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第3讲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基础等级评价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体现二者的平行关系。答案:B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孩子。据此不可以确定的是()A该孩子的性别B这对夫妇生育另一个孩子的基因型C这对夫妇相关的基因型D这对夫妇再生患病孩子的可能性解析:按题意,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所生白化又色盲孩子的基因型是aaXbY,该孩子是男性;这对夫妇再生患病孩子的可能性是13/4(11/4)7/16。答案:B3下面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正确的分析是 ()A图中2的双亲肯定不是色盲患者B图中6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4C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解析: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病;图中2的母亲肯定不是色盲患者,但其父亲有可能是色盲患者;6号个体(XbXb)的色盲基因分别来自3和4;由子代情况可推知,图中1和4的基因型都是XBXb;图中2和7男性正常,基因型是XBY,都不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答案:C4(2010上海高考)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解析:图示的调查结果表明,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较高,但也并不是百分百的同时发病,故A正确、D错误。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相同,当一方发病而另一方正常即表现型不同,则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B正确;异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比例很小,一方发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也可能正常,C项正确。答案:D5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相同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解析:实验1和实验2是典型的正反交实验,且实验结果不同。实验2体现了“后代雌性个体与父本性状相同、雄性个体与母本性状相同”的特征,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窄叶为隐性性状;实验1为:XAXAXaYXAXa、XAY,实验2为:XaXaXAYXAXa、XaY,两个实验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为XAXa;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XAXaXAYXAXA、XAXa、XAY、XaY,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答案:A6(2010全国卷)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图甲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条带1代表_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和_。(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的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_、_和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3)仅根据图乙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_,其原因是 _。解析:(1)分析两图可知,所有患病个体都涉及条带2,则条带2为患病基因(a),条带1为正常基因(A)。从图乙可以看出,个体3、个体4均不涉及条带2,也就是不含有a基因,可确定个体3、个体4的基因型均为AA。(2)从图乙可以看出,个体10的基因型为Aa,但是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可以判断,个体10的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3)因为不考虑基因突变,并且个体9的基因型为AA,所以,后代不会出现白化病患者。答案:(1)AAaAAAAaa(2)1034基因发生了突变(3)0个体9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aa个体发展等级评价(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BC D解析:隐性遗传病在一个家族有可能仅一代人中出现;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传染病或生活环境因素引起的;携带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D2(2010龙岩质检)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太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析: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方便遗传病的调查;为保证足够大的群体,应分组调查后再汇总,使数据更准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男女患病比例相近,可能与性别无关,发病率较高则很可能是显性。答案:A3在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由于不存在“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等特殊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总体观察系谱图,按常规解题思路分析。患者男女均有,则可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此病的遗传在三代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则可粗略判定为显性遗传;追溯患者的前后代关系,图中患者1号、4号、6号、10号、11号间的关系: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或者从6号与10号、11号的关系符合“父病女必病”的特点也可以推知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C4下列有关生物性状遗传方面的判断合理的是 ()A受精卵中含有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其发育过程中能表达的基因却不同B性染色体Y上的基因无论显隐性,所控制的性状都可以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C通过正交和反交可以判断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D在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不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解析:受精卵细胞核中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细胞质中的基因多来自于卵细胞;若X染色体上有Y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则Y染色体所控制的隐性性状不一定能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出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如果发生在形成精(卵)原细胞的过程中,精(卵)原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传给下一代;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不一致,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答案:C5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四个家庭所作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结果,下列推断最恰当的是 ()家庭成员甲乙丙丁父亲患病正常患病正常母亲正常患病患病正常儿子患病患病患病患病女儿患病正常患病正常A甲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B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C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D丁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解析:根据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丁家庭的遗传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其他都很难作出判断。答案:D6(原创题)两纯合亲本杂交,若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叫共显性;若F1表现型介于双亲之间叫不完全显性。已知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在雌猫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X染色体总有一个从不转录。一只黄毛猫和一只黑毛猫交配产生一只雌猫的毛色是黑黄相间的,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这对毛色基因是共显性关系,在体细胞中同时表达B这对毛色基因具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但不同时表达C这对毛色基因是显隐性关系,表达与否取决于环境D这对毛色基因表现出不完全显性现象解析:黄毛猫与黑毛猫交配产生的雌猫中,每个体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控制黄毛的基因,另外一条X染色体上则含有控制黑毛的基因,但由于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X染色体总有1个从不转录,不同的体细胞哪条X染色体不转录是随机的,所以就产生了毛色黑黄相间的现象。答案:B7(2010茂名模拟)如图所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问5号与6号所生孩子患病的几率是多少 ()A1/6 B1/4C1/8 D1/3解析:双亲正常生患病女孩,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5的基因型为aa、6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故所生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2/31/21/3。答案:D8人的性染色体变异后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A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B人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C人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D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解析: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与Y染色体有关,而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与两个X染色体有关。答案:C9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内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解析:位于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相同。如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男性全表现隐性性状;若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隐性性状,男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答案:B10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解析:若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所以果蝇的眼色:暗红眼为显性性状,朱红眼为隐性性状。因正、反交的后代表现型不一致,所以为伴X染色体遗传,即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基因型:XAXa、XAY,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211;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基因型:XAXa、XaY,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答案:D11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C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D已知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根据7、8都患病,而其女儿正常,可以判定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家族中甲病世代相传。7和8都为杂合子,子代患甲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概率为3/4,而子代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3/41/23/8。根据3和4都不患乙病,而10患乙病,则可判定乙病为隐性遗传;已知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10不患乙病,不符合题意,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C12(2010海口模拟)地中海贫血症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方某城市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该城市的68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者筛查结果性别例数患者人数患者比例()男2568027910.9女4232048711.5合计6800076611.3表2人群中不同年龄的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年龄(岁)例数患者人数患者比例()0101857021611.611302804032311.531612139022710.6合计6800076611.3A根据调查能确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B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C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的关系D患者经基因治疗,不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解析:从表中不能看出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该病发病率和性别无关,与年龄也无直接关系;患者经基因治疗,还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4分)(2010丰台模拟)某两岁男孩(5)患黏多糖贮积症,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经调查,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病最可能为_染色体上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代中的_号个体。(3)测定有关基因中,父亲、母亲和患者相应的碱基序列分别为:父亲:TGGACTTTCAGGTAT母亲:TGGACTTTCAGGTATTGGACTTAGGTATGA患者:TGGACTTAGGTATGA可以看出,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_,是由于DNA碱基对的_造成的。(4)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水解黏多糖的酶缺失,导致黏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_中,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5)为减少黏多糖贮积症的发生,该家庭第代中的_(填写序号)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_。解析:(1)从系谱图分析,1和2生出4,“无中生有”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又由于发病者都为男性,因此最可能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代的3号个体,而其又来自第代中的3号个体。(3)由图可知母亲该基因一条链的碱基缺失,所以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碱基对的缺失造成的。(4)由题干分析,黏多糖贮积症是水解黏多糖的酶缺失,那么这种酶一定是在溶酶体中,相应的未分解物质也就沉积于溶酶体内了。(5)该家族第代中2、4、6均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而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是否含致病基因或检测相关酶的活性。答案:(1)X隐性(2)3(3)基因突变缺失(4)溶酶体(5)2、4、6致病基因(或相关酶的活性)14(28分)(2010烟台模拟)自然界中,多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而鸡属于ZW型(雄:ZZ,雌:ZW)。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由另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B)对非芦花(b)是显性。芦花鸡羽毛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有黄色斑点。(1)若欲确定B、b基因的位置,现选择纯合的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杂交,结果如下:若F1代表现型为_,则可以肯定B、b基因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W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等位的基因)上。若F1代全为芦花鸡,则B、b基因位于_。若欲再通过一代杂交实验作进一步的判断,其最简单的方法是_。(2)假设实验已确定芦花(B)、非芦花(b)基因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现有一蛋用鸡养殖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他们扩大养殖规模时,请你告诉他们一种亲本配种的方法及筛选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亲本的基因型:_。筛选措施:_。解析:(1)B、b基因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W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等位的基因)上,则有ZBWZbZbZBZb、ZbW,即子代雄鸡全为芦花,雌鸡全为非芦花。两亲本杂交,若F1代全为芦花鸡,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为进一步确定可使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如后代无论雌雄均出现31分离比,说明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2)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应能够在雏鸡阶段就能判断出鸡的性别,从中尽量选择母鸡饲养,可根据鸡的羽毛进行筛选。根据鸡的羽毛性状就能分辨出鸡的性别,应该使子代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应选择ZBWZbZbZBZb、ZbW,即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筛选措施是在雏鸡阶段淘汰绒羽为黑色且头顶有黄色斑点的个体,其余个体全部保留饲养。答案:(1)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省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
- 农村蓄水池施工方案
- CN120108708B 一种中医预问诊收集管理系统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025年数学同步跟踪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材料概论大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 CN120106527B 一种天然气调压站自动选址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 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年完全平方数题目及答案
- tsps沃土课件教学课件
- vMix用户指南说明
- 立足一题,解决一类-解三角形中范围与最值问题教学设计
- NB/T 10527-2021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317人(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8000字》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
- (中职)PLC实训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