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doc_第1页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doc_第2页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doc_第3页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doc_第4页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书 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方案书福州银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9.11.23福州银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第 12 页目录第一章系统应用背景及意义3第二章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解决当前输液流程隐患41医院现有输液流程:42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改进流程53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先进性6第三章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71系统架构72功能介绍8第四章系统可行性分析及论证101与其他管理系统比较102技术可行性103成本可行性114系统效益11第一章 系统应用背景及意义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是人群相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病人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医疗市场竞争,病人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如何消除门诊输液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本系统致力于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改善输液室的嘈杂环境,维护输液场所秩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创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第二章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解决当前输液流程隐患1 医院现有输液流程:原有流程有以下问题和隐患:1、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当碰到病人神志不清、碰到名字发音或者姓名相同的病人等等,会有一定的差错隐患和效率低下的问题。2、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此有需要的病人,无法进行自动统计等。 3、病人输液位置有随意性,秩序混乱,不方便护士确认病人的位置,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位置占用计划和统计无法做到。4、病人有不适反应、接瓶、完毕时需要呼喊护士进行操作,造成了输液室环境的嘈杂,护士听不清呼喊及病人位置确认错误等问题。5、护士的工作量没有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护士出现差错和工作疏忽等信息无法记录,导致领导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和差错率变的困难。 6、医院管理层无法切实了解输液室的实际工作现状,和对输液室护士工作的正确考核。2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改进流程使用本系统流程和医院原有的流程主线一样,包括病人提药、护士配药、护士给病人输液、病人呼叫护士需要帮助等环节。但使用本系统在大多环节利用了企业数字助理(MC50)和条码技术改变和改善了医院原有流程环节中操作方式。包括:1)药剂师在给病人药物和处方时,用条码打印机打印二维条码,以条码方式实现输液信息的电子化。2)病人把药物和处方(贴有二维条码)到达护士工作站时,护士工作站的护士用条码扫描枪对病人处方上的二维条码,进行信息提取,以生成本系统的源数据。3)护士工作站的条码打印机打印三类条码,一张贴在输液单上,便于事后核对;一张是贴到输液袋上,便于输液过程中的核对;另一张是利用不干胶贴在病人身上,记录病人的姓名、出生年月、位置等信息,便于对病人身份的数字化核对,避免了同名病人的混杂。4)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时,利用MC50扫描输液袋条码和病人身上的条码,两者信息进行匹配。用信息匹配作为输液操作的前提。5)病人在有不适应反应,需要求助时,利用无线呼叫单元的求助按钮,呼叫护士,此时,护士的手持终端(MC50)显示需要帮助病人的座椅号、方位、病人姓名等信息,便于护士及时到病人身边给与帮助。6)病人需要接瓶、拔针时,利用无线呼叫单元的接瓶按钮呼叫护士,此时,护士的手持终端(MC50)显示需要接瓶服务病人的座椅号、方位、病人姓名、目前正在输液的药物名称、下一瓶输液药物名称等信息, 护士可以先在护士站取药后,然后再去病人身边核对接瓶。而不需要先到病人身边了解病人信息,再取药的流程,为护士节省很多得时间,减小了护士的工作强度。7)护士进行接瓶操作时,需要用MC50扫描输液袋条码和病人身上的条码,在两者信息匹配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接瓶操作,以此可以大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8)输液结束后,系统自动打印输液结果单,存档,便于医院日后的查询。3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先进性通过两个流程比较,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体现以下先进性: 1、使用条码化代替人工核对,以条码信息实现输液信息的电子化,保证药物信息、病人信息的正确匹配,减少医疗差错,确保病人的安全。2、以病人身上的二维条码来确认病人身份以及输液座位号等信息。既保证了医院输液位置安排和计划有秩序,又帮助护士服务时寻找病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给与病人一个人性化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声誉。 4、护士随身携带的MC50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病人的呼叫信息,保证了服务的高质量,环境的安静。5、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报表,包括执行病人数量,扫描次输与差错记录等信息,来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及质量。第三章 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1 系统架构本系统结合移动计算和移动识别技术,构造系统拓扑如下:以下是整个流程的技术实现及组网形式说明:1)药剂师打印贴在输液单上的二维条码,作为HIS系统中配药与病人信息的载体,实现药剂师、病人、护士信息上的交接。2)护士利用扫描枪对病人处方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利用医院固网到HIS系统中提取和采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和药物信息等。再通过条型码打印机,打出病人配带的条码和输液袋上的条码(信息都与HIS数据库相映射)。3)输液时,护士利用MC50对病人条码和输液袋条码进行扫描,利用MC50自带的无线网卡发射无线信号给医院的WLAN,在把数据传输给医院固网,与HIS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交互。4)病人利用座位上的无线呼叫单元触发信号,无线接收器读取信息,传输到通信网关进行信号处理,以TCP/IP通信模式传输到架构在医院固网上的WLAN,在被MC50接收。5)护士对病人呼叫做出相应处理,需再次核对病人条码和输液袋条码,MC50对信息采集后传输到HIS系统中核对,确定信息和剂量执行情况。6)软件部分:HIS系统开放接口,MC50开发操作界面,利用标准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调用与录入。2 功能介绍1)数据核对:利用MC50的条型码扫描功能,核对病人与药品的信息匹配。2)查看剩余位置和病人位置号:通过条码不干胶的打印及与数据库映射,使条码包含了姓名、出生年月、房间号、位置号等信息,以便护士对输液位置统计和安排。3)病人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通过无线呼叫单元向护士求助,使得病患可以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4)MC50显示呼叫单元的信息:包括病人姓名,位置,服务的时间累计。通过服务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病人所需要的服务(比如不适反应、接瓶、拔针等服务),提前做好准备。5)生成护士工作报表统计:包括执行病人的数量来判断护士的工作量,通过病人和药物的匹配率来分析和记录医疗差错,实际护士扫描次输与数据库中核定数量药物的标准扫描次数进行比对来考核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等等。第四章 系统可行性分析及论证1 与其他管理系统比较如今市场上存在一些门诊管理系统,比如排队分配座位系统,呼叫系统等等。但是各系统之间往往孤立,信息和业务不能共享,输液安全环节还无法保障,而且产品一般知名度低,可靠性差。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利用条码、RFID、无线网络及EDA开发等技术把医院门诊管理的各子系统或环节有机的整合,实现一个可靠、先进、创新的系统,确实为医院门诊输液管理带来了方便性和实用性,必定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亮点。2 技术可行性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利用MOTOROLA的WLAN产品和EDA产品+INTETAG的RFID产品实现整个系统的硬件基础,所有硬件设备都属于国际知名及成熟产品,通过合理的技术集成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技术集成如下示意:数据库服务器+HISEDA护士工作站呼叫单元WLANRFIDLAN数据库平台传输平台应用平台 系统利用WLAN和RFID及LAN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传输平台,负责EDA、呼叫单元、护士工作站等前端应用设备及后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流传输,实现应用端和后台实时的通信,完成录入、调用、表现等环节。HIS系统开放接口,利用标准协议接口,实现护士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EDA软件的定制。3 成本可行性根据三明第一医院60个输液座位、2间输液室的规模配置如下: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单价金额输液系统服务器软件YSW200S1185000185000输液系统客户端软件YSW200C5600030000企业数字终端MOTOROLA MC505600030000无线网络交换机MOTOROLA WS510012550025500无线APMOTOROLA AP300245009000无线呼叫单元Intetag NW200U6016810080无线接收器Intetag CT200D2840016800通信网关Intetag CGW-201611190011900呼叫显示器康佳42寸2 45009000条型码扫描枪Symbol DS2208136003600斑马条码打印机888-TT1 19001900合计:¥332,780元4 系统效益通过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建设,直接为医院带来以下好处: 1、使用条码化代替人工核对,以条码信息实现输液信息的电子化,保证药物信息、病人信息的正确匹配,减少医疗差错,确保病人的安全。2、以病人身上的二维条码来确认病人身份以及输液座位号等信息。既保证了医院输液位置安排和计划有秩序,又帮助护士服务时寻找病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给予病人一个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