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 第6讲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 第6讲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 第6讲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 第6讲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一、选择题题点1新航路的开辟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2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3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4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你深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a亚洲的丝绸 b非洲的黄金c美洲的烟草 d澳洲的瓷器5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了西班牙出现了()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题点2早期殖民扩张6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8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题点3两次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10人类历史上有两个重要而关键的事件:首先是农业革命,它让人类从狩猎时代过渡到耕种时代,并且定居下来建造家庭、学校,发展了文明;其次是工业革命,它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庭和农场,进入城市和工厂。其中第二场革命的最深刻影响是()a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b欧洲家庭妇女职能发生重要变化c个人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d以时间和金钱为标志的文化逐渐发展11“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22012年低碳环保是媒体最热的名词,倡导从节电、节气、回收等几环节改变生产、生活细节。低碳针对的现象不包括 ()a工业革命煤b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c现代交通汽车d当代航天太阳能二、非选择题13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会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会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2011江苏高考)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答案1d2c3d4c5c6a7d8c9b10a11a12d13(1)答案一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二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答案三学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具体内容参考答案一、二。(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14(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