罕见,各种会议和文件规格越来越高,领导人讲话越来越严厉,但重大安全事故依然频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反思一下我们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措施,是不是相当一部分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被虚耗了?通过研究全球发达国家的事故统计数据及做法,对于我国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定会有所启发。2数据对比 在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中,英国安全绩效20年来稳居第一,日本基本处于第二,美国列于前五,这三个国家统计口径基本一致,分别位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能够体现全球安全生产的先进水准。2014年度英国、日本及美国工亡事故数据如表1:表1 英国、日本及美国工亡事故数据123总人口就业人口工亡事故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英国6451万3100万1420.46日本12713万6322万10571.671美国31886万13847万45853.3注:1、英国的统计数据是2014年4月1日到2015年3月31日,与其财政年度一致。2001年,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各国工伤事故的一份不完全统计数据,当时英国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是1,日本是2.5,美国是4.2,发达国家基本在3-5之间,中等发达国家在5-8之间,发展中国家在8-10之间。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这些年发展又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3 启示 对比英国、日本和美国这些安全绩效先进的国家,以下三个方面或许有借鉴的意义。第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了基础和核心的作用。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是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发源地。1991年,英国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率先发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指针,1996年正式发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全球第一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同一年,美国及日本也颁布了各自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1999年,全球13家著名认证机构在BS8800的基础上颁布了OHSAS18001,成为一个跨地区的标准;2001年国家劳工组织颁布了ILO-OSH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456,是第一个全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1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起草ISO45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7,预计最早2016年秋季颁布。管理体系是公认的整合内部资源、建立良好运行机制实现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最佳工具之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来自于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经过总结提炼成为推荐性标准,为企业全面系统地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是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核心和主要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总体方向正确,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1998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现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CSSTLP1001,1998年机构改革,安全监管只能由劳动部划转国家经贸委,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发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2001年国家安监局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及审核规范8,2004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由国家安监局划至国家认监委,成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一个转折点,国家认监委继续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安监总局开始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颁布了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一系列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所以到今天,很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两套并行,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一些企业两张皮的问题还没解决又变成了三张皮。对照英国、日本和美国,均由负责安全监管的政府部门主导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议我国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由国家安监总局牵头,吸收借鉴国际国内这十余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推行中的经验和教训,代表我国参与ISO45001标准的制订,将目前推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合二为一。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为基础,本身就是一个风险预控体系,同时涵盖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的要求,或者说当下推进的风险预控、安全生产标准化及隐患排查都统一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 第二,风险评估是实现事故尤其是工亡事故预防的有效方法和工具。英国是最早推行风险评估方法,要求企业自主评估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的效果。2007年日本对比了日本和英国的事故(见表2),发现休业事故发生率英国是日本的2.5倍,但工亡事故日本是英国的2.5倍。休业事故发生率低在于日本通过开展安全确认、危险预知训练等方法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而工亡事故发生率较英国高是日本没有开展针对设备设施等硬件的风险评估,导致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不如英国,在此之后日本开始推行风险评估。 表2 日本与英国事故数据对比工亡事故休业事故从业人口日本约1600约13万6300万英国约200约13万2500万注:1、数据是2005-2007年的平均数;2、休业事故是指休息4日及以上的事故。 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是隐患排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常意义上隐患排查是针对隐患出现之后,而风险评估注重源头控制,事先评估企业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人的安全健康会导致哪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现有的控制措施能否有效控制风险,所以较之隐患排查更能体现预防为主,也有利于隐患分级和评估隐患整改是否到位。隐患排查的名称可以继续使用,引入风险评估的思想和方法,丰富完善正在开展的隐患排查。第三,事故统计工作的改进。安全生产统计数据是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基础,是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重要依据,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统计工作本身的困难以及事故问责的压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的完整准确更加困难,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的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为1.3289,今年公布的2015年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为1.01710这与我国提出到2020年安全生产水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矛盾,当然每个国家的统计方法、适用范围、产业分布等领域均有不同有所差异。其中一个原因是2001年事故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之后每一年度下达的事故死亡控制指标又是以此为基准要求逐年下降的。一般国家安全事故统计数据中不含交通事故(伤亡人员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支付的除外),因为交通事故有其特殊性,我国现在的统计数据里交通事故将近90%,但实际上安监部门工作的重点并不是交通,安监部门的工作方向、重要性、成绩也不能准确体现。为了更好地解决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今年国家安监总局不再下达各省市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问责思路从单纯的统计数据转向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同时推行生产安全事故直报制度10,这是很好的措施,2016年的数据可能较之前些年度会有上升,但能更完整真实地体现我国安全生产的现实。 4 结论 通过英国、日本及美国的工伤事故死亡数据对比,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1、一个国家的安全生产工作最终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形成一个简洁、清晰、全面和透彻的管理系统。企业最终采用哪一种管理模式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鼓励企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积极探索最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2、目前开展的隐患排查可以借鉴风险评估的方法,同时改进当前的安全评价及职业卫生评价政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安全工作。 3、改进当前的工伤保险政策,与安全工作更紧密地结合。合理界定安全事故统计范围,不再下达事故控制指标,对政府部门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原则,更全面准确地做好安全事故统计数据,为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定提供依据。 学习借鉴英国、日本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掌握精髓和实质,结合我国自身实际灵活运用,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照搬套用和形式上的模仿,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思考、探索和实践。参考文献:1、英国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网站.EB/OL .uk/statistics/overall/hssh1415.pdf2、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EB/OL http:/www.mhlw.go.jp/bunya/roudoukijun/anzeneisei11/rousai-hassei/index.html3、美国劳工部网站.EB/OL /iif/days-of-job-transfer-or-restriction.htm4、陈全. 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与我国对策J.劳动保护,1999(11):36-36.5、张少标. ISO、ILO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进程J. 中国标准化, 2001(6):33-356、罗一新, 黎昀.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OHSMS)及认证J. 中国标准化, 2002(2):56-57.7、杳尔斯瑞丁哲. 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新突破:ISO 45001管理体系概述及其对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影响C/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 2014.8、任树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