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案.doc_第1页
《春联》教案.doc_第2页
《春联》教案.doc_第3页
《春联》教案.doc_第4页
《春联》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标实验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春联参赛教案一、 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课时:一课时学科:小学语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来的各式春联,了解春联的由来二、 教学课题(春 联)国标实验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运用生字组成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 本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新春佳节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即贴春联的作用),及春联的种类。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讲春联的特点: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全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悍,语言生动优美,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春联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春联”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平时阅读理解可能不太注意,所以,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从读中感受春联的韵律美,充分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五、教学过程设计:【百度搜索】百度音乐 课前播放喜洋洋http:/box.zhangmen.baidu.一、回顾旧知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生:第23课 春联师板书课题2在学习新课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听写几个词语。【百度搜索】安卓听写软件/app/0a0ebec5-6d57-4418-b534-67c91fa23251欣欣向荣 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 开卷有益3软件评议,集体订正4上堂课呢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感受了春联中给我们展现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了解到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春联就和我们读课文一样,读好它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那么怎样才能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试试。二、新授(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的1、2两句话?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第1、2两句2大年初一,你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走在路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大致看看各家门上帖着的大红春联。【百度搜索】春联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1%AA%CD%BC%C6%AC&in=3022&cl=2&lm=-1&st=&pn=13&rn=1&di=89746820835&ln=1999&fr=ala0&fm=ala0&fmq=133215897004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di89746820835&objURLhttp%3A%2F%2F%2Fpic%2F0%2F10%2F76%2F15%2F10761545_870010.jpg&fromURLhttp%3A%2F%2F%2Fsystem%2F2011%2F01%2F13%2F010994463.shtml&W500&H337&T7553&S7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1%AA%CD%BC%C6%AC&in=3022&cl=2&lm=-1&st=&pn=13&rn=1&di=89746820835&ln=1999&fr=ala0&fm=ala0&fmq=133215897004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4&-1&di133892893995&objURLhttp%3A%2F%2F%2Fpic%2F0%2F20%2F2091%2F209110preview2.jpg&fromURLhttp%3A%2F%2F%2F%3Fp%3Dhome_imgv2%26picid%3D209110&W400&H268&T8329&S24&TPjpg/Photo/834/12990.html你的心里当时是什么感受?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再试试好吗?3出示多媒体课件:这两句中“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多,“万紫千红”写出了春联的美板书: 各种各样 万紫千红4师述:从这两句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联既多又美,春联是诗,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让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中的四副春联。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名学生读生: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师:描绘了美丽的春光。生: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师: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生: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师: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生: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师: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5.这些都是文章作者读这四副春联的感受。请你们读读这四副春联,看看你们自己有什么理解和感受?可以这样说:读了“-,-”这副春联,我-。也可以说我好象看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什么,还可以说我想到了什么,更可以说我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6.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感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 师:我们已经对春联所描绘的内容有所感受,那么春联在形式上又有什么重要特点呢?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先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春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某一副春联来说说板书: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学生回答2.在祖国源源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课前搜集了几副可是乱了,能帮老师整理整理吗?连线-【百度搜索】出示排列错乱的春联/view/11be220703d8ce2f00662339.html出示多媒体课件:发出凌乱的春联,给下列对联找朋友,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自由阅读,可以讨论3五副凌乱的春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真不简单!老师啊可要来提高难度,考考大家了, 你们读出这五副春联的意思了吗?先找朋友,再出示多媒体,这就好似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来填一填,自由读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如:“田园无限美,山河分外娇”;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有的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如:“万众共书开拓史,九州同唱奋飞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如:“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事业随春长,风光逐日新”。(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我们已经了解了春联的内容,知道了春联形式上的特点,而且春联读起来-生: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怎样才能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呢?听老师读读好不好?我们来看看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们怎么读的?观看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VCD片段【百度搜索】2005年春晚中主持人诵读的春联 /question/83242940.html自由读读,可以联系前面的春联再来读一读2听同学们读春联可真是一种享受,读春联就跟我们读课文一样,多读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拓展1既然是很好的学习,我想课文中的五副春联是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的,同学们在课前一定收集了很多春联.我们来交流交流 2说说你的感受四、小结 同学们,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它是一条纽带,牵动着多少海外游子之心;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课后呢我们可以搞一个春联交流会,交流收集到的春联或者有关春联的故事教后记:在教学春联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读熟读懂课文中的五副春联,并且结合课文内容适当给学生讲解有关春联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春联的声律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精选名联是教学上的关键。如了解“对仗”,音节上的停顿,自然把对仗的词语划分开来,学生一读就感知了对仗的特点。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理解后的高兴,更有了解这些名联背后故事的愉悦。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必要知识,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课堂上先讲授课内知识,然后拓展到课外,不仅能较强地激发学生浓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