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4层单身宿舍楼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4层单身宿舍楼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4层单身宿舍楼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4层单身宿舍楼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4层单身宿舍楼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5 1 1 总平面设计 5 1 2 平面设计 5 1 3 立面设计 6 1 4 剖面设计 6 1 5 建筑设计的体会 6 第二章 结构选型及布置 7 2 1 结构选型 7 2 2 结构布置 7 第三章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8 3 1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8 3 2 框架梁柱尺寸确定及线刚度计算 9 3 3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0 3 4 框架各种荷载计算及受荷总图 10 3 5 框架内力计算 17 3 6 内力计算 35 第四章 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 48 第五章 截面设计 61 5 1 柱截面设计 61 5 2 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4 5 3 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5 第六章 楼梯计算 78 7 1 建筑设计 78 7 2 结构设计 78 第七章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计算 84 第八章 楼板及次梁的计算 73 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 90 9 1 工程概况 90 9 2 施工部署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91 9 3 施工进度计划 93 9 4 现场平面布置 93 文献翻译 94 2 浅谈建筑造型设计 100 参考文献 104 致 谢 105 3 摘要摘要 本设计为湖南省邵阳学院毕业设计 建筑总长 33 米 总宽 17 米 建筑主体高 12 6 米 总建筑面积 319 2 平方米 设计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确定建筑和结构方案 设计各种恒载 活载及框架内力 同时进行内力组合 梁柱的配筋 此外进行楼梯 双向板和基础的选择和计算 结 构必须能够承受所有荷载而不至于倒塌和部分破坏 在保证所有框架梁和柱静力平 衡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调整系数调整弯矩的计算方法 使得梁柱的各控制截面弯矩 分布更加均衡 接近于实际 从而使得框架结构设计更安全和合理 关键词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 4 ABSTRACTABSTRACT The design is an experiment floor of Dingcheng Middle school of Changde Hunan province The building has a length of 22 8m a with of 14m a height of 8 633m and a building area of 319 2 square meters The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is determined by the geologic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ans Then all life loads and dead loads can be worked out I acquired and composed all inter forces of the fames by calculation and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the beams and the columns were decided Besides I selected the stairs the canopies the two way slabs and the bases as I needed and decided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them Structure must be designed to support loads without danger of overall collapse or failure of the components One way to assure structure safety is to ascertain that stresses and stairs precluded by loads are less than those allowed by established design codes So on the premise that all frame beans keep static balance so that monents in every control section of beams are well distritioned KeyKey words words A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rrangement of the structure 5 第一章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 1 1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 4 层单身楼 各层层高分别为 3 6m 3 0M 考虑通风和采光要 求 宿舍采用了南北朝向 设计室内外高差为 0 45 米 设置了 3 级台阶作为室内 外的连接 1 2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本宿舍 整体协调能力及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较强 设计时 力求功能分区明确 布局合理 联系紧密 尽量做到符合现代生活水平 及与自然相容 的要求 1 使用部分设计 1 宿舍 各功能房间 房间 是本设计的主体细胞 占据了本设计整个 的建筑面积 考虑到需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 故将宿舍 南北朝向 东西布置 对于使用功能不同的房间 采取了不同的平面设 计方案 采取多种面积 使得平面设计活泼不显呆板 又能满足多种使用需 求 使得 宿舍 楼更具现代化 2 门厅 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 人流分散的交通枢纽 因此 门厅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形象 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楼梯和门厅各部分 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 门厅 的宽 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 本设计中门厅 宽度为 3 9m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 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 本方 案中设有一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3 平面组合设计 1 31 3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宿舍 的对采光的要求 立面布置了很多推 拉式玻璃窗 尽量拉通窗 样式新颖 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 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混合砂浆的外墙 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 柱子为米白色 涂料 色彩搭配和谐 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 一改过去的沉闷 和死板 使 用户生活感觉到 轻松 自由想象 为了使建筑的立面好看 特让柱子外凸并把柱子的颜色和墙的颜色错开 格式 6 1 41 4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 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 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 窗 台高 10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4 面坡 排水 排水坡度为30 4 面坡 楼梯全部采用3 6踏步高 15 260宽 以满足人流疏散和消防 mmmm 要求 格式 1 51 5 建筑设计的体会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设 计在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从构思方案到定稿 在设计的过程中 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交通联系的方便 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 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 达到舒适 方便 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 境做到相互协调 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使人 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 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我们把实习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 并通过翻阅大量的 资料及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 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 这次设计 让我受益匪浅 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 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7 第二章第二章 结构选型及布置结构选型及布置 2 1 结构体系选型结构体系选型 结构体系选型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 纵横向承重框架 体系 由于该 建筑房间布置较复杂 要求布置灵活 同时 考虑该建筑处于 6 度地震地区 故采 用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 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直接传至主梁 再由 主梁传至框架柱 最后传至基础 其他结构体系选型其他结构体系选型 1 屋面结构 采用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刚性防水屋面 采用的是非上 人屋面 2 楼面结构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选用双向板承重 3 楼梯结构 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4 天 沟 采用混凝土现浇天沟 5 基 础 因荷载不很大 地基承载力较大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 础 6 基 础 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7 材 料 混凝土 梁 柱 板采用 C25 混凝土 钢筋 箍筋 板采用 I 级钢筋 梁柱采用 级钢筋 2 22 2 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 1 考虑到该建筑长度小于 55m 不采用伸缩缝 2 基计算单元结构布置如下图 1 8 第三章第三章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 13 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 框架梁与柱刚接 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 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楼楼板板底 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为 1 2 m 二楼楼面板顶标高为 3m 故底层柱高 4 8m 二 楼的柱高从板顶算至楼格层板顶为 3 0m 二楼的柱高从板顶算至屋面板顶为 3 0 4 5m 与前面矛盾 因此可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 2 如下 以 KJ 为列 图 1 9 3 23 2 框架梁柱尺寸确定及线刚度计算框架梁柱尺寸确定及线刚度计算 在内力计算之前 要预先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所采用的材料等级 以便求得 框架中各杆的线刚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采用 C25 E 28 106KN m2 柱采用 C25 E 28 106KN m2 纵向框架梁 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 1 12 至 1 8 本方案根据结构实际情况 考虑到纵梁作为窗过梁 可确定梁高 570 窗顶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建筑高差 600mm 结构高差 570mm 外墙墙厚 240mm 定梁宽为 250mm 即 b h 250mm 500mm 横向框架梁截面取值详见结构施工图 框架柱 b 1 15H 4 8 1 15 0 32m 取 bxh 400 x400mm2 10 3 33 3 框架梁柱线刚度的计算框架梁柱线刚度的计算 横向框架 对于中跨梁 I 2I0 左边跨梁如 B2C2 i1 EI L 3 107 1 12 2 0 25 0 53 6 0 2 60 104KN M 中边跨梁 C2E2 C3E3 i2 EI L 3 107 1 12 2 0 25 0 53 2 1 7 44 104KN M 右边跨梁 E2H2 E3H3 i3 EI L 3 107 1 12 2 0 25 0 53 6 0 2 6 104KN M 底层柱 i5 EI L 3 107 1 12 0 4 0 43 4 2 1 523 104KN M 其余各柱 i8 EI L 3 107 1 12 0 4 0 43 3 0 2 133 104KN M 令 i8 其余各柱 1 则其余各杆的相对线刚度为 I 1左边跨梁 5 40 104 2 113 104 1 2 I 2中边跨梁 15 42 104 2 113 104 3 5 I 3左边跨梁 5 40 104 2 113 104 2 5 I 4底层柱 15 23 104 2 113 104 0 7 I 5其余各柱 2 133 104 2 113 104 1 由于采用现浇楼面 当梁两边为现浇板时 i 2 0EI L 当梁一 边为现浇板时 i 1 5EI L 框架梁 柱的相对线刚度如下图 3 11 图 3 3 43 4 框架各种荷载计算及受荷总图框架各种荷载计算及受荷总图 12 为便于 内力组合 荷载计算按标准值计算 1 恒载标准值计算 1 屋面 三毡四油撒绿豆沙 0 3kN m2 15mm 厚 1 3 水泥砂浆找平 0 015 20 kN m3 0 3 kN M2 30mm 最薄处 1 8 水泥焦渣找坡 0 03 14 kN m3 0 42kN M2 冷底子油热沥青各一道 0 02 kN M2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找平 0 02 20 kN m3 0 4 kN M2 40mm 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0 04 25kN m3 1 0kN M2 预应力空心楼板 100mm 0 1 22 kN m3 2 2kN M2 总计 4 64KN M2 红色水泥彩瓦 0 5KN M2 沥青砂浆找平层 30 厚 0 03 17 0 51KN M2 膨胀珍珠岩 100 厚 0 1 0 8 0 08KN M2 高聚物沥青卷材 0 35KN M2 15 厚水泥砂浆找平 0 015 20 0 3KN M2 10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 0 25 2 5KN M2 总计 4 24KN M2 2 楼面层 大理石面层 水泥砂浆擦缝 30 厚 1 3 干硬性水泥砂浆 面上撒 2 厚水泥 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 16 KN M 结构层 100 厚钢筋混凝土板 0 1 25 2 5KN M2 抹灰层 10 厚水泥砂浆抹 0 01 17 0 17KN M2 总计 3 83KN M2 13 3 卫生间 8 厚瓷砖 150 150 80 0 008 17 8 0 142KN M2 20 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 0 02 20 0 4KN M2 100 厚钢筋混泥土板 0 1 25 2 5KN M2 10 厚水 泥砂浆 0 01 20 0 2KN M2 总计 3 242KN M2 4 一般楼面 8 厚陶瓷地砖 0 08 17 8 0 142KN M2 20 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 0 02 20 0 4KN M2 100 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0 1 25 2 5KN M2 10 厚水泥石灰膏砂浆 0 01 14 0 14KN M2 总计 3 182KN M2 5 阳台 8 厚陶瓷地砖 0 08 17 8 0 142KN M2 20 厚水泥砂浆 0 020 20 0 4KN M2 三毡四油铺小石子防水层 0 4 KN M2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找平 0 02 20 0 4KN M2 20 厚 1 8 水泥炉渣找坡 2 0 02 14 0 28KN M2 100 厚钢筋混凝土面板 1 0 25 2 5KN M2 10 厚水泥石灰膏砂浆 0 01 14 0 14KN M2 总计 4 262KN M2 7 顶层楼面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 0 02 20 0 4KN M2 100 厚钢筋混凝土面板 1 0 25 2 5KN M2 10 厚水泥石灰膏砂浆 0 01 14 0 14KN M2 总计 2 9KN M2 8 天沟 14 3 厚 APP 改性沥青防水 0 075KN M2 20 厚 1 2 水泥炉渣找坡 5 0 02 20 0 4KN M2 10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 0 25 2 5KN M2 面刮白色腻子胶 0 1KN M2 总计 3 075KN M2 9 梁自重 b h 250 500 自重 25 0 3 0 6 0 12 2 375KN M 10 厚混泥土砂浆抹灰 2 0 01 0 6 0 12 0 3 17 1 214KN M 总计 2 5892KN M b h 240 300 自重 25 0 24 0 3 0 1 1 2KN M 10 厚混泥土砂浆抹灰 2 0 01 0 3 0 1 0 24 17 0 15KN M 总计 1 15KN M 10 柱自重 b h 400 400 自重 25 0 4 0 4 4KN M 10 厚混泥土砂浆抹灰 4 0 01 0 4 17 0 272KN M 总计 4 272KN M 11 栏杆自重 自重 1 2 2 0 2 4KN M 12 有窗墙体 底层 纵墙 0 9 0 24 19 4 104KN M 铝合金窗 0 4 2 4 0 96KN M 瓷砖外墙 0 5 3 6 1 5 1 05KN 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 36 3 6 1 5 0 648KN M 总计 6 762KN M 标准层层 纵墙 0 9 0 24 19 4 104KN M 铝合金窗 0 4 2 4 0 96KN M 瓷砖外墙 0 5 3 0 1 5 0 75KN M 15 水泥粉刷内墙面 0 36 3 0 1 5 0 54KN M 总计 6 35KN M 13 外纵墙 底层 纵墙 3 6 0 1 0 24 19 15 96KN M 水泥粉刷内墙面 2 0 36 3 6 0 1 2 52KN M 总计 18 48KN M 标准层 纵墙 3 0 0 1 0 24 19 13 224KN M 水泥粉刷内墙面 2 0 36 3 0 0 1 2 088KN M 总计 15 31KN M 14 隔墙 底层 隔墙 2 56KN M 瓷砖外墙面 0 5 3 6 1 5 0 9KN 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 36 3 6 1 5 0 65KN M 总计 3 66KN M 标准层 纵墙 4 00KN M 瓷砖外墙面 0 5 3 0 1 5 0 75KN 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 36 3 0 1 5 0 54KN M 总计 5 3KN M 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 荷载规范 查得 名称 标准值 非上人屋面 0 5 KN M2 楼面 2 0 KN M2 阳台 2 5 KN M2 2 屋面雪荷载 So 0 3 KN M2 标准值 Sk UrSo 0 8 0 3 0 24 KN M2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 取两者中的最大值 16 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四 图 四 1 B C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荷载 4 64 1 85 2 1 2 0 332 0 333 15 1 KN M 活荷载 2 0 1 85 2 1 2 0 332 0 333 6 5 KN 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荷载 3 83 1 85 2 1 2 0 332 0 333 12 4 KN M 活荷载 2 0 1 85 2 1 2 0 332 0 333 6 5 KN M 梁自重 250 500 为 2 59 KN M B C 屋面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15 1 17 6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6 5KN M 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12 4 14 9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6 5KN M 17 2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4 64 1 05 2 6 1KN M 5 8 活载 2 0 1 05 2 2 6KN M 5 8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3 83 2 0 2 5 0KN M 5 8 活载 2 0 2 0 2 2 6KN M 5 8 梁自重 2 59 KN M B C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二层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6 1 8 6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2 6KN M 一层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5 0 7 5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2 6 KN M 3 D E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荷载 4 64 1 85 2 1 2 0 332 0 333 15 1 KN M 活荷载 2 0 1 85 2 1 2 0 332 0 333 6 5 KN 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荷载 3 83 1 85 2 1 2 0 332 0 333 12 4 KN M 活荷载 2 0 1 85 2 1 2 0 332 0 333 6 5 KN M 梁自重 250 500 为 2 59 KN M 18 D E 屋面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15 1 17 6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6 5KN M 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 59 12 4 14 99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6 5KN M 4 楼面阳台 由 L1 L2 3 9 1 5 3 则 此露台按双向板计算 阳台板传荷载 恒载 4 64 1 5 2 8 7 KN M 5 8 活载 2 0 1 5 2 3 75 KN M 5 8 阳台悬挑梁均布荷载为 二层楼面露台悬挑梁 恒载 悬挑梁自重 板传荷载 1 984 8 7 10 7 KN M 活载 板传活载 3 75KN M 5 B 轴柱的纵向荷载 E 轴柱 女儿墙自重 6 67KN M 天沟自重 2 13 KN M 顶层柱 屋面柱恒载 板传荷载 屋梁自重 天沟自重 女儿墙 15 1KN M 3 9M 2 2 59KN M 3 9M 0 4M 2 13KN M 6 67KN M 3 9M 72 83 屋面柱活载 板传活载 3 25KN M 3 9M 19 12 45KN 标准层 标准层柱恒载 板传荷载 梁自重 墙自重 阳台恒载 12 4KN M 3 9M 2 2 59KN M 3 9M 3M 0 4M 0 2M 6 76KN M 3 9M 8 7KN 75 21KN 标准层柱活载 板传活载 阳台活载 3 25KN M 3 9M 3 75 KN M 16 45KN 基础顶面恒载 9 15 6 0 4 2 5 6 0 4 65 24 KN M 6 C 轴柱纵向荷载 D 轴柱 屋面层 屋面柱恒载 板传荷载 屋梁自重 15 1 6 2 4 64 2 1 5 8 1 985 4 64 5 8 4 64 1 05 1 2 0 2 0 2 0 2 0 2 0 2 2 59KN M 3 9M 3M 1 05M 0 8M 80 18KN 屋面柱活载 板传活载 6 5 6 2 4 64 2 1 5 8 1 985 4 64 5 8 4 64 1 05 1 2 0 2 0 2 0 2 0 2 0 2 35KN 标准层 标准层柱恒载 板传荷载 梁自重 阳台恒载 12 4 6 2 3 83 2 1 5 8 1 985 3 83 5 8 3 83 1 05 1 2 0 2 0 2 0 2 0 2 0 2 3 83KN M 3 9 4 05 0 4 0 4 M 2 59KN M 3 9M 3M 1 05M 0 4M 0 4M 8 7KN M 78KN 标准层柱活载 板传活载 6 5 6 2 3 83 2 1 5 8 1 985 3 83 5 8 3 83 1 05 1 2 0 2 0 2 0 2 0 2 0 2 33KN 20 基础顶面恒载 2 5 6 0 4 13KN M 3 53 5 框架内力计算框架内力计算 1 风荷载计算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Wk z s z o hi hj B 2 式中 基本风压 o 0 35kN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因建筑地点位于邵阳市城区 所以地面粗糙 度为 C 类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表得强身的风荷体型系数 为 s 0 74 z 风振系数 基本自振周期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用 T1 0 08n n 是建筑层树 估算 大约为 0 32s 0 25s 应考虑风 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z hj 上层柱高 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 2 倍 B 迎风面的宽度 B 3 9M 计算过程见表 3 5 1 表表 3 5 13 5 1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离地高度 z m z z s o kN hi mhj mWK kN 3 60 741 221 30 353 635 28 6 60 741 191 30 35334 68 9 60 741 191 30 35334 68 12 60 741 191 30 3532 24 06 1 侧移刚度 D 见表 3 5 2 和表 3 5 3 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j j ij V u D 式中 Vj 第 j 层的总剪力 SDij 第 j 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Dmj 第 j 层的层间侧移 第一层的层间侧移值求出以后 就可以计算各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的顶点侧 移值 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 顶点侧移是所有 各层层间侧移之和 21 横向底层 D 值的计算 构件名 i i bc 0 5 2 c D i 12 h KN m cc 2 B 轴柱3 4877232140 63555013218077 87043 C 轴柱4 7084263390 70186748719964 23075 D 轴柱4 7084263390 70186748719964 23075 E 轴柱3 4877232140 63555013218077 87043 D 8403 2 11646 06 8403 2 11646 06 40098KN m 横向底层 D 值的计算 构件名 i i bc 0 5 2 c D i 12 h KN m cc 2 B 轴柱1 7089843750 5955766198403 19745 C 轴柱6 5917968750 82541486711646 06514 D 轴柱6 5917968750 82541486711646 06514 E 轴柱1 7089843750 5955766198403 19745 D 8403 2 11646 06 8403 2 11646 06 40098KN m 层次W KN V KN j D KN m U m j U h j 45 29 5 29 760846 94845E 052 31615E 05 34 69 9 97 760840 0001310994 36997E 05 24 69 14 66 760840 0001927136 42378E 05 14 06 18 73 400980 0004669870 000129719 3 6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为简化计算 考虑如下几种单独受荷情况 1 恒载作用 2 活载作用于 A B 轴跨间 3 活载作用在 B C 轴跨间 4 活载作用在 C D 轴跨间 5 风荷载作用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6 地震作用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 6 1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从左向右吹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从左向右吹 A 求柱反弯点的位置 22 轴框架柱反弯点的位置 A 层号h m i y0y1y 2 y3 yyh m 431 50 370000 371 11 331 50 4250000 4251 275 231 50 4750000 4751 425 13 62 10 570000 572 052 轴框架柱反弯点的位置 B 层号h m i y0y1y 2 y3 yyh m 431 5 0 37 0000 371 11 331 50 4250000 4251 275 231 50 4750000 4751 425 13 62 10 570000 572 052 注 C 轴框架柱反弯点的位置与 B 轴相同 D 轴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 A 轴相同 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 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几页表格所示 M V 1 y h M Vy h 上cim下cim 中柱 M M M jb左 右左 左 bb b ii i 1 jc下jc上 M M M 边柱 M M M jb右 右左 右 bb b ii i 1 jc下jc上jc总1 jc下jc上 风荷载作用下轴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弯矩的计算 B 层 Vi D Dim D Dim V KN im yh M 上c M 下c m 总 4 5 29 76084 00 18077 00 0 24 1 26 1 11 2 38 1 40 2 38 3 15 26 76084 00 18077 00 0 24 3 63 1 28 6 25 4 62 7 65 2 29 92 76084 00 18077 00 0 24 7 11 1 43 11 20 10 13 15 82 1 48 65 40098 00 8403 00 0 21 10 20 2 05 15 78 20 92 25 91 23 风荷载作用下轴框架柱剪力和梁端弯矩的计算 C 层 Vi D Dim D Dim V KN im yh M 上c M 下c m 总 4 5 29 76084 00 19964 00 0 26 1 39 1 11 2 62 1 54 2 62 3 15 26 76084 00 19964 00 0 26 4 00 1 28 6 91 5 11 8 45 2 29 92 76084 00 19964 00 0 26 7 85 1 43 12 37 11 19 17 47 1 48 65 40098 00 11646 00 0 29 14 13 2 05 21 87 28 99 33 06 风荷载作用下 D 轴框架柱剪和梁端弯矩的计算与 C 轴相同 风荷载作用下 E 轴框架柱剪和梁端弯矩的计算与 B 轴相同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轴力与梁端剪力 梁端弯矩剪力 V轴力 N 层号 BCBCCD B 柱C 柱 4 2 38 0 68 1 76 0 51 1 68 0 511 17 3 7 65 2 19 6 26 1 64 5 96 2 155 49 2 15 82 4 53 12 94 3 39 12 32 5 5414 42 1 25 91 8 57 30 64 5 75 29 18 11 2937 85 3 6 23 6 2 竖向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弯矩图 剪力图 轴力图如图 Mzs 代表柱上端弯矩 Mzx 代表柱下端弯矩 Mlz 代表梁左端弯矩 Mly 代表梁右端弯矩 Vlz 代表梁左端剪力 Vly 代表梁右端剪力 Nzs 代表柱上端轴力 Nzx 代表柱下端轴力 24 恒载迭代计算恒载迭代计算 47 2 0 3 53 153 1 0 1 49 9 0 3 3 2 3 2 0 1 56 3 0 3 53 1 53 1 0 358 9 0 2 0 1 0 1 0 2 10 613 0 6 7 5 5 19 28 16 623 1 22 5 18 5 11 213 7 6 8 5 6 19 48 16 623 1 22 5 18 5 Mzs26Mlz 32 Mly53 14 2 33 9 6 417 2 29 4 31 1 44 2 Mzx34Mlz36 20 3 15 424 949 4 58 8 VLz42 VLy6 3 31 8 20 346 1 60 1 Nzs11 5 Nzx128175 3 188 1146 6 159 4145 7 132 9 4 2 3 03 9 7 3 4 3 3 13 8 7 0 0 2 0 1 0 1 0 2 38 1 0 2 44 144 1 0 1 41 3 0 3 2 8 2 8 0 1 46 9 0 3 44 1 44 1 0 250 1 0 2 0 1 0 1 0 2 4 35 2 3 7 3 1 10 74 63 813 2 8 5 7 0 4 25 1 4 2 3 5 12 15 44 415 3 12 4 10 2 13 6 38 140 7 10 2 21 5 4 112 9 25 8 34 6 28 9 24 126 7 16 8 8 621 135 9 46 1 46 859 430 6 21 647 4 58 7 237 7250 5343 2 356 0293 5 306 4237 5 249 5 5 3 3 34 1 8 6 5 2 3 34 1 8 9 0 2 0 1 0 1 0 2 38 1 0 2 44 144 1 0 1 41 3 0 3 2 8 2 8 0 1 46 9 0 3 44 1 44 1 0 250 1 0 2 0 1 0 1 0 2 5 26 4 4 1 3 3 11 65 04 114 2 10 9 8 9 5 36 4 4 3 3 6 12 45 44 415 4 12 4 10 2 16 1 35 641 8 10 6 22 2 4 413 2 25 7 34 7 27 2 27 327 4 17 5 9 121 835 9 40 8 45 860 330 8 21 447 2 58 9 358 7371 5512 3 525 1440 2 453 0357 370 5 5 6 3 54 3 6 8 5 6 3 54 3 6 8 0 2 0 1 0 1 0 1 38 1 0 2 44 144 1 0 1 41 3 0 3 2 8 2 8 0 1 46 9 0 3 44 1 44 1 0 350 1 0 1 0 1 0 1 0 1 4 06 8 4 3 2 5 12 25 23 114 9 15 2 6 8 4 06 8 4 6 2 7 13 15 73 316 3 18 0 8 1 8 0 35 040 0 5 3 23 2 4 56 7 29 5 24 3 16 1 25 8 028 6 2 7 9 73 339 2 8 1 50 455 727 9 24 350 8 55 3 484 3497 1673 9 686 7593 3 606 1480490 26 活载迭代计算活载迭代计算 18 5 0 3 19 5 19 5 0 118 5 0 3 1 0 1 0 0 1 20 5 0 3 19 5 19 5 0 320 5 0 2 0 1 0 1 0 2 4 25 1 2 5 2 1 7 23 02 48 5 8 0 6 5 4 25 2 2 5 2 1 7 23 02 48 5 8 0 6 5 Mzs10 Mlz1 1 Mly19 5 6 12 5 2 36 6 10 5 12 0 16 3 Mzx15Mlz13 8 4 6 010 118 0 22 8 Vlz15 Vly2310 15 516 7 22 3 Nzz27 Nzy4068 9 81 757 2 70 047 534 7 2 2 1 41 8 3 3 2 2 1 41 7 3 1 0 2 0 1 0 1 0 2 18 2 0 2 19 5 19 5 0 118 5 0 3 1 0 1 0 0 1 20 5 0 3 19 5 19 5 0 220 8 0 2 0 1 0 1 0 2 2 22 7 1 7 1 4 5 02 11 76 0 3 8 3 1 2 22 6 1 9 1 6 5 52 41 96 7 5 2 4 3 6 8 16 1 18 3 4 6 9 6 1 75 7 11 2 15 8 12 2 11 812 0 7 6 4 29 315 7 19 4 16 422 69 85 817 0 22 0 60 573 3134 4 147 2112 9 125 8 6074 5 2 5 1 51 8 3 6 2 5 1 51 8 3 7 0 2 0 1 0 1 0 2 18 2 0 2 19 5 19 5 0 118 5 0 3 1 0 1 0 0 1 20 5 0 3 19 5 19 5 0 220 8 0 2 0 1 0 1 0 2 2 53 0 1 8 1 5 5 22 21 86 2 4 5 3 7 2 53 0 2 0 1 6 5 62 41 96 8 5 2 4 3 7 6 15 4 18 6 4 8 9 8 1 85 8 11 2 15 8 11 5 13 012 2 7 9 4 49 615 8 17 2 16 122 99 95 716 9 22 1 93 0105 8200 2 213 0168 6 181 4 94105 7 2 7 1 61 9 2 9 2 7 1 61 9 2 9 0 2 0 1 0 1 0 1 18 2 0 2 19 5 19 5 0 118 5 0 3 1 0 1 0 0 1 20 5 0 3 19 5 19 5 0 320 8 0 1 0 1 0 1 0 1 1 93 3 1 9 1 1 5 52 31 36 6 6 4 2 9 1 93 3 2 1 1 2 5 92 51 57 2 7 6 3 4 27 3 8 15 0 18 0 2 4 10 3 1 92 9 12 8 11 5 6 8 1 912 7 1 2 4 6 1 5 17 1 3 4 18 220 88 67 018 5 20 5 127 7 140 5262 6 275 4227 1 239 9126 5140 5 28 第四章第四章 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 1 非抗震内力组合 各种荷载情况下的框架内力求得后 根据最不利又是可 能的原则进行内力组合 由于构件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应取自支座边缘处 为此 组 合前 应先计算各控制截面处的内力值 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 M M Vb 2 V V qb 2 边边 2 梁跨中弯矩最不利内力组合 跨中截面弯矩组合过程如下 Mmax RA 2q MGA MEA 2 横向框架 B 柱剪力组合 层 次 SGkSQkSwkSwk 1 2SGk 1 26 SQk Sw k 1 35SGk SQk 1 2SGk 1 4SQ k 四 20 4 8 8 5 4 1 2 6 1 26 36 93 33 75 36 19 36 54 三 12 5 7 6 2 0 3 6 2 3 62 27 47 18 33 23 17 23 77 二 14 4 6 6 8 8 7 1 1 7 11 34 98 17 06 26 40 26 98 一 4 43 2 1 2 8 7 4 8 74 19 00 3 02 8 11 8 29 横向框架 B 柱弯矩和轴力组合 层次 截面 位置 内力SGkSQkSwkSwk 1 2SGk 1 26 SQk S wk 1 35SGk SQk 1 2SGk 1 4SQk 柱顶 M26 6 10 7 2 4 2 4 48 3 42 3 46 5 46 8 N115 7 124 2 0 5 0 5 296 0 294 7 280 4 312 7 柱底 M34 9 15 0 1 4 1 4 62 5 59 0 62 1 62 8 四 N128 5 124 2 0 5 0 5 311 3 310 0 297 7 328 1 柱顶 M13 6 6 8 6 3 6 3 32 8 17 0 25 2 25 9 N237 7 124 2 2 2 2 2 444 4 439 0 445 0 459 1 柱底 M24 1 11 8 4 6 4 6 49 6 38 0 44 4 45 5 三 N250 5 124 2 2 2 2 2 459 8 454 4 462 3 474 5 柱顶 M16 1 7 7 11 2 11 2 43 1 14 9 29 4 30 0 N358 7 248 9 5 5 5 5 751 1 737 1 733 2 779 0 二 柱底M27 3 13 0 10 1 10 1 61 9 36 3 49 8 50 9 29 N371 5 284 9 5 5 5 5 811 8 797 9 786 5 844 7 柱顶 M8 0 3 8 15 8 15 8 34 3 5 5 14 6 14 9 N484 3 375 1 11 3 11 3 1068 103910281106 3 柱底 M8 0 3 8 20 9 20 9 40 7 12 0 14 6 14 9 一 N497 1 375 1 11 3 11 3 1083 1054 1046 1121 7 横向框架 C 柱剪力组合 层 次 SGkSQkSwkSwk 1 2SGk 1 26 SQk S wk 1 35SGk SQ k 1 2SGk 1 4SQ k 四 11 47 4 67 1 39 1 39 17 90 21 40 20 16 20 30 三 9 00 4 09 4 01 4 01 10 91 21 01 16 24 16 53 二 9 36 4 24 8 05 8 05 6 43 26 72 16 88 17 17 一 2 97 1 35 12 1 1 12 11 10 00 20 52 5 36 5 45 横向框架 C 柱弯矩和轴力组合 层 次 截面 位置 内 力 SGkSQkSwkSwk 1 2SGk 1 26 SQk Swk 1 35SGk SQk 1 2SGk 1 4SQk 柱顶 M 14 7 5 6 2 6 2 6 21 4 28 0 25 4 25 5 N175 3 68 9 1 2 1 2 298 7 295 7 305 6 306 8 柱底 M 20 3 8 4 1 5 1 5 33 0 36 8 35 8 36 1 四 N188 1 81 7 1 2 1 2 330 2 327 2 335 7 340 1 柱顶 M 10 2 4 6 6 9 6 9 9 4 26 8 18 4 18 7 N343 2 134 4 5 5 5 5 588 1 574 2 597 7 600 0 柱底 M 16 8 7 6 5 1 5 1 23 3 36 2 30 3 30 9 三 N356 0 147 2 5 5 5 5 619 6 605 8 627 8 633 3 柱顶 M 10 6 4 8 12 4 12 3 1 34 3 19 1 19 4 N512 3 200 2 14 4 14885 2 848 8 891 8 895 0 柱底 M 17 5 7 9 11 8 11 16 1 45 9 31 6 32 1 二 N525 1 213 0 14 4 14916 7 880 4 921 9 928 4 柱顶 M 5 4 2 4 21 9 2118 1 37 0 9 7 9 8 N673 9 262 6 37 9 371187 1092 1172 3 1176 3 柱底 M 5 4 2 4 29 0 29 27 46 9 7 9 8 一 N686 7 275 4 37 9 371219 1123 1202 4 1209 6 30 层 次 截面 位置 内 力 SGkSQkSwkSwk 1 2SGk 1 26 SQk Swk 1 35SG k SQk 1 2SGk 1 4SQ k BM 26 03 9 34 2 38 2 38 40 00 46 00 44 48 44 31 V42 83 15 23 0 51 0 51 69 94 71 23 73 05 72 72 C 左 M42 51 15 68 0 68 0 68 71 63 69 91 73 07 72 97 V63 31 23 77 0 51 0 51 105 28 106 56 109 24 109 25 C 右 M 27 68 9 98 1 76 1 76 43 58 48 01 47 35 47 19 V31 80 10 13 1 68 1 68 48 81 53 04 53 06 52 34 D 左 M 27 68 1 82 1 76 1 76 33 29 37 72 39 18 35 76 V20 33 0 00 1 68 1 68 22 28 26 51 27 45 24 40 跨间 Mbc29 41 10 88 2 20 2 20 51 77 46 23 50 58 50 52 四 层 Mcd 12 30 4 15 1 60 1 60 17 98 22 01 20 76 20 58 BM 30 49 12 91 7 65 7 65 43 22 62 49 54 07 54 66 V46 79 16 40 1 64 1 64 74 75 78 88 79 57 79 11 C 左 M32 58 14 62 2 19 2 19 60 28 54 76 58 60 59 56 V59 35 22 60 1 64 1 64 97 63 101 76 102 72 102 86 C 右 M 17 63 7 69 6 26 6 26 22 96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