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doc_第1页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doc_第2页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doc_第3页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doc_第4页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 在理想主义面前,现实主义渺小而脆弱;“装成好人”造福别人,总比“装成坏人”祸害别人强。 几天前某晚,陈数如约前来。进办公室的第一句话是“看我微博了吗”?我说:“忙,没来得及看呢。”“我转了米歇尔(奥巴马夫人)的演讲视频,太棒了!” 米歇尔的演讲能力,对我来说不惊奇,她做过律师,口才没得说,尤其,美国政治人物大都擅长讲话,但和陈数聊这个话题有点意思,作为“演技派”,陈数可以从技术角度看米歇尔的演讲;因为美国政治人物也常被称为“演员”。 陈数(以下简称“陈”):米歇尔的演讲有没有看?棒极了!米歇尔非常有感染力,你看台下观众的反映,热烈得经常让演讲进行不下去,她表达的价值,很符合四年前的“yes we can”,也符合American dream。 林楚方(以下简称“林”):是非常棒。美国政治人物很擅长这种演讲,他们经常被称为演员,我觉得你可以从“演员”陈数的角度说说“演员”米歇尔们。 陈:怎么说呢,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的任何表达,都有表演成分,区别只是真诚不真诚。米歇尔演讲现场,成千上万人欢呼,经常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演讲者却没用“歇斯底里”的办法,说明她足够真诚,这很容易看出来。 林:我看过台湾政治人物的演讲,比如陈水扁和谢长廷,给我的感觉经常是“歇斯底里”,虽然台下也很High,但相比来说弱爆了,我更尊重相对平静地表达,用真诚和睿智征服别人。 陈:美国大选里的那些演讲,之所以有那么好的现场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演讲内容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人”,目的也是打动一个个具体的“人”,在她的演讲里,“人民”不是概念。 林:但我对政治人物还是心存警惕,你真的相信她讲的话?或者你真的相信她相信她讲的话? 陈:从职业角度看,能感到她的真诚,她的逻辑重音和情绪很同步。退一步说,即使是表演,也能感到她相信自己讲的话。 林:没错。但演讲是种能力,不是所有人上去就能讲,我以前在机关工作,要把我当时的领导送台上,绝对是低头念稿,他们最大的本事是催眠,你看那么多开会睡觉的、玩iPhone的,搁我我也睡。 陈:在美国不只政治家会演讲,很多普通人在学校里,就学会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观点,还要真诚、准确、大方,这是种能力,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教育。 林:都做作业呢,哪有机会演讲,哪个小孩没事找帮人演讲,那是不务正业,没准老师让他罚站。 陈:我不能说我懂美国政治,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明白,在很多国家,政治人物的表达能力,绝对是很重要的“业务”指标。当然,幕后团队、顾问团队可以给他很好的建议,或者很好的剧本,但最终角色是要他演的,在现场能否把握好,对舞台上出现的突发状况,能否应付过来,能否让台下观众喜欢,什么时候让观众哭,什么时候让笑,什么时候要他们沉默,什么时候能赢得掌声,非常考验政治人物的“业务”能力。 林:我看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当时雅典人要打一个小国,这小国派人去斯巴达求助,在斯巴达的一个会议上,雅典人的代表和小国代表,都要发表演讲,演讲主旨是攻击对方,并得到斯巴达人的支持。那部书里有太多精彩演讲了。我看美国人的演讲,和古希腊人的演讲一脉相承。人家几千年前,就很强调这个“业务”,“业务”不行没准儿挨打,搁现在,就是选不上 陈:这是他们的文化,不是个别人的行为,不仅政界,商界、学界也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好莱坞演员演政治家那么像,因为他们生活中的政治家就是这样的。 林:是,文化和传统很重要,我们没这个传统,像欧美文化里,一些经典演讲能发生在几千年前,我们没有这个传统,只有经典著作,日 陈:我只能说,在不同文化里的政治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确更具明星风采,更具个人魅力,这会吸引你,使你相信他喜欢他,投他一票。 林:所以啊,在那种文化里,演员转行做政治家很容易,里根,施瓦辛格,做的都还不错。 陈:两种职业,只能说某种程度有点像,但终归不一样。政治人物必须有更清晰的政治立场,以及明确的政治方向,演员不一样。好的政治人物或好的演员,一定是好的导演,必须知道怎么把任务完成了,只按本子说话,就歇菜了。 林:另一个话题,有时候演戏和发自内心的说话,界限很模糊,一个人戏的人,无论演员还是政治家,本质上有很多相似地方。 陈:对演员来说,入戏是必须的,我不能一边想着和林楚方喝茶,一边演戏,这是不可能的,戏都入不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假。好的政治家和好的演员,都要能“入戏”,就是说要“相信”你做的事情,你不相信,你表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特别是富于情感的时候,不论家庭情感,爱人情感,还是国家情感,说的人发自内心接受,听的人感觉就完全不同。 有时,你必须发自内心的相信,也就是所谓的信仰,让他人看到你的相信,你就是那个角色。 林:如果你讲的东西,自己都不信谁爱听骗子唠叨呢?政治家其实蛮双重人格的,我一直是这么看的,但我们可以取美好那一面,比如米歇尔两口子阐述的观念。 陈:我也很欣赏他们传递的观念,用流行话说叫“正能量”,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句“人最大的成功不是收入多少,而是你对他人人生的积极影响。”我很欣赏这种价值观,如果赚钱多便是成功,那所有人都该去贩毒。 林:第一夫人嘛,把“理想主义”旗帜举这么高没有问题,这点跟我们这边不同,我们很少在公开场合动情地说特别理想主义的话,感觉这么讲话既不靠谱也太奢侈。米歇尔的演讲到处充满“理想主义”。我很羡慕理想主义的人,相比而言我们活得太功利太现实主义,而在理想主义面前,现实主义多渺小多脆弱。我始终觉得,理想主义比现实主义更有感召力的社会,是更有希望的社会。 陈:理想主义就是“正能量”,相比来说,我经常感觉周围“正能量”太少,“负能量”太多,包括我们的戏剧。我发现很多作品,在追寻正面价值观和情怀上非常缺失,我们的作品里有太多的人,放弃了希望放弃了理想。我刚拍完一部戏,之前有人劝我不要接,说一堆原因,但我还是接了,就是因为我看到戏里有让人看到希望的东西。这个时代太浮躁了,人不能放弃内心的底线,不能放弃美好的东西。今天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我说: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带动一些人,做一些正能量的事 林:挺佩服你的,这么“大胆”,不怕被说成“装” 陈:“装成好人”造福别人,总比“装成坏人”祸害别人强。前几天我还和朋友说,一个有理想的人,他身边也会汇集一批有理想的合作者和朋友,比如我我在说这话时,没有任何修饰,很自然的语句,想想像个笑话,其实,我只是想把戏演好,然后在演戏之外,做更多有意思有用的事,我认为我是有理想的。 林:当然了,你没有理想,就不会坐在这里,在夜幕下的北京,聊这些。 陈数 演员。幼时迷恋跳舞,后来爱上电影,再后来一不小心演了电视剧,现在还在演哪天我不演了,希望谁也找不到我。 米歇尔演讲背后是信仰 在理想主义面前,现实主义渺小而脆弱;“装成好人”造福别人,总比“装成坏人”祸害别人强。中国论文网 /1/view-3668096.htm几天前某晚,陈数如约前来。进办公室的第一句话是“看我微博了吗”?我说:“忙,没来得及看呢。”“我转了米歇尔(奥巴马夫人)的演讲视频,太棒了!”米歇尔的演讲能力,对我来说不惊奇,她做过律师,口才没得说,尤其,美国政治人物大都擅长讲话,但和陈数聊这个话题有点意思,作为“演技派”,陈数可以从技术角度看米歇尔的演讲;因为美国政治人物也常被称为“演员”。陈数(以下简称“陈”):米歇尔的演讲有没有看?棒极了!米歇尔非常有感染力,你看台下观众的反映,热烈得经常让演讲进行不下去,她表达的价值,很符合四年前的“yes we can”,也符合American dream。林楚方(以下简称“林”):是非常棒。美国政治人物很擅长这种演讲,他们经常被称为演员,我觉得你可以从“演员”陈数的角度说说“演员”米歇尔们。陈:怎么说呢,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的任何表达,都有表演成分,区别只是真诚不真诚。米歇尔演讲现场,成千上万人欢呼,经常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演讲者却没用“歇斯底里”的办法,说明她足够真诚,这很容易看出来。林:我看过台湾政治人物的演讲,比如陈水扁和谢长廷,给我的感觉经常是“歇斯底里”,虽然台下也很High,但相比来说弱爆了,我更尊重相对平静地表达,用真诚和睿智征服别人。陈:美国大选里的那些演讲,之所以有那么好的现场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演讲内容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人”,目的也是打动一个个具体的“人”,在她的演讲里,“人民”不是概念。林:但我对政治人物还是心存警惕,你真的相信她讲的话?或者你真的相信她相信她讲的话?陈:从职业角度看,能感到她的真诚,她的逻辑重音和情绪很同步。退一步说,即使是表演,也能感到她相信自己讲的话。林:没错。但演讲是种能力,不是所有人上去就能讲,我以前在机关工作,要把我当时的领导送台上,绝对是低头念稿,他们最大的本事是催眠,你看那么多开会睡觉的、玩iPhone的,搁我我也睡。陈:在美国不只政治家会演讲,很多普通人在学校里,就学会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观点,还要真诚、准确、大方,这是种能力,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教育。林:都做作业呢,哪有机会演讲,哪个小孩没事找帮人演讲,那是不务正业,没准老师让他罚站。陈:我不能说我懂美国政治,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明白,在很多国家,政治人物的表达能力,绝对是很重要的“业务”指标。当然,幕后团队、顾问团队可以给他很好的建议,或者很好的剧本,但最终角色是要他演的,在现场能否把握好,对舞台上出现的突发状况,能否应付过来,能否让台下观众喜欢,什么时候让观众哭,什么时候让笑,什么时候要他们沉默,什么时候能赢得掌声,非常考验政治人物的“业务”能力。林:我看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当时雅典人要打一个小国,这小国派人去斯巴达求助,在斯巴达的一个会议上,雅典人的代表和小国代表,都要发表演讲,演讲主旨是攻击对方,并得到斯巴达人的支持。那部书里有太多精彩演讲了。我看美国人的演讲,和古希腊人的演讲一脉相承。人家几千年前,就很强调这个“业务”,“业务”不行没准儿挨打,搁现在,就是选不上陈:这是他们的文化,不是个别人的行为,不仅政界,商界、学界也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好莱坞演员演政治家那么像,因为他们生活中的政治家就是这样的。林:是,文化和传统很重要,我们没这个传统,像欧美文化里,一些经典演讲能发生在几千年前,我们没有这个传统,只有经典著作,日陈:我只能说,在不同文化里的政治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确更具明星风采,更具个人魅力,这会吸引你,使你相信他喜欢他,投他一票。林:所以啊,在那种文化里,演员转行做政治家很容易,里根,施瓦辛格,做的都还不错。陈:两种职业,只能说某种程度有点像,但终归不一样。政治人物必须有更清晰的政治立场,以及明确的政治方向,演员不一样。好的政治人物或好的演员,一定是好的导演,必须知道怎么把任务完成了,只按本子说话,就歇菜了。林:另一个话题,有时候演戏和发自内心的说话,界限很模糊,一个人戏的人,无论演员还是政治家,本质上有很多相似地方。陈:对演员来说,入戏是必须的,我不能一边想着和林楚方喝茶,一边演戏,这是不可能的,戏都入不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假。好的政治家和好的演员,都要能“入戏”,就是说要“相信”你做的事情,你不相信,你表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特别是富于情感的时候,不论家庭情感,爱人情感,还是国家情感,说的人发自内心接受,听的人感觉就完全不同。有时,你必须发自内心的相信,也就是所谓的信仰,让他人看到你的相信,你就是那个角色。林:如果你讲的东西,自己都不信谁爱听骗子唠叨呢?政治家其实蛮双重人格的,我一直是这么看的,但我们可以取美好那一面,比如米歇尔两口子阐述的观念。陈:我也很欣赏他们传递的观念,用流行话说叫“正能量”,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句“人最大的成功不是收入多少,而是你对他人人生的积极影响。”我很欣赏这种价值观,如果赚钱多便是成功,那所有人都该去贩毒。林:第一夫人嘛,把“理想主义”旗帜举这么高没有问题,这点跟我们这边不同,我们很少在公开场合动情地说特别理想主义的话,感觉这么讲话既不靠谱也太奢侈。米歇尔的演讲到处充满“理想主义”。我很羡慕理想主义的人,相比而言我们活得太功利太现实主义,而在理想主义面前,现实主义多渺小多脆弱。我始终觉得,理想主义比现实主义更有感召力的社会,是更有希望的社会。陈:理想主义就是“正能量”,相比来说,我经常感觉周围“正能量”太少,“负能量”太多,包括我们的戏剧。我发现很多作品,在追寻正面价值观和情怀上非常缺失,我们的作品里有太多的人,放弃了希望放弃了理想。我刚拍完一部戏,之前有人劝我不要接,说一堆原因,但我还是接了,就是因为我看到戏里有让人看到希望的东西。这个时代太浮躁了,人不能放弃内心的底线,不能放弃美好的东西。今天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我说: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带动一些人,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林:挺佩服你的,这么“大胆”,不怕被说成“装”陈:“装成好人”造福别人,总比“装成坏人”祸害别人强。前几天我还和朋友说,一个有理想的人,他身边也会汇集一批有理想的合作者和朋友,比如我我在说这话时,没有任何修饰,很自然的语句,想想像个笑话,其实,我只是想把戏演好,然后在演戏之外,做更多有意思有用的事,我认为我是有理想的。林:当然了,你没有理想,就不会坐在这里,在夜幕下的北京,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