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概论上册.docx_第1页
汽车概论上册.docx_第2页
汽车概论上册.docx_第3页
汽车概论上册.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22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图)1,凸轮轴 2、气门弹簧 3、进气门 4、排气门 5、汽缸盖 6、气缸 7、机体 8、活塞 9、连杆 10、曲轴 11、曲轴齿形带轮 12、张紧轮 13、齿形带 14、凸轮轴齿形带轮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在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过程命名,分别称为进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排气冲程。P22 基本术语1.工作循环: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封闭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的作功。2.上下止点:华赛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为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为下止点。在上下止点处,活塞的运动速度为零。3.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曲轴的回转半径R称为曲轴半径。显然,曲轴回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活塞行程。对于气缸中心线通过曲轴回转中心的内燃机,其S=2R。4.气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5.内燃机排量: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内燃机排量。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也叫压缩容积。7。气缸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纸盒为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9.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转速。10.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常称为负荷。p41机体组图1-曲轴箱通风管盖;2-螺母;3-垫片;4-螺柱;5-气缸盖罩;6-密封垫;7-气缸盖;8、23-水堵(碗形塞);9-气缸衬垫;10-干式气缸套;11-机体;12、14-密封条;13、16、17-后、中间、前主轴承盖;15-主轴承螺栓;18-定时齿轮室盖;19-曲轴前油封;20、22-衬垫;21-垫板P49汽油机燃烧室有:1) 浴盆形燃烧室,结构简单,气门与气缸轴线平行,进气弯道度较大。压缩行程终了能产生挤气涡流。用于每缸两气门发动机。2) 楔形燃烧室,结构比较紧凑,气门相对气缸轴线倾斜,进气道比较平直,进气阻力小。压缩终了时能产生挤气涡流。用于每缸两气门发动机上。3) 半球燃烧室,结构最紧凑,燃烧室表面积与其容积之比(面容比)最小。进气门程两列倾斜布置,气门直径较大,气道较平直。火焰传播距离较短,不能产生挤气涡流。多用于高速发动机。P55 曲柄连杆机构组成 一,活塞组 二,连杆组 三,曲轴飞轮组1-曲轴定时齿轮;2-上下推片;3-平衡重;4-曲轴;5-定位销;6-飞轮;7-飞轮螺栓;8-变速器第一轴承;9,16-挡圈;10-上止推片;11-上气环;12-下气环;13-油环;14-活塞;15-活塞销;17-连杆螺栓;18-连杆体;19-连杆盖;20-连杆轴承;21-连杆螺母P62活塞环的功用及工作条件: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气环和油环还分别起到刮油和密封的辅助作用。工作条件:密封,高压,高温燃气。P68连杆组 1.连杆组及其各部名称:1-连杆体;2-连杆衬套;3-连杆轴承上轴瓦;4-连杆轴承下轴瓦;5-连杆盖;6-螺母;7-连杆螺栓;A-集油孔;B-喷油孔 2.连杆组的功用及工作条件:【功用】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工作条件】应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和结构强度,质量尽可能小。 3.连杆小头:小头与活塞销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全浮式和半浮式 4.连杆大头:连杆大头孔是在连杆体与连杆盖组合之后镗削的,在连杆体和连杆盖的同一侧刻有配对记号。 5.V型发动机连杆图:a)并列连杆;b)主副连杆;c)叉形连杆;1-叉形连杆;2-叉形连杆轴承;3-内连杆轴承;4-定位销;5-内连杆P68连杆组(补充) 6.连杆盖装合到连杆体上时须严格定位,方法:止口定位,利用连杆盖与连杆体大段的止口进行定位,由止口承受横向力。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但连杆大头外形尺寸大,止口变形后定位不可靠套筒定位,在连杆盖上的每一个连杆螺栓孔中,同心地压入刚度大、抗剪切的定位套筒,套筒外圆与连杆体大端的定位孔为高精度动配合。这种定位方法的优点是多向定位,定位可靠。缺点是工艺要求高,若定位孔距不准,则会发生过定位而引起连杆大头孔失圆。锯齿定位,在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上拉削出锯齿,依靠齿面实现横向定位。优点“:锯齿接触面打,贴合紧密,定位可靠,结构紧凑,因此在斜切口连杆上应用最广泛。P88页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1-凸轮轴2-挺柱3-推杆4-摇臂轴座5-摇臂轴6-气门间隙调整螺钉7-摇臂8-气门弹簧座9-气门锁夹10-气门弹簧11-气门导管12-气门13-气门底座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1-凸轮轴2-挺柱3-锁紧螺母4-气门间隙调整螺钉5-摇臂6-摇臂轴7-气门锁夹8-气门弹簧座9-气门弹簧10-气门11-气门座圈P90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称作配气定时。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上止点之前开启叫做早开。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下止点之后关闭叫晚关。进气门早开是为了在进气开始时进气门能有较大的开度或较大的进气通过断面减小进气阻力,使进气顺畅。进气门晚关是为了充分利用气流惯性,在进气迟后角内继续进气,以增加进气量。排气门在做功行程下止点前开启,叫排气门早开。排气门在排气行程之后关闭,叫排气门晚关。排气门早开是为了在排气门开启时气缸内有较高压力,是废气能以很高速度短时间内自由排出。排气门晚关是为了利用气流惯性,在排气迟后角内继续排气,以减小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量。由于进气门早开排气门晚关,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状况称为气门重叠。气门重叠期间曲轴的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p97气门构造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均为菌形气门,由气门头部和气门杆两部分构成。1气门顶面2气门锥面3气门锥角4气门锁夹槽5气门尾端面P117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空燃比=空气质量/燃油质量。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在数值上的对应关系为(0.6、8.9)(0.7、10.4)(0.8、11.8)(0.9、13、3)(1.0、14.8)(1.1、16.3)(1.2、17.8)(1.3、19.2)(1.4、20.7)博士D型汽油喷射系统1.汽油箱2.电动汽油泵3.汽油滤清器4.发动机温度传感器5.热时间开关6.喷油器7.进气管压力传感器8.补充空气阀9.冷起动喷嘴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1.进气温度传感器12.油压调节器13.蓄电池14.分电器15.电控单元P201 图5-46 1. 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传感器;2.供油量控制电磁阀;3.转速传感器;4.定时器位置传感器;5.供油量调节套筒;6.定时器控制阀;7.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8.进气管压力传感器;9.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0.进气温度传感器;11.加速踏板P227 ERG阀的安装位置1气缸盖,2排气门,3ERG阀,4真空传送管,5空气滤清器,6节气门体,7水套,8进气歧管,9排气再循环通道,10排气管真空直接控制的EGR阀1真空传送管,2膜片室,3膜片弹簧,4膜片,5膜片推杆,6锥阀P213柴油滤清器 活塞式输油泵1.手压泵拉钮2.手压泵体3.手压泵杆4.手压泵活塞5.进油单向阀弹簧6.进油单向阀7.出油单向阀8.出油单向阀弹簧9.推杆10.推杆弹簧11.挺柱12.滚轮13.喷油泵凸轮轴14.偏心轮15.输油泵体16.输油泵活塞17.活塞弹簧纸滤芯柴油滤清器1.旁通孔2.限压阀3.出油口4.滤清器盖5.进油口6.滤清器壳体7.纸质滤芯8.中心杆9.放油塞P220 单排气系统的组成:1排气歧管2前排气管3催化转换器4排气温度传感器5副消声器6排气后管7主消声器8排气尾管P221 v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示意图:1发动机2排气歧管3叉形管4催化转换器5排气管6消声器7排气尾管8连通管P224图二次空气喷射系统1空气泵;2-旁通泵;3、5-真空管;4-分流阀;6-空气分配管;7-空气喷管;8-排气歧管;9-排气管;10催化转换器;11-单向阀很多汽车发动机装有二次空气喷射系统。虽然二次空气喷射系统有各种各样的结构,但其功用基本相同,即利用空气泵将新鲜空气经空气喷管喷入排气管或催化转换器,使排气中的CO和HC进一步氧化或燃烧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P226 图柴油机微粒过滤器1-排气歧管;2-燃油;3-电热塞;4-滤芯;5-燃烧器;6-喷油器p228图6-26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示意图(福特)1-空气滤清器 2-空气软管 3-新鲜空气 4-曲轴箱气体 5-汽缸盖罩 6-PVC阀 7-曲轴箱气体软管P244-247 图6-19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1-空气泵2-旁通阀3-真空管4-分流阀6-空气分配管7-空气喷管8-排气歧管9-排气管10-催化转换器11-单向阀图6-22 EGR阀的安装位置:1-气缸盖2-排气门3-EGR阀4-真空传送管5-空气滤清器6-节气门体7-水套8-进气歧管9-排气再循环通道10-排气道图6-23 真空直接控制的EGR阀:1-真空传送管2-膜片3-膜片弹簧4-膜片5-膜片推杆6-锥阀P245图82马自达L3型发动机润滑系统1凸轮轴2机油控制阀3可变配气定时机构4汽缸盖5发动机前端盖内的机油过滤器6机体主油道7喷油嘴8曲轴9机油冷却器10机油滤清器11机油泵12机油滤清器旁通阀13集滤器14油底壳15平衡轴16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