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醒脑开窍针法 1 简介 醒脑开窍法 是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石学敏教授近年来提出的治疗中风病的一种学术观点 这种观点不仅在立法 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改变了历代针灸医家治疗中风所沿用的以阳经穴为主 阴经穴为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 而且针对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 从而使这一学术思想成为目前指导临床治疗中风病最为普遍的理论 2 3 什么是中风病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伴发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4 中风病主要的临床表现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有或无意识障碍 5 主要内容 一 概论部分 了解醒脑开窍法的含义及针法的特殊性二 重点掌握穴位及针法三 熟悉针法在中风病证中的临床应用 6 一概论 1 含义2 针刺法则及其依据3 针刺腧穴和手法的选择确定4 醒法构成 7 含义 醒 本意指睡眠状态的结束 与 睡 相对 其引申义有 清醒 指思维意识的正常状态 苏醒 指思维意识由昏愦 朦胧逐渐转为清醒状态 复苏 指曾经一度受抑 受损 受挫的功能活动的重新恢复 8 脑 中医学所论述的脑 是奇恒之腑之一 是人体重要的脏腑结构之一 其功能特点 概言之 为 元神之府 脑是贮纳人体与生而来的神气的处所 为 髓之海 为 神明之府 9 开 有启闭 开发之意 窍 内经 中窍为二义 其一指 孔窍 而言 如口鼻 前后阴等 其二 通路 关口 之义 如 心窍 脑窍 等 10 总之 醒脑开窍法从字词含义理解 是指通过针刺以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组织的受抑 受损 受挫的功能 开发 恢复其具有主宰传导 联络和支配作用的治疗方法 11 针刺法则 在病机上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致元神无所附 肢无所用 所以在治则上以醒脑开窍为总则 其中以滋补肝肾为主 疏通经络为辅 12 法则确定依据 中风病是由于长期起居失宜 情志不调 饮食不节 劳逸无度而造成下焦肝肾亏虚 阴阳失调 在此基础上 或有积损正衰 或有阴虚阳亢 并进一步发展至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而成 从而确立了 滋补肝肾 这一治则 13 14 脑窍闭塞或昏仆或瘫痪后 患侧肢体功能活动受限 必然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阻滞 因此为了加快患者复苏和肢体功能恢复 也应当同时确立 疏通经络 的治则 15 总之 对于中风病 无论昏迷与否 皆可运用 醒脑开窍 而治之 而 滋补肝肾 则是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 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另外 疏通经络 可运行气血 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16 针刺腧穴的选择 突破传统 根据新的针刺治疗法则及中风病病情重 并发症多 病程长 病位深的特点 选择有开窍启闭作用的腧穴 以阴经穴为主 阳经穴为辅 17 针刺手法的确定 在进针方向 针刺深度和施术手法等方面做了重大创新 使之操作严格规范 有量学相应指标 临床可重复性极强 这样有补有泻 补泻兼施 可收标本兼顾而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8 醒法的构成 其一是由若干特定腧穴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严格的 处方 其二是方穴刺法具有科学的手法量学标准 其三是有规范的腧穴加减应用 19 二穴位及针法 1 重点穴位定位 方义 操作2 处方特点及量学规定3 疗程及注意事项4 针法特殊性 20 刺法组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 之所以有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其有严格的组方原则 尤其在操作上有着特殊的规定 临床上应用有两组主方下面分别作以介绍 21 组方一 主穴 双侧内关 人中 患侧三阴交副穴 患侧极泉 患侧尺泽 患侧委中配穴 吞咽障碍配双侧风池 双侧翳风 双侧完骨 眩晕配双侧天柱 22 重点穴位定位简介 内关 在前臂掌侧 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如图所示 23 人中 在面部 当人中沟的上1 3与中1 3交点处 如图所示 24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如图所示 25 极泉 在腋窝顶点 腋动脉搏动处 如图所示 26 尺泽 在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如图所示 27 委中 在腘横纹中点 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腱之间 28 方义 人中穴为督脉 手足阴阳之交会穴 督脉起于胞中 上行入脑达巅 故泻人中可调督脉 开窍启闭 可健脑安神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于阴维 属厥阴心包经之络穴 具有养心安神 通调气血之功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 足厥阴肝 足少阴肾经之交会 可补三阴 益脑髓 调气血 安神志 29 极泉 尺泽 委中可疏通经络 运行气血 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其中 人中为君 内关 三阴交为臣 极泉 尺泽 委中为佐使 以调元神 使之达明 顺阴阳 使之平衡 理气血使之冲和 通经脉 使之畅达 30 操作 主穴 先刺双侧内关 直刺0 5 1 0寸 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 施手法一分钟 继刺人中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 3 0 5寸 采用雀啄手法 泻法 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再刺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度角斜刺 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 进针0 5 1 0寸 采用提插补法 针感到足趾 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 以患肢抽动三次为度 31 32 33 副穴 极泉穴 原穴沿经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 避开腋毛 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 使其外展 直刺进针0 5 0 8寸 用提插泻法 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 以患肢抽动三次为度 34 尺泽穴取法应屈肘为内角120度 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 直刺进针0 5 0 8寸 用提插泻法 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 以手动三次为度 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踝关节 以医者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 针尖向外15 进针1 0 1 5寸 用提插泻法 以下肢抽动三次为度 35 主方二 主穴 上星 百会 印堂 双侧内关 患侧三阴交副穴及配穴同主方一 36 重点穴位定位简介 上星 在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如图 百会 在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之上5寸 或两耳间连线的中点处 如图 37 印堂 在额部 当两眉头之间 如图所示 38 方义 印堂为经外奇穴 属于头面 位于督脉循行线上 具有醒神清窍之功能 上星穴与百会穴同属督脉 百会穴是足三阳经 肝经 督脉等多经之交会部位 故针上星透百会可调阴阳 平肝熄风 填精补髓 益气养血 醒神开窍 39 操作 主穴 先刺印堂穴 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 采用轻雀啄手法 泻法 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之 选 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 沿皮刺至百会穴后 针柄旋转90 转速120 160次 分 行手法 分钟 内关穴 三阴交穴及副穴 配穴手法同主方一 40 处方特点 开创了中风病因 病机及治则的第三阶段中医治疗中风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 有文字记载就已有两千余年 但对中风的病因 病机及治则上大体只经历了两个阶段 41 第一阶段以唐宋以前的 外风 学说为主 内经 灵枢 认为真气不足而邪气独留 金匮要略 亦认为是经络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 治则上还是以疏风祛邪 扶助正气为主 42 第二阶段以唐宋以后的 内风 学说为主 清代叶天士曰 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 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 治则以滋液熄风 补阴潜阳为主 43 灵枢 本神第八 云 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 从中医治疗中风历史发展来看 如果说 风 痰 学说是第一 二阶段的主流 那么立足于 醒神 调神 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开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三阶段 44 选穴配方上的创新 素问 痿论篇 云 治痿独取阳明 故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历来以阳经穴为主 譬如肩髃 曲池 外关 环跳 足三里 解溪 昆仑等穴 45 醒脑开窍针刺法认为所谓 独取阳明 是指对痿症中的部分病人采用补益后天的治疗原则 而非单取阳明经而言 据此 本法以阴经穴为主 选用了内关 人中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等阴经穴 46 针刺操作上手法量学的特殊要求所谓针刺手法应该包括进针方向 针刺深度 具体手法种类的选择 施手法的时间 留针时间的长短等诸多内容 其中的任一内容操作不合理都会影响针刺的治疗效果 47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对针刺操作上的手法量学提出了其特殊的要求和规定 从而达到了醒脑开窍针法的可操作性 可重复性及其科学性 有其科学的规范 这也是醒脑开窍针刺的特点之一 48 醒脑开窍针法的量学规定 本针法主要应用捻转 提插和雀啄手法所有手法操作均对最佳的刺激量和患者气至病所的客观反应进行了规范和量学的规定 49 主穴的量学规定 内关穴 采用捻转和提插相结合的泻法 针深1 0 1 5寸 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 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 左手拇指 食指呈顺时针捻转 此时拇指所施作用力的方向为离心 右手拇 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 此时拇指所施作用力的方向为离心 并配合提插泻法 捻转的角度 180 频率为50 60转 分 手法持续操作1 3分钟 50 人中穴 用雀啄手法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 3 0 5寸 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 采用雀啄手法 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 采用提插补法 针沿与胫骨后缘皮肤呈现45 角方向斜向后刺入 深1 1 5寸 行重插轻提之补法 以患者下肢连续抽动三次为达到手法量学要求 51 副穴的量学规定 极泉穴 直刺进针1 1 5寸 用提插泻法 以上肢抽动三次为度 尺泽穴 同极泉穴 委中穴 患者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 深1 1 5寸 用提插泻法 以下肢抽动三次为度 52 配穴的量学规定 假球麻痹 风池针向结喉 进针2 2 5寸 采用小幅度 120转 分 的捻转补法1 3分钟 翳风 完骨的操作同风池穴 手指握固 合谷穴针向三间穴 进针1 1 5寸 采用提插泻法 以食指抽动为度 53 疗程 治疗次数为 每日一到两次 10次为一疗程 一般需要治疗3 4个疗程 54 注意事项 醒脑开窍可以用于中风急性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宜早期应用 醒脑开窍法可单独应用 也常配合头针和传统针法共同运用 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5 早期应用 中风早期特别在驰缓型瘫痪时效果较好 在肌力低下 如肌力在0 1 2级情况下运用 要求肢体有抽动感 肌力提高较快 但当肌力恢复一定程度 不要求肢体有抽动感 56 恢复期应用 恢复期肢体强直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 要刺激痉挛优势侧穴位 故多用阴经穴位如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如选用传统阳明经穴位手法要轻 电针强度也不宜过大 57 后遗症期应用 后遗症期配合传统阳明经治疗以补益气血 中风后遗症期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萎缩 故要用阳明经穴位补益气血 或加用灸法 或用患肢阳明经排刺 以促进肌肉的再生 58 醒脑开窍法和传统针灸法的比较 位置不同 传统针灸取四肢外侧阳明经和胆经穴位为主 醒脑开窍用四肢内侧阴经穴位和督脉穴位为主 功效不同 传统针灸以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为主 醒脑开窍以醒神 调神 滋补肝肾为主 醒神穴位取用时间不同 传统针灸是在中脏腑闭证时 予醒神治疗 醒脑开窍法则在中风全过程 中经络 中脏腑均用醒神治疗 59 传统针灸在中脏腑闭证神志昏迷时也用人中等醒神穴位急救 但一旦苏醒 就停止用这一类穴位 醒脑开窍法认为中风是 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神不仅指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 也应包括五脏六腑和肢体功能 60 醒脑开窍法可用于中风全过程 急性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中经络并不是痰瘀直接闭阻半侧肢体 主要病灶在脑 中经络也应该用醒神 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 所以中经络 中脏腑都可用醒脑开窍治疗 61 应用范围的拓展 醒脑开窍针法的根本在于调神 因而适用于各种失神的病证 如神机失调 心神失主 筋脉肢体失控的振掉 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 心神抑郁的郁症 气机突然逆乱 升降失常的厥证 心窍闭阻 心神郁逆的百合病 以及痹证 痿证 呃逆 胸痹等病证 62 学术精髓 在病机上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 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致元神无所附 肢无所用 在治疗上以醒脑开窍为大法 在处方上以阴经穴为主 选用水沟 内关 三阴交为主穴 极泉 尺泽 委中为辅穴 63 在手法操作上先刺双侧内关 直刺1 0 1 5寸 采用捻转提插泻法 施术1min 继刺水沟 用雀啄手法 至流泪或眼球周围充满泪水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 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 角进针1 0 1 5寸 采用提插补法 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辅穴极泉 委中 尺泽操作也以肢体抽动为度 64 临床实例 患者施春松 神经外科70床 因工作时从三楼摔下 脑部堕地后昏迷9个月患者黄仲文 神经外科106床 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生火灾时停电应急预案(3篇)
- 行政管理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化应用试题及答案
- 时空组学 数据集格式规范 编制说明
- 高考数学2024年解题思路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强化课程试题及答案
- 企业火灾场景应急预案(3篇)
- 行政审批改革中的法律分析试题与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 厂房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人机交互领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春季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西晟诚环美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整沟治理项目报告书
- 《酒店业运营管理》课件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带答案详解
- 项目管理咨询合同协议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化学及答案
- 2024年河北省邯郸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喝酒受伤赔偿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公务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