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检测题 (2).doc_第1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检测题 (2).doc_第2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检测题 (2).doc_第3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检测题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为坻(ch) 参差(cn) 清冽(li) 俶尔(sh)B、悄怆(chung) 差互(c) 曝沙(p)C、藻荇(xng) 呷浪(xi) 翕忽(x) 为堪(kn)D、倩女(qin) 幽邃(su) 浃背(ji)2、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2分)A、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B、消息不胫而走,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道了。C、对这件事,我们责无旁赁,一定要管。D、在工作中,抓住了主在矛盾,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3、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B、其A、为 全石以为底 其岸势犬牙差互 捕鱼为业 以其境过清D、清C、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水尤清冽 明灭可见 以其境过清4、以某一具体事物(如大树、小草、灯塔)开头,仿照例子造句。(2分)例句: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阻隔,不畏脚下的崎岖,勇往直前。 5、默写填空。(8分)安得广厦千万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 。绿树村边合, 。谁道人生无再少, 。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 , 。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 , 。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6、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就是唐代文学家。 (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小石潭记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 (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北宋诗人陆游。 (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未及,果得径。(过了不多会儿) B、泉而茗者(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作代词的一句是( )(3分)A、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B、若脱笼之鹄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9、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松间沙路 / 净无泥 B、秋天 / 默默 / 向昏 / 黑C、丰 / 年留客足鸡豚 D、俄顷 / 风定云 / 墨色 二、阅读(44分)(一)阅读小石潭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5小题。(13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小,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注释(只填番号)。(4分)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A、音乐,名词 B、快乐,形容词 C、以为乐,动词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北斗星,名词;蛇,名词、像北斗星一样,名作状;像蛇一样,名作状凄神寒骨()、凄凉,形容词;寒冷,形容词、使凄凉;感到凄凉,动词、使寒,感到寒冷,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狼犬,名词、狗牙,名词、像狗牙一样,名词作状语11、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请用译文回答。(1分)12、这几段文字以写景见长,文中写潭,写、写、写、写、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致,精美异常。(2分)13、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1分)答:目的: 14、翻译下列句子(只需选择其中一句翻译)(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 1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1分) 答:原因: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621小题。(15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使用了 修辞方法,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3分)18、翻译下面句子。(2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翻译: 19、文章结尾几句议论抒写了作者 的情怀,对全文来说起到了 什么作用。(2分)20、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此景天天有,这种心境也是天天有。B、这样的美景常常有,这种情境也是常常有。C、这样的美景常常有,但此刻的情境却难得有。D、月光虽非夜夜有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处处有,只要心胸开阔,淡薄名利,无论何处,都能享受到乐趣。21、全文只用了十来个字,先正面描写,后又用竹柏的倒影来衬托月光,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创造出宁静淡雅的美好意境。从邀友赏月的情形看,苏轼并未完全消沉,这可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我国古代很多诗词中也有对月光的描写,请你写一句出来 (3分)(三)阅读过故人庄,完成22-24题(8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一、二句写的的,三、四句写的是。(2分)23、诗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2分)24、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主客间浑厚的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有人认为是从最后两句诗集中表现出来的,有人认为是贯穿全诗的。谈谈你的看法。(4分)(四)阅读浣溪沙,完成25-27题(8分)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5、这是一首哲理词,作者是北宋 。与他的父亲 和弟弟 合称“三苏”,三人均位列 。(4分)26、这首词表现出苏轼的 的态度和 的性格。(2分)27、下面对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序交待了作词背景。全词情、景、理交融。B、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前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写啼叫声突出了画面的热闹。C、下阕抒情,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互映衬。D、上阕写景为下阕议论抒情作铺垫。得分 三、作文(50分)(二选一)28、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比如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失落的情感,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坐标等。请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文体不限。写作前别忘了把题目补充完整。38、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第六单元参考答案一、1、B 2、C 3、A 4、略 5、(1)(4)略 。5、(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人不寐,将军白法征夫泪(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 7、C 8、B 9、D 10、A 二、(一)11、C B B C 1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水特别清澈。 13、树、水、鱼、源头 14、柳河东全集 柳宗源 唐宋八大家 永州八记 15、寒冷 依托 像北斗星那样 愣住的样子 16、目的:衬托水的清冽,说明环境幽清 17、(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2)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 18、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的,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因而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二)、14、高兴的样子; 睡觉 ;只是 ; 散步; 想,想到 ; 于是,就 ; 一同,共同 ;只。1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比喻。空灵澄澈 16、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17、抒写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自我消解的旷达情怀。作用是:深化和升华主题18、(1)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欣然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D 20、皎洁、清澈、透明 旷达(或乐观) 诗词略(三)21、渐近,靠近 战乱这里指安史之乱 如何挨到天亮 狠心 22、A B C D 23、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24、一层: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二层: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息。 三层: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四)、25、形容边塞壮阔的景色 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 26、写景,抒情,思乡;凄楚悲凉 (五)27、28、29、希望通过这种刺激来激励她的孩子,让他迈出人生这一步30、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