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人口与环境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讲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第一单元 1 国际人口迁移 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图释考点 2 我国当代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 1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 其迁移人口类型 迁移原因 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疑难突破 2 我国当今 民工潮 的流向 原因及其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 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 民工流 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移民潮 闯关东 新中国成立之前 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 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 走西口 山西人穿越黄土高原迁移到甘肃等西北各地 下南洋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东南亚地区 典例精析 1 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 市 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 收入水平高b 远离东部c 人口数量少d 经济落后 2 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 净迁移率小于 5 的省 市 区 多c 净迁移率大于10 的省 市 区 少d 所有省 市 区 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解析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 d 2 c 据图可推断 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 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 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 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城市牵挂 程度越高 人口迁出比例越大 读图可知 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 说明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 由图可看出 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直辖市之和远低于所有省会城市之和 珠江三角洲样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 且牵挂程度高 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 同样 从样本城市数量及分布 牵挂程度分析 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人口迁出比例低 答案 c 1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图释考点 2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综合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 社会的 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 控制力的增强 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具体如下表所示 疑难突破 方法技巧 1 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思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 要注意以下原则 1 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 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 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 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 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地之间 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 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 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 美国老年人向 阳光地带 迁移 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 人口迁移效应的分析思路 1 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 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 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 经济 社会三方面影响 4 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 性别比 职业构成 产业结构 交通 社会治安 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典例精析 1 2005 2010年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 2010年 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 延缓了皖 赣 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 京 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 赣 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 京 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题干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可知我国省级人口迁移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 2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 c 2 b 解析 第 1 题 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第 2 题 有院无人住 有地无人种 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 农村劳动力短缺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a项正确 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城乡协调发展 b c错误 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 d项错误 答案 1 c 2 a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图释考点 1 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所谓人口问题 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与环境 资源不相协调 人口与自然 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过人口问题 目前其主要的表现为 人口数量过多问题 人口迅速增长问题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素质问题等 2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众多 人口问题复杂 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如下表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1 推出该方案的现实背景是 a 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b 多子多福的思想导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c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d 我国各劳动部门都有老带新的传统 2 关于统计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b 拐点甲的强制性比拐点乙弱c 拐点甲之后我国人口将会迅猛增多d 拐点乙之后我国人口明显减少 解析 1 信息获取 1 题干信息 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 延迟退休说明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严重 该图包含预测部分 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 2 图像信息 2 发析推理根据图文材料得知 延迟退休是为了应对老龄化后社会养老负担重 图中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拐点乙为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 拐点甲为近年放开二胎政策 综合分析得知选项b符合 答案 1 c 2 b 解析 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会促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但春运期间长途客运量会减少 注意选 不利于 的选项 答案 c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图的判读 基本图型 上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该图显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 原因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找原因 从图中获取信息概括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仅仅是读图的第一步 接下来要结合所学知识对 主要流向 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 解决 为什么 的问题 在原因分析中 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调用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进行合理的阐释 如从图中看出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人口的主要迁入地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邻近港澳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 工业化进程较快 第二 三产业发展迅速 吸引大量务工 经商人员迁入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广东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就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致 3 析影响 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分析我国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是解决 怎么样 的问题 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要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 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可参考 民工流 的分析思路 掌握解答问题的思维模型 以不变应万变在新情境中灵活变通 典例精析 1 影响图示日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b 交通c 政治d 社会 2 春运现象反映出 a 京 沪 粤等省区劳务输出量大b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 城市化进程过快d 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大 信息提取 1 题干部分信息提取 说明图示内容 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春节回家 社会因素是影响该时段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2 图表部分信息提取 图例 图示主要流向及回家人口 由北上广等地流向中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春运回家潮的根本原因 答案 1 d 2 b 1 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 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 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 粤 豫 黔 沪b 豫 粤 黔 沪c 粤 豫 沪 黔d 豫 粤 沪 黔 2 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 湖南流向 长三角 地区d 广西流向 珠三角 地区 解析 第 1 题 由图可以看出 两省级行政区均为人口大省 但 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要远远大于户籍人口 说明其经济发达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远远大于常住人口 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达 人口大量外出务工 可以判断 为广东省 粤 为河南省 豫 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较少 但 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大于常住人口 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达 人口大量外出务工 可以判断 为贵州省 贵或黔 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要大于户籍人口 说明其经济发达 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 可以判断 为上海市 沪 第 2 题 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 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 安徽人口主要流向 长三角 地区 湖南和广西的人口都主要流向 珠三角 地区 答案 1 a 2 d 1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 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 解析 第1题 根据总人口增长柱状图的变化可知 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总人口增长速度虽变慢 但总人口数还在增加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状态 国际净迁移量为正值 前后十年变化不大 而国内净迁移量均为负值 且1991 2000年期间比1981 1990年增加很多 显示从该城市迁出人口增多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第2题 该城市从1981 2000年的十二年中 国际净迁移的人口数量与自然增长数量相当 人口国际净迁入量巨大 且当前总人口约1300万 符合美国的城市特征 美国20世纪90年代人口纷纷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导致国内净迁移量变大 日本城市人口国际净迁入量较小 俄罗斯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政治因素影响 经济发展缓慢 国际人口净迁入量小 德国无13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 答案 1 d2 a 解析 由图可知 在2005 2012年间 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 结合我国人口总体上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迁移的背景 可判断该省为四川 答案 b 4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 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5 为了社会和谐发展 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 环卫人员b 中小幼教师c 工程技术人员d 建筑设计师 解析 第4题 从表及材料信息可知 该特大城市以低等学历外来人口迁入为主 因此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该城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大 外来迁入人口增多 促进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加速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 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 第5题 该特大城市外来人口中青年较多 少年儿童迁入也较多 该市郊区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为主 从社会和谐发展角度来看 需要增加中小幼教师 为年轻父母解除后顾之忧 答案 4 c5 b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 秦腔飞地 的原因 解析 分析 秦腔飞地 的成因 要紧紧围绕材料的信息 除了古丝绸之路和自然条件之外 还要考虑到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 自然地理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