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ii版01期) 2014届高三数学 名校试题分省分项汇编专题06 数列(含解析)理一基础题组1.【昆明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开学考试理科数学】 已知数列满足(),,,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2.【齐齐哈尔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10项和( )a420 b380 c210 d1403.【内蒙古赤峰市全市优质高中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数学】 已知数列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等于( )a. 30 b. 27 c.24 d.334.【昆明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开学考试理科数学】 公比不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若,则=( )(a) (b) (c) (d)5.【内蒙古赤峰市全市优质高中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数学】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使不等式成立的n的最大值为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即,易知的最大值为4.考点: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数列的通项公式.6.【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数学】 一个由实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它的前项和是前项和的倍,则此数列的公比为( )(a)(b) (c)(d)7.【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数学】在数列中,若,则等于( )(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法一(直接求通项公式):, ,.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 考点: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8.【云南省玉溪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 数列的首项为1,数列为等比数列且,若,则 ( )(a)20 (b)512 (c)1013 (d)1024二能力题组1.【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数学(理科)】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 ()求的值; ()记求数列的前项和.所以 12分考点: 数列利用前n项和求通项,裂项相消法求和.2.【吉林省白山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科数学】 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 考点:1.数列的递推公式及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理科数学】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又成等比数列.(i)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2)由(1)得,因为,所以是以为首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冬季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黄山黄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安全培训效果考评方案模板课件
- 安全培训效果汇报课件
- 互联网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民宿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报告
- 广州莱拓的课件助手
- 2025湖南长沙市金海高级中学教师招聘3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标准化表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1-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2006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 抗旱防涝知识培训课件
- 癌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日本分级诊疗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昌江黎族自治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渗滤液扩容改建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
- 冷库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建筑设计行业2024年财务挑战解析
- 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移动电源的安全使用与应急处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