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的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学》.doc_第1页
乌骨鸡的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学》.doc_第2页
乌骨鸡的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学》.doc_第3页
乌骨鸡的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学》.doc_第4页
乌骨鸡的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骨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作者: 学号:摘要 本文立足于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介绍了特种经济动物乌骨鸡的养殖现状,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养殖乌骨鸡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养殖乌骨鸡产品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行业投资环境、风险控制因素、发展战略以国内外形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达到帮助想更多了解乌骨鸡养殖的人们去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关键词 乌骨鸡 人工养殖 现状 前景1. 基本概念乌骨鸡是我国珍贵的鸡种之一,历来是我国出口创汇产品。因其乌皮、乌骨而得名,因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而驰名中外。其品种有泰和乌骨鸡、中国黑凤鸡等。乌骨鸡的饲养管理与其它鸡种基本相似。1.1 乌骨鸡的外形特征 以品种类型不一,以羽色分有白、黑、银灰、杂斑4色;以羽状分有丝羽、翻羽、片羽3种。而一般均以白色丝毛乌骨鸡作为标准型。黑凤鸡、黑绿壳蛋鸡也是乌骨鸡的变种,饲养方法与乌骨鸡相似,因此,本网主要介绍乌骨鸡。标准型体羽洁白,呈丝状,仅翼羽、尾羽有裂片羽。体态轻盈,外貌奇特,具有桑椹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五爪、毛脚、乌皮、乌肉、乌骨(骨膜全乌)十大特征,故有“十全”之誉。不同类型也不尽相同。1.2 乌骨鸡的生活习性A、性情温柔,舍养、围养、笼养及放牧均可;B、喜群居,三、五成群采食;C、就巢性强,每下20枚蛋就抱窝,要适时醒抱,以提高产蛋率;D、喜沙浴,好清洁羽毛;E、适应性强;F、生活力弱,抗寒、抗湿能力差。1.3乌骨鸡的食性 乌骨鸡的食性,完全与家鸡相同,仅是在饲养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黑色饲料,如黑玉米、黑大豆等.1.4 乌骨鸡的繁殖特点 乌骨鸡公鸡67个月,母鸡10个月可配种,公母鸡比例1:6,自然抱窝性很增,小规模养可以不需人工孵化,但为了提高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大规模养殖还是采取人工养殖。2. 乌骨鸡的养殖现状目前我国饲养的乌骨鸡是引进国外未经纯化的黑毛乌鸡,经过定向培育和选育而成。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黑色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固于肾,黑色食品可以固本扶正、润肤美容、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现代科学表明: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均衡,结构合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对人体有特殊调节功能的黑色素。我国乌骨鸡不仅肉质结实,炖而不烂,而且比甲鱼、白丝毛乌鸡含有更多的黑色素,享有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养颜如珍珠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乌骨鸡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市场乌骨鸡都较紧缺,价格攀生。因此,农户抓住这个有力时机进行小批量或大批量饲养乌骨鸡饲养,一定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3. 目前,我国乌骨鸡养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1 存在的主要问题A、乌鸡品种不纯。特别是白羽乌骨鸡,乌度不高,同时一部份群众在饲养乌骨 鸡,同时饲养其它鸡种,这样很容易杂交,从而降低乌骨鸡纯度。B、饲料配方不先进。盐津乌骨鸡由于是地方品种,存在生长慢、饲料转化率低、 产蛋率低、疾病低抗力弱等特性,而现在所喂鸡的饲养配方不能解决上述问 题。C、疾病防疫跟不上。主要表现在鸡一但生病,只好用常规方法治疗,遇到有些 怪病就束手无策,象2004年,养鸡场鸡发生病后无法治疗,最后鸡全部死完。D、养殖技术不规范。由于没有统一的饲养技术,农户只根据自身养殖经验来饲 养,有的为了节约成本,竟用猪饲料搭配一定的鸡饲料来喂,结果,鸡微量 元素中毒死掉。E、没有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农户鸡饲养出来后,自行销售,由于不清楚外面 的市场,往往销售价比外面低2元/斤。F、政府服务于乌骨鸡产业机构不健全。尽管政府花大力气发展乌骨鸡产业,但 由于各方面原因,形成各个部门都在抓,而又没有真正花力气抓的局面。钱 花了,效果没有出来。G、盐津乌骨鸡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众所周知,盐津乌骨鸡无论从营养上还是药 用上都比泰和乌骨鸡好,然而我们现在的乌骨鸡只能当一般鸡卖,没有体现 乌鸡价值。H、与外界科研院校企业合作不够。盐津乌鸡是地方性品种,有自己的特性,要 发挥其优点,克服缺点,必须与外界合作。3.2 对策A、 注意饲养密度 乌骨鸡生长比其它鸡种慢,所以一定要保证适宜的密度要求。 其具体的密度要求是:30日龄平均体重为180克。其育雏期的饲养密度是: 110日龄每平方米养60只,1120日龄为40只,2040日龄30只,4060 日龄18只,此后每平方米12只。B、注意饲养管理 乌骨鸡的饲养,由于其饲养目有所不同。因此,在其饲养管 理上,要根据其不同的饲养目的要求,注意以下几点饲养管理要求:a. 种鸡体况要求:乌骨鸡在育成期,如果是作为后备种鸡,除了要保证营养要全 面外,注意防止过肥,以免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b.商品鸡体况要求:乌骨鸡在育成期,如作为商品药用或肉用乌鸡,则不要限饲, 采用高能高蛋白的饲料任其采食,进行催肥。通常饲养日龄100150天时,其 体重可达0.751.2公斤,即可供制药厂和外贸出售,或作一般肉用鸡上市。c.防止杂交:加强后备种乌骨鸡,防止与其它鸡种杂交,造成品种混杂,以确保 乌骨鸡的纯度和饲养的经济效益。C、政府对乌骨鸡产业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成立专门发展乌鸡的产业部门,集 中资金、技术、统一使用,改变过去人人都在抓而实际没有抓的局面。D、树立盐津乌骨鸡品牌。由于乌骨鸡产业正在发展阶段,我县的企业没有实力 做该项工作,政府应把树立盐津乌骨鸡品牌作为发展乌鸡产业的要事来抓。由 政府出面,找专业广告公司策划,进行盐津乌鸡品牌宣传。E、进行科研开发。盐津乌鸡发展至今天,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再次 进行品种提纯和保护。虽然该课题盐津科技局曾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没有经 费,所选育的品种流失了;二是开展人工授精;三是开展杂交研究与利用。F、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盐津乌骨鸡系地方品种,存在生长速度缓慢、 饲料转化率低、疾病低抗力弱、产蛋率低等特点。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凭我县 现有的技术、资金是远远不能解决的,必须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G、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目前我县的现状是农户和市场脱节,盐津市场和外面脱 节,因而造成我县乌鸡价格起不来。因此完善市场体系是必要的。H、饲养生态乌鸡,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是必经之路。I、完善盐津生态乌鸡饲养标准。J、从资金、技术、市场上加大对我县企业的扶持。4. 乌骨鸡养殖的发展前景及预测4.1 市场预测 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鸡中珍禽,具有其他鸡种所没有的特性。白羽乌骨鸡形态优美,羽毛洁白如絮,是世界公认的观赏鸡种,各地公园都有白羽乌骨鸡的饲养。 乌骨鸡营养价值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和游离脂肪酸等,能够增加人体红细胞的血红素含量、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能力,为滋补和药用的理想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黑色滋补食品的乌骨鸡消费量会越来越大。 我国的乌骨鸡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特别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更受欢迎,每年都有大批活鸡和加工产品销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广州、福建、江西等省形成了大批乌骨鸡生产基地,国内外市场前景均看好。乌骨鸡是生产乌鸡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每年各制药厂的需求量较大,为养殖乌骨鸡提供了较好的市场。4.2 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白羽乌骨鸡、黄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等。市场上白羽乌骨鸡的数量约占70以上,黄羽乌骨鸡的数量约为20,黑羽乌骨鸡的数量约占lo。随着黑色食品消费量的增加,黑羽乌骨鸡在市场上的销售越来越好,发展黑骨黑肉的黑色乌骨鸡较好;同时,养殖一些黄羽乌骨鸡对调节市场花色品种也很有必要。目前乌骨鸡的销售以活鸡为主,进行乌骨鸡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将会大有前途。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对乌骨鸡的品种有不同的选择。广东、上海等地喜食白羽乌骨鸡;湖南、福建、昆明等地喜食黑羽乌骨鸡;山东、浙江等地喜食黄羽乌骨鸡。在饲养乌骨鸡时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习惯,选择适宜的品种饲养。4.3 效益分析 乌骨鸡的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管理简单,饲料报酬高,生长快,繁殖周期短,适宜大规模养殖。养殖乌骨鸡的投资少,产出多,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快速致富的好项目。 从苗鸡养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鸡,只需要70100天。每只乌骨鸡的纯利润2元左右,一般家庭养殖场每年可养殖4批,共可养殖2万多只商品鸡,每年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乌骨鸡的鸡粪是很好的养鱼、养猪饲料和优质的肥料,出售鸡粪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综合利用收入会更高。参考文献:1. 籍玉林,肖家美,朴厚坤,等。经济动物学报,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历 史回顾与发展趋势J.1997,1(2):59-62.2.邹兴维.哪种经济动物还有发展空间J.河南出版社.2000,21(12):46.3.郭书普.特种动物养殖新技术.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