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1. 根据提示写诗句。(1)诗人杜牧坐车从山中经过,忽然停下车来欣赏枫林,这是因为“_”。(2)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_,最是橙黄橘绿时。”(3)“_,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知道孩子们在逗引蟋蟀,是因为篱笆旁边有一盏灯亮着。阅读与理解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 , 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 动的景物有 ,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3. 旧时茅店社林边,_。4. 根据原文填空,并完成有关练习(1)_,快走踏清秋。(2)伯牙谓_,乃_,终身_。(3)两小儿笑曰:“_?”这句话的意思是_(4)我生待明日,_。(5)一鼓作气,_,_。(6)千门万户瞳瞳日,_。(7)使卵石臻于完美的,_。(8)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主要指的是居里夫人_的精神以及_的人格。(填四字词语)(9)回顾五年来你积累的古诗词,请你按要求写出诗句:亲情乡愁:_离别赠言:_哲理思考:_5. 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理解正确的是( )A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B .一个儿子登到大缸上,把脚伸到水中。C .一个小孩子爬到大缸里,被水淹没。6. 填入缺少的字。 天地分_下,_ _照今古。7. 下列诗句中,与爱国无关的一项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 读儿歌,你知道吗?小水滴,个儿小, 作用多,本领大。小草喝它冒新绿, 小树喝它吐新芽。奶牛喝它奶水多, 小猫喝它乐开花。禾苗稻谷都需要, 土地庄稼全靠它!地球生命它养育, 万物都要感谢它!_物离不开水,_物离不开水,_物离不开水。(1)_物离不开水。(2)_物离不开水。(3)_物离不开水。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1)对这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10.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 .水光潋滟晴方好B .山色空蒙雨亦奇C .欲把西湖比西子D .淡妆浓抹总相宜11. 阅读下面的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分)(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分)_(3)本诗表达了作者_之情。(2分)12. 鉴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1)先选择后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看出来的。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13. 鉴赏小诗。故 乡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将要回到故乡的时候(1)这首小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诗人为什么说身在故乡时,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而远离故乡时,故乡则是一幅“挂”起来的画?14. 回忆古诗词填空。(1)九曲黄河万里沙,_。(2)_,不是遮头是使风。(3)草铺 _,笛弄 _诗中“铺”和“弄”用得妙吗?为什么?_15. 把下列诗词描写的节日填在括号里。(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3)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袭。_(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16. 按课文内容填空。(1)那猹却将身_从他的_逃走了。少年闰土(2)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的脸上,照着她_大大的眼睛。月光曲(3)人固有一死,或_或_人民服务(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_此不为_?两小儿辩日17.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1)宿建德江作者:_代诗人_。_,日暮客愁新。_,江清月近人。(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_代词人_。_,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路转溪桥忽见。(3)填空。两首诗运用了_、_、_等修辞手法。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后者表达了_。18. 填一填,补一补,选一选。( )对雨,雪对 。花对 , 鸟对()。( )清对 , 柳绿对。(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桃红 水秀 风 树(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天对_,_对风,大陆对长空。地 雨 人19. 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图画课上,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以后会有的。” 老师看看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了一颗红五星。(1)我画了一条_色的金鱼。(2)老师“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的意思是( )。20. 填空。(1)_,孰能无惑?师说(2)人固有一死,_,_。司马迁(3)人是为了_。(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4)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每逢佳节,大家都喜欢吟咏故事应景。每到春节,人民会吟咏“_,_”; 每到清明节节,人民会吟咏“_,_”; 每到重阳节,人民会吟咏“_,_。21. 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喜欢_ 高兴_(2)将诗歌补充完整。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2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农民一有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来尝一尝。(1)本诗的作者是_。(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_”这个比喻句中,把_比作_。(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_。23. 填一填。(1)这学期我们学了几首古诗,我最喜欢的一首是_。我记得最熟的两句诗是:_,_。(2)海面上没有风,也没有波浪,我会用“_”这个四字词语来描写这样的情景;起风了,云翻滚着,这时可以用词语“_”来描绘;云淡了,风也变轻了,可以用词语“_”描写这样的情景。(3)这学期,我还积累了好多成语和名言警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成语是“_”。“_”告诉我们:人应当有高远的志向。24. 填空。(20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_”选自宋朝_写的元日,诗中描写的是_的情景。你还知道我国有_(传统节日名),描写这个节日的诗句_,_。(2)“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指_、_;这个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_、_等成语形容。(3)我劝天公重抖擞,_。(4)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_,默默时,_。(5)种树者必培其根,_。(6)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7)石灰吟是_代诗人_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精神,其中最能表达思想的诗句是“_。”25. 翻译句子。(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2)溺而不返。26. 夜书所见这首古诗题目的意思是( )A .夜晚看书时所见到的景象。B .夜晚写书时的所见。C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27. 默写诗词,完成练习。(1)补写诗句。渔歌子_,_。_,_,_。(2)渔歌子的作者是_时代的_。(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景色,在词中,作者对_、_、_、_、_、_这六种事物进行了描写,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有_,有_,有_,有_(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8. 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29. 读一读,填一填。 四季花 春天to _花开满园。 夏天h_花池中连。 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