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策略.doc_第1页
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策略.doc_第2页
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策略.doc_第3页
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策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策略初探教育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包含较多的内容。就学生来说,家庭是学生最初的经常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在学校受教师和集体教育之外,家长的期望、家族成员所能提供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帮助、家长素质,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有人总结其教育质量原因时,认为:家庭结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帮助程度的差异是教育质量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另外,社会因素中,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的系统、社区的现实状况、各种团体的影响等都城会对学生在品德、才智、心理品质等诸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学校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协助,保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抵御社会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做好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往往有许多需要沟通联系、交流的工作。下面,从几方面探讨班主任与家庭联系的方法策略。一、 形象心理策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使自己教育教学产生好的效益,首先应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信。而良好形象的建立,最核心的基石是“爱和人格”。班主任应爱每位学生。每个人都会有缺点,班主任看学生,应该象妈妈看孩子,满脸泥巴也万分可爱,这是因为有爱心。有了爱心,我们就有了对学生的接纳、期待、宽容、鼓励和耐心。班主任的爱是师生任何接触时间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将使教育工作悄然顺利起来。“爱知识、爱科学”只有懂得热爱知识的教师,才能将这种爱感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热情。做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正如有人说的:“说服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一种是人格的力量。”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根据“先入为主”的心理规律,班主任要重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要认真上好第一堂班会课。以第一堂课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向师心理动力。并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有了这良好的第一步,班主任可以适时地对班中的学生进行家访。首次家访,不管被访的学生表现如何,学习成绩如何,总以表扬为主。如: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很尊重老师,同学之间和睦相处,这当然与你们父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等等。然后谈谈孩子的学习近况。在学校里我们的交流应用普通话,而在家访时就说本地话,这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 例如:我班的顾凯锋同学,到现在为止家访有二十多次。在初一时,常打架,不做作业,通过家访得知,该生在家里干活可是一把好手。现在农村的孩子不会割草也很多,他的邻居告诉我,他在家里热爱劳动,肯吃苦。我抓住这一点,及时表扬,同时在班里还赞扬他的父母亲,勤劳、朴素、通情达理,要求老师严加管教他的孩子等等,之后,又通过几次的耐心谈话,该生打架的现象逐渐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若能让家长们认可,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那么对玩皮任性的学生也不难管教。又如:姚振兴同学,记得其中有一次家访。时间是晚上七点钟左右,他家还没有灯火。邻居告诉我,他放学后总是先把晚饭弄好,等他爸爸妈妈的。今天因为他妈妈在割稻,还没有回来,所以他去田间接他妈妈去了。当时,我被那位邻居说得眼睛里直打泪花,真后悔今天他与同学打架后,我批评得太严厉了,这样懂事的孩子,和人打架是不是另有别的原因呢?等了一会,不见人回来,我就不打算家访了,因为,今天我是为打架的事来的,这种“特访”实在是不可取的。第二天,我转述了当时家访的情景,在班里向这位同学say“sorry”。我说:“顾老师教育的方法不好,过于简单,我想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什么原因吧,首先我对我的工作方法检讨,我想姚振兴同学一定会向老师说明情况的。不过如果用打架的方法来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我想恐怕也不妥吧?姚振兴同学你说呢?”他站起来使劲地点点头,没说什么。我想也不用再多批评了吧。我继续说:我为我班里有这样一位孝子而感到骄傲,有孝心的人一定善良。这样的学生身上即使有缺点,老师相信他一定会改正的。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打过一次架。二、 合理的期望策略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布森发表了课堂里的马格马里翁一书,对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最早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平均使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5%10%的差异。换言之,教师的高期望可以提高学生测验成绩的5%10%。我认为,在对学生施以合理的期望时,对家长也施以合理的期望同样重要,特别对在学习上略有进步的学生。例如:我班的周恩剑、陈瑾洁同学。特别是周恩剑同学,他10岁时,曾跟我学弹电子琴。当时我告诉他,若以后顾老师刚好教到你的话,我一定把你要到我们班来。入我班后,我开始觉得对这位学生的情感投入及期望的调控应该比较容易。但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却使我大为失望,以致他父亲来开家长会,看到他的成绩,几乎是拂袖而去。因为他的成绩排在110名以后,我心中非常失望,是不是他的资质实在太差了呢?但我没把失望挂在脸上。我找他来谈心,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首先,我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学好,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你小时候学电子琴时的接受能力,你一定能学好的。接着让他谈了这次考试成绩对他的感想,今后如何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需要付出”。接着又进行了及时的家访。因为他父亲没等家长会结束,就离开了,一定有想法。也许会骂儿子没出息,不用功等等,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家长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当时,我和他爸爸平心静气地谈起了一些成功人的故事,象大发明家爱迪生,我就爱迪生的老师没本事教好他,说他是个笨孩子,而他的母亲却没有骂他的儿子,而是鼓励孩子,并亲自教她的孩子,使爱迪生树立信心,最终成为一个大发明家,试想,如果这位母亲也象那位老师一样,说爱迪生是个笨孩子的话,也许我们今天还没有电灯呢。在和谐的气氛中和家长达成了共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子女的考试成绩,要鼓励他、关心他。从这以后,该生的学习成绩慢慢地进步了,从第四次考试起,他在年段的排名慢慢地上升了,83、60、53、17名,第八次也在29名,现在一直比较稳定。 三、 利用向师性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天然“向师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学生个体的发展的差异性来看,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经历、群体关系不同,“向师性”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强弱差异也不同。这样,如何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及家长对教师的“向师性”,也是我们做教师的在家访时,需要察言观色地洞悉其程度的。有一定教龄的教师更应利用除社会给教师的光环之外的、自己的人格魅力。从教二十多年来,在这乡村土地上,走到哪里,都有学生叫老师。而作为教师自己,应该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注重自己的人格塑造,使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例如:我班的王萍同学,家访时,她母亲异常兴奋地说:“老师,咱王萍回来说,我们班主任是顾老师,就是教表姐的那位老师,我小时候听表姐说起这位老师,是怎么怎么好”。首先,我感谢这位母亲对我工作的肯定,同时告诉她,你女儿会比她表姐更出色,学习成绩正在一点点地进步。因为她一直以来,对老师十分信任,所以,处处表现出积极的心态。从进来时,班里是16号,后来,年段里排到第57、50、39、19、20、10名。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班还有不少。他们的家长对老师是那么地尊重,对子女的教育是那么地严格。我们教师在这些同学身上花费的心血可以少一点,但收效却是很大的,这是学校家庭配合工作的结果。四、 学校家庭联系的内容与方法策略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是丰富的方式是多样的。就内容而言,不仅仅是文化成绩的通报,也不仅仅是学生思想、表现有问题时,才与家长的联系。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庭联系,就学生思想表现、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心理特征等经常向家长汇报,听取家长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意见。而家长也应把学生在家的表现、生活习惯向学校反映,达成共识。好多学生学习勤奋,学习态度端正,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出处处听话,但这部分学生成绩平平,内心却相当丰富,对事物相当敏感,常常觉得老师遗忘了他们。这很容易被老师、家长所忽视。为此,我们特别要与这些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分析原因,沟通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就其联系方式而言,主动性应由校方承担。按其性质分,有初访、细访、重访、特访。新接一个班,首先要进行初访,了解一般情况。细访,即随班主任工作时间的延续,对每一个学生所作的详细访问。重访,即根据需要,对某些学生进行重点的访问。特访,即为了某种特殊情况进行特定的访问。按其形式分,可分为登门访问、召开家长会、书面联系、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