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doc

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20张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rar
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doc---(点击预览)
x向内套筒15.dwg
x向定位套13.dwg
x向电机架14.dwg
X向电机轴16.dwg
x向端盖12.dwg
x向联接套11.dwg
x向螺母座17.dwg
x向装配图.dwg
z向尾支架3.dwg
z向电机架6.dwg
z向电机架外套桶4.dwg
z向装配图1.dwg
z电机架内套筒8.dwg
z电机架内端盖9.dwg
z电机架外端盖7.dwg
丝杠螺母座2.dwg
丝杠螺母座5.dwg
电器原理图1-19.dwg
电器原理图2-20.dwg
电装板电器安装位子图1-18.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491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7-0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ca6150 车床 数控 改造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 答辩 论文
资源描述:

摘  要

目前,我国拥有300多万台机床,是生产和使用机床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现有机床大多数服役年龄较长.大都是多年来生产积累的通用机床,设备陈旧落后.柔性和自动化程度低。要想在短时期内大量地更新现有设备,无论从资金还是国内机床制造厂的生产能力都很难做到。对于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机械制造厂挖掘技改的一条成功之路。 对CA6150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使其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它们的机床改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正处在黄金时代。由于机床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改造是个"永恒"的课题。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为主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日本、德国,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形成了机床和生产线数控改造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再生业。从事再生业的著名公司有:Bertsche工程公司、ayton机床公司、Devlieg-Bullavd(得宝)服务集团、US设备公司等。美国得宝公司已在中国开办公司。在日本,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改装业。从事改装业的著名公司有:大隈工程集团、岗三机械公司、千代田工机公司、野崎工程公司、滨田工程公司、山本工程公司等。由于数控机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便于生产管理现代化等特点.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也是制造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果全部淘汰旧机床而采用新的数控机床不仅所需资金太大,而且会造成原有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我国的再制造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即能充分利用原有的旧设备资源,减少浪费又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性能先进的设备,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流伺服电机;精度修复;润滑;数控系统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more than 300 million Taiwan machine tools, production and use of machine tools is one of the largest, but most of the existing machine tools serving older. Most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generic machine tools accumulation, equipment outdated. Soft and low level of automation. If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update the existing equipment, whether from internal funds or machine tool factory capacity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vestment, effective, and is a machinery factory excavation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road to success. CA6150 lathe for digital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so that it can not be processed by the processing of the curve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ools, camber and other complex components. Automated processing can be achieved, but flexible automation to increase efficiency comparable traditional machine tools 3~7 times. High-precision processing components, small size dispersion degree, have automatic warning,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compensation, and many other self-based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lines will have broad market, has formed a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lines of the new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as machine tools to transform renewable industry. There are well-known companies engaged in renewable industry : Bertsche Engineering, ayton Machine Tool Company, Devlieg-

Keywords  Electrical exchange ;servo;Precision repair ;Lubricant ;Digital systems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 1 章设计方案的论证3

1.1数控系统的选择3

1.2滚珠丝杠螺母副与电机的连接3

第 2 章机械部分的改造5

2.1对机床进行恢复精度5

2.2X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选择和计算5

2.2.1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的选择5

2.2.2精度选择6

2.2.3丝杠导程P的确定6

2.2.4根据类比法初步确定丝杠规格6

2.2.5承载能力校核6

2.2.5.1切削力的计算7

2.2.5.2摩擦阻力F1的计算7

2.2.5.3承载能力校核8

2.2.6交流伺服电机选择计算8

2.2.6.1加减速时扭矩初步确定伺服电机型号9

2.2.6.2最高转速校核10

2.2.6.3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校核11

2.3Z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选择和计算11

2.3.1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的选择11

2.3.2精度选择11

2.3.3丝杠导程P的确定11

2.3.4根据类比法初步确定丝杠规格12

2.3.5承载能力校核12

2.3.5.1摩擦阻力F1的计算12

2.3.5.2承载能力校核12

2.3.5.3压杆稳定性校核13

2.3.5.4丝杠刚度的校核14

2.3.6交流伺服电机选择计算14

2.3.6.1加减速时扭矩初步确定伺服电机型号14

2.3.6.2最高转速校核15

2.3.6.3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校核16

2.4溜板箱纵横向滚珠丝杠和导轨润滑16

2.5通过从厂家所得到的技术资料画纵向和横向滚珠丝杠装配图16

2.5.1X向和Z向滚珠丝杠装配图的设计过程16

2.6主轴箱和拖板箱的改造17

2.7安全防护17

第 3 章数控系统的加装18

3.1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18

3.1.1趋势之一:数控系统向开放式体系结构发展18

3.1.2趋势之二:数控系统向软数控方向发展18

3.1.3趋势之三: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19

3.1.4趋势之四:数控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19

3.1.5趋势之五:数控系统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20

3.1.6趋势之六:数控系统向复合化方向发展20

3.1.7趋势之七:数控系统向多轴联动化方向发展21

3.2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车床数控系统的选择21

3.3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CASNUC2100E数控系统的性能22

3.3.1系统简介22

3.3.2系统特点22

3.3.3系统性能22

3.3.4系统简介23

3.4数控自动换刀刀架的选择24

3.5电器原理图24

第 4 章结论26

参考文献27

致  谢28

附录129




第 1 章 设计方案的论证

1.1 数控系统的选择

方案1  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  

该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主要是步进电机、功率步进电机、电液脉冲马达等。由数控系统送出的进给指令脉冲,经驱动电路控制和功率放大后,使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副与滚珠丝杠副驱动执行部件。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通电顺序,便可控制执行部件运动的位移量、速度和运动方向。这种系统不需要将所测得的实际位置和速度反馈到输入端,故称之为开环系统,该系统的位移精度主要决定于步进电机的角位移精度,齿轮丝杠等传动元件的节距精度,所以系统的位移精度较低。该系统结构简单,调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易改装成功。


内容简介:
题 目: CA6150 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姓 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nts摘 要 教务处 第 I 页 摘 要 目前,我国拥有 300 多万台机床, 是生产和使用机床最多的国家之一 , 但现有机床大多数服役年龄较长 .大都是多年来生产积累的通用机床, 设备陈旧落后 .柔性和自动化程度低。要想在短时期内大量地更新现有设备,无论从资金还是国内机床制造厂的生产能力都很难做到。对于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机械制造厂挖掘技改的一条成功之路。 对 CA6150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使其 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 3 7 倍。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它们的机床改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正处在黄金时代。由于机床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改造是个 永恒 的课题。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 为主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日本、德国,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形成了机床和生产线数控改造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再生业。从事再生业的著名公司有: Bertsche 工程公司、 ayton 机床公司、 Devlieg-Bullavd(得宝)服务集团、 US设备公司等。美国得宝公司已在中国开办公司。在日本,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改装业。从事改装业的著名公司有:大隈工程集团、岗三机械公司、千代田工机公司、野崎工程公司、滨田工程公司、山本工程公司等。 由于数控机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 ,质量稳定 ,便于生产管理现代化等特点 .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也是制造业 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如果全部淘汰旧机床而采用新的数控机床不仅所需资金太大 ,而且会造成原有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 我国的再制造技术研究起步较晚 .迫切需要大力发展 ,即能充分利用原有的旧设备资源 ,减少浪费又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性能先进的设备 ,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 关键词 流伺服电机 ;精度修复 ;润滑 ;数控系统 ntsAbstract 教务处 第 II 页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more than 300 million Taiwan machine tools, production and use of machine tools is one of the largest, but most of the existing machine tools serving older. Most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generic machine tools accumulation, equipment outdated. Soft and low level of automation. If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update the existing equipment, whether from internal funds or machine tool factory capacity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vestment, effective, and is a machinery factory excavation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road to success. CA6150 lathe for digital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so that it can not be processed by the processing of the curve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ools, camber and other complex components. Automated processing can be achieved, but flexible automation to increase efficiency comparable traditional machine tools 37 times. High-precision processing components, small size dispersion degree, have automatic warning,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compensation, and many other self-regulatory functions. Reduced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labour savings, reducing suits, thus shorten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and new product testing cycle, rapid response to market demand, and so 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machine tools industry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business vitality, are in a golden age. As machine tools, and technical progress, the transformation is a machine tool eternal issue. Chinas machine too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from old industries to digital access to the new technology-based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lines will have broad market, has formed a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lines of the new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as machine tools to transform renewable industry. There are well-known companies engaged in renewable industry : Bertsche Engineering, ayton Machine Tool Company, Devlieg-Bullavd (a treasure) service groups, U.S. equipment companies. Po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hina for the company. In Japa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as machine tools modified transformation industry. Modification of the famous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 large cove engineering group, Post 3 Machinery Company, the plane section Tian companies, engineering companies wild Miyazaki, Hamada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ing ntsAbstract 教务处 第 III 页 company hill. The digital machine with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for processing high accuracy, quality stability, ease of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anagement.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applications growing popularit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f all out of the old machine tool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digital machine i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funds, but will also cause the original equipment idle and waste. My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started rather late.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namely the old equipment to fully utilize existing resources, reduce waste and the costs can be advanced to the smaller equip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roduction. Keywords Electrical exchange ; servo;Precision repair ; Lubricant ; Digital systems nts目 录 教务处 第 1 页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设计方案的论证 . 3 1.1 数控系统的选择 . 3 1.2 滚珠 丝杠 螺母副与电机的连接 . 3 第 2 章 机械部分的改造 . 5 2.1 对机床进行恢复精度 . 5 2.2 X 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选择和计算 . 5 2.2.1 滚珠丝杠 副支撑方式的选择 . 5 2.2.2 精度选择 . 6 2.2.3 丝杠导程 P 的确定 . 6 2.2.4 根据类比法初步确定丝杠规格 . 6 2.2.5 承载能力校核 . 7 2.2.5.1 切削力的计算 . 7 2.2.5.2 摩擦阻力 F1 的计算 . 8 2.2.5.3 承载能力 校核 . 8 2.2.6 交流伺服电机选择计算 . 9 2.2.6.1 加减速时扭矩初步确定 伺服 电机型号 . 9 2.2.6.2 最高转速校核 . 10 2.2.6.3 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校核 . 11 2.3 Z 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选择和计算 . 11 2.3.1 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的选择 . 11 2.3.2 精度选择 . 11 2.3.3 丝杠导程 P 的确定 . 11 2.3.4 根据类比法初步确定丝杠规格 . 12 2.3.5 承载能力校核 . 12 2.3.5.1 摩擦阻力 F1 的计算 . 12 2.3.5.2 承载能力 校核 . 13 2.3.5.3 压杆稳定性校核 . 13 2.3.5.4 丝杠刚度的校核 . 14 2.3.6 交流伺服电机选 择计算 . 14 2.3.6.1 加减速时扭矩初步确定 伺服 电机型号 . 14 2.3.6.2 最高转速校核 . 16 2.3.6.3 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校核 . 16 2.4 溜板箱纵横向滚珠丝杠和导轨润滑 . 16 2.5 通过从厂家所得到的技术资料画纵向和横向 滚珠丝杠 装配图 . 16 2.5.1 X 向和 Z 向 滚珠丝杠 装配图的设计过程 . 16 nts目 录 教务处 第 2 页 2.6 主轴箱和 拖板箱 的改造 . 17 2.7 安全防护 . 17 第 3 章 数控系统的加装 . 18 3.1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18 3.1.1 趋势之一:数控系统向开放式体系结构发展 . 18 3.1.2 趋势之二:数控系统向软数控方向发展 . 18 3.1.3 趋势之三: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19 3.1.4 趋势之四:数控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 19 3.1.5 趋势之五:数 控系统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 20 3.1.6 趋势之六:数控系统向复合化方向发展 . 20 3.1.7 趋势之七:数控系统向多轴联动化方向发展 . 21 3.2 交流 伺服电机 驱动的车床数控系统的选择 . 21 3.3 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 CASNUC2100E 数控系统 的性能 . 22 3.3.1 系统简介 . 22 3.3.2 系统特点 . 22 3.3.3 系统性能 . 22 3.3.4 系统简介 . 23 3.4 数控自动换刀刀架的 选择 . 24 3.5 电器原理图 . 24 第 4 章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27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 1 . 29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3 页 第 1 章 设计方案的论证 1.1 数控系统的选择 方案 1 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 该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主要是步进电机、功率步进电机、电液脉冲马达等。由数控系统送出的进给指令脉冲,经驱动电路控制和功率放大后,使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副 与滚珠丝杠副驱动执行部件。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通电顺序,便可控制执行部件运动的位移量、速度和运动方向。这种系统不需要将所测得的实际位置和速度反馈到输入端,故称之为开环系统,该系统的位移精度主要决定于步进电机的角位移精度,齿轮丝杠等传动元件的节距精度,所以系统的位移精度较低。该系统结构简单,调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易改装成功。 方案 2 交 /直流伺服电机拖动,编码器反馈的半闭环数控系统 半闭环系统检测元件安装在中间传动件上,间接测量执行部件的位置。它只能补偿系统环路内部部分元件的误 差,因此,它的精度比闭环系统的精度低,但是它的结构与调试都较闭环系统简单。在将角位移检测元件与速度检测元件和伺服电机作成一个整体时则无需考虑位置检测装置的安装问题。 根据数控改造后机床要达到较高的精度, 快速定位 X 轴 5m/min ,Z 轴 10m/min 最小移动单位 X 轴 0.0005mm , Z 轴 0.001mm,并且 , 直流伺服电机有电刷和换向器,必须定期的维修,而交流伺服电机采用全封闭无刷机构,不需要定期的维修 , 交流伺服电机 比直流伺服电机有更优越的性能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所以, 方案 3比较合适。 1.2 滚珠 丝杠 螺母副与电机的连接 方案 1 采用齿轮连接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丝杠工作台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进给系统的快速性。可利用伺服电机高速底转矩的特性。在开环系统中还起到机械和电器的匹配作用。但是,传动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传动效率增加噪声。传动级数的增加必将带来传动部件间隙和摩擦的增加,从而影响进给系统的性能。传动齿轮副的存在,在开环和半闭环系统中,将影响加工精度。 方案 2 采用连轴器连接直接连接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4 页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连接,这种形式具有扭转刚度。传动机构本身无间隙。传动精度。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输出扭矩要求在 15-40Nm左右的中小型机床或高速加工机床中非常普遍。 综上所素,由于 CA6150 车床属于中小型机床,控制系统采用半闭环,为了提高机床精度方案 2 较合适。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5 页 第 2 章 机械部分的改造 2.1 对机床进行恢复精度 机床经长期使用后,会不同程度地在机械、液压、润滑、清洁等方面存在缺陷,所以首先要进行全面保养。 更 换主轴的齿轮和轴承 。 根据 当前国内外成品数控机床的导轨采用淬硬的合金钢材料,其耐磨性比普通铸铁导轨高 5 至 10 倍。据此,在改造中利用 CA6150车床 旧床身,采用 GCR15 轴承钢淬硬到 HRC56-62 制成对称三角行导轨和矩形导轨,对称三角行导轨在垂直载荷的作用下,磨损能自动补偿,不产生间隙,故导向精度高。压板还有间歇调整装置。矩形导轨结构简单,制造检验和修理方便,导轨较宽,承载能力大,刚度高,应用广泛。三角行导轨和矩形导轨组合它间有两种导轨优点,并避免了由于热变形所引起的配合变化。用螺钉和粘剂固定在铸铁床身上。粘接前的导轨工作表面采用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Ra0.8mm,以提高粘接强度。 最后 ,应对机床作一次改前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测量,记录在案 。 2.2 X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 选择和计算 2.2.1 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的选择 X向选择固定 -自由式,如图 2.1。 图 2.1 X向 支撑方式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这种轴承径向和轴向刚度高,能承受重载荷,尤其能承受较强的动载荷,安装与调整性能也好。所以 X向固定端 选择一对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6 页 2.2.2 精度选择 滚珠丝杠的精度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 ,在滚珠丝杠精度参数中 ,其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影响最明显。一般在初步设计时设定丝杠的任意 300mm 行程变动量 V300p应小于目标设定位的定位精度值的 1/3 1/2,在最后精度验算中确定。初选 X 向三级。 2.2.3 丝杠导程 P的确定 丝杠导程的选择一般根据设计目标快速进给的最高速度为 Vmax、伺服电机的最高转速Nmax、及电机与丝杠的传动比 i 来确定 ,基本丝杠导程应满足式 2.1 为 : PNmax*i Vmax ( 2.1) 式中: Vmax=5000mm/min nmax=3000r/min i=1 P=5000/3000=1.7mm 车 床改造中取 P 4, 5, 6, 8。 所以取 P=4mm 2.2.4 根据类比法初步确定丝杠规格 关于 根据类比法: L1=L2*K 式中 L1 新选滚珠丝杠公称直径 mm L2-原机床丝杠公称直径 25mm K-系数( 0.6 0.9) 所以 L1=25*0.8=20mm 根据工作台 X向移动距离选滚珠 丝杠的螺纹长 350mm,设计需要初选滚珠丝杠总长Lp=400mm。滚珠丝杠的滚珠内循环方式时滚珠循环的回路短 、 流畅性好 、 效率高 、 螺母的径向尺寸较小。选用 双螺母齿差预紧 式可实现定量调整即可进行精密调整,使用中调整非常方便。 为了使滚珠丝杠副运转灵活,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考虑充足的润滑条件。 汉江丝杠厂 已在螺母法兰外圆上考虑了润滑油孔,供顾客使用。 所以初选 汉江丝杠厂 生产的 HJG-S 系列 FYND20*4R-3-P3-400-350。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7 页 2.2.5 承载能力校核 2.2.5.1 切削力的计算 车床 的用途不同,切削 条件 和切削用量就不同,因此切削力就不同。對于 专门 用途的车床 改造, 应根据 其切削用量按切削力 计算 公式 计算 切削力。 对于变动工作用量的车床改造,用经验公式计算切削力。本车床属于变动工作用量的车床改造,所以用经验公式 2.2计算切削力,个切削力之比为公式 2.3,切削力方向如图 2.2 Fc=0.67D1 5 ( 2.2) Fc: Ff: Fp=1:0.1:0.15 .( 2.3) 式中, D 为车床床身上的最大回转直径 (mm)。 Fc 为垂直向的切削力( N) Ff 为进给方向上的分力( N) Fp 为吃刀方向上的分力( N) 图 2.2 切削力方向 D=500(mm) Fc=0.67*5001 5 = 7490.83N Ff=0.1 Fc=0.1*7490.83=749.08N Fp=0.15 Fc=0.15*7490.83=1123.62N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8 页 2.2.5.2 摩擦阻力 F1 的计算 溜板箱与导轨为滑动摩擦,摩擦系数 u( 0.08 02)取 u=0.1,因主切削力压向导轨,则由式 2.4得: F1=( G+ Fc) *u ( 2.4) 式中 G-工作台质量 200kg F1=( 200*10+7490.83) *0.1=949.08N 2.2.5.3 承载能力 校核 由式 2.5 计算丝杠的 最大动载荷 Q Q=owH CPffL m a x3 ( 2.5) 式中 L 为滚珠丝杠 的寿命系数(单位为 1* 610 ) L=60NT/ 610 其中 T为使用寿命时间( H) ,(普通车床为 5000 10000,数控机床及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及装置仪器为 15000,航空机械为 1000)所以取 T=15000,奠基最大转速 N=3000 Hf 为硬度系数( HRC 58 时为 1.0,等于 55 时为 1.11, 52.5 时为 1.35, 50时为 1.56, 45 时为 2.40)因为 HRC=58,所以 Hf =1.0 wf 载荷系数(平稳或轻冲击时为 1.0 1.2中等冲击时为 1.2 1.5,较大冲击时为 1.5 2.5)机床属于中等冲击所以wf=1.2 Q-最大动载荷 maxP= Fp +F1=1123.62+949.08=2072.68N 则 Q= 2 0 7 2 . 6 8*2.1*0.1*10/15000*3000*60 63 )( =28861.57N 根据 汉江丝杠厂 生产的 HJG-S 系列 FYND20*4R-3-P3-400-350 丝杠额定载荷oC=38639 Q(所以满足使用 )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9 页 2.2.6 交流伺服电机选择计算 由于交流伺服电机比直流伺服电机有更优越的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选择电机时应考虑满足以下五项要求。以使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2.2.6.1 加减速时扭 矩初步确定 伺服 电机型号 (1) 求 等效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iV采用最不利于机床启动时速度,这里选用快速定位速度 iV= 5m/min,kn=3000r/min,iM=200kg 丝杠的转动惯量sJ= 41L Lp* 4_10 =7.8* 42 *40* 4_10 =0.5( kg 2cm ) =0.5* 4_10 ( kg 2m ) 设电机转子的 转动惯量为mJ=0.64* 4_10 ( kg 2m ) 则等效到电机轴上的转 动惯量为: kJ =241 *200*(5/3000)2 + mJ + sJ =1.29* 4_10 ( kg 2m ) (2) 丝杠摩擦阻力矩的计算。 由于丝杠承受轴向载荷,又由于采取了一定的预紧措施,故滚珠丝杠会产生摩擦阻力矩。但由于滚珠丝杠的效率高 ,其摩擦阻力矩相对于其他负载力矩小的多,故一般不与考虑。 (3) 等效负载转矩 mT 。 mT = 0/*1Ff2 1 nVF i= 03 0 00/5*08.1 1 4908.7492 1 =0.34(Nm) (4)启动惯性阻力矩 T的计算。 以最不利于电机启动时的快进速度计算,设启动加速或制动时间为 t=0.3s电机转速60/2 nm ,取加速曲线为等加(减)速梯形曲线,故角加速度为 t nm ( 2.6) 60/3000*2 m =314( 1/s)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10 页 0.3314m=1046.67( 1/ 2/1s ) T=m kJ=1.29* 4_10 *1046.67=0.14(Nm) (5) 电机输出轴上总负 载转矩的计算 T =T+ mT ( 2.7)T =0.34+0.14=0.48(Nm) (6)上述计算均没考虑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并且在车削时,由于材料的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负载转矩突然增大,为避免计算上的误差以及负载转矩突然增大等引起加 工误差,可以适当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在 1.2-2之间选取,取安全系数 K=1.5,选择机械传动总效率 =0.7 时 1T =KT / =1.5*0.48/0.7=1.03 初选三菱公司生产的 HC-KFS系列交流伺服电机 43( BG)型号 (与之相配的伺服放大器型号 MR-J2S-40A/B)其额定转矩为 1.3(Nm)大于 1T , 所以满足要求。 2.2.6.2 最高转速校核 快速行程的电机转速必须严格限制在电机的最高转速之内。 PiVmN *max * 310 ( 2.8) 式中 N max 电机最高转速 , r/min N 快速行程中电机转速 , r/min V m 工作台 (或刀架 ) 快速行程速度 , m/min i 系统传动比 , i= N 电机 /N丝杠 P 丝杠螺距 ,mm N max= 3000, V m =5, i=1, P=4 N=( 5/4) * 310 =1250 Nmax nts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用 纸 教务处 第 11 页 所以满足要求。 2.2.6.3 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校核 转换到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负载惯量应限制在 2.5 倍电机惯量之内 X向 HC-KFS系列交流伺服电机 43( BG)型号电机转动惯量 J1=0.67* 4_10 ( kg 2m ) 则等效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为: kJ =1.29* 4_10 ( kg 2m ) 0.67* 4_10 *2.5 kJ 所以满足要求。 2.3 Z向滚珠丝杠副和伺服电机的选择和计算 2.3.1 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的选择 由于固定 -支承适用于中等转速、高精度。所以 Z向选择固定 -支承式。如图 2.3。 图 2.3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 Z向的固定端 选择一对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Z向支撑端 选择一个深沟球轴承。 2.3.2 精度选择 滚珠丝杠的精度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 ,在滚珠丝杠精度参数中 ,其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影响最明显。一般在初步设计时设定丝杠的任意 300mm 行程变动量 V300p应小于目标设定位的定位精度值的 1/3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A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20张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91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