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1现代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1.1衣 自1935年人们研究成功尼龙纤维,1947年制成涤纶纤维,1950年和1953年先后制成腈纶纤维和维尼纶纤维以来,合成纤维的品种不下3040种。到1990年世界合成纤维的产量已达1770万吨,占全部纤维的45%,2000年合成纤维的产量已达3500万吨。一座年产1万吨合成纤维工厂的产量相当于30万亩棉田的年产量。1.2食 塑料大棚;芳香聚酰胺或醋酸纤维素制成的反渗透中空纤维膜,可以使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利用吸水性高分子进行农田保湿;日常食品的包装、储存、运输、保鲜,餐饮用具。1.3住 用于建筑中的高分子材料既包括取代金属、木材、水泥等的框架结构材料,也包括墙壁、地面、窗户等装饰材料以及卫生洁具、上下水管道等配套材料和消声、隔热保温、防水等各种材料 1.4行高分子复合增强材料的自重小,比强度、比模量高,而且可设计性强,首先成为飞机中许多部件的首选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比强度、比模量高,质轻,且在高温(2000以上)情况下强度不降的优异特性而被选作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和战略导弹战斗部的稳定裙。在飞机中,1kg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代替3kg传统的铝合金结构材料,因而目前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零部件已有上千种。在造船工业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其质轻、高强、耐腐蚀、抗微生物附着、非磁性、可吸收撞击能、设计成形自由度大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制造汽艇、游艇、救生艇、渔船、气垫船以及各种军用舰艇。在汽车制造业中,各种高分子材料也大显神通,其作用首先是减轻车辆的自重,改善运行性能,提高燃油效率。1.5高分子材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在能源、通讯甚至日常生活的文娱、体育等各个方面都与高分子材料息息相关。高分子材料良好的绝缘性能是电力工业、电子和微电子工业必不可少的绝缘材料。具有记忆功能的塑料导线使仪器仪表和车辆中的布线大大简化。高分子材料对通讯设备的贡献,包括电话机、BP机、手持电话机以及通讯卫星和中继站各种通讯设备中使用的线路板,都是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同时,制作精密线路时,也将应用到感光树脂,通讯设备外壳所使用的各种塑料。体育器材 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杆、鱼竿、球拍、球棒、弓、滑雪板、赛车、赛艇等各个项目中。目前,50%的碳纤维产量是用来做体育器材的。高分子粘合剂 在宇航和航空工业中,既要求粘接强度高、结实牢靠,又要求耐高低温的冲击。目前在航空和宇航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酚醛-丁腈、改性环氧树脂、硅橡胶和聚氨酯为结构的胶粘剂,其粘接强度达7MPa以上。 在医疗领域里,使用胶粘剂粘接皮肤、血管、人工角膜、牙齿、人工关节等。虽然医用胶粘剂的使用条件苛刻,但已研究成功可以替代手术缝线的胶粘剂(-氰基丙烯酸酯),其粘接强度与缝合法相近,可以粘接组合,而且伤愈后不留下缝线疤痕。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状况高分子的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应用更早。15世纪-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n 1839年,美国人古德伊尔(Goodyear)开发天然橡胶硫化技术,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使它从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达到了消除橡胶的粘性增加弹性的目的,从而使得天然橡胶性能发生改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851年,硬质橡胶实现商品化。n 1855年,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1837-1920)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赛璐珞”(cellulose)。假象牙/台球/乒乓球/胶片n 1889年,法国人De Chardonnet(夏尔多内)发明人造丝。n 1907年,美国人贝克兰(Leo Baekeland)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制造出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树脂诞生。n 1920年,德国人Staudinger发表了“论聚合”的论文,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并预测了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合物的结构。n 1935年,Carothes发明尼龙66,1938年工业化。n 30年代,一系列烯烃类加聚物被合成出来并工业化,PVC(19271937),PVAc(1936),PMMA(19271931),PS(19341937),LDPE(1939)。自由基聚合发展。n 高分子溶液理论在30年代建立,并成功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Flory为此获得诺贝尔奖。n 40年代,二次大战促进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一大批重要的橡胶和塑料被合成出来。丁苯橡胶(1937),丁腈橡胶(1937),丁基橡胶(1940),有机氟材料(1943),ABS(1947),涤纶树脂(19401950)。n 50年代,Ziegler和Natta发明配位聚合催化剂,制得高密度PE和有规PP,低级烯烃得到利用。n 1956年,美国人Szwarc发明活性阴离子聚合,开创了高分子结构设计的先河。n 50年后期至60年代,大量高分子工程材料问世。聚甲醛(1956),聚碳酸酯(1957),聚砜(1965),聚苯醚(1964),聚酰亚胺(1962)。n 60年代以后,特种高分子和功能高分子得到发展。 特种高分子:高强度、耐高温、耐辐射、高频绝缘、半导体等。功能高分子:分离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膜等)、导电高分子、感光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高吸水性树脂、医用高分子、药用高分子、高分子液晶等。n 80年代以后,新的聚合方法和新结构的聚合物不断出现和发展。n 新结构的聚合物:新型嵌段共聚物、新型接枝共聚物、星状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含C60聚合物等等。20世纪40年代以后相继工业化的树脂品种有:聚丙烯、不饱和聚酯、氟塑料、环氧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和聚酰亚胺等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航空宇航、电子信息、核能、石油化工、汽车、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发成功了特种工程塑料。至20世纪80年代末,商品化的产品有: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芳酯、聚砜、聚苯硫醚、聚醚砜、聚醚醚酮等。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注重研究塑料改性方法,用塑料合金、复合材料技术、纳米技术、功能化技术生产改性塑料品种,开发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成型。据统计,目前树脂品种有400多个,其中常用的树脂品种有六十多个,各类树脂及其改性树脂牌号有1万多个。3. 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的性能比较(略)4. 高分子基本概念 4.1 什么是高分子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称为功能高分子。4.2高分子的分类按来源分: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按结构分:线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按性质分:热塑性高分子、热固性高分子按性能和用途分:橡胶、纤维、塑料、胶粘剂、涂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4.2.1橡胶是一类线型柔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间次价力小,分子链柔性好,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有丁基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等。4.2.2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前者指蚕丝、棉、麻、毛等。后者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原料,经过纺丝和后处理制得。纤维的次价力大、形变能力小、模量高,一般为结晶聚合物。常见的合成纤维包括尼龙、涤纶、腈纶聚酯纤维,芳纶纤维等等。4.2.3塑料是以合成树脂或化学改性的天然高分子为主要成分,再加入填料、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制得。其分子间次价力、模量和形变量等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通常按合成树脂的特性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加热后软化,形成高分子熔体的塑料成为热塑性塑料,主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聚氯乙烯(PVC)、尼龙(Nylon)、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 )、聚四氟乙烯(特富龙, 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E ), 加热后固化,形成交联的不熔结构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常见的有环氧树脂, 酚醛塑料, 聚酰亚胺,三聚氰氨甲醛树脂等。;按用途又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4.2.4胶粘剂是以合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制成的胶粘材料。分为天然和合成胶粘剂两种。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淀粉,树胶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做粘合剂。现代粘合剂通过其使用方式可以分为聚合型,如环氧树脂;热融型,如尼龙,聚乙烯;加压型,如天然橡胶;水溶型,如淀粉。应用较多的是合成胶粘剂。4.2.5涂料是涂附在工业或日用产品表面起美观或这保护作用的一层高分子材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溶剂和各种添加剂制得。根据成膜物质不同,分为油脂涂料、天然树脂涂料和合成树脂涂料。常用的工业涂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酯等。4.2.6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添加各种增强材料制得的一种复合材料。它综合了原有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材料设计。4.2.7功能高分子材料除具有聚合物的一般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和热性能外,还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传递和储存等特殊功能。已实用的有高分子信息转换材料、高分子透明材料、高分子模拟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和医用、药用高分子材料等。4.3高分子的命名4.3.1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目前最为通用。其方法为先对结构单元命名,然后在结构单元名称前加上“聚”字。如碳链聚合物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杂链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酰己二胺”;元素有机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均按此法命名。也可在结构单元名称后加上“树脂”两字来命名。如“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4.3.2结构命名法 结构命名法是对聚合物分子链中的特征结构进行命名的方法。如涤纶树脂分子链中含有酯基,因此称为“聚脂”;尼龙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因此称为“聚酰胺”;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因此称为“聚氨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因分子链中含有环氧基团而成为“环氧树脂”。 显然,这种方法命名的是一类聚合物,每一种名称中可能包含了许多聚合物。例如 “聚酯”中包含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等。4.3.3商业命名法 商业命名法主要是对橡胶和化学纤维而言。 橡胶的商业名称通过在橡胶的结构单元名称中取典型文字构成基本名称,然后在其后加上“橡胶”两字。例如,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丁苯橡胶”;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丁腈橡胶”;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称为“顺丁橡胶”;由氯丁二烯聚合而成的橡胶,称为“氯丁橡胶”等。由乙烯、丙烯和二烯烃共聚而成的橡胶,则称为“三元乙丙橡胶”。化学纤维一般为均聚物,其商业名称为取其结构单元名称中的一个特征文字,然后在后面加上“纶”字。例如,聚丙烯腈纤维称为“腈纶”;聚氨酯纤维称为“氨纶”;聚氯乙烯纤维称为“氯纶”;聚丙烯纤维称为“丙纶”等。特殊的情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称为“涤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称为“维尼纶”;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纤维称为“芳纶”。尼龙6纤维在我国首先是由锦西化工研究院研制而成,因此命名为“锦纶”。4.3.4俗称有许多聚合物,根据它们的外观、形貌或特点,人们约定俗成地为它们起了名称,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就形成了俗称。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板材、管材和棒材等,由于其透明度很高,类似于玻璃,人们称其为“有机玻璃”。由玻璃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因其坚硬如钢,俗称“玻璃钢”。 三聚氰胺的俗称为“密胺”,因此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俗称为“密胺树脂”。4.3.5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提出的规范方法。4.3.6英文缩写 当聚合物结构较复杂时,聚合物名称往往较长,使用不方便,因此常用英文缩写表示。例如: PE:polyethylene; PP:polypropylene4.4高分子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结构单元相同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因此又称为聚合物。通常,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划分高分子和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3的,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4的,称为高分子或高聚物,常用聚合物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甚至更高;处于中间范围的可能为高分子(低聚物),也可能为小分子。按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分类: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按聚合机理分类:链式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一般为链式聚合)、逐步聚合(大多数缩聚反应为逐步聚合)4.4.1加聚反应4.4.1.1均聚反应:由一种具有不饱和键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侧基X为 H、Cl、C6H5、CH3、CH3OCO、CN时,则制得聚合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等等。4.4.1.2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丁苯橡胶)。 根据各种单体单元在分子链中的排列状况,可将共聚物分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通过普通的聚合方法,只能得到无规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必须通过特殊方法制备。4.4.2缩聚反应:具有官能团的单体, 通过缩合反应,消除小分子副产物,彼此连接在一起,生成长链高分子的反应称缩聚反应(己二胺+己二酸PA66)。重复结构单元(链节)用于缩聚反应的单体所含的官能团主要有羟基(OH)、胺基(H2)、羧基(COOH)、酯基(COOR)等。缩聚物中往往保留有特征基团,如酯键(OCO)、醚键(O)、酰胺键(NHCO)等。因此缩聚物一般为杂链聚合物。4.4.3开环聚合反应三氧六环单体开环聚合聚甲醛已内酰胺聚合尼龙-64.4.4许多新的聚合方法,如异构化聚合、氢转移聚合、成环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4.4.5高分子的共混 .物理共混:机械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 化学共混:溶液接枝共混/熔融接枝共混/嵌段共混4.5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4.5.1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性能间的关系高分子聚合度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当聚合度低于30时,基本上没有机械强度;当聚合度大于400左右时,机械强度不再随聚合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有利于材料的机械性能发展。但过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导致材料熔融时的粘度较大,不利于材料的加工。4.5.2高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存在多分散性。因此常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根据统计方法不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分为数均分子量(Mn,渗透压、蒸汽压、沸点升高)、质均分子量(Mw,光散射法)、Z均分子量(Mz,离心沉淀法)、粘均分子量(粘度法)。其中尤以数均分子量最为常用。几种平均分子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为:4.5.3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4.5.3.1分子量分布指数D=Mw/Mn,D值越大,表示分布越宽。天然高分子的D值可达1,完全均一,合成高分子的D值一般在1.550之间。4.5.3.2分子量分布曲线(数量分布曲线和质量分布曲线)平均分子量相同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各种大小分子量的分子在材料中所占比例不同所引起的。这正是高分子材料多分散性的特点。2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质2.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化学组成 单体单元键合 近程结构 单个高分子链的键接(线型、交联与支化) 单体单元主体构型(空间排列) 高分子链结构 (单个分子的立体构型) 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 远程结构 高分子的形态(构象) 晶态(Crystalline)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 非晶态(Noncrystalline) (平衡态时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几何排列) 取向态(orientation) 织态(texture):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2.1.1高分子的近程结构2.1.1.1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高分子是链状结构,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2.1.1.1.1碳链高分子:分子主链全部由碳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的高分子,这类高聚物不易水解,易加工,易燃烧,易老化,耐热性较差。2.1.1.1.2杂链高分子:分子主链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如:O,N,S,C等以共价键相连的高分子。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耐热性好,强度高,易水解,主要用作工程塑料,如: 2.1.1.1.3元素高分子:分子主链含Si,P, Al, Ti, As, Sb, Ge等元素的高分子。这类高聚物的特点是具有无机物的热稳定性,有机物的弹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如硅橡胶。2.1.1.1.4梯形聚合物:分子主链不是单链而是象“梯子”或“双股螺旋线”。如聚丙烯晴纤维加热时,升温过程中环化,芳构化形成梯形结构(进一步升温可得碳纤维),可作为耐高温高聚物的增强填料。这类聚合物的特点:热稳定性好,因为受热时链不易被打断,即使几个链断了,只要不在同一个梯格中不会降低分子量。 2.1.1.2键接结构2.1.1.2.1单烯类(CH2=CHR) :头-头、尾-尾、头-尾、无规键接2.1.1.2.2双烯类单体2.1.1.3高分子链的构型 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分子的立体构型不同,导致材料性能差异.2.1.1.3.1几何异构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因为内双键中键是不能旋转的)。 2.1.1.3.2空间立构若正四面体的中心原子上四个取代基是不对称的(即四个基团不相同)。此原子称为不对称C原子,这种不对称C原子的存在会引起异构现象,其异构体互为镜影对称,各自表现不同的旋光性,故称为旋光异构。 2.1.1.3.3单体单元键合全是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全同立构)取代基全在平面的一侧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间接键合而成(间同立构)取代基间接分布在平面两侧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无规则键合而成(无规立构)取代基无规则分布在平面两侧分子的立体构型不同,导致材料性能差异,举例说明:PS:等规PS:规整度高,能结晶,熔点240,不易溶解无规PS:软化点80,溶于苯PP:等规PP::熔点175,坚韧可纺丝,也可作工程塑料 无规PP:性软,无实际用途2.1.1.4高分子链的支化与交联 大分子链的形式有: 线型(linear)支化(branching)网状(network)2.1.1.4.1线型大分子链线型高分子间无化学键结合,分子长链可以卷曲成团,也可以伸展成直线,所以在受热或受力情况下分子间可以互相移动(流动),因此线型高分子可在适当溶剂中溶解,加热时可熔融,易于加工成型。2.1.1.4.2支链形高分子由于加聚过程中有自由基的链转移发生,常易产生支化高分子。支化分子对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 LDPE(Low Density PE)(自由基聚合):这种聚合易发生链转移,则支链多,密度小,较柔软。用于制食品袋、奶瓶等等 HDPE(配位聚合,Zigler催化剂):这种聚合,获得几乎无支链的线型PE,所以密度大,硬,规整性好,结晶度高,强度、刚性、熔点均高。可用作工程塑料部件,绳缆等等 支化度越高,支链结构越复杂则对性能的影响越大,例如无轨支化往往降低高聚物薄膜的拉伸度,以无规支化高分子制成的橡胶其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均比线型分子制成的橡胶为差。2.1.1.4.3网状(交联)大分子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如天然橡胶的硫化:2.1.1.5共聚物分子链的结构:高分子由两种以上的单体组成,高分子链的结构更加复杂,有序列分布问题2.1.1.5.1无规共聚(random)ABAABBBAAABA PE,PP是塑料,但乙烯与丙烯无规共聚的产物为橡胶。2.1.1.5.2嵌段共聚(block):AAABBBBAAAABBBB用阴离子聚合法制得的SBS树脂(牛筋底)就是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嵌聚共聚物,其分子链的中段是聚丁二烯(顺式),两端是聚苯乙烯。2.1.1.5.3接枝共聚(graft)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共聚方式上是无规与接枝共聚相结合。ABS 可以是以丁苯橡胶(BS)为主链,将苯乙烯(S)和丙烯腈(A)接在支链上;也可以以丁睛橡胶(AB)为主链,将苯乙烯(S)接在支链上;也可以以苯乙烯丙烯睛为主链,将丁二烯和丙烯腈接在支链上。ABS兼有三种组分的特性:丙烯腈有CN基,使聚合物耐化学腐蚀,提高抗张强度和硬度;丁二烯使聚合物呈现橡胶态韧性,提高抗冲性能;苯乙烯的高温流动性好,便于加工成型,而且可以改善制品光洁度。2.1.1.5.4交替共聚(alternating):ABABABAB2.1.2高分子的远程结构 2-1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flexibility) 2-2高分子链的柔顺性的定量描述和构象统计理论 2-3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结构因素2.1.3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小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平衡态时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几何排列, 小分子的三个基本相态: 晶态固体物质内部的质点既近程有序,又远程有序(三维)。 液态物质质点只是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 气态分子间的几何排列既近程无序,又远程无序。 小分子的两个过渡态: 玻璃态是过冷的液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看起来是固体,但它具有液体的结构,不是远程有序的,因为温度低,分子运动被冻结。分子在某一位置上定居的时间远远大于我们的观察时间。液晶这是一个过渡态,它是一种排列相当有序的液态。是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冈师范学院《企业经营活动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信息学院《电子商务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学院《电磁场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培训课件制作方法与实施流程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组织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形势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氢科学技术应用》课件-3-1 氢气的储存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 《顶岗实习答辩》课件
- 伊犁将军府课件
- 中医护理不良事件
- 初中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医院考勤的管理制度
- 卡西欧手表5213(PRG-550)中文说明书
- 2024年度北京市安全员之B证(项目负责人)测试卷(含答案)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