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7《唐诗五首》课件 (新版)长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7《唐诗五首》课件 (新版)长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7《唐诗五首》课件 (新版)长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7《唐诗五首》课件 (新版)长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7《唐诗五首》课件 (新版)长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 教会学生诵读 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 熟读成诵 2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 体会诗的意境 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 思想 学习目标 文学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代 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 格律 诗 词等关于字数 句数 对偶 平仄 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 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 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 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 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 新近 产生的 所以唐朝人称它为 近体诗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 实际上 近体诗 离我们不但不近 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 律诗和绝句 李白 唐代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 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 世称 李杜 还有 诗仙 之称 著有 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绝 天宝初年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 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 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 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背景简介 标题解说 查资料 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 今湖南黔阳 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 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 古尊右卑左 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 寄以慰藉的好诗 标题解说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 唐代诗人众多 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 仅 全唐诗 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 一个人每天背一首 得用130多年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诉说悲欢离合 歌唱远大理想 揭露社会黑暗 赞美大好河山 总之 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 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听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并用 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 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唐 李白杨花 落尽 子规 啼 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我寄 愁心 与 明月 随风 直到 夜郎 西 根据注释 理解诗歌大意 体会诗的意境 龙标 今湖南黔阳 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 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 古尊右卑左 即贬官 子规 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 酉溪 巫溪 武溪 沅溪 当时属于黔中道 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 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 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 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 所以说 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译文杨花都凋谢了 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 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1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合作学习 2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3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4 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含飘零之感 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 叫着 不如归去 的子规 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 也就融情入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 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 表示惊惜 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 以悲景衬托离情 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 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 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 无可告诉 无人理解 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 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 人隔两地 难以相从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 别无它法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拟人 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 有道是 明月千里寄相思 作者所寄的 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所有这些 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 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 给予抽象的 愁心 以物的属性 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 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 气概超逸 笔势灵动 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这也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1 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 子规的啼鸣 不是子规 2 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 点明时令 暮春时节 2 渲染气氛 黯淡 凄楚的气氛杨花 漂泊不定 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 离愁别恨 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 烘托心情 痛苦 痛惜 悲痛 探究1 3 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 对友人离别的痛苦 景中含情 融情入景4 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 写景的目的 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 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 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铺垫 准备 5 第一句是写景 第二句是叙事 闻道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 听说 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 友人已经走了 而且已走了很远 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 地名 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 这里指王昌龄本人 古人常以籍贯 职务 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 过五溪 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 状态 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 道路之艰难 未及与朋友告别 朋友已走了很远 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 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 前两句的写景叙事 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 准备 8 第三句的 愁心 是什么意思 作者因何而 愁 寄 寄托 托付 与 给 愁心 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 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 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 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9 为什么要把 愁心 寄与明月 1 明月是圆的 让人想起 团圆 这个概念 如果月圆人不圆 全 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 明月升起时 天地之间是宁静的 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 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 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 明月升起 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 千里可共 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 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 晶莹润泽 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 所以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 怀旧 念远之情 10 最后一句 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 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11 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 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 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 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 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 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 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 同时 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 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 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 能表达更强烈 更深厚的情感 12 夜郎 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 此处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的古夜郎国 而是指湖南的夜郎县 其实 这样的解释是多余的 第二页的注解4解释也有不妥之处 注解4解释为 夜郎西 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 其是 夜郎这个词就能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 夜郎西 是指比遥远的西南边地还要遥远的地方 诗意是 即使你在比本来就很遥远的夜郎还要遥远的地方 我的思念与牵挂也如明月一样千里伴君行 13 直到 的 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 长风虽然迅疾 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 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 不作片刻的停留 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4 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 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 山高水长 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 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 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 浪漫 富有诗意 充满幻想 浪漫主义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人物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 15 主题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16 写作特色 1 融情入景 景中见情 情景交融 2 客观事物人格化 抒情更强烈 更深沉 17 诗人的形象 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 就是诗人自己 从这首诗中 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模仿下面画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读完这首诗 我仿佛看到 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 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 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 这个月明之夜啊 他又将彻夜难眠 探究2 1 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 龙标 五溪 夜郎 2 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 写 杨花 且 落尽 是先点时令 这样的 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 漂泊无定 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 即杜鹃 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 叫声凄凉哀婉 因此 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现 3 作者为何 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 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 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有恳切的思念 也有热诚的关怀 4 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 借月抒怀 表达惊讶 悲愤 同情 关切 安慰之情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 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