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生命教育——教育的回归.doc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生命教育——教育的回归.doc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生命教育——教育的回归.doc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生命教育——教育的回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生命教育教育的回归摘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有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因此,关注生命的发展,成了教育最根本的使命。然而,现代学校教育由于追求功利而忽视了这一根本使命。教育要回归生命发展的本质,必须融入人的生命。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美化生命,让教育回归最基本,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的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 回归 本质当我们把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从宏观的社会视野,转入到中观的学校工作和微观的、由千百万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师生共同投入的每一个具体教育或教学活动时,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一个重要本质生命教育。教育本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正因为这样的教育存在,生命才能更加充盈、发展和完善,教育才可能成为生命赖以成长之“根”。然而,现实的教育不但没有呵护生命,涵养生命,反而与生命背道而驰。在目前不少学校实践中,经常可以感觉到的是对事务和学生考分、评比、获奖等可见成果的关注。而忽视的恰恰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命存在的状态和质量,本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校散发出窒息生命活力的气息,甚至酿造出生命的悲剧。这样因学习工作压力而造成自杀的事件,我们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提出生命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一、关怀生命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教育是开发人、培养人的伟业,而开发人、培养人的前提是要认识、理解人。人是地球上最复杂、最神秘的生命个体。如果不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解读,恐怕是难以认识清楚的。今天,借助现代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是一个能够自我调控的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网络,它的每一部分都影响着整体。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人类生命的持有者与展示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位,从来都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为了适应新形势、新的需要,教育应当针对当前人们生命中存在的正面和负面现象,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生命是个体存在的意义介体,所以,教育必须要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关注生命,不仅意味着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即人的物质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即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教育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更应该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在定义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统一的看法。华南师范大学的王学风先生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没有生命,就没有实践活动,正是有了人的生命,才赋予实践活动以生气、以活力、以创造;反之,没有人的生命,就没有活生生的实践活动。因此,生命教育就必须在生命活动亦即活生生的实践中进行。也就是说,在生命教育中,应当关注每一个生命体,应当让每一个生命体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动力,成为教育活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反之,在生命教育中,如果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体,如果剥夺鲜活生命体的参与权,那么,这种教育活动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乏创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着忽视学生生命的存在现象。课堂上,不少老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自卑、学生的焦虑,学生的成功的淡漠。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学仅仅当作一个知识的授受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忽视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存在,因而使得课堂机械、刻板、沉闷、单调和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这样,课堂教学就缺乏生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习惯把学生当作监管对象,学生略有“越轨”行为,轻则训斥,重则被罚站于教室后面,有的甚至被赶出教室,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心灵。使得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单一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对学校、对教师、对学习态度冷漠甚至反抗的心态。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目中无人的教育在撕裂具有生命整体性的人,在摧残具有智慧生命的人,在压抑具有求知创新的人,在诋毁具有求善意向的人,在扼杀具有生命活力的人”。 某市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教出的学生,升学率达到96%,这是家长、学校和社会所欣赏的。然而,这位老师有个特殊习惯:每逢考试,凡是90分以下的试卷,他一律愤怒的摔在地上,让学生们自己去捡。过后,就对90分以下的学生实施体罚,如揪耳朵、打脑袋、扇耳光等。学生们忍无可忍,把此事反映到校长那里。这位老师知道后,将告“黑状”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里,逐一棍棒“教育”。虽说家长反映强烈,但是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尽皆忍了。校方亦考虑到这位老师是本校的“金字招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上述的个别现象不足以反映当今学生的生命质量的真正状况,但它至少说明了目前学生生命现实中的某些问题。这些年来,随着教育法规的完善和行政管理力度的加强,公开体罚已被多数教师所不为,但另一种所谓的变相体罚却依然大行其道,它的危害丝毫不亚于体罚甚至更为可怕,因为这种体罚是以歧视和人格尊严的贬损为前提的,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也是内在的。而罚抄作业是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师办公室里,每天都有学生在老师的严厉监督下,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惩罚作业。教育当以人为本,是具有价值导向性的人为事业。无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个体成长的角度,都可以发现,人对教育的需要是最具有原始性的生命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广泛、丰富和深刻。所以,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成了教育重要的基础价值性。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服务的。我们呼唤:走出现代教育的“异化”,回归教育的本真,把“生命”还给教育,使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二、融入生命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要回归本质,融入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出路。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教育要回归生命发展的本质,首先要突破师道尊严的局限,把师生置于真正平等的生命主体地位;其次是要要解开科学的枷锁,回到人性化的轨道上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化的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因此,生命教育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 与传统教育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相比较,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生命教育强调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科学交往观的基础之上。当教师突破师道尊严的局限,以平等的身份,真实的感情,既爱又尊重学生时,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得不到表现的。在教育的实践中,他们的整体生命也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校往往把完整的生命发展肢解成工厂车间的程序操作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就像不同的车间生产产品的不同部分一样,最后将各学科的教学成果在学生身上加以组合,一件学校教育的产品学生就这样出炉了。解开科学的枷锁,回到人性化轨道,是现代学校教育关照生命发展的重要步骤。这就要求教育不要局限于追求琐碎的完美,而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的完美。教育教学的设计始终要把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思考的中心,必须考虑对象的生命活动规律、认知规律、情感、意志、态度等。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科学方式走向生活方式,找回被科学挤出教育视野的人性,是现代教育回归生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三、生命教育是重体验的真实教育。生命视野下的教育方法,并不完全排斥传统。但是更加强调生命哲学的方法论在教育学范畴的运用,如直觉体验、陶冶、交往等, 它是一个重体验的真实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生命教育。(一)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要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首先要促进教师树立“生命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挖掘生命潜能,在构建学生生命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结合地方教材或采用放录像等多媒体、利用午会课、班队课对学生进行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教育。还可开展每日一句“安全警示”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环保卫生、饮食安全。(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课堂是学生的核心阵地,每一节课都是学生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生命的光泽度就是由这样的一节节课慢慢磨炼而成的。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时,要善于把独立设科与渗透式或综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意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但教学时应根据具体学科分别对待,不可牵强附会地硬联系。 1、语文这门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美育内容。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可让学生讨论邱少云这样做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去体会邱少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意义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在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学科中也设有有关珍爱生命的章节,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与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三)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独特活动是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活动是学生道德生命的基础,脱离社会性活动,就不可能形成一定思想品德,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人。生命教育要想获得实效,在实施途径的选择上,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态度形成及习惯养成的规律,重体验轻说教,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索生命意义,发现生命之美。1、组织学生撰写生命日记、读后感,开展演讲会、故事会、主题班会;注重让学生把读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生命的律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体验所读文字中蕴涵的鲜活的生命的气息。通过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系列班队活动,如“我很重要”、“认识你我他”等主题队会。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美丽的,美丽的世界是由美丽的生命组成的。我们的生命是在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珍惜、健康地生活,要为他人更好地生活做出努力,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的生命,使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2、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医院等社会机构去参观、访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如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重危病房等,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等等。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结合整体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定实践探究的主题)、我去探究(通过阅读和实践探究活动,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资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对获得的各种资料、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