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质检卷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中国有许多关于“天”的俗语,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可违”“人在做,天在看”,这些俗语表达了中国人对“天”的敬畏之心,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有关()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3.(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a.克己复礼b.民为贵,君为轻c.正君心以立纪纲d.天下为主,君为客4.(2015浙江嘉兴高一期末)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下列表述正确的()a.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b.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孟子c.理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d.心学集大成者是陆九渊5.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6.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7.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8.(2015浙江湖州高三期末)“公元前124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国家政府部门培养的人才。学校不断扩大,到公元前一世纪下半叶,学生总数达3 000人,在汉代结束前,学生总数已达30 000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学校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四书五经b.政府的支持是学生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c.“帝国大学”初建是在汉武帝时代d.“帝国大学”毕业生可直接做官9.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的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10.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a.主张限制君主权力b.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12.(2015浙江湖州高一期末)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兼相爱,交相利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3.“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a.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男女平等d.反对宋明理学14.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15.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a.耕作b.采矿c.铸造d.炼丹16.(2015浙江杭州二模)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17.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宋代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以下不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a.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b.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并印制书籍c.唐福发明了多种火药武器,并献给朝廷d.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18.隋唐以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发展19.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中国科技开始走向衰落20.下面字体中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是()a.b.c.d.2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22.读右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23.“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横线处应填入的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辛弃疾24.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产生这种画作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提倡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25.元代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受害含冤而死,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这种描写()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a.b.c.d.26.【加试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27.【加试题】(2015湖南永州三模)有学者认为,对科举制的定义应是“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如果这一观点成立,主要是基于它()a.考虑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b.揭示了科举制的本质特征c.涵盖了科举制的兴衰历程d.指出了科举制的双重影响28.【加试题】(2015浙江台州高三期末)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a.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c.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29.【加试题】(2015浙江湖州高三期末)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他们的思想说明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a.b.c.d.30.【加试题】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清兵入关b.军机处的设立c.八股取士d.徽班进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1)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分)(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是怎样表述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4分)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选官用人三字歌 材料二(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1)材料一中的图示处应分别填写什么内容?根据相关史实,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选官形式、标准、范围等方面的演变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其所导向的社会观念。(4分)34.【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差别和“亡国”与“亡天下”之辩的积极意义。(6分)专题质检卷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1.c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项是儒、道、法三家的共同点。b、d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材料中的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2.c3.d解析:材料信息的含义是“工商皆本”,这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一致。故选d项。4.a解析: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故a项正确;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韩非,故b项错误;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故c项错误;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故d项错误。5.c6.b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的思想,但并没有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形式上把儒学神学化,在内容上提出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新儒学并未否定“为政以德”,而是以“天人感应”来约束君主,要求君主实行德政,故c项错误;“天理”体系是程朱理学提出的,故d项错误。7.b解析:西汉武帝后,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地位上升,文中所述的谚语体现出黄金不如儒家经典的观念,说明儒家思想备受重视。故选b项。8.a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124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国家政府部门培养的人才”可以判断是太学。太学教授内容是五经,四书是在南宋朱熹编撰后才出现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9.c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宋代理学家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10.b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其意思是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11.a解析:题干中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是因为宰相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健全中央机构的主张,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君主制度的否定,故d项错误。12.d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观点,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观点,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故d项正确。13.a解析:“博学于文”是讲广泛的学习文化知识,“行己有耻”是讲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强调学“文”不仅仅限于个人修身的知识,还包括家国大事的知识,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践经验的“事”。由对材料解读可以看出顾炎武对于学习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单纯的学习传统儒学内容,还包括广泛的家国大事,进而推导出其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正确。14.d15.d16.d解析:据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可知这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依据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火药应用与战争最早是在唐朝末年,因而结论是错误的。17.b18.d解析:唐宋时期,我国相继出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故选d项。19.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自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而西方科技逐渐领先于世界,故a项不正确,b项正确。中国科技在13、14世纪时期达到最高峰,故c、d两项与图片信息不符。20.c解析: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中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是草书、行书、楷书。属于小篆,排除,故c项正确。21.d解析:a项是行书;b项是隶书;c项是篆书;d项是草书。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最能体现写意性。22.d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化。根据图片信息“赵”“魏”“韩”可推知此时期为战国时期,处于长江中游地区,为楚国地界,d项离骚为楚国大夫屈原所著,故选d项。春秋为春秋时期孔子所著,a项在时间、地理位置上不符合题意。孟子为孟轲所著,孟子的故乡位于今山东济宁,排除b项。荀子为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系统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23.c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豪放派词人,由此可以排除a、b两项。辛弃疾虽为豪放派词人,但并非是豪放派风格的开创者,d项也应排除。24.b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作为风俗画,主要体现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故b项正确。25.d26.b27.a解析:这一观点肯定了科举制在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历史上的地位,故a项正确;科举制的本质是统治者加强集权的措施,该观点没有揭示,故b项错误;该观点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兴衰历程,故c项错误;该观点只指出了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28.c29.c解析:“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业务办理管理办法
- 营销员培训管理办法
- 衣服陈列摆放管理办法
- 装修样式管理办法细则
- 中信证券授权管理办法
- 电机原材料管理办法
- 营地建设安全管理办法
- 胭脂虫生态管理办法
- 聘用教练员管理办法
- 管理办法里管理原则
- 废铁拆除安全合同协议书
- 点胶正式员工考试及答案
- 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This is me 教案(共6课时)
- 2025年GCP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消保化解案例课件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卷及答案
- 用浪浪山正确打开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校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