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为了忘却的纪念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型:新授课 课时:5课时 日期:2012年08月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1、了解鲁迅及其创作。2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本文的特点: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第一部分:三维目标第一课时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1、旧知识铺垫(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作品有: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2)鲁迅诗词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3)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2、新知识预览(1)背景介绍当年5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2)狱中狱外 在龙华狱中,柔石先后给冯雪峰、王育和传出两封信,一个星期后,曾让人带出一个纸条,说是狱中的水泥地很冷,要朋友送被头和衣服去。由于无法送去,一周后,他又递出一个纸条,这次没有提天冷的话,只是要朋友们将自己被捕的消息瞒住他的老母,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人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柔石风尘仆仆地从上海回到家乡,庆祝年迈的母亲六十寿辰,母亲盼望儿子已经双目失明,但是柔石只能在家陪伴一个星期,为了党的事业,他辞亲别子,又回到战斗的黄浦江畔。3、自主性学习效果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竦( )身 迂( ) 戳( )穿 吮( )血 隔( )膜( )偈( )子 涅( ) 槃( )信札( ) 镣( )铐( )挈( )妇将雏( ) 缁( )衣 禁锢( )淤( )积 累及( )(2)解释下列词语。竦身: 高慢: 隔膜: 迁怒: 依稀: 缁衣: 眷眷: 拳拳: 隐约其辞: 素不相识: 情随事迁: 人心惟危: 急于事功: 延口残喘: 明珠投暗)涅槃:(3)默写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第三部分 :重难点知识解析第二课时一、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各部分大意和文章主旨。二、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反复读首尾两部分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三)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写与白莽的三次见面,表现了白莽怎样的性格特点?(完成表格)见面次数缘 由经 过人物性格一二三2、“不敢”“不愿”“不屑”有什么不同?分别表明当时上海报章得的什么态度? 第三课时一、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概括概括柔石的性格特点。2、文章写了柔石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柔石怎样的品质?3、作者为什么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二、研读第三部分,概括本部分内容并讨论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第四课时一、 研读第四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在叙述柔石和其他23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作者写道:“原来如此!”如何理解此段的内涵?3、背诵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了解诗歌大意和作者的感情。第四部分:知识整理与框架梳理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第五课时 1、基础巩固性习题 见自主性学习效果检查。2、能力提升性习题见伴你学p18“课后提升夯实基础”1-7题。3、自主性练习白莽作孩儿塔序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渐渐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此文的作者是?。 (2)文章第一段写了春天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选用文中的两个词回答)。 答:。 (3)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叙述的侧重点是() a.告诉作者自己是革命者 b.告诉作者为什么热天仍穿着棉袍 c.叙述他获释后的坚定、乐观的态度d叙述他年青的相貌像活着一样 (4)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答: 为了忘却的纪念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各部分大意和文章主旨。第一部分: 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第二部分: 回忆与柔石的交往第三部分: 写柔石、白莽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 写柔石被捕遇害的经过,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烈士深切的悼念。 第五部分: 结束全文,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表达对反动派必然灭亡,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文章的主旨:通过回忆与烈士生前的交往,纪念烈士,抒发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与尊敬,同时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表达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二、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反复读首尾两部分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开头,作者说“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文章结束,在指出“夜正长,路也正长”后,又再次表示“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对照这两处,就不难看出,水中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在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至于这笔血债,烈士们的伟绩,作者当然不会忘却。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记念。)(三)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写与白莽的三次见面,表现了白莽怎样的性格特点?(完成表格)第一次: 记述见面的原因,顺便记下白莽的年龄、面貌、姓氏、籍贯等,寥寥数语写出了初见情状。2 第二次: “谈得比第一回多一些”,而记得很少,一笔带过。主要笔墨用在两次见面之间的看稿与通讯的记叙中。从这些记叙中,对白莽的了解是由浅入深,“深”表现在: 其一,“有一个故意的曲译”(故意地曲解原意地翻译),白莽明知应译为“国民诗人”,但偏译为“民众诗人”,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所喜爱的诗人。其二,是在往返信件内容的记叙中,托出了白莽的率直: 他先是直言谈论鲁迅,经过回信解释便不存芥蒂,乐意接受赠书,再译彼得斐的诗,亲送译诗给鲁迅。 第三次: 记白莽出狱来访鲁迅,显示他们的相知益深。 白莽来时,穿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在那时候,知识分子即使不西装革履,也必须穿长衫,否则就失去身分,与“短衣帮”为伍了。白莽刚出狱,为了不引起人家的怀疑,所以刚从朋友那里借来棉袍,由此可看出革命斗争的艰苦。 刚见面的失笑,是对白莽得释的欣幸;赶紧付给稿费,是对白莽亲切的关怀。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2、“不敢”“不愿”“不屑”有什么不同?分别表明当时上海报章得的什么态度? “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不打算采取鲜明态度,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三个词,显示了三类报刊的不同政治态度: 进步的、中间的、反动的。第三课时一、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概括概括柔石的性格特点。2、文章写了柔石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柔石怎样的品质?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在艺术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3、作者为什么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鲁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征。方孝孺为争哪一个姓朱的该坐天下,丢掉性命不算,还连累了亲友宗族数百人,实在是“迂”得很了。但他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较的。同时,这一典故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刻用意,就是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揭露和控诉。 二、研读第三部分,概括本部分内容并讨论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第四课时二、 研读第四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和“不明不白”的官厅作对照,既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又表明对反动官府的蔑视。接着又插入了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一向倡导的“韧”的战斗精神。2、在叙述柔石和其他23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作者写道:“原来如此!”如何理解此段的内涵?这里语句短促、四个字独立成段,加上一个出离愤怒的“!”和一个无语凝咽的“”,使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既有对战士惨死的无限悲痛和无比的惋惜之情,又有对反动派血腥暴行的满腔愤怒和强烈的抗议之意。 3、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法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钳工国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理1级试题及答案
- 口语启蒙测试题及答案
- 保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数学考查试题及答案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精益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知识产权大数据培训课件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DB32∕T 5081-2025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窗帘实施方案(3篇)
- 产品试验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神经控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山东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快件处理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