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_第1页
《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_第2页
《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_第3页
《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_第4页
《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程热力学》课程试卷.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工程热力学 课程套题库 第 1 套题 1 5 页第 11 套题 48 52 页 第 2 套题 6 10 页第 12 套题 53 57 页 第 3 套题 11 15 页第 13 套题 58 62 页 第 4 套题 16 21 页第 14 套题 63 68 页 第 5 套题 22 26 页第 15 套题 69 73 页 第 6 套题 22 26 页第 16 套题 74 78 页 第 7 套题 27 31 页第 17 套题 79 83 页 第 8 套题 32 36 页第 18 套题 84 88 页 第 9 套题 37 42 页第 19 套题 89 94 页 第 10 套题 43 47 页第 20 套题 95 99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1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工程热力学 课程试卷6 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7 在 T S 图上 任意二条可逆绝热过程线不能相交 8 再热循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轮机尾部排汽干度 9 热能利用系数完全地说明了热电循环的经济性能 10 阴雨天中由于空气中增加了水蒸汽量 所以大气压力增大了 11 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12 水蒸汽在绝热节流前后 其温度可以发生变化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压力为 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 1 bar 的环境中 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段 其 流速 流量变化为 A 流速减小 流量不变 B 流速不变 流量增加 C 流速不变 流量不变 D 流速减小 流量增大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公式 d u cv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2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3 焓 h u p v 对闭口系统 没有流动功 所以系统不存在焓这个参数 4 当压力超过临界压力 温度低于临界温度 则H2O 处在液态 5 实际气体在压力趋于零的极限状态就成为理想气体 第 1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1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4 P V R T 描述了 的变化规律 A 任何气体准静态过程中 B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中 C 理想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D 任何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15 某制冷机在热源 T1 300 K 及冷源 T2 250K 之间工作 其制冷量为 1000 KJ 消耗功为 250 KJ 此制冷机是 A 可逆的 B 不可逆的 C 不可能的 D 可逆或不可逆的 16 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A U B U p V C U 1 2 2 mc m g z D U p V 1 2 2 mc m g z 17 卡诺定理表明 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泠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为 A 都相等 可以采用任何循环 B 不相等 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C 都相等 仅仅取决与热源和泠源的温度 D 不相等 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系 18 通过叶轮轴对绝热刚性容器中的气体搅拌 其参数变化为 A U 0 T 0 P 0 S 0 B U 0 T 0 P 0 S 0 C U 0 T 0 P 0 S 0 D U 0 T 0 P 0 S 0 第 3 页 19 具有相同进口参数及相同出口截面压力的二个相同的喷管 其中一个进行定熵流动 另一个进行有摩擦的绝热流动 因此 A 定熵流动的焓降 有摩擦的绝热流动的焓降 B 定熵流动的焓降 有摩擦的绝热流动的焓降 C 定熵流动的焓降 有摩擦的绝热流动的焓降 D 两者的大小不能确定 20 熵变计算式 S cvLN T2 T1 RLN v2 v1 只适用于 A 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 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 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21 CO2气体与 C O 气体如温度变化相同 其内能变化关系为 A 2co u COu B 2co u COu C 2co u COu 22 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 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 系统需要进行一个 过程 A 可逆绝热压缩 B 不可逆绝热压缩 C 边压缩边吸热 D 边压缩边放热 23 系统如进行定温定压过程 则系统的自由焓变化 A 0 B 0 C 0 D 0 第 4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1 套题 24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只与 有关 A 热源与冷源的温差 B 热源与冷源的温度 C 吸热过程中的制冷量 Q2 D 每循环中所耗功 W 25 不同热力过程中 气体比热的数值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比热的定义和单位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A 总是正值 B 可以是正值或零 C 可以是任意实数值 三 填空 共 5 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用真空表测量某系统的压力时 系统的绝对压力等于 当环境压力减小时 真空表的读数将 系统的绝对 压力 27 临界压力比是 和 的比值 气体临界压力比只是 的函数 表达式为 28 热量与膨胀功都是 量 热量通过 差而传递热能 膨胀 功通过 差传递机械能 29 定压反应热效应与定容反应热效应的关系为 在计算 n 时 对 的摩尔数不予考虑 当 n 0 时 则 30 绝热节流系数 j 当 j 0 时 则温度将 第 5 页 32 对比态定律 33 热湿比 也称角系数 34 干饱和蒸汽 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35 系统储存能 第 6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1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6 容器为 0 4m3的氧气瓶 初态 p1 150 bar t1 20 用去部分氧气后压力降为 p2 75 bar 在放气过程中 如留在瓶内的氧气按定熵过程计算 问共用去多少氧气 最后由于从环境吸热 经一段时间后 瓶内氧气温度又回复 20 求此时瓶内氧气压 力 第 7 页 六 计算题 I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7 有一专利申请提出一台热机工作与 t1 427 t2 277 之间 当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 5 10 4KJ 对外作功 10KJ 而排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恰为两者之差 试分析其可能性 第 8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1 套题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8 d 8 cm 水平管道内 在截面 1 1 处蒸汽 p1 1 6 bar t1 260 在截面 2 2 处 p2 1 5 bar t2 250 如果流动是绝热的 试绝定其流动方向 求截面 1 1 及 2 2 处蒸汽的流速 附 p1 1 6 bar t1 260 v1 1 45 m3 kg s1 7 9 KJ Kg k h1 2995 KJ Kg p2 1 5 bar t2 250 v2 1 75 m3 kg s2 7 8 KJ Kg k h2 2980 KJ Kg 八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9 空气压缩致冷装置的致冷系数为 2 5 致冷量为 84600KJ h 压缩机吸入 空气的压力为 0 98 bar 温度为 10 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 20 试求 1 压 缩机出口压力 2 致冷剂的质量流量 3 压缩机的功率 4 循环的净功率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2 套题 工程热力学 课程试卷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4 所有气体的摩尔容积都相等 5 混合气体中容积成份较大的组分 则其摩尔成分也较大 6 任一热力循环的热效率都可用 1 q2 q1 1 T2 T1计之 7 多变过程的指数 1 n k 时 多变比热为负值 8 对一渐放型喷管 当进口流速为超音速时 可做扩压管使用 9 在渐缩渐放型喷管中 气体的流量最多只能达到临界流量 10 工质经历一可逆循环 其 d s 0 而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 其 d s 0 11 不管过程是否可逆 开口绝热稳流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于初 终态的焓差 12 膨胀功的计算式 W pdv 1 2 只能适用于可逆过程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无论过程是否可逆 闭口绝热系统的膨胀功总是等于初 终态的内能 差 2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表明 过程进行的结果是孤立系统内各部分的 熵都是增加的 3 如图所示 q1 2 3 q1 4 3 p 23 14 v 第 1 页 第 2 套题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 w u1 u2 19 未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A t tw td B t td tw C t td tw C t tw td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14 气体在充分压缩的扩压管的渐扩段 d f 0 中 流速 A 等于临界流速 B 等于当地音速 C 小于当地音速 D 大于当地音速 15 通过饱和曲线 100 的定湿球温度线 A 严格地说是一条等焓线 B 是一条角系数小于等焓线的直线 C 是一条角系数大于等焓线的直线 D 是一条近于水平的直线 16 工质熵减小的过程 A 不能进行 B 可以进行 C 必需拌随自发过程才能进行 17 气体常数 R 决定于 A 气体的分子量 B 气体的质量 C 气体所处的状态 D 气体的原子数 18 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装有电热丝 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 则 A Q 0 U 0 W 0 B Q 0 U 0 W 0 C Q 0 U 0 W 0 D Q 0 U 0 W 0 第 3 页 20 两种不同性质但相同热力状态的气体在逆绝混合过程中 其熵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加 D 不一定 21 在水蒸汽 h s 图上 湿蒸汽区内的定压线是 A 具有正斜率的直线 B 曲线 C 折线 D 水平直线 22 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A 与混合气体的成份有关 B 与混合气体的质量有关 C 与混合气体所处状态有关 D 与混合气体的成份 质量及状态均无关系 23 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 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 系统需要进行一个 过程 A 可逆绝热压缩 B 不可逆绝热压缩 C 边压缩边吸热 D 边压缩边放热 24 卡诺循环热效率只与 有关 A 恒温热源与恒温冷源的温差 B 恒温热源与恒温冷源的温度 C 吸热过程中的吸热量 Q1 D 每循环中的净功 W 25 工质熵的增加 意味着工质的 A Q 0 B Q 0 C Q 0 D 不一定 第 4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2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三 填空 共 5 道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当气流速度以超音速流入变截面短管 作为喷管其截面变化宜采用 型 作为扩压管其截面变化宜采用 型 27 理想气体自初温 t1经绝热过程变到终温 t2 其内能的变化可用公式 计算 理想气体自初温 t1经定 容过程变到终温 t2 其焓的变化可用公式 计算 28 范德瓦尔方程式的表达式为 其中常数 a 是 对 的修正 常数 b 是对 的修正 29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熵的增加 意味着系统 在孤立系统中熵的增 加 则意味着为 30 理想气体音速的计算式 马赫数的定义式为 第 5 页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水蒸汽的饱和状态 32 气体常数与通用气体常数 33 闭口系统 34 汽化潜热 35 热力系统 第 6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2 套题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6 气体从 p1 1 bar V1 0 3m3压缩到 p2 4 bar 压缩过程中维持下列关系 P aV b 其中a 15 bar m3 试计算过程中所需的功 并将过程表示在 P V 图上 六 计算题 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7 空气初态 t1 427 p1 6 867 bar V1 0 03m3 在定压下膨胀至 0 09m3 然后进 行 PV 1 5 C 的多变膨胀过程 最后经定温压缩回复到初态 A 将循环图画在 P V 图 及 T S 图上 B 求循环热效率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2 套题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8 一台两级压缩活塞式压气机 每小时吸入 500 Nm3 空气参数 p1 1 bar t1 260 将其压缩到 p3 25 bar 设两级的多变指数均为 八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9 某蒸汽压缩致冷循环 在压缩机进口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若提高压缩机出口压力 使消耗的功增加 5 且仍保持原来致冷系数的值 问致冷量将变化多少 要实现上述目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n 1 25 压气机转数为 250 转 min 按耗功最小原理求 1 每个气缸的出口温 度 2 每个气缸吸气过程吸入的气体容积 3 压气机 消耗的功率 第 9 页 的则该循环应采用什么措施 将改变后的致冷循环画在同一张 Lg P h 图上 不得使用 Lg P h 图 第 10 页 第 3 套题 工程热力学 课程试卷 8 理想气体熵的计算式由可逆过程 S 1 2 q T 得出 故只适用范围可逆过程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9 两种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 则吸收水蒸汽的能力也相等 10 在研究热力系统能量平衡时 存在下列关系式 Es ys Es ur 恒量 Ss y s SEs u r 恒量 11 绝热节流前后其焓不变 所以温度也不变 12 梅耶公式 CP Cv R也能适用于变比热的理想气体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如图 热泵循环 1 2 3 4 5 1 供热量为 A h1 h5 B h2 h4 C h2 h3 D h2 h1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2 孤立系统达到平衡时总熵达极大值 3 在管道内定熵流动过程中 各点的滞止参数都相同 4 不可逆绝热稳态流动系统中 系统的熵的变化 Ssys 0 5 气体在充分膨胀的渐缩渐扩喷管的渐扩段 d f 0 中 流速大于当地音速 6 规定三相点水蒸汽的内能为零 熵也为零 7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实际气体的比容必小于按理想气体计算的比容 即Z 1 第 1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3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4 压力为 4 bar 的气体流入 1bar 的环境中 为使其在喷管中充分膨胀 宜采用 A 渐缩喷管 B 渐扩喷管 C 直管 D 缩放喷管 15 同样条件下工作的制冷循环与供热循环是 A 制冷系数 供热系数 B 供热系数 制冷系数 C 供热系数 制冷系数 D 制冷系数 供热系数 16 湿蒸汽进行定容加热后 其干度的变化 X2 X1 是 A 0 B 0 C 0 D 不能确定 17 某理想气体温度 t 压力 p 其内能与焓为 A u Cvt h Cpt B u Cv t h Cp t C u CvT h CpT D 以上都正确 18 多级 共 Z 级 压气机压力比的分配原则应是 A i PZ 1 P1 Z B i PZ 1 P1 1 Z C i PZ 1 P1 D i PZ 1 P1 Z 19 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A t tw td B t td tw C t td tw D tw td t t 干球温度 td 露点温度 tw 湿球温度 第 3 页 20 不同热力过程中 气体比热的数值 A 总是正值 B 可以是正值或零减小 C 可以是任意实数值 21 气体的容积比热是指 A 容积保持不变的 B 物量单位为一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C 物量单位为一摩尔容积时气体的比热 D 物量单位为一标准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22 开口系统的技术功 Wt等于 A 轴功 WS B 1 2 2 2 1 2 21 cczzw g S C WS p1v1 p2v2 D q u 23 绝热节流过程是 过程 A 定压 B 定温 C 定熵 D 节流前后焓相等 24 混合气体中容积成份较大的组分 其摩尔成份 A 较大 B 较小 C 相等 D 不一定 25 抽汽式热电循环的结果是 A 提高循环热效率 提高热能利用率 B 提高循环热效率 降低热能利用率 C 降低循环热效率 提高热能利用率 D 降低循环热效率 降低热能利用率 第 4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3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三 填空 共 5 道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新风和回风混合点在 线上 混合质量比 m2 m1与混合点分割该线的线段长度成 比 27 在孤立系统内自发过程进行的结果 系统由 状态达到平衡状态 绝不会 使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重新变为 状态 28 W Pdv 1 2 可逆过程 准静态过 程 29 采用 Z 级冷却的压气机 其最佳压力比公式为 30 pvcc 第 5 页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热湿比 也称角系数 32 循环热效率 33 热能与热量 34 可用能与不可用能 35 湿空气的露点 第 6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3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6 气体从 p1 1 bar V1 0 3m3压缩到 p2 4 bar 压缩过程中维持下列关系 P aV b 其中a 15bar m3 试计算过程中所需的功 并将过程表示在 P V 图上 第 7 页 六 计算题 I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7 在高温热源 T1 2000 K 及低温热源 T2 600 K 之间进行一个不可逆卡诺循环 若在定 温吸热及定温放热过程中工质与高温热源 低温热源均存在 60 K 温差 其余两个绝热过程 均为可逆过程 试求 A 循环效率 B 若热源供给 1000 KJ 的热量 求作功能力损 失 第 8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3 套题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8 空气经一渐缩喷管 在喷管内某点处压力为 3 43 105Pa 温度为 540 速度 180 m s 截面积为 0 003 m2 试求 1 该点处的滞止压力 2 该点处的音速 及马赫数 3 喷管出口处的马赫数等于 1 时 求该出口处截面积 六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9 已知水蒸汽回热循环的新汽 t1 400 p1 100 bar 乏汽 p2 0 05 bar 在 p6 50 bar 处抽汽量为 抽汽与凝结水混合达到 p6压力的饱和水 合流后再回到锅炉加热 若 不计水泵耗功量和其它损失 求 1 热机循环热效率 2 每公斤水蒸汽所作轴功 3 画出回热循环 T S 图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9 页 注 p 50 bar 时 饱和水焓 h 1154 KJ Kg p 0 05 bar 时 饱和水焓 h 137 8 KJ Kg 用水蒸汽焓熵图 第 10 页 第 4 套题 工程热力学 课程试卷4 不管过程可逆与否 开口绝热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于初 终态的焓差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5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 所选用的致冷剂液体比热越小 那么节流过程引起的损失 就越小 6 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 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7 在相同热源和在相同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 无论采用什么工质 他们的热效率均相等 8 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不考虑外力场作用 宏观热力性 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9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表明 过程进行的结果是孤立系统内各部分的熵都是增加的 1 凡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就一定能实现 11 q d u w 及 q CVd T P d v 二式均可适用于任何工质 任何过程 12 蒸发是发生于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发生于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对于渐缩喷管 若气流的初参数一定 那么随着背压的降低 流量将增大 但最 多增大到临界流量 2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取决于其热和冷源的温度 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3 如图所示 q1 2 3 q1 4 3 p 23 14 v 第 1 页 第 4 套题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8 某理想气体 经可逆定压过程对外作功 则其内能的变化量与外界的交换热量分别为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13 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 W U1 U2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D 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14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只与 有关 A 热源与冷源的温差 B 热源与冷源的温度 C 吸热过程中的制冷量 Q2 D 每循环中所耗功 W 15 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 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 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 气球的容积 则气球内的气球进行的是 A 定压过程 B 多变过程 C 定温过程 D 定容过程 16 气体的容积比热是指 A 容积保持不变的比热 B 物量单位为一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C 物量单位为一摩尔容积气体的比热 D 物量单位为一标准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17 湿蒸汽经定温膨胀过程后其内能变化 A U 0 B U 0 C U 0 D U 0 或 U 0 第 3 页 A 无确定值 B U W K q W C U W K 1 q KW K 1 D U W q K W 19 q h vdp 1 2 只适用于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一切热力过程 D 任何工质一切热力过程 E q u 20 压气机压缩气体所耗理论轴功为 A pdv 1 2 B d pv 1 2 C pdu 1 2 p1v1 p2v2 21 气流在充分膨胀的渐缩渐扩喷管的渐扩段 df 0 中 流速 A 等于喉部临界流速 B 等于当地音速 C 小于当地音速 D 大于当地音速 第 4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4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22 抽气回热循环改善了朗肯循环 其根本原因在于 A 每公斤水蒸汽的作功量增加了 B 排气的热能得到了充分利用 C 水蒸汽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了 D 水蒸汽的放热温度降低了 23 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任何能量传递与质交换 24 工质熵的减小 意味着 A 作功能力增加 B 过程必为不可逆 C 必为放热过程 D 过程不可能发生 25 已知湿空气的状态 t 则 湿空气的状态 A 可以确定 B 尚需压力 P 才能确定 C 尚需含湿量 d 才能确定 D 尚需湿球温度 tW才能确定 三 填空 共 5 道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公式 q w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 过程 公式 q d h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 过程 公 式 ws d h适用于 过 程 第 5 页 27 蒸汽压缩致冷循环是由 和 等设备构成的 空气压缩致冷循环中没有 和 设备 而是以 和 所代替 28 用真空表测量某系统的压力时 系统的绝对压力应等于 当环境压力减小时 真空表的读数将 系统的绝对压力 29 熵变的计算公式 s CvLN T2 T1 RLN v2 v1 适用于 气体 的 30 任何热力系统所具有的储存能 总能含 是由 和 组成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闭口系统 第 6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4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32 平衡常数 33 卡诺定理 34 渐缩喷管与渐缩渐扩喷管 35 实际气体的临界状态 第 7 页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6 1 Kg 空气从初态 P1 5 bar T1 340 K 在闭口系统中绝热膨胀 其容积变为原来的 2 倍 V2 2V1 求 1 如绝热膨胀过程是可逆的 求终态压力及终态温度 膨胀功 熵 内 能 焓的变化 2 如进行的是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求终态压力及终态温度 膨胀功 熵 内能 焓的变化 3 将上述两过程表示在 T S 图上 第 8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4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六 计算题 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7 一卡诺循环 已知两热源的温度 t1 527 T2 27 循环吸热量 Q1 2500KJ 试求 A 循环的作功量 B 排放给冷源的热量及冷源熵的增加 C 如果由 于不可逆 孤立系统熵增加 0 1KJ K 则排给冷源的热量增加多少 循环少作功多少 第 9 页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8 喷管进口处的空气状态参数 P1 1 5bar t1 27 流速 C1 150 m s 喷管出口背压 为 P2 1bar 喷管流量为 m 0 2 Kg s 设 空气在喷管内进行可逆绝热膨胀 试求 1 喷管设计为什么形状 渐缩型 渐放型 缩放型 2 39 喷管出口截面处的流速 截面积 第 10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4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八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9 空气压缩致冷装置的致冷系数为 2 5 致冷量为 84600KJ h 压缩机吸入空气 的压力为 0 98 bar 温度为 10 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 20 试求 A 压 缩机出口压力 B 致冷剂的质量流量 C 压缩机的功率 D 循环的净功率 第 11 页 第 12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5 套题 工程热力学 课程试卷6 已知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就可以确定状态 7 气体从任意 任意状态经可逆绝热过程将速度减小到零的状态 称为等熵滞止状态 8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不能用于有摩擦的情况 9 气流在充分膨胀的渐缩渐扩喷管的渐扩段 d f 0 中 速度大于当地音速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10 给理想气体加热 其内能总是增加的 11 在管道内作定熵流动时 各点的滞止参数都相同 12 公式 d u cv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是 A 有气体泄漏 B 气体热力状态变化 C 大气压力发生变化 D 以上三者均可能 第 2 页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不考虑外力场作用 宏观热力 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2 流动功的大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经历的过程无关 3 q d u w 及 q cvd T P d v 两式均可适用于工质 任何过程 4 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 由于温度没有变化 故不能与外界交换热量 5 当压力升高 饱和温度也升高了 故饱和蒸汽的比容将增大 第 1 页 第 5 套题 14 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 W U1 U2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D 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19 不断对密闭刚性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之后 其结果只能是 A 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B 部分水变成水蒸汽 C 部分或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D 不能确定 20 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15 在开口系统中 当进 出口截面状态参数不变时 而单位时间内流入与流出 的质量相等 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与功量不变 则该系统处在 A 稳定状态 B 平衡状态 C 均匀状态 D 准静态 16 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 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 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 气球的容积 则气球内的气球进行的是 A 定压过程 B 多变过程 C 定温过程 D 定容过程 17 工质熵的减小 意味着 A 作功能力增加 B 过程必为不可逆 C 过程为放热过程 D 不可能发生 18 公式 t 1 q2 q1适用于 A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B 理想气体可逆循环 C 任何工质可逆循环 D 任何工质任何循环 第 3 页 A t tw td B t td tw C t td tw D tw td t 21 压力为 4bar 的气体流入 1bar 的环境中 为使其在喷管中充分膨胀 宜采用 A 渐缩喷管 B 渐扩喷管 C 直管 D 缩放喷管 22 过热水蒸汽的干度 x A 等于 1 B 大于 1 C 小于 1 D 无意义 23 如图所示 结果是 A u12 u13 B u12 u13 C u12 u13 D u12 u13 0 p pvk C 2 33 333333 3 1 v 第 4 页 第 5 套题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表明 孤立系统中的 A 能量守恒 可用能也守恒 B 能量守恒 可用能增加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闭口系统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C 能量守恒 可用能减少 D 能量减少 可用能减少 25 热机从热源取热 1000 KJ 对外作功 1000 KJ 其结果是 A 违反第一定律 B 违反第二定律 C 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D 不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三 填空 共 5 道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湿蒸汽的干度定义为 已知湿蒸汽的湿度为 0 2Kg 其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为 6 Kg 则饱和液体的质量为 Kg 1 从数学上讲 工质的状态参数是 函数 设状态参数 x 自 初态 1 变化到终态 2 则它的积分表示为 28 使系统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是 1 2 29 气体的质量比热 C 摩尔比热 MC 和容积比热 C 间的关系是 30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可逆的绝热过程 按稳定流动系统计算 其轴功量等于 按闭口系统计算 其功量等于 两功量之 比 WS W 等于 第 5 页 32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33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34 卡诺定律 36 汽化潜热 第 6 页 第 5 套题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六 计算题 I 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36 单级压气机吸气状态为 P1 1 bar t1 27 空气流量为 360 Kg h 气缸套中有冷 却介质 每小时带走热量 4 10 4 KJ h 使空气进行等温压缩过程 求 1 等温压 缩过程中压气机的出口压力及所需理论功率 2 如限定压缩后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150 并且改为绝热压缩过程 求压气机出口可达到的最高压力及所需理论功率 3 在 p v 及 T S 图上表示出 1 和 2 两压缩过程 要求注明过程的方向及对应的状 态点 第 7 页 37 一台氨致冷装置 其致冷量 Q0 4 10 5KJ h 蒸发温度 tv 15 冷凝温度 tc 30 过冷温度 tn 25 从蒸发器出口的蒸气为干饱和状态 试求 1 理论循环的致冷系数 2 致冷剂的循环量 3 所消耗功率 氨的参数由 Lg p h 图查得 h1 1440 KJ kg h2 1700 KJ kg h4 h5 315 KJ kg Lg p 432 4 1 5 h 第 8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5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8 某热机在 T1 1800 K 和 T2 450K 的热源间工作 若每个诺循环工质从热源吸热 1000KJ 试计算 A 循环的最大功 B 如果工质在吸热过程中与高温热源的温 差为 100K 在过程中与低温热源的温差为 50K 则该热量中能转变为多少功 热效率 是多少 C 如果循环过程中 不仅存在传热温差 并由于摩擦使循环功减小 10KJ 则热机的热效率是多少 第 9 页 八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9 一蒸汽锅炉每小时生产 P1 20 bar t1 350 的蒸汽 10 吨 设锅炉给水温度 t2 40 锅炉效率 K 0 78 煤的发热值 QL 29700 KJ Kg 求锅炉的耗煤量 已知 P1 20 bar t1 350 时 h1 3137 2 KJ Kg h2 169 2 KJ Kg 第 10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6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工程热力学 I 课程试卷 44 学时 6 以知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就可以确定状态 7 一桶具有环境温度的河水与一杯沸水 前者的可用能大于后者 8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不能用于有摩擦的情况 9 通过叶轮轴对绝热刚性容器的气体搅拌 其参数变化为 U 0 T 0 P 0 S 0 10 给理想气体加热 其内能总是增加的 11 焓表示工质具有的能量 12 公式 d u cv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是 A 有气体泄漏 B 气体热力状态变化 C 大气压力发生变化 D 以上三者均可能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不考虑外力场作用 宏观热力 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2 流动功的大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经历的过程无关 3 q d u w 及 q cvd T P d v 两式均可适用于工质 任何过程 4 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 由于温度没有变化 故不能与外界交换热量 5 当压力升高 饱和温度也升高了 故饱和蒸汽的比容将增大 第 1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6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4 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 W U1 U2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D 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15 在开口系统中 当进 出口截面状态参数不变时 而单位时间内流入与流出 的质量相等 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与功量不变 则该系统处在 A 稳定状态 B 平衡状态 C 均匀状态 D 准静态 16 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 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 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 气球的容积 则气球内的气球进行的是 A 定压过程 B 多变过程 C 定温过程 D 定容过程 17 工质熵的减小 意味着 A 作功能力增加 B 过程必为不可逆 C 过程为放热过程 D 不可能发生 18 公式 t 1 q2 q1适用于 A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B 理想气体可逆循环 C 任何工质可逆循环 D 任何工质任何循环 第 3 页 19 不断对密闭刚性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之后 其结果只能是 A 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B 部分水变成水蒸汽 C 部分或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D 不能确定 20 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A t tw td B t td tw C t td tw D tw td t 21 湿蒸汽经定温膨胀过程后 其内能变化为 A u 0 B u 0 C u 0 D u 0 或 u 0 22 过热水蒸汽的干度 x A 等于 1 B 大于 1 C 小于 1 D 无意义 23 如图所示 结果是 A u12 u13 B u12 u13 C u12 u13 D u12 u13 0 p pvk C 2 33 333333 3 1 v 第 4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6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表明 孤立系统中的 A 能量守恒 可用能也守恒 B 能量守恒 可用能增加 C 能量守恒 可用能减少 D 能量减少 可用能减少 25 热机从热源取热 1000 KJ 对外作功 1000 KJ 其结果是 A 违反第一定律 B 违反第二定律 C 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D 不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三 填空 共 5 道题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26 湿蒸汽的干度定义为 已知湿蒸汽的湿度为 0 2Kg 其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为 6 Kg 则饱和液体的质量为 Kg 1 从数学上讲 工质的状态参数是 函数 设状态参数 x 自 初态 1 变化到终态 2 则它的积分表示为 28 使系统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是 1 2 29 气体的质量比热 C 摩尔比热 MC 和容积比热 C 间的关系是 30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可逆的绝热过程 按稳定流动系统计算 其轴功量等于 按闭口系统计算 其功量等于 两功量之 比 WS W 等于 第 5 页 四 名词解释 共 5 道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31 闭口系统 32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33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34 卡诺定律 36 汽化潜热 第 6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6 套题 五 计算题 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36 绝热刚性容器 用绝热隔板将其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容积均为 1m3 容器一边有 10 六 计算题 I I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37 一蒸汽锅炉每小时生产 p1 20 bar t1 350 的蒸汽 10 吨 设锅炉给水温度为 t2 40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bar 300 的空气 另一边有 2 bar 600 的空气 抽出隔板后 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 求混合后的压力 温度及混合过程的熵增 第 7 页 锅炉热效率 K 0 78 煤的发热值 QL 29700 KJ kg 求锅炉的耗煤量 已知 p1 20 bar t1 350 时 h1 3137 2 KJ kg h2 169 2 KJ kg 第 8 页 第 6 套题 七 计算题 III 共一道题 共 15 分 八 计算题IV 共一道题 共 10 分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班级 姓名 学号 38 某热机在 T1 1800 K 和 T2 450K 的热源间工作 若每个诺循环工质从热源吸热 1000KJ 试计算 A 循环的最大功 B 如果工质在吸热过程中与高温热源的温 差为 100K 在过程中与低温热源的温差为 50K 则该热量中能转变为多少功 热效率 是多少 C 如果循环过程中 不仅存在传热温差 并由于摩擦使循环功减小 10KJ 则热机的热效率是多少 第 9 页 39 空气压缩致冷装置的致冷系数为 2 5 致冷量为 84600KJ h 压缩机吸入 空气的压力为 0 98 bar 温度为 10 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 20 试求 1 压 缩机出口压力 2 致冷剂的质量流量 3 压缩机的功率 4 循环的净功率 第 10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7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工程热力学 I 课程试卷 44 学时 6 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7 在 T S 图上 任意二条可逆绝热过程线不能相交 8 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 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9 热能利用系数完全地说明了热电循环的经济性能 10 阴雨天中由于空气中增加了水蒸汽量 所以大气压力增大了 11 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12 混合气体中容积成份较大的组分 则其摩尔成分也较大 二 选择 共 13 题 每题 1 分 共 13 分 13 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 w u1 u2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第 2 页 题号是非选择填空 名词 解释 计 算 I 计算 II 计算 III 计算 IV总分 分 数 考生注意 这份试卷共 39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是非 共 12 道题 每题 1 分 共 12 分 对者 错者 1 公式 d u cv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2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3 焓 h u p v 对闭口系统 没有流动功 所以系统不存在焓这个参数 4 当压力超过临界压力 温度低于临界温度 则H2O 处在液态 5 实际气体在压力趋于零的极限状态就成为理想气体 第 1 页 w w w z h i n a n ch e co m 第 7 套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4 P V R T 描述了 的变化规律 A 任何气体准静态过程中 B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中 C 理想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D 任何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15 某制冷机在热源 T1 300 K 及冷源 T2 250K 之间工作 其制冷量为 1000 KJ 消耗功为 250 KJ 此制冷机是 A 可逆的 B 不可逆的 C 不可能的 D 可逆或不可逆的 16 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A U B U p V C U 1 2 2 mc m g z D U p V 1 2 2 mc m g z 17 卡诺定理表明 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泠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为 A 都相等 可以采用任何循环 B 不相等 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C 都相等 仅仅取决与热源和泠源的温度 D 不相等 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系 18 通过叶轮轴对绝热刚性容器中的气体搅拌 其参数变化为 A U 0 T 0 P 0 S 0 B U 0 T 0 P 0 S 0 C U 0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