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doc_第1页
高考数学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doc_第2页
高考数学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doc_第3页
高考数学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doc_第4页
高考数学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一椭圆与双曲线一、知识网络二、高考考点1.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2.有关圆锥曲线的轨迹(或轨迹方程)的探求;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对称问题;最值问题;范围问题等;4.圆锥曲线的探索性问题或应用问题;5.以圆锥曲线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问题;6.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学科能力、一般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三、知识要点(一)椭圆 定义与推论1、定义1的的认知设M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分别为椭圆两焦点,分别为椭圆长轴端点,则有(1)明朗的等量关系:(解决双焦点半径问题的首选公式)(2)隐蔽的不等关系:,(寻求某些基本量取值范围时建立不等式的基本依据)2、定义2的推论根据椭圆第二定义,设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分别为椭圆左、右焦点,则有:(d1为点M到左准线l1的距离)(d2为点M到右准线l2的距离)由此导出椭圆的焦点半径公式: 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1、椭圆的标准方程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 (1)标准方程、中的a、b、c具有相同的意义与相同的联系:(2)标准方程、统一形式:2、椭圆的几何性质(1)范围:(有界曲线)(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两轴一中心,椭圆的共性)(3)顶点与轴长:顶点,长轴2a,短轴2b(由此赋予a、b名称与几何意义)(4)离心率: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5)准线:左焦点对应的左准线右焦点对应的右准线椭圆共性:两准线垂直于长轴;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中心到准线的距离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 挖掘与引申1、具特殊联系的椭圆的方程(1)共焦距的椭圆的方程且(2)同离心率的椭圆的方程且2、弦长公式:设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则;或。(二)双曲线、定义与推论1定义1的认知设M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分别为双曲线两焦点,分别为双曲线实轴端点,则有:(1)明朗的等量关系:(解决双焦点半径问题的首选公式)(2)隐蔽的不等关系:,(寻求某些基本量的取值范围时建立不等式的依据)2定义2的推论设为双曲线上任意上点,分别为双曲线左、右焦点,则有,其中,为焦点到相应准线li的距离推论:焦点半径公式当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时,;当点M在双曲线左支上时,。、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3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1)标准方程、中的a、b、c具有相同的意义与相同的联系:(2)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或:(3)椭圆与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1)范围:(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两轴一中心)(3)顶点与轴长:顶点(由此赋予a,b名称与几何意义)(4)离心率:(5)准线:左焦点对应的左准线;右焦点对应的右准线双曲线共性:准线垂直于实轴; 两准线间距离为;中心到准线的距离为; 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6)渐近线: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挖掘与延伸1具有特殊联系的双曲线的方程对于双曲线()(1)当+为定值时,()为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c2=+;(2)当为定值时,()为共离心率亦为共淅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3)以直线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为:特别: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为:(左边相同,区别仅在于右边的常数)2弦长公式设斜率为k的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两点则经典例题1、(1)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2,0),则a等于。(2)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F2,点P是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分析:(1)从此椭圆的标准方程切入。由题设知已知得:这里由此解得(2)这里a=3, b=2, c=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设,则由点P在椭圆上得:又由为钝角得: 由、联立,解得: 所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注意到点P对的大小的影响可用点P与圆相对位置关系来反映,故选择这一解法。当然,本题亦可由推出的范围,请同学们尝试和比较。2、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且,求椭圆的离心率。分析:不防设椭圆方程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注意到这一三角形含有点P、Q处的两条焦点半径,故想到利用椭圆第一定义构建有关方程。解:设椭圆方程为设,则由为等腰得:又由椭圆第一定义得的周长为4a即注意到为,即因此,代入得由此解得点评:这里对条件 运用颇为充分:两次运用椭圆定义,第一次用于导出,第二项用于导出;两次运用条件:第一次利用为等腰表示出,第二次利用为导出。充分利用题设条件,也是解题成功的保障之一。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为,P为双曲线上的点,又,成等比数列且,求双曲线方程。分析:这里要求b的值。注意到,为了求b,首先需要从题设条件入手寻找关于b的方程或不等式。由题设得,为便于将其设为关于b的方程,考虑推导并利用双曲线的焦点半径公式。因此,解题便以判定点P位置拉开序幕。解:这里(4的特殊性),即, 点P在双曲线右支上设点,则由双曲线第二定义以及点P在双曲线右支上得又由题设得 代入得再注意到由得,即于是、得而,所以由得b=1因此,所求双曲线方程为:点评:这里对已知条件的两次运用:第一次“粗”用,利用4=2a的特殊性判定点P在双曲线右支上;第二次“细”用,利用(将4作为一般正数)导出点P横坐标存在的范围:。粗细结合,将已知条件运用得酣畅淋漓。4、设椭圆的焦点为,P为椭圆上一点,的最大值为。(1)求椭圆的离心率;(2)设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且直线l与圆心在原点,半径等于b的圆相切,已知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为4,求椭圆方程和直线l的方程。分析:中的最大值为的最小值为,循着特殊与一般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想到从在中运用余弦定理推导的最小值切入。解:(1)设=,则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的最小值为又由题设知的最大值,即的最小值为即 a=2b(2)由已知椭圆方程为由题设知直线l不垂直于x轴设直线l的方程为 设则由直线l与圆相切得: 将代入得: 代入得 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又由韦达定理得:,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的最大值为2b(当时取得) 由题设得(此时) a=2b=4 进而由得,即因此,由、得所求椭圆方程为,直线l的方程为或点评:这里导出的式为此类问题的共同基础:设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最小值为据此 若的最大值为,则(即);若的最大值为,则(即);若的最大值为,则(即)。5、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离心率为的双曲线交于P、Q两点,又直线l与y轴交于点R,且,求直线和双曲线方程。分析:主要已知条件借助向量表出,故主要问题是认知已知条件,进而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推理或转化。解:由得, 双曲线方程为设,直线l的方程为 将代入得对于方程,恒成立由韦达定理得 即由此得又由题设得,故得 由、联立解得将代入得再注意到得 将、代入得解得,因此,由,得所求双曲线方程为,所求直线方程为点评:()关于此类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对于交点坐标的处置适当与否,成为解题繁简成败的关键。于是,围绕着对交点坐标的“解”与“设”的应用选择,产生出解题策略:解而不设与设而不解;“既设又解”与“不设不解”。在这里,我们对交点P、Q的坐标运用的是“既设又解”,请同学们注意品悟这里“解”的分寸的把握。()这里解题的层次分明,已知式一转化一代入一结论:已知式()转化代入结论;已知式()转化代入结论。同学们应注意学习与追求这种解题的明晰与漂亮。6、已知,(1)求点P(x,y)的轨迹C的轨迹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点,D(0,-1),且有,试求m的取值范围。分析:对于(1),从已知条件入手,利用向量的坐标表示进行推理;对于(2),此类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刻意向基本的弦中点或弦长问题转化。解:(1)由已知得, 由得, 得 所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2)设,弦AB的中点,则将l的方程代入得由题意得且即中点M的坐标为注意到点D在弦AB的垂直平分线上(, 且), 且) 于是将代入得或 此时再注意到由得(关于k的二次函数隐含范围的发掘)于是由、所求m的取值范围点评:(1)认知已知条件,这时将其向基本的弦长或弦中点问题转化,这是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复杂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2)注意在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二次函数等有关函数的值域的发掘与运用:在这里,为k的二次函数,又由这里,故。因此可解关于k的二次函数m的取值范围:。这是本题导出正确结果的最后的屏障,不认知这一些,便会导出的错误结果。五、高考真题:(一)选择题1.椭圆的两个焦点为,过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则=( )A.B.C.D. 4分析:由已知不防设点P在x轴正方,则以代入椭圆方程得,故得点,从而,故选C。2.点P(-3,1)在椭圆(ab0)的左准线上,过点P且方向为的光线经过直线y=-2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B.C.D.分析:运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物理性质,刻意运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性质与联系。点P(-3,1)关于直线y=-2的对称点为左焦点又方向为的直线的斜率为,设入射光线与直线y=-2的交点为M,则由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得,解得:c=1.再由点P(-3,1)在左准线上得,应选A。3.若动点(x,y)在曲线(b0)上变化,则的最大值为( )A.B.C.D. 2b分析:注意到曲线方程二次方程,故考虑向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由得 设,则 又由中得,且的对称轴为(1)当,即时,;(2)当,即时,于是由(1)、(2)知应选A。4.设直线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若与椭圆的交点为A、B,P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的面积为的点P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分析:的方程为,且易知的下方有两个满足题设条件的点。以下考察直线上方是否存在满足题设的点P设在上方且与椭圆相切于点P的直线的方程为,将它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得由=0得:, 取与之间的距离, 直线上方不存在满足题设的点P 于是由,知应选B。点评: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过程变得简捷。5.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与一条渐近线交于点A,的面积为(O为原点),则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A. 30 B. 45 C. 60 D. 90分析:首先着眼于寻找a,b的联系,由题设知F(c,0),右准线方程为,并且取点,则,a=b,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两渐近线夹角为90,应选D。6.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点M在双曲线上,且轴,则到直线的距离为( )A.B.C.D.分析:立足于计算与推理,由已知得:轴, ,代入椭圆方程得, 即当点到直线的距离为h,则由得, 应选C。点评:这里线段为半正焦弦,故,利用它更为方便。7.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点M在双曲线上且,则点M到x轴的距离为( )A.B.C.D.分析:由已知得, , 由,得设所求距离为h,于是由得,故选C。8.已知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以线段为边作正,若边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分析:从认知的特性切入,寻找关于a,c的等式(或方程)为正三角形, 点M在y轴上设边的中点为P,连结,得,又由题设知点P在双曲线左支上, 代入得,应选D。(二)填空题1.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它的一个焦点是,则双曲线方程为。分析:由题设得:, 由得,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l与两条渐近线交于P、Q两点,如果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析:设右准线l与x轴交于点R,则,又由此解得 a=b,故得3.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M、N两点,以MN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双曲线的右顶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分析:设左焦点为,右顶点为A,则由题意得 ()注意到MN为双曲线的正焦弦,故 由()得由此解得 e=2。4.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设A、B是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若,则动点P的轨道为双曲线;过定圆C上的一定点A作圆的动弦AB,O为坐标原点,若,则动点P的轨迹为椭圆;方程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分析:对各命题依次辩析,由双曲线定义知,中点P轨迹是双曲线一支;对于,点P轨迹是椭圆上除去点A的曲线;对于,方程两根分别为和2,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对于,可知是真命题,综上可知应填、。(三)解答题1.如图,点A、B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为椭圆右焦点,点P在椭圆上,且位于x轴上方,(1)求点P坐标;(2)设M是椭圆长轴AB上一点,M到直线AP的距离等于,求椭圆上的点到点M的距离d的最小值。分析:从设点P坐标切入,解题运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方程,以解出点P坐标。解:(1)这里,设点,则, 由得又点P在椭圆上 将、联立,消去y得或注意到 y0,故,从而 点P坐标为(2)由(1)知,直线AP的方程为设,则点M到直线AP的距离为, 由已知得又,解得 m=2,即又设椭圆上的到点M的距离为d,则,当时,d取得最小值点评:将转化为,从而使解题辟出另一途径。2.如图,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的长为4,左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M,。(1)求椭圆方程;(2)若直线,P为上的动点,使最大的点P记为Q,求点Q的坐标(用m表示)分析:(1)以设椭圆标准方程切入;(2)从设点P坐标切入,易知为锐角或零角,故从求的最大值突破。解:(1)设椭圆方程为 :,则,由题意得, 解得a=2,c=1 所求椭圆方程为(2)设;()当时,;()当时,为锐角 只需求出的最大值由题意,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的最大值为(当且仅当时取得)注意到正切函数在内为增函数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点Q坐标为点评:欲求的最大值,当为锐角时,可转化为求的最大值。因此,欲求的最大值,在进入实质性计算之前,要首先考察的范围,以决定这一转化是否适当。3.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e,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1)证明:;(2)确定的值,使得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从得出点A、B、M的坐标切入,利用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求解;(2)由题设知,l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利用这一特性来判定的特殊性或必然性,为钝角(可从图形受到启发),故只有一种情况。由这一等式入手并将其演变为关于e的方程,则解题便胜利在望了。解:(1)证:由题设易得,由解得 点M坐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