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1页
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2页
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3页
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4页
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模块考试试题语 文第卷(共36分)一、 (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鞭笞/整饬 弹劾/隔阂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B棱角/菱角 扑朔/追溯 载舟覆舟/载入史册C徜徉/佯装 隽永/镌刻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D聒躁/恬静 亢奋/伉俪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坐阵 临摹 发贴子 声名雀起 B寒喧 切磋 拌脚石 人才倍出C脉搏 渲泄 大姆指 一诺千斤 D撕打 装璜 侯车室 颠仆不破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高三教学进入冲刺阶段,部分语文教师_字词教学,以为这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这是教师认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2)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_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3)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A忽略 偶尔 许诺 B忽视 偶然 许诺C忽视 偶然 承诺 D忽略 偶尔 承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B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金科玉律,以致脱离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属性,渐渐滑落到时尚娱乐至上的地步。C.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人们会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D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高.考*资/源-网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B2009年,中国社会经济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抑后扬,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和显现强劲增长,在稳定全球经济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庆祝活动,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炽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高.考*资/源-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根 艺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K+s-5*u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都又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造成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而根艺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K+s-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每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6下列各项中关于“根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C作为造型艺术,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D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是根材,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7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B创作根艺,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C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D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丰富是指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维度不同。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高.考*资/源-网三、(12分,每小题3分)K+s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迁离狐太守。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K+s-注:耿纯:东汉著名的开国功臣。王莽死后,李铁兄弟专权,耿纯不愿在长安当官,以骑都尉官职来到河北巨鹿。郊遂:古代都城外百里为郊,郊外百里为遂,也泛指郊野。 9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整卒,典徙颍阴令 徙:调职B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 拒:抗衡C卿欲慕耿纯邪 慕:羡慕D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嘉:赞赏10下列句字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K+s-5*uA初平中,以众随太祖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典)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D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典以国家为重的一项是( ) 故试以治民之政 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 苟利国家,专之可也自请愿徙诣魏郡 乃率众与辽破走权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典先跟从父亲李乾追随太祖征战,破黄巾,击袁术;后又随兄长李整打败薛兰、李封,基于立下的这些战功,升迁为青州刺史。高.考*资/源-网B太祖安排李典和程昱运送军粮,且嘱咐水路不通可以走陆路。李典分析了驻守黄河的敌人的情况,果断地北渡黄河,打败了敌军,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C李典与乐进、张辽一向不和,面对孙权的军事包围,张辽害怕他们不听从自己的意见。而李典抛弃了个人私怨,与张辽并肩作战,使孙权撤军。D李典年少时就喜好学问,不喜欢军事,读春秋左氏传,博览群书。因崇尚儒雅,对有才能的人非常尊敬,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第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3分)(2)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4分)(3)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溪居柳宗元(唐)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释】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榜:用棍子或竹板子打。(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柳宗元的诗是“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4分) 高.考*资/源-网15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3小题,6分)(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庄子逍遥游)士不可不弘毅,_。(论语泰伯)(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3)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独学而无友,_。(礼记学记)(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 。(诗经采薇)_,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五、(12分)16根据下面图画的寓意,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K+s-5*u(1)阅读一、二幅漫画,设想:已经是深夜,你(中国人)的邻居还在练琴,吵得你无法入睡,最后你实在忍无可忍,敲响了邻居的门,你_(不超过6个字)说:“_。”(不超过20字)(2)阅读第三、四两幅漫画,设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在对待员工方面,中国企业首先想到的方式可能是_,(不超过6个字)德国企业更倾向于_。(不超过6个字)17辞海作为广大群众最为信赖的大型工具书,每十年修订一次,在编纂过程中要吐故纳新。2009版辞海中取消了“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批评和自我批评”“井冈山斗争”“诉苦运动”等七千多个词条,增加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萨达姆”“蒋介石”“李鸿章” “因特网”“转基因动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词条,但未收录“超女”“PK”“囧”等新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一句话准确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0字以内。(3分)18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意展开想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70字左右。(5分)苏溪亭(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六、(18分)K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同里的黄昏是一首歌寅 公同里的黄昏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温柔的斜阳照着古镇,水乡在暖暖的、明黄的影调中,就象一幅水彩画一样。斜阳余辉里,我们缓步走在幽静的街巷中,一边是河,一边是古朴的房舍。小河边的驳岸上,浣洗的小镇女子和写生的美术系学生,共同为我的镜头中的古镇点缀了人气。村妇绞干最后一件衣裳,而对面虚掩的木门轻启,一妇人手拎菜桶,轻轻走下台阶,在河沿边俯下身去,用竹桶将水左右一分,然后打一桶水上来,灵巧地摘净菜叶,返身走上台阶,木门关闭,水波不兴。邻家的老婆婆颤巍巍地跨出门槛将一桶水干净利落的倒入家门口的河里,惊起一只蜷着身子正要休息的鱼鹰。老伯背着双手拎着瓶酒,哼着小曲从不远的小店踱出,家中的饭桌上定有丰富的小菜等着沽酒归来小酌几杯吧。河里收工回家的游船在渔歌声里慢慢靠岸,船家女边摇着橹边对河边相熟识的人家打招呼,吴浓软语听来就象苏州评弹般婉转动听。于是,古镇民居区的低声部那一串串的音符随着院子里的炊烟缓慢而抒情地飘洒在河道里、空气中。乌篷船上,丈夫摇橹,妻子生火做饭,小灶升志了青白的炊烟,孩子坐在船头,小凳方桌,在展开的作业本上写划着。这幅只有在电影或文学作品中见过的景象,当它活生生展现在我面前时,我一时激动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一棵被雷电烧空了躯干的洋槐,斜斜地贴着水面长出去,亭亭玉盖下,一张方桌,几把木椅,用宜兴紫砂壶泡着的半壶龙井茶冒着袅袅香气。一位鹤发老者正坐在方桌旁品茗着,一脸的安详和惬意。我突然悟得,其实老人正在品味的这种梅妻鹤子的悠然人生正是千年来中国文人追求的极致。古人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聪明的隐士是不忘了隐忧的首要条件是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陶渊明们虽然“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但却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如这位老者一样,选一个宁静的所在,比如同里,虽然与世无争,却也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着实令人艳羡。有的人家已经开始吃晚饭了,门外摆个小方桌,长条凳上坐着一对老夫妇,吃得有滋有味,悠然自得。一碟泡菜、两碗绿豆稀饭,一顿很不丰盛的晚餐,如老伴俩平淡宁静的一生,却无言地揭示着粗茶淡饭与老伴俩皱纹满面之间的关系。一个与世无争的小镇,平淡得如一碗绿豆稀饭,却如海龟一般的长寿和具有生命力,正是中国人文历史的浓重一笔。肚子饿了,找到传闻中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古镇一绝”臭豆腐摊子。那“臭豆腐”香味扑鼻,味道果然不错。站在臭豆腐摊旁吃掉那串抹了辣椒的臭豆腐,比在人来人往的闹市里多了一份安然。当我们转悠到古镇最最著名的明清街时,看到的是另外一幅黄昏的景象:古街的两边商家林立,红灯笼黄幡子呼啦拉的飘在风里。河边一溜在夕阳下喝茶聊天的人们看着风景,同时也将自己坐成了一道风景。竖着“太湖三白”的饭店里呲呲啦啦开始飘出饭菜的香味。讨价还价的声音沿着青石板的街道曲曲折折的传到耳朵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合成了古镇的高声部:高亢激越,商业味十足。随意走进一家傍河而开的小饭店,依着河水,听着悠扬的带有苏州评弹味道的小曲,享受着同里的美味佳肴。我们点了古镇的特产阿婆菜和塞肉面筋,炒一盘春天新抽出的青菜苔,温一壶同里黄酒。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年近半百的人,一个炒菜一个招待客人,还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店小二是店主的儿子,除了“跑堂”,质朴热情的小伙子还为我们唱了几首江南小调,多才多艺可见一斑。不禁让人遐想,这样灵秀的山水养育着怎样灵性的儿女。傍晚时分,我们和一天中最美的同里告别。走出那条柏油路时,船歌又一次地轻轻回响在耳边,暮色伴着斜阳挥洒下来直到天的那一边(选自寅公文集)19、本文第节说“我一时激动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作者为什么而激动?(4分)答: 20、本文第节写道:“陶渊明们虽然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但却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如这位老者一样,选一个宁静的所在,比如同里,虽然与世无争,却也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着实令人艳羡。”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 2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节画线的语句。(6分)答: 2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同里的黄昏是一首歌”。(6分)答: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K+s-5*u3月11日,最新的福布斯富人榜出炉,墨西哥的电信大鳄卡洛斯斯利姆成为世界新首富。福布斯杂志说:盖茨和巴菲特在富翁榜上的位次降低和他们不断捐款有关,他俩非常慈善,捐出数以十亿计的美元。而刚成为首富的墨西哥的卡洛斯斯利姆也捐过几次钱,但数额难以与盖茨和巴菲特相比。有人不客气地评论:斯利姆做的一点善事只是摆摆样子而已,他把电信价格降一些,比做什么善事都管用。但是斯利姆则这样解释他的慈善观:“商人行善表现在通过投资创造更多财富和工作岗位,而非装扮圣诞老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 1.B (lng/lng;shu/s;zi/zi。A项依次:ch/ch;h/h ;hng / hng。C项依次:yn/yn;jun/jun;b/ b。D项依次:u/tin ;kn/kn; hng/hng) 2. D(撕厮,璜潢,侯候,仆扑。A.阵镇,贴帖,雀鹊。B.喧暄,拌绊,倍辈。C.渲宣,姆拇,斤金) 3.(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多指有意的。忽略:没有注意,疏忽,多指无意的。“以为是小儿科”表明是有意而为,用“忽视”符合句意。“偶然”与“偶尔”意思相通,但在用法上有区别。偶尔:与“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与“必然”相对,表示意外。由于句意是“意外”地见到,选用“偶然”合适。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多指大的事情。许诺:答应,应承。多指个体) 4. B(A“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属于望文生义或者感情色彩用错。 B“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者法律条文。 C.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感情色彩用错。 D“三令五申”是指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语气过重,适用对象有误) 5. A(B成分残缺。“显现强劲增长”后面应补“的势头”之类的词语。 C搭配不当。激发爱国热情可以,激发民族精神不行。 D.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二、(9分) 6D(“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原文无此表述) 7C(只提到了根艺的艺术美,解说了动态美与精神内涵的关系) 8B(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它应是通过欣赏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三、(12分) 9C(效法) 10.D(A.跟着,介词/用,介词;B.跟,介词/和,连词;C.如果,连词/你,代词) 11.B(全都能表现李典以国家为重的精神,太祖对李典的赏识 太祖给李典布置任务) 12.A(“升迁为青州刺史”只是因为“从平兖州诸县有功”)四、(24分) 13.(1)太祖爱惜他的文才,所以把治民的政务交给他,让他尝试着管理。 注:“善”(爱惜)译错扣1分。共3分。 (2)这是国家大事,只是看你的计策怎样,我能因为心怀不满而忘记国家大义吗? 注:“顾”(看)“可以”(能够,因为)“私憾”(个人遗憾)译错一个词语扣1分。共4分。 (3)尊敬有才的士大夫,谦恭唯恐做得不够,军队中称赞他是忠厚之人。 注:“恂恂”(谦虚谨慎)“若”(如,像)译错一个词语扣1分。 共3分。 14(1)第二联描述了主人公与农田菜圃为邻,如同一个山林隐逸之士的闲适生活。第三联描述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偶尔荡起小舟,纵情山水,直到天黑才归来。(2分)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故作旷达、强作闲适、独来独往的幽愤者形象。(2分) (2)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和忧愤。(2分) 开头二句,耐人寻味。诗人以反意落笔,久为做官所“累”,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两句,既强调了闲适,又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两句,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孤独寂寞,透露出了诗人的强作闲适。(2分) 注:能抓住每联中的两句进行分析,并且分析正确,即可给满分2分。 15(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任重而道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九死其犹未悔 (3)剑阁峥嵘而崔嵬则孤陋而寡闻 (4)雨雪霏霏无可奈何花落去注:一条横线1分;该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五、(12分) 16(1)你微笑着说:“我也睡不着,来听您弹琴。” 注:意思对即可,2分(2)减薪 裁员;或集体力量 个人力量。 注:意思对即可,共2分。17示例:吐故纳新没有错,关键是标准。 注:意思对即可,3分。 18参考:苏溪亭畔,芳草萋萋,春波碧水,春色已暮,曾是旧时相识的燕子还未归来。独自登高倚阑,看烟雨迷蒙暗淡了杏花的容颜,叹一声游子不归,红颜将老。 注:紧扣诗句,联想和想像合理;描写生动形象;满分5分。高.考*资/源-网六、 (18分)(一) 五、(23分)19、(5分)作者为看到了一幅通常难以看到的极具水乡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美景象而激动;(2分)作者为看到了自己理想的诗意生活情景而激动。(3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通过“陶渊明们”与“同里老人”的生活情态的对比,否定了“陶渊明们”的没有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隐隐于林”的生活,(3分)赞扬了“同里老人”们梅妻鹤子(与世无争、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的“大隐隐于市的悠然人生。(3分)(意思对即可)21、(6分)运用场景(细节)描写的手法,(1分)(具体细节举例赏析,2分),细致生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同理人富有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情景,(1分)表现出同理人悠然惬意、如歌的生活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22、(6分)同里的风景美:斜阳挥洒,街巷幽静,房舍古朴,流水灵秀,炊烟飘洒;同里的人情美:质朴热情;同里的生活美:平淡宁静,与世无争,生活悠然;同里的饮食美:茶饭粗淡,特产丰富,风味独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七、(60分) 23.实行综合分等打分方式。 (1)一等卷6050分,二等卷4942分,三等卷4136分,四等卷3520分,五等卷190分。 (2)考生作文主要以立意(深刻、新颖、准确、基本准确、偏离五个等级,对应前边的第一条)为标准判定等级,以语言为标准在等级内上下浮动。 (3)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上不封顶。 (4)书写要求:一类美观,二类工整,三类清楚,四类潦草,五类难看;一类和二类可分别酌加2分和1分,四类和五类扣分,四类扣2分,五类扣3分。这一项在总分之外单独扣除,具体操作如45-3=42。附文言文译文:高.考*资/源-网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山东金乡县人)。李典跟随父亲李乾,有特殊的气质。把几千家门客都会聚在乘氏。初平年间,率领军队跟随太祖在寿张打败了黄巾军,又跟从太祖攻打袁术,出征徐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