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 -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doc_第1页
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 -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doc_第2页
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 -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doc_第3页
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 -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doc_第4页
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 -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附件(一)直读式智能水表及其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设计规范一、总则1.1 为保证厦门市城市供水智能化网络水表的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1.2 本规范适用于厦门市居住小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给水排水系统。1.3 智能化网络水表的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1.4 智能化网络水表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二、规范性引用文件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版)2.2、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GB/T 778.1-2007)2.3、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2006颁布)2.4、住宅远程抄表系统(JG/T 162-2009)2.5、电子远传水表(CJ/T 224-2006)2.6、建筑住宅设计标准(GB50096-1999)2.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2.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2.9、户用计量仪表信号传输技术条件(GT/T 188-2004)2.10、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水表设计、安装的相关条例要求。三、设计规范要求3.1、智能水表设计3.1.1、按照不同用水性质分别装设智能水表计量。临时施工用水水表如现场不具备提供电源条件可不采用智能水表。3.1.2、住宅居民的分户生活智能水表设计应设置于建筑物的公共部分,实施“水表出户、一户一表”。具备安装条件的要求集中设置。3.1.3、智能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易受损坏的地方。3.1.4、智能水表、分户智能水表表前设计安装磁感应锁阀。消防水表及其他可能产生倒流污染的用水水表后设计倒流防止器。3.1.5、进水池智能水表的表后安装减压阀,阀后压力0.1MPa。3.1.6、智能水表应考虑防盗措施。3.1.7、埋地智能水表表井内设计排水设施。3.1.8、进水池智能水表与利用市政供水压力供水的水表,不应集中开口放置,应在不同给水管段上开口,开口应相距一定距离。3.1.9、智能水表上游和下游需要设计安装直径(D)与智能水表相同、长度分别为10(D)和5(D)的直管段。3.2、智能水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规范3.2.1、M-bus子网包括楼栋内M-bus总线及表具的接入等,参照厦门水务制定相关标准执行。3.2.2、数据汇集层 该网络层由RS-485总线、跨接采集器、数据集中器构成。该网络层的施工按照重庆智能水表公司数据采集设备箱使用说明要求现场连接。3.2.3、INTELNET接入层 该网络层利用公用GPRS和抄表数据中心搭建城域化水表计量信息抄读平台,并通过Intelnet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该网络层的建设,现场部分由移动运营商完成,通信质量由移动运营商保证。暂时没有GPRS信号的偏远地区经设计综合比较后可临时采用其他公用网络或架设专用无线数传电台等方式通讯。3.3、电源3.3.1、智能水表外部电源的设计应能够避免被擅自拨弄。3.3.2、智能水表的电子装置连同引出线和引出线密封装置应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65的防护等级。对于有可能浸没在水中工作的特殊应用,应达到IP68的防护等级。3.3.3、电源装置间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兆欧。3.3.4、电源装置的主回路电线、电缆应分别穿保护管敷设。电线、电缆的屏蔽护套接地连接可靠,与接地干线就近连接、紧固件齐全。3.4、施工要求3.4.1、室内支架或挂墙安装的设备箱的安装高度不得少于1.2 m,必须在室外安装时宜采用专用防水落地设备箱,水泥基础垫高0.3m。金属设备箱外壳与电源PE线、线缆屏蔽层及金属套管等要求可靠连接后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小于10欧姆。采用GPRS通讯的集中器安装位置需保证有GPRS手机网络信号(即用手机可以上网),信号强度在诺基亚手机上显示需在三格以上。3.4.2、室外水表线路埋地部分深度必须在20 cm以上,过道路部分须套镀锌水煤气钢管保护,内穿16PVC线管。3.4.3、所有楼栋内的M-BUS总线有条件的走弱电线槽或弱电桥架布线,否则必须穿管敷设,并按照0.6 m安装1个线卡对线管进行固定。M-BUS总线与0.2kV以上强电线缆平行间距不得低于0.5m。交叉点必须呈90度直角,避免斜面串扰。3.4.4、新开发项目综合布线参照(GB/T 50311-2007)执行。3.4.5、智能水表与总线采用86*86明装线盒,并安装U型接线叉进行连接,固定于水表井的墙面上。3.4.6、M-BUS总线采用RVVS铜芯聚氟乙烯绝缘绞型软电线,RS485总线采用屏蔽铜芯聚氟乙烯绞型软电线。3.4.7、所有线管采用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3.4.8、设备箱电源采用交流220V照明电源,电源线芯截面不小于BV1.5mm2,必须有明显安全防护措施及“有电危险”等安全标示。3.5、相关设备技术指标3.5.1、设备箱运行环境:湿度:80%;温度:0.355。3.5.2、水表与采集器之间采用M-BUS 总线通信,距离:500 m。3.5.3、采集器与集中器之间采用RS485总线通信,距离:1000 m。3.5.4、M-B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