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篇章(一).doc_第1页
略读篇章(一).doc_第2页
略读篇章(一).doc_第3页
略读篇章(一).doc_第4页
略读篇章(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讀篇章(一)白楊禮讚(節錄)茅盾學習重點1. 複習借物抒情的手法。2. 培養正直向上的品德。課文1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2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過人工似的,成爲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的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3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4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麽,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麽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5 讓那些看不起民衆,賤視民衆,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讚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幹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吧,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試根據白楊樹的特徵,填寫下表:樹幹筆直的,通常是丈把高,一丈以內絕無旁枝。樹枝所有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樹葉寬大的,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樹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2. 為何作者如此細緻描寫白楊樹的外在特徵?這與表達中心主題有關係嗎?因為作者想用白楊樹的特徵,比喻正樸質,堅強不屈的民眾,透過描述白楊樹來抒發對這類民眾的讚美,因此與表達中心主題有密切關係。3. 在本文中,作者運用了甚麼抒情手法?何以見得?我們能否透過此文推測出作者本人的內心品格?借物抒情。因為作者是借描述白楊樹的特性來抒發自己對民眾的讚美。我們由此可推測作者的品格也是正直,嚴肅和堅毅不屈的。4. 讀完本篇後,你也想成為這一株普通而不平凡的白楊嗎?學生自由作答。略讀篇章(二)鐘樓情思(節錄)漢聞學習重點1. 複習借景抒情的手法。2. 學習以時間為序寫景,抒發不同感情的手法。3. 學習被字句。課文朗文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18-123頁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作者為甚麼要詳細交代鐘樓的歷史?這對揭示主題起了甚麼作用?本文主要是抒發作者對鐘樓情有獨鐘的感情,而作者對鐘樓情有獨鐘的原因,是因為鐘樓是香港的標誌和象徵,也是香港從落後的小漁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見證人。因此,作者在文中便詳細交代鐘樓的歷史。2. 在第六段中,作者臨上火車前駐足觀察了鐘樓幾分鐘,認為唯獨這時,我才真正目睹鐘樓的風采。此後二十多年,作者卻從未忘記過鐘樓。為甚麼作者只觀察了短短幾分鐘,就對鐘樓產生了深深的情思?因為那次是作者第一次離開家鄉,而那時香港兩岸的高樓大廈不多,鐘樓高大的身影便十分矚目,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鐘樓遂成為他記憶中的香港。3. 在鐘樓情思中,作者具體而細緻地描繪了鐘樓的特徵,然後再抒發對鐘樓的感情。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24頁的練習,看看自己能否掌握文中的景與情的關係。4. 鐘樓情思一文中,作者曾前後三次觀察鐘樓,每次所抒發的感情皆有不同,試填寫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25頁的表格,體會作者在不同時候對鐘樓的不同情懷。在鐘樓情思中,作者不時運用被字句式,試參考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26頁的解說及完成該頁的練習,看看自己能否掌握被字句的句式。4 在那氣候和暖、陽光明媚的春天,波平浪靜,天色和湖光相映照,一片碧青,廣闊無邊;沙鷗或飛或停,美麗的魚兒在水裏游著,岸上的白芷和小洲上的蘭草,香氣濃郁,枝葉茂盛。有時大片煙霧消散,明亮的月光普照千里,隨著水波的浮動而閃耀著金光,水平靜處,月亮的倒影像沈下湖中的一塊璧玉;漁人互相唱和,歌聲悠揚,這種樂趣哪有窮盡!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感到心胸開朗,精神舒暢,一切榮辱得失都置諸度外,端起酒杯迎風痛飲,真是興高采烈,喜氣洋洋。5 唉!我曾經探求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有不同於這兩種人的表現。為甚麼呢?因為古代的仁人不因環境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感到喜或悲。在朝廷做官,他們就為老百姓擔憂,閑居江湖上,就為國君擔憂。這真是做官也憂,不做官也憂。那麼甚麼時候才高興呢?他們一定會說:憂在天下人之先,樂在天下人之後。唉!假如沒有這樣的人,我還與誰同道呢!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本文既題為岳陽樓記,為甚麼作者全略過對岳陽樓的描述,而只集中描寫洞庭湖的勝景?因為本文的主題並非描述岳陽樓建築之美或其雄偉壯麗,而是要描述登樓者面對洞庭湖勝景的覽物之情,從而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度及政治抱負。2. 既然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甚麼又會憂與樂?這是否自相矛盾?古仁人有較高的精神境界,不會因為個人或環境的變化而或喜或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們所關注的是國家政治是否清明,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如果百姓生活不好他們會憂,百姓生活幸福他們才會樂。他們已到達憂國、憂民的境界。兩者所指的並不相同,所以沒有自相矛盾。3. 岳陽樓記一文中,作者運用了對比寫景以抒情的手法。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34頁的練習,看看自己能否掌握這種抒情手法。4. 作者在文中藉著描寫岳陽樓的景觀,來表達內心的情懷。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35頁的練習,看看自己能否掌握本文的脈絡。5. 你又能否像作者一樣,藉著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內心另一番的情懷呢?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36頁的練習吧!文化大國小城山川名勝 這就是位於中國首都北京的名勝之一故宮,是到北京旅遊的遊客必到之處。如果想對故宮有多一點的認識,可瀏覽以下的網址:1. /travel.html2. /bjgg.html參考以上網址,介紹北京中的另外一個名勝景點。項目介紹1.名勝:2.地點:3.該處的特色(80字):至於我們身處的香港,雖然只屬於中國的一個小城市,但這裏也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名勝景點。你對它們又有多少認識?現在介紹你兩個網頁,裏面對香港的名勝景點有頗為詳盡的介紹。1. /big5/scenic.htm2. /taiwan/index.jsp參考以上網址,介紹香港其中一個名勝景點。項目介紹1.名勝:2.地點:3.該處的特色(80字):自習篇章(一)海上生明月巴金學習重點1. 複習對比寫景以抒情的手法。2. 複習觸景生情的手法。3. 複習被字句。課文朗文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38-139頁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在海上生明月中,作者運用了對比寫景以抒情的手法,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40-141頁練習(二)。2. 文中作者透過寫景以抒情,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41頁練習(三)。3. 之前你已學習過被字句,現在試完成中國語文第五冊第141頁練習(四)。自習篇章(二)繁星巴金學習重點1. 掌握觸景生情的手法。課文1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間的夜晚,在庭院中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母親的懷裏似的。2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後門,每晚我打開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群密佈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是無處不在的。那時候,我正在讀一點關於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就好像它們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3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的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候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沈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試根據文意推斷以下詞語的意思:a) 納涼(第一段):乘涼b) 半明半昧(第三段):半光半暗c) 沉睡(第三段):熟睡,睡得很濃的意見2. 文中記述作者分別在哪些地方觀看星星?作者分別在家鄉、三年前的南京、海上看星。3. 承上題,作者在這三處地方觀看星星,帶給他甚麼不同的感受?為甚麼會有這些不同?在家鄉看星,感覺親切,故好像回到母親的懷。在南京看星,因那時正在讀一點關於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星星是他們的朋友,常和他談話。在海上看星,因為遠離家鄉,一個人在海上,感覺孤單,故懷念故鄉想念家人,覺得自己是個孩子,睡在母親的懷裏。4. 由此可見,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抒情?觸景生情。5. 作者在首段寫自己望著星天,彷彿回到母親的懷裏似的,而在文末,他再說: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這到底是甚麼寫作手法?首尾呼應。自習篇章(三)小品文兩則張曉風學習重點1. 掌握借物抒情的手法。2. 學習聯想法。作者小檔案張曉風(1941- )是台灣當代作家。她讀書時已很喜歡寫作,後來地毯的那一端獲得台灣中山文藝散文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給你,瑩瑩、你還沒有愛過、再生緣及小說集哭牆等。張曉風的散文作品帶有女性特有的柔和絢爛,想像豐富,感情醇厚,頗受青年讀者歡迎。張曉風前期作品以地毯的那一端為代表,多抒寫對大自然的熱愛,風格以柔和為主。至1982年,張曉風出版了再生緣、通菜與通婚等,風格突變,思辨性較強。課文相思樹1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那一片細細碎碎的濃綠。每次坐在樹下望天,那些刀形的小葉忽然在微風裏活躍起來,像一些熙熙攘攘的船,航在青天的大海裏,不用槳也不用楫,只要那樣無所謂的漂浮著。2 有時走到密密的相思林裏,太陽的光屑細細地篩了下來,在看不見的枝椏間,有一隻淘氣的鳥兒在叫著。那時候就只想找一段粗粗的樹根為枕,靜靜地藉草而眠。並且猜測醒來的時候,陽光會堆積得多厚。3 有一次,一位從鄉間來的朋友提起相思樹,他說:4 那是一種很緻密的木材,燒過以後是最好的木炭呢,叫做相思炭。5 我望他,因激動而沈默了。相思炭怎樣美好的名字,化作焦炭也相思,該是怎樣的詩情啊。6 以後,每次看見那細細密密的葉子,心裡不知怎麼總是深深地感動著。7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奇蹟,不是嗎白千層1 在匆忙的校園裏走著,忽然,我的腳步停了下來。2 白千層,那個小木牌上這樣寫著。小木牌後面是一株很粗壯很高大的樹。它奇異的名字吸引著我,使我為之動容。3 它必定已經生長很多年了,那種漠然的神色、孤高的氣象,竟有這像白髮斑皤的哲人了。4 它有一種很特殊的樹幹,棉軟的、細韌的、一層比一層更潔白動人。5 必定有許多壞孩子已經剝過它的幹子了,那些傷痕很清楚的掛著。只是整個樹幹仍然挺立得筆直,在表皮被撕裂的地方顯出第二層的白色,恍惚在向人說明某種深奧的意義。6 一千層白色,一千層純潔的心跡,這是怎樣的哲學啊冷酷的摧殘從沒有給它帶來甚麼,所有的,只是讓世人看到更深一層的坦誠罷了。7 在我們人類的森林裏,是否也有這樣一株樹呢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作者在相思樹一文中,寫她聽了朋友說相思炭的事後因激動而沈默,原因是甚麼?作者由相思炭聯想到化作焦炭也相思的堅貞美好的品質,因此深深地感動、沈思。2. 白千層一文中,白千層在作者眼中那種漠然的神,色孤高的氣象是哪種人格表現?這是聖潔、孤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被摧殘與磨難嚇倒的人格表現。3. 作者在兩篇文章中通過對描寫樹木而表達了主觀的感受。試綜合兩篇文章,推想一下作者做人處事的原則。作者是心地善良、正直的人。她不隨波逐流,會堅守自己做事的原則,縱然受到挫敗,也不會放棄。4. 要成功運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來抒發感情,必須先掌握物的特性。作者選取了哪些特點來描寫相思樹和白千層呢?試在適當的方格內加上 P,並指出作者借此物抒發的感情。作者所選的事物特性借此抒發的感情相思樹 形態P 樹葉P 名字 樹幹為它的堅貞深深感動白千層 形態 樹葉P 名字P 樹幹應像千層般雖經磨難仍保持純潔坦誠的心5. 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外貌特徵或內在聯繫,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聯想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分類定義例子1. 相類性聯想由此及彼的聯想從蘋果聯想到菠蘿、桃子等2. 相反性聯想由此事物轉到與之相反的事物的聯想由富足聯想到貧窮3. 事理性聯想由事物現象到事物本質的聯想由冰聯想到寒冷a) 相思樹和白千層兩文皆曾運用聯想法來寫作,試分辨下面的聯想屬於哪種類型。i、 從相思炭的名字想到化作焦炭也相思。事理性聯想。ii、 從白千層棉軟的、一層比一層更潔白的樹幹,想到雖經磨難仍保持純潔坦誠的心。事理性聯想。b) 試細閱下面的文字,找出兩處運用了聯想的地方,並分辨它們屬於哪種類型。樹枝也許是乾得很狠了,根根都麻縐著,像一隻曲張的手肱是乾的,臂是乾的,連手肘、手腕、手指頭和手指甲都是乾的向天空討求著甚麼,撕抓些甚麼。而乾到極點時,樹枝爆開了,木棉花幾乎就像是從乾裂的傷口裏吐出來的火焰。內容聯想的類型1. 由樹枝聯想到曲張的手。P 相類性聯想 相反性聯想 事理性聯想2. 由木棉花聯想到從傷口吐出來的火焰。P 相類性聯想 相反性聯想 事理性聯想文化植物喻人相信各位同學閱讀過多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後,必定發現其實許多作也喜歡以植物的某種特性來比喻人的某種個性,例如以白楊樹的挺拔樸質比喻正樸素的人民,以挺立筆直,表皮被層層撕裂更顯層層白色的白千層比喻喻堅而擁有純潔心跡的人。現在多介紹兩種植物給你,它們同樣擁有獨特的品質。松樹柏樹松柏是常綠喬木,即使在冬天也不會凋謝,反而顯得更加蒼翠,生機勃勃。由於松柏擁有這種特質,所以在中國文化中成為高潔、堅貞不屈的化身。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何人們常會稱譽長者老如松柏吧!你又猜猜以下的植物通常被用來比喻哪種品格的人?1. 含羞草膽小、害羞的人。2. 攀滕喜歡依附權勢的人依賴性強的人。3. 大紅花打扮艷麗的人喜歡表現自己的人。4. 蘭花有君子風度的人。5. 仙人掌堅毅的人自我保護性強的人。6. 竹樹品格清高的人有節氣的人。7. 菊花樸素的人謙讓、不爭競的人。8. 牡丹富貴的人。9. 康乃馨很有母愛的人。10. 百合花優雅大方的人內心純潔的人。文學認識小品文相思樹、白千層兩則小品文都是選自張曉風的曉風散文集。不過,你知道小品文到底是甚麼嗎?小品文是指篇幅短小,文辭簡約,情趣盎然,韻味雋永的散文作品。它並沒有固定的文章格式,是從中國古典散文演化而來的一種文體。凡是短篇雜記一類文章,均可稱為小品。不如你現在也找一個令你感興趣的題目,試寫一篇約200字的小品文吧!題目:.100200自習篇章(四)小石子讚佚名學習重點1. 掌握借物抒情的手法。課文1 我愛小石子,雖然它並沒有晶瑩光潔的面貌,也沒有奇特巍峨的身軀,但是,我愛它們,愛它們美麗而寬廣的內心世界和純潔而高尚的精神品質。2 人們喜歡那高聳人雲的高樓大廈,喜歡那雄偉壯觀的跨江大橋,喜歡那筆直寬廣的林蔭大道,喜歡那設計精巧的園林。可是,當你讚美這些建築物時,你想到過那小小的石子嗎?它們是建造高樓、大橋、道路、園地必不可少的材料。有了它,人們才能漫步寬廣的道路,跨過奔流的江河,住上舒適的樓房,欣賞園林的幽景。3 它們,這些可愛的小石子,並不炫耀自己,甚至不肯露出自己的面容。它們毫不憐惜自己,甚至不怕粉身碎骨。在地下,它經得起幾十層高樓大廈的重壓;在高空,它無懼風暴雷霆的轟擊;在水底,它經得起激流巨浪的沖刷;它埋頭苦幹,任勞任怨,這就是小石子的高尚的情操和優秀的品質。4 當你聽到工程師用自己的智慧革新了技術,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當你聽到農學家培育出新的品種,使生產躍登新的高峰;當你聽到數學家論證了一條新的定理;當你看到宇宙太空又多了一顆銀光閃爍的人造衛星;在這樣的時刻啊,你是怎樣地禁不住心潮澎湃,欣喜若狂!可是,你想到過與這些重大成就有關的普通人,這些終日勸奮工作的小石子嗎?5 我特別敬愛那些辛勸的園丁。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心血澆灌著幼小的禾苗。他們的學生成了技術革新的發明家,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和各種專業人才,可是,他們還在教一加一,在教豎、橫、勾,在辛勸地備課、改作業他們不就是值得我們讚揚的小石子嗎?他們鋪成一條通向美好明天的大道,讓青少年乘著時代的列車,向人類理想的前途迅跑。6 我敬愛那些甘當小石子的人們,我也心甘情願地當一顆小小的石子,為人類的進步鋪路架橋!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1. 試在文中找出八個讚頌小石子的詞語。1. 美麗2. 寬廣3. 純潔4. 高尚5. 埋頭苦幹6. 任勞任怨7. 優秀8. 勤奮2. 根據第二段,作者為何如此稱美小石子?世上沒有了小石子可以嗎?請解釋。因為它們是建造高樓、大橋、道路、園地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世上不可以沒有小石子。3. 作者通過對小石子的讚美,告訴我們甚麼?作者告訴我們要尊敬老師,因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默默的付出,為青少年的將來舖路。4. 小石子讚、白楊禮讚、曇花的啟示、相思樹和白千層皆是借物抒情的文章,綜合各篇內容,我們便知道人們通常利用身邊的事物的描寫抒發哪些思想情操?人們通常借身邊的事物來對有高尚美好品格的人抒發讚美之情,呼籲讀者們追求這些氣質的進深。5. 承上題,若作者不採借物抒情的手法,直接把胸臆思緒傾吐出來,效果會如何?你認為哪種手法在表達上更具果效,更能啟發讀者?請談談你的意見。直接抒情的效果是作者感情會顯得更為坦率,但就欠缺了含蓄之美。借物抒情的手法應該更能啟發讀者,因為讀者閱讀時需細心思考,仔細體會其中的意味,透過這個過程,讀者可以得到更多啟發。自習篇章(五)故都之秋(節錄)郁達夫學習重點1. 掌握融情入景的手法。2. 掌握對比寫景以抒情的手法。作者小檔案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出生於浙江 富陽 滿洲弄的一個知識份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郁達夫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沈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搞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並曾赴台兒莊勞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日軍憲兵殺害。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爲革命烈士。課文1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裏,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2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 上海 杭州,或廈門 香港 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衹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3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4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