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docx_第1页
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docx_第2页
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docx_第3页
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docx_第4页
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旅游札记10世界上最美之路G318 一、离开达林、索松和吞白村2013年7月24日上午7:59分左右,俺们一行人乘坐者越野车早早地离开了达林村,奔向今天的目的地然乌湖。 图1 离开了达林村 图2 在吞白村头拍的南迦巴瓦在越野车途经索松村头,俺们还是朝着云雾遮挡的南迦巴瓦峰,恋恋不舍地拍了几张相片。经过索松村时,在路边的一家玻璃小阁楼里,支起的三角架相机的后面,看到有两位“摄影大师”,正在认真地等待着南迦巴瓦峰的召见,。越野车开到了雅鲁藏布江的派镇大桥。行驶在雅江大桥上的时候,看到许多乘满游客的小艇,纷纷地向大峡谷深处奔去。 图3 来到派镇的雅江大桥 图4 在雅江大桥上看游船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二、佛掌沙丘转眼间,来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外。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沙丘。这就是因为沙丘与自己在雅江中的倒影似是“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佛掌沙丘。图5 佛掌沙丘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米林县境内的中下游强风口地段,每逢秋末至春末期间,此处劲风如飓,使得该地段河床前后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过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到此,并堆积成沙丘,便形成了这一独特的地貌景观。传说:在佛掌沙丘下面,掩埋着一个名叫拉岗的村庄。当年村里有一个叫做德多的猎手。德多在一次打猎时救了龙女。龙女感谢德多救命之恩,送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并告知:如果泄露神镜中的秘密,将会变成乌龟石。一天,德多从镜中看到:风沙即将掩埋拉岗村的景象,遂告知乡亲马上离开村庄。夜半时分,拉岗村果然被风沙掩埋了,形成了如今的沙丘。而德多因泄密,也化为了乌龟石。拉岗村村民在沙丘附近重新安家后,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秘密村),用来纪念德多。三、色季拉山口越野车经过雅鲁藏布江、尼洋河的汇合口(两江河口),看到黄泥的雅鲁藏布江水与翠绿的尼洋河水,在水面上形成了明显的江河汇聚线。图6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两河口车辆绕过了米林机场(林芝机场),再过雅鲁藏布江大桥,逆着尼洋河而上,来到了林芝八一镇的市区。图7 林芝八一镇街心的牦牛雕塑为了今天的远距离奔驰,藏族司机多吉在G318国道边的加油站,给越野车加满了汽油。G318国道:19931996年建成,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国道。起点:上海人民广场。途径:上海、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终点: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G318国道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观。G318国道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等。G318国道拥有从成都平原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越野车开上G318国道没有多久,就开始盘山了,不断地提高海拔高度,直到提高到色季拉山口的海拔4720米。 图8 不断地提高海拔高度 图9 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在色季拉山口,忽听到一个旅友在石碑前,用的嗓音,兴奋地大声喊着:“南迦巴瓦,我来了!”俺急忙向遥远的南迦巴瓦峰的方向看去,只看见沉重的乌云,笼罩着的山顶,啥也没有。南迦巴瓦,那可是羞女峰呀!四、鲁朗林海越过色季拉山口,越野车开始现下盘旋,海拔逐渐的降低了一些,随即进入了鲁朗林海景区。在林芝八一镇以东80千米左右的G318 国道上的鲁朗林海景区,是一片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在川藏公路的两侧青山上,从山跟到山顶,分别由灌木丛、茂密云杉和松树,组成了鲁朗林海。图10 鲁朗五寨林海在山水之间是一片山丘式的草甸子。在草甸子之上,千万朵鲜花盛开。在草甸子当中,有着诸多的山泉、小溪蜿蜒流淌。在草甸子里面,插着分隔草块木篱笆、星罗棋布工布藏民家的木板顶屋。图11 鲁朗林海景区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雪山、林海、田园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人间美景。五、鲁朗石锅鸡2013年7月24日中饭时间,旅行车来到了鲁朗石锅鸡一条街。据说,来到林芝地区不吃墨脱石锅鸡,等于白来一趟。又听说鲁朗五寨石锅鸡的味道,堪比墨脱石锅鸡。在门口的两朵“格桑花”(分别是日喀则、鲁朗的两位藏族小姑娘)的热情招呼下,俺们5人进入了一家重庆人开的石锅鸡饭店。 图12 墨脱石锅、食材配料一进门,只见饭厅里每一张桌子中间,都卧着一口黑黢黢的墨脱石锅。石锅里放好了各种食材,在鸡汤中不断地翻滚着,正等着赶路之人来美餐一顿。 图13 饭馆的石锅鸡餐桌 图14 德吉家的石锅鸡大家对鲁朗石锅鸡一条街上吃的石锅鸡很是满意,赞口不绝!只是在吃饭时,发现石锅里有三只鸡爪子、两个鸡头。旅友在餐桌上还开玩笑地问大家:“鸡有几个头、几条腿?”当时,大家都没有在意。也就是认为是在大锅里炖的鸡,分别盛在了每一个餐桌的石锅里就是了。在回来的路上,旅友又是去吃了一次。(后来,由于从嘎隆拉隧道口到墨脱的道路正在修建,大家心里的排龙通麦烂路记忆犹新,不敢硬闯墨脱,担心回来时间没准。在过了嘎隆拉隧道之后,就放弃了到墨脱县城的目标,返了回来。)可是,当俺们回来住在鲁朗农家乐的工布藏民德吉家时,也试吃了一次藏家特色的石锅鸡。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次大家可算是知道了,还是德吉家的石锅鸡更好吃!的确用是本地产的藏香鸡、手掌参等真材实料:而且一个锅里,只有一个鸡头、两只鸡爪子。 图15 藏香鸡 图16手掌参没有吃到墨脱县城的石锅鸡,更是没有比较鉴别的能力啦。大家心里猜想的石锅鸡,味道香美的降序排列是:墨脱石锅鸡波密石锅鸡鲁朗石锅鸡林芝石锅鸡但是,各地的石锅鸡,还是以用本地食材的农家乐石锅鸡为上品!六、烂路排龙、通麦从鲁朗林海沿着G318国道继续东进,来到了修路的105102路段,也就是排龙、通麦的帕隆天险路段。 图17 烂路排龙1 图18 烂路排龙2由于修路的原因,本来就很难走的道路,更是难上加难。单向行驶,车辆还算是凑合着能蹭过去。遇到对面来车进行会车,可就基本上谁都动换不了了。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断断续续的焦急的等待之中,俺还是认真地看了看G318国道排龙、通麦、波密,以及到然乌湖沿途的风景,的确甚是美丽! 图19 烂路通麦1 图20 烂路通麦2那峡谷天险、激流瀑布、原始森林、高山云雾等,应该胜过雅鲁藏布江的旅游景区的大峡谷了! 图21 山崖之路 图22 一线天瀑布 图23 通麦大桥下两江口 图24帕隆藏布江通麦大桥下就是两江汇口。易贡藏布江是帕隆藏布江北侧一条大支流。帕隆藏布江在通麦大桥附近,与易贡藏布江汇合,并突转成锐角状,向南奔向雅鲁藏布江。(藏语:“藏布”就是“江”的意思。就像“措”是“湖”一样。)帕隆藏布江最后流入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中。 图25 通麦临时大桥 图26泥石流覆盖了路面易贡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下游都位于雅鲁藏布江作大拐弯的北侧外围,这里以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为中心的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地区。图27 通麦大桥、易贡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和雅鲁藏布江此处,地应力集中,山地破碎,地质基础薄弱,也就是这里多发生山崩、滑坡、雪崩、冰崩、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同时,雅鲁藏布江下游切开了喜马拉雅山高原的地形屏障,成为西南季风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的最大通道,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正好面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气通道。地形的强烈抬升,使这里成为整个青藏高原降水最多、最湿润的地区。山上是季风型温性冰川,雪崩、冰崩频繁;激流侵蚀河床切割出的峡谷形态。薄弱的地质基础,陡峭的地形,在强烈侵蚀的流水、冰雪、重力等作用下,是得这里成为山地灾害频发的地方。川藏公路G318国道穿过的排龙、通麦地段,就是赫赫有名的帕隆天险!历史上特大的山地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例如:1952年入夏的古乡特大冰川泥石流。1962年8月拉月大塌方。1983年78月培龙沟特大冰川泥石流。1996年4月波密、然乌间大雪崩。2000年4月,易贡藏布江下游发生崩塌滑坡型泥石流。越野车总算是顺利地过了通麦大桥。之后,天就逐渐地黑了下来。为了赶路,车一直没有停留,经过了波密、米堆等地,终于在夜间12:30分左右,赶到了目的地然乌湖。七、后记图28 青藏铁路拉萨大桥2013年8月1日上午8:10分左右,俺们乘坐青藏铁路列车,从拉萨顺利地回到了北京。图29 天路巨龙2013年8月2日23:27分,通麦大桥铆索脱落,致使桥面垮塌,交通中断。桥上一辆载重18.9吨的大货车坠入江中。车上两名村民和两名游客失踪。惊闻此消息后,当同行归来的旅友感到后怕时,俺却不以为然。原因是那架通麦的铁索直拉大桥,两头都有解放军战士把守。每次都是单向行驶,而且桥上只允许一辆大货车单独通过。即使是小车,也要拉开距离,桥上最多不过三辆。况且在路上,时常会有重车过磅的检查站。大货车基本上不会有严重超载的。越野车根本就没有与大货车,同时在桥上行驶的机会!俺固坦然矣。附记:2000年4月9日,易贡藏布江下游左岸纳雍嘎布山的扎木龙巴发生特大崩塌滑坡型泥石流。大自然在6分钟内,完成了相当于11座长江三峡大坝的3亿立方浇筑方量(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建筑物施工:混凝土基础2794万立方米。2794万立方米11座长江三峡大坝=30734万立方米),阻塞了易贡藏布江。1个月后,形成了面积达37平方千米的堰塞湖易贡湖(易贡措)。专业人员测算到:如果堰塞体发生垮塌,崩滑的物体运动的垂直落差高达3000米,水平最大运动距离约8500米,平均运动速度达到每秒48米。如此超高速运动、远距离运移、巨大堆积方量的特大崩塌滑坡,将会成为世界罕见的次生灾害。当汇报给国家相关部门后,一个自认为是学地质、地理出身的主要负责人,却认为是言过其辞。此事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后来升官儿了。又在2006年,去学校指导地理教学,弄得全国教育界都鸡飞狗跳的。)于是,人们只是采用“开渠引流”的排险方案。下游的人民群众则没能采取充分地避难措施。当6月7日开始泄洪后,不料水势汹涌,将引水渠越冲越宽。6月10日下午7:00左右,堰塞大坝溃决。6月10日晚9:30分,捣毁通麦大桥。6月11日凌晨3:00左右,洪水荡平了帕隆藏布江全段的一切人工设施。破坏力穿过雅鲁藏布江直达墨脱。6月11日堰塞湖水放完。造成易贡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全部桥梁被冲毁。波密林芝段交通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近万人受灾后成为与外界断绝联系的孤岛。洪水过处,原来相对稳定的谷坡受到强烈冲蚀和改造,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