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考纲要求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亥革命 课标提示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2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 兴起 2 标志 1851年初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2 发展 3 纲领 4 转折 天京变乱 5 失败 2 运动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自述 记载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 即洋人助妖之事 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 翼王死后 我军确受重大损失 但如洋人不助敌军 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出材料中 妖 和 洋人助妖 分别指什么 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洋人助妖 你是否同意 为什么 思考应用 提示 清王朝 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 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失败的原因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知识点二辛亥革命1 条件 1 经济基础 清末的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3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4 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5 有利时机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 湖北防务空虚 2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 高潮 1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 以五色旗为国旗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 结果 1 1912年2月 宣统帝退位 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 1913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 功绩 1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者陈旭麓认为 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它是一条分界线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 分界线 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思考应用 提示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考向一从不同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 的颁布 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 而且以磅礴的气魄 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 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 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 是以户为单位 进行平均分配 这显然是分田到户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分配方案是错误的 空想的 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 即使短暂的实行了 也会昙花一现 迅即消逝 郭毅生 天朝田亩制度 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史料二兴车马之利 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 准其自专其利 限满准他人仿造 兴银行 兴器皿技艺 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 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 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 物价低昂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史料三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 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1 史料一分三段分别揭示了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的三个角度 第一段 农民 渴望得到 土地 表现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第二段 分田到户 家庭为生产单位 表明太平天国仍然固守小农经济 第三段 错误的 空想的 语句表明纲领的空想性 2 史料二反映出 资政新篇 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 仿制火车 轮船 兴办银行 邮政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主张 3 史料三图片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 根据史料一 试从革命性 落后性 空想性等方面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提示 1 革命性 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2 落后性 追求平等 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 空想性 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 2 史料三以怎样的史学立场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提示 史观 近代化史观 唯物史观 理由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是太平天国运动担负的双重任务 太平天国提出的 资政新篇 是第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资本主义方案 具有近代化因素 太平天国的斗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期的军事斗争严重破坏了此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太平天国提出的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 废除商品经济 这些政策都是历史的倒退 摘自2011年课标全国高考t29 洪秀全尊奉 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 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 拆孔庙 查禁孔孟 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 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 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 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 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 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 与 资政新篇 的比较 史论归纳 方法1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命题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革命性 落后性 空想性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题时注意结合两个纲领的内容进行分析 方法2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 天京变乱的发生 天朝田亩制度 与 资政新篇 的矛盾之处等 充分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解题时需结合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内涵来分析 命题分析 方法3从社会进步角度命题 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成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解题时需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分析 1 2015 重庆文综 6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 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 粤盗益复猖獗 西尽泗镇 东极平梧 二千里中 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 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 鱼肉日久 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 闲谈 于上 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 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 自然灾害频仍b 社会治安混乱c 土地兼并严重d 官吏贪暴腐败 解析题干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 推寻本原 是官吏长期鱼肉百姓而大吏置若罔闻 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的腐败 d项符合题意 a b c三项虽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但却不是材料中曾国藩的观点 答案d 2 2015 江苏单科 6 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 长歌涌入金陵 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 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 从 喜剧 走向 悲剧 的根本原因是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 人间小天堂 的腐朽享乐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 农民造反者 的社会角色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故d项正确 a项太平军攻下南京后应全力北上 不给清政府以喘息时间 定都天京恰恰给了清政府战略上的缓冲时间 属于太平天国战略上的失误 但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b c两项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答案d 考向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 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 是一场意外 意外里的意外 这场意外 毁了一个王朝 像扳道岔一样 把古老的中国 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 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史料二肯定与否定 民国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 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 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 传统 政治经历 制度 天性 信仰 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 它是外国的 空洞的 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史料一信息 毁了一个王朝 是指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 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指建立中华民国 让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史料二中陈旭麓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如 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触动中国社会的根基 影响有限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 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 是一场意外吗 为什么 提示 不是一场意外 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2 根据史料二 说明两人对 民国 的评价有何不同 提示 前者肯定 民国 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者否定 民国 在中国缺乏根基 失败是必然的 摘自2011年福建高考t38 阅读史料 回答问题 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二 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 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 不变更其条件 三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 对外宣言书 有评论认为 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提示 不足 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多元史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史论归纳 1 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从近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 它促进了中国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政治 推翻了清政府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经济 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法制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现代法制观念 思想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 从社会史观看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自由 平等 博爱的风气兴起 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 废除跪拜礼和革除 大人 老爷 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 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5 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方法1从偶然性与必然性角度命题 同盟会的组织领导 革命思想的传播 民族经济的发展 保路运动的契机与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等 共同促成了武昌起义 解题时需结合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分析 方法2从新史观角度命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建立了民国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题时需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 从辩证统一角度分析 命题分析 方法3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组织机构角度命题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以代议政治保证国民的参政权为特征 以三权分立为原则 以选举制 议会制 总统制为基础 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建国家政体 解题时需结合 临时约法 的内容分析 方法4从社会史观角度命题 如 新礼服兴 翎顶补服灭 剪发兴 辫子灭 爱国帽兴 瓜皮帽灭 天足兴 纤足灭 阳历兴 阴历灭 鞠躬礼兴 跪拜礼灭 1 2015 浙江文综 19 从刘邦 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 到孙中山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的历史变迁 说明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解析刘邦代表的是封建君主 奉行的是君主专制 孙中山代表的是近代资产阶级 主张的是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故选b 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排除a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 但不起决定作用 排除c d项说法正确 但不能说明题干材料的历史变迁 排除d 答案b 2 2015 北京文综 16 太平天国提倡 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