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 第7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2010高考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第1题,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第2题,火山灰蔓延到大气中,随后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进入到岩石圈。答案:1.b2.a3下图所示环流形势出现的时间及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c南半球夏季、对流雨 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解析:选b。从图中可判断出赤道低气压带移到了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的降水类型是对流雨。(2012试题调研)下图中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46题。4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 bc d解析:选a。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为夏至日,为冬至日,为二分日。5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 bc d解析:选c。根据风向可知,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6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选b。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图中有副热带高压影响。7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2)图甲中b处是_风带,与图乙中_(a或b)处的风向一致。(3)图甲中c处是_气压带,d处是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5)n气压带的成因是_,e气压带的成因为_(动力或热力)原因。答案:(1)ce(2)东北信a(3)副热带高西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4)b(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动力一、选择题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区域为气压带,ab为晨昏线)”,回答12题。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答案:b2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现在的印度半岛吹()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答案:d如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a90nb30sc0 d90s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解析: 此题组考查大气环流的形成模式,根据60s锋面附近气流抬升状况可知甲位于30s,丁位于90s,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乙处是西北风,丙处是东南风,乙是暖湿气流,丙是干冷气流。答案:3.b4.a(2012广东韶关一模)读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完成下题。5若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选a。气温高、气压高,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温高、气压低、符合赤道低气压带特点;气温低、气压高,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温低、气压低,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6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7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8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位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和位于30n的副热带高气压整体向北移动,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第7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盛行东南信风。第8题,0经线与30n40n交会的地区为地中海地区。北半球夏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白昼时间比较长,加上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云量少,晴天多,气候炎热干燥。答案:6.c7.a8.d(2012试题调研)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911题。9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解析:选d。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10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选d。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11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解析:选b。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二、综合题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5)图示季节,北半球的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气压中心)。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准确判读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图示季节是解题的关键。 由图中赤道附近上升气流(或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2)丰富a地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较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全年温和湿润全年高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副极地低亚洲高压13(2012北京市东城区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2)图中、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气候、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4)简述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东亚季风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南亚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长夏无冬,分旱雨两季。答案:(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2)(3)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 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文化氛围构建
- 初中植物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
- 无人机巡检应用方案及案例分享
-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陇东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客户服务岗位晋升与评估标准
- 钢结构厂房安装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 JCT2460-2018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 蒋婷婷-《书包里的故事》
- 《针灸治疗》课件-第六节 剧痛证-泌尿系绞痛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表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 健身房会计账务处理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重点专科申报书内容
- 党建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3版浙江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
- GB/T 3733.1-1983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