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复习课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复习课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复习课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复习课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复习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藁城七中 周芳【设计思想】我打算利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复习物态变化一章,第一课时主要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及实验,第二课时主要以习题为主复习这些知识的的应用,熟悉中考题型。使学生对这章知识有个整体性的归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和考点。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对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对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本章内容属于课标内容的第一主题“物质”中的二级主题。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要求如下: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4.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5.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回忆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和促进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重点:1. 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2. 探究水沸腾的规律难点:1.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2.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3.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言】播放几张物态变化的图片。我们生活在物态变化的世界里,这节课我们把这章内容复习一下。二、知识梳理 点拨归纳在上节课中留的作业是总结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生活中现象,展示学生的作业指出优缺点,【教师】播放下面图片【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下表的填写【教师总结】吸热放热的规律,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如下表:沸腾蒸发不同点发生条件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发生部位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汽化程度剧烈缓慢温度变化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温度会降低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爸爸要晒麦子,你对他有没有好的建议,展示图片,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学生总结】(1)把麦子摊开,增加表面积(2)晒在太阳底下,升高温度(3)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表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三、必做实验突破1.练习使用温度计,指出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时注意事项。出示幻灯片(1):(上面为熔化、沸腾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将实验改进,加热物质改为冰。水沸腾的实验烧杯改为试管。学生分组进行并行探究,然后学生全班交流。填写幻灯片上的表格,总结熔化、沸腾的知识点,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教师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高压锅 :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1681年由法国的物理学家兼机械师丹尼斯帕平(Denis Papin,16471712)发明的。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的规律,提高烹饪过程中水的温度,达到特殊的烹饪效果。 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2、下雪之后马路上有积雪影响通行,这时候就要用到了融雪剂,那么融雪剂是利用什么原理除去积雪的呢?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见的最多的物态变化物质是水,相继出示水循环图,分析、讨论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对各种物态变化进行一次及时反馈),反问是否要节约用水。介绍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强调要节约用水。四、演练巩固 反馈评价【教师选择典型习题】 学生动笔回答。1. 将下列自然现象及相应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雾雪 汽化露 凝华霜 液化雾凇 升华 冰花 “白气”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图13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 冰水温度都升高 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 冰水温度都不变4可以用铁锅来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来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比锡的硬度大 B铁比锡容易传热C铁的熔点比锡高 D铁不能被烧化5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下面图2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 B C D6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7.在图3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图38.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9如图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10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1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硬度较小 B导热性好 C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12我国古代的饮器中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通过液化方式获得水13.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一定是固液并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4.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凝固时温度也不变C熔化时不断吸热升温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非晶体熔化时,是由固态变成液态15为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5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ABCD图5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总之,通过本节的复习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及其涵盖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等等都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