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解析: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各有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但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c2.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其他三个选项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是共同进化。答案:a3一项用于寻找两种飞蛾:浅色斑点蛾和黑蛾(有黑色翅膀的飞蛾)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结果如下: 地区数量郊区工业区浅色蛾95%5%黑色蛾5%95%以下哪一项是对飞蛾在研究区域内的不均衡分布的最确切解释()a自然选择发生在郊区选择了浅色飞蛾,在工业区选择了黑色飞蛾b生活在工业区的孩子们喜欢抓浅色飞蛾玩,解释了那里浅色飞蛾减少的原因c浅色飞蛾更喜欢生活在郊区d悬浮于高度污染的空气中的烟灰染黑了飞蛾解析:郊区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周围颜色浅,有利于浅色蛾的生存;工业区被污染,周围颜色深,有利于黑蛾的生存,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答案:a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蓝眼的有36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 d0.82和0.18解析:由题干可知,aa有3600人,aa有12000人,aa有14400人,a基因频率(12000214400)(300002)0.64,则a基因频率10.640.36。答案:a5.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右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解析:由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最高,其次是aa、aa、故选b。答案:b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d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解析:隔离产生后,不同种群的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也不同,通过选择保留、淘汰的变异类型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最终生物定向进化;生物的变异不是环境诱导的结果,环境的作用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通过选择作用,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将被保留。答案:d7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述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解析: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a种群的基因频率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中具有某一特征的个体增多或减少,使生存下来的个体更加适应环境,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群体的进化,即种群的进化,单个个体无法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三者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基因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基因库的全部基因答案:d8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实质的把握和理解。等位基因a、a的频率可以相等;基因频率的变化与自身的遗传变异也有关;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可淘汰掉某种基因。答案:b9.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形成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答案:b10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基因型频率为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的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答案:a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d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隔隔离的前提条件,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产生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不发生_、不发生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解析:a基因的频率为0.41/20.30.5,a的基因频率为0.5。根据遗传平衡理论aa的基因型频率0.520.25。若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aa0.30.41/40.4、aa0.41/20.2、aa0.30.41/40.4。如果子一代同样进行相同基因型之间交配,后代中基因型频率aa0.40.21/40.45、aa0.21/20.1、aa0.40.21/40.45。可见后代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答案:(1)0.5(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25不会(3)0.40.20.4会14(15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 _。(2)实验步骤: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b;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3)_;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52150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_。(5)分析与讨论: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实验步骤:_ _。结果与分析:_ _。解析:根据实验题目可知,单一变量为工业污染区与非污染区;要做到随机分组和平均分配以排除实验的偶然性;树皮的颜色与蛾颜色一致是一种保护性适应性表现;探究显隐性时,要注意实验结果的全面性,黑色雌雄个体相交,后代可能全部为黑色,也可能全部为浅色,也可能黑色、浅色都有。答案:(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2)1)非工业污染区3)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3)见下图(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5)1)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干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2)选择f1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探究点教材理论知识的利用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行实验15(15分)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实验二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通过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_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_(前、中、后)。(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 _。命题人透析:(1)已有知识的利用已有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明确指出,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知识利用: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论有无选择,变异都是存在的。因此,果蝇抗药性在环境变化之前产生。(2)实验变量的确定该案例中实验一没有对照,不能说明问题。两实验对照可知,自变量为是否接触ddt,因变量是果蝇的存活情况。从实验结果看,二者结果一致,说明抗药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科html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中数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N6-Allylamino-carbonothioyl-lysine-13C6-15N2-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焊工焊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hu3S193-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金融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解读《GB-T 2999-2016耐火材料 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 高楼居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炉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 电源线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体检营销话术与技巧培训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 泰山版(2025版)小学信息技术第5册教学计划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中级)等级培训题库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
- 大型养路机械司机(打磨车)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意向金退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店中店合作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