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岗前培训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2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强化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加大产科质量指标的监督剖宫产率 会阴侧切率 催产素使用率纯母乳喂养率 0 6月 新生儿疾病的筛查 出生缺陷的监测 爱婴医院 母亲安全 儿童优先 3 主要内容 1母乳喂养的三个十条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3母乳喂养关键词4母乳喂养的技巧 4 一 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 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二 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三 要把有关母乳喂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四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五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 以及在需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六 除母乳外 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除非有医学指征 七 实行母婴同室 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八 鼓励按需哺乳 九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十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 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WHO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WHO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一 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 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二 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三 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四 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五 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六 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 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七 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八 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九 不适当的产品 如加糖炼乳 不应推销给婴儿 十 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 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WHO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5 1制定本院的书面母乳喂养的规定 要求全体职工人手一册 并且熟记 理解其规定内容 2对全院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培训时不得少于18学时 复训和行后人员3小时 新员工18小时培训 3小时操作培训 是指医护人员 尤其是产儿科新员工 新上岗的职工必须在半年内接受培训 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3通过产前门诊 孕妇学校等形式 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普喂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奶及母子皮肤接触半小时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 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挤奶手法 使母亲和婴儿在需要分开时 也能保持泌乳 6坚持纯母乳喂养 禁止给婴儿吃母乳以外的其他任何食物及饮料 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因护理 医疗需要母婴每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8鼓励按需哺乳 不限制哺乳时间 次数 坚持夜间哺乳 9严格执行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禁止使用奶粉 奶瓶和橡皮奶头 不宣传 不张贴广告 不销售任何代乳品 拒绝奶粉商的馈赠 10将出院的母亲转给三级保健网 乡 街道 进行产后访视指导母乳喂养 医院母乳喂养规定 6 对子代的好处 提供孩子的同期生长发育的营养素需求提供生命早期的免疫物质促进子代胃肠道的发育促进子代神经系统的发育喂养中的良性神经末梢的发育减少成年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2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7 对母亲的好处 加强母子感情促进乳汁分泌协助母亲体型恢复 每天多消耗大于500Kcal热量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加速子宫恢复生育调节 如 坚持纯母乳喂养 昼夜喂奶 大部分在6月内不恢复排卵减少乳腺癌 卵巢癌发生机会促进心理健康 防止发生产后抑郁 2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8 对家庭及社会的好处 减少人工喂养费用及人力 减少婴幼儿的医疗开支 促进家庭和谐 有利职工情绪稳定 提高工作积极性 减少计划生育 如 人流 增加子女对父母和社会的责任感 2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9 2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人类乳汁的特点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重点掌握 11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产后的一小时内开始应该坚持 个月完全母乳喂养适当添加辅食应该从 个月开始 并继续母乳喂养直到 岁或大于 岁 3 母乳喂养的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联合倡议 12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规定包括 早吸吮 是指出生后6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24小时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 按小儿需要哺乳 不规定次数和时间 不用奶瓶 开奶前不喂食 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 建立母亲喂奶信心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13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纯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吃自己母亲的奶 不使用奶瓶奶嘴 母乳喂养曾经喂过母乳或正在母乳喂养除添加维生素 矿物质 药物 不用奶瓶喂 外 还添加了水 葡萄糖水 果汁 茶 奶粉等 人工喂养全部用母乳代用品喂养 包括葡萄糖水 果汁等 不论其喂养方式 如用胃管 匙或奶瓶 14 可促进催产素的释放 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可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 促进催乳素分泌 促进乳汁分泌 早吸吮可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初乳富含抗体 提高婴儿抵抗力 促进胎便排出 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15 定义 母婴24小时在一起 每天分开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重要性 母婴同室可保证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 增加母子感情 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的知识 保证6个月纯母乳喂养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16 定义 当孩子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喂哺 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重要性 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 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 并且预防奶胀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17 如何保证婴儿能吃到初乳 早吸吮频繁吸吮母婴同室正确哺乳及含接姿势母亲喂哺成功的信心 3 母乳喂养关键词 18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19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三贴 一对 一直线三贴 孩子与母亲胸贴胸 腹贴腹 孩子下颏贴近母亲乳房一对 孩子鼻子对着母亲乳头一直线 孩子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1 母亲喂奶时 抱婴儿的要点 20 2 母亲喂奶体位 坐位卧位环抱式交叉式 21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1 摇篮式适应征 最常用的坐位喂奶姿势要点 母亲体位舒适母亲坐的椅子高度要合适用枕头放在她的后背和手臂下母亲要挺胸 肩膀放松如果母亲坐在床上 垫一枕头在她背后 22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2 橄榄球式 环抱式 适应征 双胎 孩子含接有困难的 治疗乳腺管阻塞 母亲喜欢这种体位要点 母亲将孩子放在胳膊下用枕头托住新生儿的身体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 23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3 侧卧位适应征 剖宫产术后的母亲正常分娩后第一天的母亲夜间喂奶 喜欢卧位喂奶要点 产妇自己完全的侧过身母亲身后放一枕头母亲头枕在边上 手臂上举婴儿头 身体呈一直线 直接躺在床上母亲的手抱着婴儿的臀部 24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4 交叉式适应征 非常小的孩子 病儿或伤残儿 母亲喜欢要点 母亲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住孩子前臂托住婴儿的身体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用枕头帮助托着婴儿的身体用乳房同侧的手托起乳房 25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 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 使孩子容易含接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 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如果乳房小而高 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 医务人员尽可能不要去碰母亲和婴儿 3 托乳房的方法 26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剪刀 雪茄 式 用一手指按在婴儿鼻子处 手指靠乳晕太近 医务人员将孩子推向乳房 托乳房常见问题 27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周围使孩子建立觅食反射当孩子的口张到足够大时 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新生儿嘴中 4 新生儿的正确含接姿势 28 正确的含乳姿势 29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30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含接的6个要点1 嘴张得很大 下唇向外翻2 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3 面颊鼓起呈圆形4 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5 慢而深地吸吮 有时突然暂停6 能看吞咽的动作或听到吞咽声 31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切忌不要固定婴儿头部 使婴儿在呼吸受阻时可自行转头或吐出奶头防止窒息 32 妈妈上班了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提示 上班妈妈一般是上午下午各一次15min 中午一次30min 或者中午下午各一次30min 33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挤奶 一 挤奶的适应症 掌握 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在孩子练习吸吮凹陷乳头时孩子拒绝吸吮时低体重儿不能吸吮时对有病患儿吸吮不够时婴儿或母亲生病时 保持泌乳母亲工作或外出时母亲奶胀孩子不能很好含接时需要时直接把乳汁挤到孩子口中 34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二 挤奶的时间1 生后6小时之内开始挤奶2 每3小时挤1次 注意夜间也要挤奶3 一侧乳房挤3 5分钟换另一侧 反复进行 每次挤奶的持续时间20 30分钟 35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三 挤奶程序1 首先建立射乳反射 再行挤奶2 挤奶可以用吸奶器 也可以用手法挤奶吸奶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吸奶器的大小必须与乳房的大小配套选择模拟婴儿吸吮循环曲线的吸奶器 36 37 四 挤奶手法1 将拇指食指分别放在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 其他手指托住乳房2 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3 压力应作用在乳晕下方的乳腺导管的膨大部位上4 反复一压一放5 依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挤压 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个方向乳腺管的乳汁都能挤出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38 6 手指不应有滑动 或摩擦式动作 应类似于滚动似动作7 一个乳房挤压3 5分钟后 这时可挤压另一侧乳房 如此可反复数次 双手可交叉使用 以免疲劳 挤压持续时间以20 30分钟为宜 4 母乳喂养的技巧 39 1 挤奶时 注意室内温度 避免母亲受凉 2 挤奶时 按摩力量要适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