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训练专题十二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53085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5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18 上传人:ng****60 IP属地:河南
20
积分
关 键 词:
2013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训练专题十二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 2013 年高 生物 冲刺 复习 训练 专题 十二 群体 稳态 调节
资源描述:
训练12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 (时间:40分钟) 1.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2.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 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3.(北京丰台期末练习)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与迁出无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 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4.(江苏苏北四市第一次调研)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火灾后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的速率比初生演替的速率快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6.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 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 生演替 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越来越强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7.如图为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进行表中所列项目的分类,正确的有 (  )。 含义 所属箭头号码 ①生物群落中能量的散失 ②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无机环境 ③无机环境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 ④能量在生物体之间单向流动 ⑤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 ⑥碳元素从有机物变二氧化碳 A.①——(2)(3)( 5) B.③—— (1),⑤——(2) C.④——(2)(3)(5) D.②——(5),⑤——(1) 8.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0.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 L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  )。 项目 进水 750 360 700 出水 150 50 25 A.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 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 11.如表所示为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市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表和图回答问题。   被食者 捕食者   绿藻 螺蛳 水草 鲫鱼 轮虫 螺蛳 √ √ 鲫鱼 √ √ √ √ 轮虫 √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轮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来自轮虫,来自螺蛳,来自水草,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 kg需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_kg。 (4)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如果投入鸡粪过多,将导致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是鸡粪分解产生________。 12.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高考资源网KS5U.COM]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高考资源网KS5U.COM]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J/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 ②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___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表示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 13.(2012天津卷,9)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________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________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________。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参考答案: 1.B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b)、消费者 (a)和分解者(c)。] 2.B [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3.B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分析同等初始密度条件下的曲线,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衰退,其原因不排除种群密度过大时某些个体迁出;开放条件下,不排除迁入因素造成种群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峰值;开放条件下达到K值后种群密度的下降可能是由迁出造成,而种群数量不一定衰退;封闭条件下,空间和营养物质有限,种内斗争在种群衰退初期不减弱。] 4.C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知识,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及数量均不断发生变化;火灾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次生演替中的土壤条件存在,植物种子或根等存在,因此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率快。] 5.C [此食物网中共有八条食物链,A错;伯劳鸟和袋鼬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它们都能以知更鸟为食,B错;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共6个营养级,C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D错。] 6.A [农田演替为云杉林属于次生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7.B [①生物群落中能量的散失通过(4);③无机环境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通过(1)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通过(2)传递;④能量在生物体之间单向流动通过(2);②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无机环境通过(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4)呼吸作用。] 8.A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燃烧,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两者的种间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9.C [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重组只是在原有基因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的基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主要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其中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0.B [由题意可知,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高;从总氮量下降可以看出,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氮等,降低富营养化程度;由调查结果不能得出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的结论;物质的分解主要依靠的是需氧呼吸的微生物。] 11.解析 (1)据表中信息可写出5条食物链,即绿藻→轮虫→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螺蛳→鲫鱼;水草→鲫鱼;水草→螺蛳→鲫鱼,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第二和第三营养级。(2)在该食物网中,鲫鱼以螺蛳、轮虫、水草、绿藻为食,螺蛳全部死亡,鲫鱼将加大对轮虫、水草、绿藻的摄食,故短时间内轮虫种群数量将减少,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3)鲫鱼增重2 kg需消耗绿色植物:210%10%+210%10%+210%+210%=92(kg)。(4)鸡粪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鱼,被鱼利用。如果河流中投入大量的鸡粪,导致水体中鸡粪分解产生N、P等元素过多,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 (1)5 2 (2)减少 降低 (3)92 (4)有机物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N、P等元素 12.解析 (1)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确定A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C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故为2.481011 Jhm-2a-1。(2)能量传递效率为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故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3)弃耕农田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其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4)田鼠的活动范围较大,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题目所给的模型为“J”型曲线,即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答案 (1)2.481011 (2)3.2% (3)次生演替 (4)①标志重捕 ②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 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或理想状态 13.解析 第(1)小题考点基础,考核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和ATP生成反应式。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高浓度环境植物动物均难以生存,第(3)小题考查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分析有利和非有利因素。若水体中溶氧较高,则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是有利的,不应是减少的原因 答案 (1)磷脂 ADP+Pi+能量ATP (2)自然选择 (3)B (4)浮游动物→分解者 分解者→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分解者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训练专题十二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530854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