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毓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年上学期期中检测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3)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_,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5)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6) 无丝竹之乱耳,_ 。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注 部勒:部署约束。归沐:回家休假。对内东门:到东门商议内务。周怀政之诛:指周怀政阴谋杀人的事。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在州县里通过祭祀山神为皇上祈求长寿。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延缓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3分)()迪深厚有器局 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3分) (2)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 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酴醿:一种观赏植物。(1) 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无事。 (红楼梦)b.小说八十回,宝玉的婚姻问题被正式提出,贾母在与薛姨妈聊天时,发表了宝钗黛玉的优劣比较说,说宝钗性格“温厚和平”最适宜于给人家做媳妇,而黛玉“性灵儿”虽也不差,却不如那个“宽厚待人”。其实,这时候贾母心中已经选宝钗作为自己的孙媳妇。(红楼梦) c.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让士兵佯作运粮,天天在上方谷往来,故意被司马懿抓去,魏军接连小胜。司马懿终于忍耐不住,大举进攻蜀军。诸葛亮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父子冒火冲出重围,从此坚守不出。(三国演义)d.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即动身寻兄。曹操得报,大惊曰:“云长去矣!”将军蔡阳自告奋勇带兵追击,被曹操叱退。但蔡阳最后还是去追赶,结果在古城被关羽斩杀。 (三国演义)e. 吕布得知张飞抢了自己在山东买的马,随即点兵往小沛,大骂刘备,张飞反击说:“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三国演义)8、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三国演义 选段,回答问题。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者人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第六十六回)请简述鲁肃为什么要设宴邀请关羽?关羽是如何赴会的?席间发生了哪些事,结果怎样? (2)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是在什么时候说这番话?请简述事件的经过。(红楼梦)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孟子尽心下)【注】餂:tin 探取,获取。窬:从墙上爬过去。(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分) (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王蒙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除了传播上的明星,还有真知灼见的学人,除了印数与点击量,还有专业的评估与历史的考验等。 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0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11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5题。沈从文的另一面 史飞翔 沈从文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他待人谦和、处事低调,尤其是晚年慈祥得简直像一位农村老太。然而,我在阅读沈从文的过程中,总感觉沈从文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强大和自负。谦卑的外表难以掩饰他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那种自负。事实上他的确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1923年,21岁的沈从文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以及对文学的满腔热忱,从遥远的边城投奔京城而来,加入到“北漂”的行列。当时他一下火车立刻就被眼前城市的景象所吸引。于是他站在月台上自负地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征服你的。”京城米贵,居之不易。但此后沈从文硬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京城大腕,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34年1月18日,沈从文在致张兆和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的所谓的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办法拒绝。”沈从文是何等的自负,他不但认为自己的作品比别人强,而且天才般地预见了自己作品会长存甚至不朽。事实证明,他说的没错。沈从文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他的作品边城、湘西等影响了至今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这绝不是偶然的。1947年,沈从文在八骏图自存本上做出过这样的题识:“从这个集子所涉及的问题、社会认识,以及其他方面看来,它应当得到比呐喊成就更高的评语。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个小书必永生。”八骏图是沈从文1935年创作的一篇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都市题材小说。这篇小说辛辣的嘲讽了中国现代知识阶层,与把国人的劣根性暴露的淋漓尽致的鲁迅先生的呐喊确有一比。但如此明目张胆地将自己与鲁迅相提并论并声称自己的作品将永生,恐怕也只有沈从文这个“愣头”,才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沈从文写文章常常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根本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通过文字所透露出的睨视天下的那种自负使得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处处掣肘、难与世同,并为此吃尽了苦头。从1948年12月31日在一张条幅上写下“封笔试纸”四字起,沈从文长达四十年无法真正地从事文学创作,他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苦闷。但是即便如此,沈从文依然是自负的,打骨子里的自负。沈从文从生到死,自始至终都是自负的。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病逝家中。碑文同样写得很自负。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茹。碑石正面辑沈从文自己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整个一圣哲姿态。古人言:“书生留的一分狂”。读书人总须有一点个性、一点性情、一点棱角、一点风骨,如果一味的“乖巧”、“温顺”、“圆滑”、“中庸”,那只能是精神的侏儒。难得沈从文的自负。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0月)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 沈从文在生活中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的,待人谦和、处亊低调,他的倔强、强大和自信的这“另一面”主要是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b.“京城米贵,居之不易”,不着痕迹地化用了白居易的典故,恰当地表现了沈从文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在京城站稳脚跟、成为大腕的经历。c.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这绝不是偶然的。他的小说八骏图甚至可以和鲁迅先生的呐喊一比。d.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夹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流畅有感染力,也增强了传记文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e.沈从文写文章“常常是情之所至、信手拈来,根本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对此作者頗有微词,认为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处处掣肘、难与世同。14、请简析本文引用沈从文的书信和古人的话的作用。(4分) 15、 文章另一版本的题目是“沈从文的自负”,并且文中“自信”之处皆为“自负”,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合适?(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16题。(4分)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作完了以志存高远, shn t l xng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对邀请院士作报告这样的事,主办方切勿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