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一种群与群落 内容索引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探高考练模拟 考点三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加试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 答案 1 种群概念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的集合体 2 种群的特征 1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单位时间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 单位时间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自然增长率 地位及作用 决定种群密度 是决定的晴雨表 同一物种个体 出生个体数 死亡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兴衰 答案 2 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种群的年龄组 年龄金字塔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 生殖前期 生殖期 生殖后期 增长型 生殖后期 稳定型 衰退型 研究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 性比率 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4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其公式为种群数量 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3 种群的分布型 加试 1 概念 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格局 2 类型 包括分布 如稻田插秧 分布 如橡树种子 分布 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 其中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答案 标志重捕 随机 空间配置 集群 均匀 集群 3 实例 蛾类 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分布属于分布 人类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为分布 4 种群的存活曲线 加试 1 概念 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 曲线绘制数据收集 从至少观察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 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 直至为止 3 曲线标识 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答案 集群 集群 死亡过程 1000 死亡年龄 全部个体死亡 年龄 存活个体 数的对数值 5 种群的增长方式 1 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答案 起始 k 2 k 答案 2 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6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加试 1 种群的数量波动 含义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的 j 形 s 形 环境容纳量 k值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答案 原因 的变动 的改变 类型 波动 如我国东亚飞蝗的数量变动 波动 如北极旅鼠的数量变动 注 大多数种群数量波动是非周期波动 少数种群其数量波动表现出周期性 出生率和死亡率 环境条件 非周期 周期 2 种群数量的调节 调节类型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因素 如气候 食物等 和因素 后者包括调节和调节 外源性调节因素 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特别是极端的 此外 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内源性调节因素 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而由于社会压力可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被称作调节 答案 外源性 内源性 行为 内分泌 气候 温度和湿度 食物 领域行为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 1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 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 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偏高 2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3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 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提示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 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4 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 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5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 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 1 则出生率越高 答案 思考诊断 提示 1 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如图 在种群各特征中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比率 2 j 形增长曲线和 s 形增长曲线的比较 3 有关k值的分析 1 k值的示意图在环境未遭受破坏的情况下 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 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 2 k值的应用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 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增大环境阻力 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 清除生活垃圾 保护鼠的天敌等 降低k值 3 k 2值的应用 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再生能力最强 把握k 2值处这个黄金开发点 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 2值处 可实现 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 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 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 严防其到达k 2值处 若到达k 2值处 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4 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 b c d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a c d 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2值 4 三类存活曲线特点及实例 加试 5 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 加试 题型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解析 1 2 3 4 1 2016 慈溪检测 下列各项中 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a 一个校园里的全部树b 一个公园里的全部鸟c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d 一片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解析种群为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a b d均可包含多个物种 5 6 2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 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 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a 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由图示可知 未成熟个体从2月到6月逐渐增多 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 到12月变为0 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 到12月都性成熟 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a项正确 天敌倾向于捕食年老体弱的动物 故天敌的迁入可能导致衰老个体数量减少 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b项正确 图示各月份中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百分比不同 c项正确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 会使该种群的正常性比率发生改变 导致种群的密度发生改变 d项错误 1 2 3 4 5 6 题后反思 有关 种群 的两个易误点 1 误认为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强调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即种群数量多 种群密度不一定大 2 误认为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既能影响出生率 又能影响死亡率 年龄结构既能影响出生率 又能影响死亡率 而性比率只能影响出生率 不能影响死亡率 1 2 3 4 5 6 3 在某鱼塘中 第一次捕获鲫鱼m条 做上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鲫鱼n条 其中有标记的m条 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 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 分析其原因错误的是 a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b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c 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d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解析 题型二标志重捕法和环境容纳量 1 2 3 4 5 6 解析两次捕获的数量较少 偶然性大 因而计算结果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 a正确 根据计算公式 即使重捕时部分鱼死亡 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 因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b错误 渔网网眼太大 幼小的鱼不能被捕捞上来 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 c正确 由于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重捕后的鲫鱼中有标记的鲫鱼的比例减小 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 d正确 1 2 3 4 5 6 解析 4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 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 在理想条件下 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 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解析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 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 种内斗争可以改变种群数量 但不会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在理想条件下 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没有环境容纳量 植食动物在冬天由于食物减少 所以环境容纳量较小 1 2 3 4 5 6 题型三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5 下列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种群数量 j 形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 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 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指数增长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 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 环境条件变化时 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1 2 3 4 5 6 解析 解析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 种群才呈现指数增长 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 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逻辑斯谛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则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 1 2 3 4 5 6 6 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 死亡率 净补充量 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 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a 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 曲线b代表出生率b 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 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 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 2 3 4 5 6 解析 解析图1中曲线a代表出生率 曲线b代表死亡率 a错误 海洋鱼类捕捞应使捕捞后鱼类的数量保持在k 2时 e点为k值时 b错误 在f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不利于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c错误 图2中的g点对应图1中的e点 均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正确 1 2 3 4 5 6 题后反思 1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 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 标记物不易脱落 能维持一定时间 因为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 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密度偏大 1 2 3 4 5 6 2 s 形增长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 三图对比分析解读 t1之前 种群数量小于k 2 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 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当种群数量为k 2时 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1 2 3 4 5 6 t1 t2 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种内斗争加剧 天敌数量增加 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t2时 种群数量达到k值 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种群增长速率为0 3 k值与k 2在实践中的应用 返回 1 2 3 4 5 6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1 群落的结构 答案 分层 光照 光 水平 斑块状镶嵌 答案 昼夜 季节 时间 答案 2 群落的主要类型 北方针叶林 禾本科 阔叶草本 肉质旱生 缺水 简单 稀少 强风吹袭 3 群落的演替 1 概念 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 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直到出现一个才会中止 2 实例 湖泊演替过程 裸底阶段 阶段 植物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阶段 答案 稳定的群落 沉水植物 浮叶根生 森林群落 3 类型 答案 任何生物 比较长 环境条件 比较短 被毁灭群落 4 顶极群落 加试 1 含义 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 最终所达到的与和处于平衡的状态 2 决定因素 主要由和决定 3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 答案 当地的气候 土壤条件 平均温度 年降雨量 顶极状态 1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提示土壤动物群落存在分层现象 2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提示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接受的光照等 故影响了其水平结构 3 池塘中鲤鱼的性比率及出生率 死亡率也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示鲤鱼的性比率及出生率 死亡率属于种群的特征 思考诊断 答案 提示 4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原生演替 提示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5 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提示森林阶段比灌木阶段复杂而稳定 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复杂 6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 提示 1 不同群落垂直结构的决定因素 2 水生群落 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 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2 群落结构类型 3 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地进行繁殖 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如治理沙漠 建立人工群落等 4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 1 群落演替的方向 自然条件下 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 群落结构复杂化 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 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2 群落演替的结果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 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稳定性越来越高 题型一群落的概念 结构和类型 解析 1 2 3 4 1 某池塘中甲 乙 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 图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仅仅是由光照决定的c 该池塘生物群落没有时间结构d 甲 乙 丙和丁四大家鱼的分层分布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解析池塘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 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 温度和o2的垂直分布决定 1 2 3 4 2 下图中a b c分别代表山地 森林 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1 2 3 4 a 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 1 2 3 4 解析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 a项错误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的分布 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 随海拔的升高 植被的更替现象叫做 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而不是 某个群落的垂直结构 b项错误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处光照不同 c项正确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d项错误 1 2 3 4 群落结构的2个易错点 1 不要把 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 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 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2 垂直分布 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 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 温度下降明显 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 群落 分布不同 如 阔叶林 针叶林 高原草甸 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 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 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 阳光 和动物的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题后反思 1 2 3 4 题型二群落演替的概念 类型和过程 3 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 图乙 丙 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1 2 3 4 a 图甲中 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 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与时间的关系c 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原状的能力与时间的关系d 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解析 解析b点和d点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a错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 物种数量逐渐增多 物种丰度增加 抵抗干扰的能力升高 恢复原状的能力降低 b c正确 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前 草本植物数量逐渐增加 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 草本植物数量减少 最终趋于稳定 d正确 1 2 3 4 解析 4 2016 温州十校联考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b 人为因素可以影响群落演替 但不能改变演替方向c 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原生演替快d 顶极群落必然达到森林群落 返回 1 2 3 4 解析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a错误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错误 原生演替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次生演替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因此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原生演替快 c正确 顶极群落的类型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 因此顶极群落不一定是森林群落 d错误 返回 1 2 3 4 考点三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加试 1 实验目的 1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发生的变化 从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 学习使用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的方法操作 学习的使用方法 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与其浑浊度之间的关系 3 初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答案 时间 血细胞计数板 浊计 比 答案 2 实验步骤 无菌葡萄糖 酵母细胞分布均匀 方格 答案 比浊 平均值 酵母细胞数 3 依照上述操作连续4天计数并绘制坐标曲线 记录表格如下 特别提醒 1 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 左上 右上 右下 左下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2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 拧紧试管盖将试管倒转数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3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 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 计算1ml菌液的数量时必须搞清如下等量关系 1ml 1cm3 1000mm3 1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1 血细胞计数板常见规格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常见方格网 对于16 25的方格网而言 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 而对于25 16的方格网而言 计四角和正中间的 共5个 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 如下图所示 2 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 宽均为1mm 高度为0 1mm 即规格为1mm 1mm 0 1mm 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 1mm3 10 4ml 2 数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以细菌繁殖过程中指数增长为例 1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几次 提示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计数准确 2 该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及重复实验吗 提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必须进行重复实验 求得平均值 3 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数清 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可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计数 问题探究 提示 题型一实验基础 解析 1 2 3 4 1 下列关于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的相关操作 正确的是 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 培养酵母菌时 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解析在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时 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 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在有氧气时 大量繁殖 所以培养酵母菌时 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从而减小误差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 2 3 4 2 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 抽样镜检 如图甲所示 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 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h后 稀释100倍 再抽样镜检 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a 培养5h后 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 培养5h后 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解析 解析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 除统计方格内菌体外还要统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菌体 5h前每个小方格内约有5个菌体 而5h后每个小方格内约有10个菌体 但这是在稀释100倍后的值 所以5h后种群密度增加200倍 此时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否达到k值无法判断 1 2 3 4 题型二实验应用 3 某小组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时 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 见下表 均获得了 s 形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2 3 4 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 2时增长最快b 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 c 试管 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 不同d 试管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 开始下降 解析 1 2 3 4 解析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时 若环境条件适宜生存 由于起初种群数量不多 环境条件 食物 空间 优越 天敌少 环境阻力小 种群表现出增长速率加快 一段时间后 种群数量增多 环境阻力使种群增长速率减缓 种群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 在k 2时4个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 到达k值的时间与环境阻力的大小呈正相关 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 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积累有毒物质 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 所以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的时间 1 2 3 4 4 下图为在等容积的容器中 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 其种群增长的曲线 三种条件分别为 不更换培养液 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 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解析 a 曲线 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量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b 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c 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 捕食者无关d 若在曲线 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 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 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返回 1 2 3 4 解析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 酵母菌在营养充足 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将会呈现指数增长 对应种群增长曲线是 如果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 酵母菌的数量会比不更换培养液稍好一些 对应种群增长曲线是 不更换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一段时间后酵母菌将会因为营养物质短缺且代谢废物积累在培养液中而影响其繁殖 对应种群增长曲线是 a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三种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变化是不一样的 说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b正确 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有关 与捕食者无关 c错误 曲线 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 即使调节ph至适宜条件 种群数量也会因为营养匮乏而下降 d错误 返回 1 2 3 4 探高考练模拟 1 2 3 4 1 2016 浙江10月选考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 1b 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c 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 s 形增长d 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 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解析种群中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 该种群是衰退型年龄结构 种群密度将下降 故d正确 种群的性比率不一定是1 1 如蜜蜂等社会性昆虫 故a错误 种群内只有达到性成熟 雌雄个体才能相互交配 故b错误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 j 形曲线 增长 故c错误 解析 5 2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开发流程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现代社会中的编程语言选择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2025年数学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计划
- 教学资源共享与借用策略计划
-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宁夏开放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届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义务教育小片区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黑龙江省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名校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2024年山东枣庄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安全生产重在提升执行力
- 糜烂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 摄影测量与遥感课件
- 注塑模具分类及结构组成课件
- 裂解裂化工艺作业培训课件
- 工程部管理制度及工程部管理制度(工程公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