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汽机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C12汽机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C12汽机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C12汽机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C12汽机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武汉汽轮发电机厂C12-3.43/0.98型抽汽凝汽式汽轮机使用说明书编号 Q3016CSM2006 年 4 月 20 日 使 用 说 明 书目 录1、前言2、主要技术数据3、产品技术性能说明和主要技术条件4、产品主要结构5、安装说明6、运行和维护7、附录:汽轮机用油规范8、安装附图 使 用 说 明 书1、前言C12-3.43/0.98型汽轮机系中压、单缸、冲动、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具有一级工业调整抽汽。额定功率为12000kW,第一级工业抽汽额定压力为0.98MPa,额定抽汽量为50t/h。本汽轮机与发电机、锅炉及其他附属设备成套,安装于企业自备电站或热电厂,同时供热和供电。机组的电负荷和热负荷,可按用户需要分别进行调节。同时,亦允许在纯凝汽工况下,带负荷12000kW长期运行。本机系热电联供机组,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经济性。机组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2、 主要技术数据2.1、汽轮机型式 中压、单缸、冲动、抽汽凝汽式2.2、汽轮机型号 C12-3.43/0.98 型2.3、新蒸汽压力 3.43()MPa2.4、新蒸汽温度 435()2.5、额定功率 12000kW2.6、最大功率 15000kW2.7、额定转速 3000r/min2.8、旋向 从汽机向电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2.9、额定进汽量 98t/h最大进汽量 116.5t/h 使 用 说 明 书2.10、工业抽汽压力 0.98 MPa 2.11、额定抽汽量 50t/h 最大抽汽量 75t/h(最大80t/h)2.12、排汽压力 0.0047MPa2.13、冷却水温 202.14、给水加热及除氧抽汽 3级2.15、转子临界转速 1700r/min2.16、汽机前后轴承中心距 3313mm2.17、汽轮机总长 6293mm2.18、汽轮机总重(不连凝汽器) 59 t2.19、汽轮机上半汽缸(连隔板)重量 17.9 t2.20、汽轮机上半汽缸(不连隔板)重量 11.552.21、汽轮机下半汽缸(连隔板) 重量 34.61 t2.22、汽轮机下半汽缸(不连隔板)重量 28.26 t2.23、凝汽器无水净重 20.6 t 水侧灌满水重量 28.7 t3 产品技术性能说明和主要技术条件3.1 汽轮机运行时,在轴承座上测得的全振幅振动值不大于0.03mm。3.2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能发出额定功率,并允许长期运行:3.2.1 蒸汽初参数降至3.14MPa,420,冷却水温20时;3.2.2 冷却水温升至33,而蒸汽初态为额定值时;3.3 当热负荷在全部范围内变化时,本汽轮机电负荷的变化不大于20% 使 用 说 明 书3.4辅机系统(见辅机部套说明书)3.5调节系统(见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4 产品主要结构4.1 汽轮机本体为前,中,后三段组成的单汽缸结构。通流部分为二个调节级和9个压力级共11级。第1级为双列调节级,第3级为单列调节级。高压段配汽采用提板式调节汽阀,由高压油动机控制,中压段配汽采用带平衡室的旋转隔板,由中压油动机控制。高压油动机装于前轴承座上,中压油动机置于中汽缸右侧的托架上。4.2 配汽设计:前汽缸蒸汽室中有八只调节汽阀。第一、二阀联通,第七、八阀后有两根导汽管通往前缸下半的喷嘴室。4.3 旋转隔板为平衡室式,装在中汽缸内,操纵旋转隔板的油动机安放在汽缸下半右侧,操作方便。旋转隔板的喷嘴分为四组,每组布置为周向均匀分布。4.4 中汽缸为简单的筒形结构,直径1990mm,缸内隔板档的支持环采用径向呈锥面的伞形结构,刚性较好。4.5 转子由11级叶轮套装组成。末级平均直径为1561mm,叶片为332mm 扭转叶片。4.6 前、后轴承为圆柱轴承,推力轴承每块正推力工作瓦上均装有测温元件。4.7 前轴承座内装有调节保安部套及径向推力联合轴承,外部装有调速器等其它部套。油路采用板式结构,结构紧凑,调速器安放在轴承座的上面,高压油动机通过配汽杠杆与调节阀联接。4.8 采用刚性联轴器直接带动发电机。盘车装置为蜗轮蜗杆结构,由电动机传动。采用低速盘车,盘车转速为56 r/min。当转子 使 用 说 明 书 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自动退出工作位置。4.9 后汽缸由后座架支承,座架上有横向销,后汽缸导板上有一纵向键,纵向键与横向销的交点就构成了汽轮机的“死点”当机组受热膨胀时,可沿纵向键和横向销膨胀。4.10 前缸由“猫爪”与前轴承座连接,并有定位用膨胀滑销。4.11 前、后汽封均为梳齿式高低齿结构,有轴封抽汽装置。4.12 隔板采用精铸静叶焊接结构和铸铁结构。旋转隔板转动环的材料采用球墨铸铁。4.13 抽汽管路设有单向关闭汽阀,由抽汽阀联动装置自动控制。4.14 调整抽汽管路上有脉冲安全阀。5. 安装说明安装单位在进行本机组安装之前,应熟悉本机组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本机组结构和性能,以确保安装质量。具体安装程序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有关技术文件进行。5.1 汽轮发电机组的垫铁布置 汽轮发电机组的垫铁布置图见附图。垫铁放在基础上,用水平仪校水平,其水平面平面度不超过0.2mm/m,垫铁与基础平面接触面积应达到50以上,接触面不应有油垢、油漆及铁锈等。各垫铁接触面间隙不大于0.05mm。垫铁一般一叠不超过三块,以免影响汽机运行质量。垫铁与座架的结合面,每25mm25mm接触35点,面积应达75以上,并均匀分。5.2 汽轮机前、后座架及后汽缸导板的安装 使 用 说 明 书 根据图纸要求,划定各座架及后汽缸导板的位置,并按要求将它们安置在各自位置上,用水平仪校验水平,横向偏差0.20mm/m。后汽缸导板纵向水平偏差0.03mm。在汽缸就位后,使前轴承座有适当扬度,其计算值X0.98 mm,由于制造及计算中的误差,在安装时可适当调整,以保证后轴承扬度为零。5.3 紧固汽缸大螺栓:5.3.1 前汽缸后部两只M644400大螺栓,先用1m长扳手由两人进行冷紧。热紧时,其螺母旋转角度为26。5.3.2 前中缸M724460“穿通”大螺栓,先用1.5m长扳手由两人进行冷紧。热紧时,其螺母旋转角度为36。5.3.3 中汽缸M644503“栽丝”大螺栓共两支,不需热紧。待其它需要热紧的螺栓热紧后,再装这两支。用2m长扳手由两人进行冷紧即可。5.3.4 中汽缸M724310“栽丝”大螺栓,先用1.5m长扳手由两人 进行冷紧。热紧时,其螺母旋转角度为18。5.3.5 中汽缸M684460“栽丝”大螺栓,先用1m长扳手由两人进行冷紧。热紧时,其螺母旋转角度为36。5.3.6 中汽缸M684310“栽丝”大螺栓,先用1m长扳手由两人进行冷紧。热紧时,其螺母旋转角度为18。上述各螺栓热紧是用螺栓电加热器,使螺栓温度缓慢升高 ,直至一个人用扳手可以转动螺母到需要角度为止,应特别注意螺栓不得转动。紧固汽缸螺栓,最好从中部开始,左右两侧对称地向前、后汽封处依次拧紧。 使 用 说 明 书6 运行和维护6.1 概述汽轮机的合理启动及操作方式应根据不同电厂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运行方式通过试验来确定。运行单位可根据电力部门颁发的汽轮机组运行规程的内容或通过启动试验编制现场规程,本说明书仅作为编制时之基础,现场规程之内容与本说明书内容不应有所抵触。6.2 新蒸汽参数及负荷限制6.2.1 主汽门前蒸汽参数正常变化范围项 目汽压(MPa)汽温()额 定3.43435最 高3.63445最 低3.144206.2.1.1 当汽压超过3.63MPa而小于或等于3.73MPa;或当汽温超过445而小于或等于450时,连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30min,全年累不得超过20h。6.2.1.2 当汽压超过3.73MPa或汽温超过450时,应立即紧急停机(不破坏真空)。6.2.1.3 当汽压低于3.14MPa,或汽温低于420时,应按规定减负荷。6.2.1.4 当汽压低于1.86MPa,或汽温低于360时,应立即紧急停机(不破坏真空)。 使 用 说 明 书6.2.2 负荷限制规范6.2.2.1 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根据热力特性曲线中的工况图及功率修正曲线调整电负荷及热负荷。在所有工况下汽轮机总进汽量不得大于120t/h。6.2.2.2 在下列工况下,汽轮机可以保持额定功率12000kW,允许长期运行。1) 新蒸汽压力降低到3.14MPa,温度降低到420,冷却水温不超过正常值时。2) 冷却水进水温度升高到33,但应遵守下列条件:a. 新蒸汽参数不低于额定值。b. 凝汽器保持计算耗水量。c. 凝汽器具有保证的严密性。3) 降低调节抽汽量到零,即纯凝汽工况时。6.2.2.3 当调节抽汽投入,而且抽汽量达一定数值时,允许电负荷极限值为15000kW,当电负荷超过额定值时应注意:a. 经常监视轴向位移指示器的读数。b. 经常监视推力轴承温度,回油油温不应超过65。c. 发现新蒸汽参数降低,真空降低或后汽缸温度升高时,应照规范及时减少负荷。6.2.2.4 纯冷凝工况下,按下列规定减负荷a. 汽温低于420时,每降低3,由额定负荷降低800kW,汽温降低至375时,减负荷到零。b. 汽压低于3.21MPa时,每降低0.0981MPa,由额定负荷降低1200kW,汽压降到2.229MPa时减负荷到零。 使 用 说 明 书c. 后汽缸真空低于0.086MPa,52时,真空每降低0.00133MPa,由额定负荷降低1200kW,真空降低到0.072MPa,67时减负荷到零。d. 汽温、汽压、真空同时降低时,总的减负荷量为各自应减负荷之和。6.2.2.5 抽汽工况下,按下列规定减负荷a. 汽温低于420时,每降低3,蒸汽流量由额定值98t/h减少7t/h,汽温约降低到375时,保持空转。b. 汽压低于3.21MPa,每降低0.0981MPa,蒸汽流量由额定值98t/h减少10t/h,汽压约降低到2.158MPa时,保持空转。c. 后汽缸真空低于0.086MPa时,每降低0.00133MPa,蒸汽流量由额定值98t/h减少10t/h时,真空约降低至0.072MPa时,保持空转。d. 汽温、汽压、真空同时降低时,总的减负荷量,为各自应减负荷之和。6.2.2.6 减负荷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任何一种而在15min内不能恢复时即须停机:1) 汽温低于370,高于360时.2) 汽压低于2.158MPa,高于1.86MPa.时3) 后汽缸真空低于0.073MPa,高于0.0627MPa.时4) 减负荷到零运转.6.2.2.7 减负荷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任何一种,即须事故停机1) 汽温低于3602) 汽压低于1.86MPa 使 用 说 明 书3) 后汽缸真空低于0.0627MPa6.3 起动与带负荷6.3.1 凡停机时间在12h以内再起动或者前汽缸复速级处上缸壁温度在300左右,下缸壁温度在250左右,则作为热态方式起动。6.3.2 其它情况均按冷态方式起动(新机及大修后第一次起动,电厂视具体情况另行规定)。6.3.3 冷态方式起动时间分配如下:冲动转子后升速 400r/min2 min检查并维持 400r/min10 min均匀升速至 1200r/min8 min检查并维持 1200r/min30 min均匀升速至 2500r/min5 min(通过临界转速时应加快提升速度)检查并维持 2500r/min10 min均匀升速至 3000r/min8 min全面检查主汽门关闭试验并列操作10 min总 计83 min6.3.4 热态起动应遵守下列各点:6.3.4.1 进入汽轮机之新蒸汽温度应高于汽缸金属温度3050,并有3050的过热度。6.3.4.2 在冲动转子2h前,机组应处于连续盘车状态中。6.3.4.3 在持续盘车情况下,应先向轴封送汽,然后再抽真空。6.3.4.4 须维持较高的真空约在0.093MPa左右。 使 用 说 明 书6.3.4.5 热态方式起动时间分配如下:冲动转子后升速 500r/min2min检查并维持 500r/min2min均匀升速至 1200r/min4min检查并维持 1200r/min2min均匀升速至2500r/min (临界转速时加速提升)5min检查并维持 2500r/min2min均匀升速至 3000r/min4min全面检查主汽门关闭试验并列操作8min总 计29min 6.3.5 带负荷6.3.5.1 并入电网后,即可带上不超过500kW的负荷。然后以每4min增加500kW的速度带到2000kW的负荷,暖机15min,再以每4min增加500kW的速度带到5000kW后,暖机15min,最后以增加500kW/min的速度带到额定负荷。6.3.5.2 当电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三分之二(即7200kW)后,方可投入调节抽汽。当负荷减至额定负荷的三分之二以下时,应减少抽汽量甚至停止供调节抽汽。6.3.5.3 在投入调节抽汽时调节抽汽量的增加速度2.5t/min,且电负荷的增加也不应与之同时发生,否则应该减少各自的增加量。当达到额定抽汽量的50时,应暖机20min。正常减少负荷速度与规定的增负荷速度一样。6.4 运行中的维护6.4.1 运转时特别注意下列之主要参数,使其符合规范: 使 用 说 明 书6.4.1.1 新蒸汽参数。6.4.1.2 电网周波为500.5Hz。6.4.1.3 调节系统油压(表压)为: 主油泵出口油压1.177MPa,脉冲油压0.981MPa。 轴承润滑油压为0.07850.147MPa。主油泵入口油压为0.0981MPa。6.4.1.4 轴承进口油温3545; 轴承回油温度最高65。6.4.1.5 滤油器的压力降为0.01960.0392MPa(保证润滑油压符合规范)。6.4.1.6 汽封均压箱内压力为0.1010.127MPa,抽汽室的压力为0.0930.097MPa。6.4.1.7 后汽缸排汽温度:带负荷时小于65 空负荷时小于1006.4.2 经常监视各表计的指示,并定时记录,在负荷发生变化并稳定后亦应记录各表计的读数。6.4.3 经常注意汽机各部件运转声音及振动情况,并且注意有无油类及塑料等的焦味,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将详细情况记入工作日记中。6.4.4 经常按初蒸汽参数和冷凝器真空调整负荷。6.4.5 定期对电动辅助油泵、主汽门、危急遮断设备、抽汽阀等部套作试验。6.4.6 定期利用短时间作较大量的负荷变动,使汽门阀杆有所活动。6.4.7 定期向调节连杆及其它转动连接部分加油。 使 用 说 明 书6.5 事故处理6.5.1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6.5.1.1 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金属撞击声。6.5.1.2 汽轮机转速升高到3360r/min而危急遮断装置不动作。6.5.1.3 水冲击 。6.5.1.4 轴端汽封冒火花。6.5.1.5 任何一个轴承断油和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6.5.1.6 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超过75或轴承内冒烟。6.5.1.7 油系统着火且不能很快扑灭。6.5.1.8 油箱内油位突然下降到最低允许油位以下。6.5.1.9 润滑油压降至0.0196MPa以下。6.5.1.10 主蒸汽管路破裂。6.5.1.11 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4mm(指表面刻度值)6.5.1.12 发电机内冒烟。6.5.2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6.5.2.1 进汽压力大于3.73MPa或汽温高于450。6.5.2.2 进汽压力低于1.86MPa或汽温低于360。6.5.2.3 凝汽器压力高于0.0392MPa(真空低于0.06MPa)。6.5.2.4 调速系统连杆脱落或拆断,调节汽门卡住。6.5.2.5 调节汽阀全关,发电机出现电动机运行方式,带动汽机运转3min。6.5.2.6 冷凝器排大气门动作。 使 用 说 明 书7. 附录:汽轮机用油规范7.1 汽轮机调节及润滑用油,应采用国家标准GB11120-89L-TSA汽轮机油中的质量指标为32或46。具体内容见下表:序号项 目质量指标试 验方 法粘 度 等 级32461运行粘度(40),mm2/s28.835.241.450.6GB/T2652粘度指数,不小于9090GB19953倾点, 不高于77GB35354闪点(开口), 不低于180180GB35365密度(20),kg/m3报告报告GB1884GB18856酸值,mgKOH/g 不大于-GB/T2647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报告报告GB49458机械杂质无无GB/T5119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