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doc_第1页
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doc_第2页
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摘要】: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超越现实的本质,是自律的审美形式,“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艺术和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他的整个美学思想都是围绕着审美形式而展开的。他把“审美形式”置于艺术和审美的中心地位,认为艺术和审美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审美形式,“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本文就主要论述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关键词】:马尔库塞 审美形式 美学思想 艺术本质一 “审美形式”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当代闻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审美之维重点探讨了审美形式的问题,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1,他把“审美形式”置于艺术和审美的中心地位,认为艺术和审美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审美形式,“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理解,同时又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合理内核,它是一种新的形式理论。他认为:“审美形式是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所得到的结果”2。有了审美形式,艺术作品就摆脱了现实的无尽的过程,获得了它本己的意味和真理。审美形式就是整合、改造了内容的艺术整体,就获得了作为艺术本体的地位。这种审美变形的实现,是通过语言、感知和理解的重组,以致于它们能使现实的本质在其现象中被揭示出来:人和自然被压抑了的潜能。因此,艺术作品在谴责现实的同时,再现着现实。3二 马尔库塞对于审美形式与艺术本质的界定艺术具有超越现实的本质。艺术和审美可以用幻想和想象去进一个非压抑的世界,超越外在现实,又可以用无功利的自由的游戏,派遣现实自我的内心的愁苦和忧虑,让人摆脱内外和身心的压抑,走向自由。这就是马尔库塞关于艺术的本质的核心思想。他指出,艺术就是形式,而形式就是独立自足的、自律的、异在的,艺术应该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的这样一些说法具有代表性: 形式是艺术本身的现实,是艺术自身。4 艺术是由语词、声音、形状、色彩等审美形式所构成的新的维度。5 艺术自律的王国,是由审美形式建立的。艺术就是“为艺术而艺术”。6在这些并非出于一时的论述中表现出同样的意图,那就是将艺术从其他力量的干预之下拯救出来,使之归于自律的审美形式的王国。 艺术是自律的审美形式。“审美的形式、自律和真理,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东西,它们都是社会历史的现象,又都超越了社会历史的竞技场;当社会历史限制艺术自律的时候,它必定也破坏者艺术作品所表现的超历史真理。艺术的真理,就在于它能打破现存现实(或那些造成这种现实的东西)的垄断性,就在于它能有形式获得的这个成果中,艺术虚构的世界,表现为真实的现实。”艺术自律、审美形式,超越现实,这三者的贯通一致的联系,就是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艺术自律的王国,是由审美形式建立起来的”、“审美形式给那些习以为常的内容和经验以一种异己的力量,由此导致新的意识和新的知觉的诞生。”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与其他形式主义论者迥然有异,尽管他强调形式在艺术中的本体地位,但他并不满足于对艺术形式进行技术性的琐细分析,而是始终关注着艺术与既存现实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就其本性而言是与既存现实相互疏远、相互异在的,在表述艺术对既存现实的关系时,马尔库塞更多使用的是否定、对立、超越、反抗、破坏、颠覆等字眼,在他看来,艺术成为必要,是因为既存现实本身有缺陷,而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它作为既存现实的对立面,构成了对于既存现实的否定。他说:“艺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对现存生活方式的有意否定,包括否定它的全部机制、它的整个物质和精神文化、它的一切不道德的道德、它的被强求的行为和私下的行为、它的劳作和它的嬉戏。”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中译本审美之维第页。而艺术对于既存现实的这种对立和否定姿态正是由审美形式所铸成的,是审美形式在艺术中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崭新经验,使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把握现实。他说:“艺术正是借助形式,才超越了现存的现实,才成为在现存现实中,与现存现实作对的作品。这种超越的成分内在于艺术中,它处于艺术本身的维度上。艺术通过重建经验的对象,即通过重构语词、音调、意象而改变经验。”马尔库塞:论解放,中译本审美之维第页。“这些崭新的语词、形象、音色能够以唯有艺术所能领悟的方式去领悟现实进而否定现实。”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中译本审美之维第页。三 艺术是解放的承诺“艺术也是解放的承诺。这种承诺也是审美形式的一个性质。或更确切地说,是审美形式的一个美的性质。这种承诺是从现存社会的搏斗中冲杀出来的;它展示出来一幅权力消亡、自由显现的图景。但是艺术给人的仅仅是这种显现。无疑,在艺术的领域里,这个承诺并不能完全实现。”科学技术一旦不用于剥削的目的,成为造福于人类的艺术,“审美的历史性公式将发生转变,这意味着审美的显现将表现为把生活世界社会改塑为艺术品。这一乌托邦式的目标(正好在自由的每一发展阶段一样)取决于一个解放可以达到的水平的革命。”“艺术遵从的法则,不是去听从现存现实原则的法则,而是否定现存的法则。然而,纯粹的否定只是抽象的,是蹩脚的乌托邦。而在杰出艺术中出现的乌托邦,决非仅仅对现实原则的否定,倒是对它在超越中的保存(扬弃)。在这个扬弃中,过去和现在都驱散了它们罩在完美头上的阴影。真正的乌托邦植根于过去的记取中。”四、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局限性及其启示(一)局限性通过艺术获得解放的幻想尽管马尔库塞发现,“在发达技术世界中,艺术也在某种程度上走向异化,它通过特定的对象的创造,并且通过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及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方式的结合,演示了现存的张力和冲突,使现实变得可以容忍”。而且“造成艺术异化的原因在于艺术理性同科学理性的分离,而二者原本应当是统一的” 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254页。,但他还是赋予了艺术以解放之维的功能。马尔库塞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他把艺术对于现实原则的超越和变革加以绝对化、永恒化,并且把艺术和审美大概拟作超越和变革现实的唯一手段,从而把艺术有限的作用扩大化并凌驾于政治经济之上。这样就赋予了美和艺术自身不能承受,更不能担任的职责。马尔库塞关于艺术来救赎的美学观点,是不现实的乌托邦式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二)启示通过审美回归人自身在马尔库塞的美学观中,他对艺术赋予了推动社会变革、解放人本身的光荣使命,他对人的前途和未来满怀希望,他相信人能够在这一沉沦的世界中通过美和艺术的升华进行自我救赎,因此他注重美和艺术“介入现实”的功能,这无疑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同时,审美活动作为确证人的存在的根本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摆脱了自身的异化倾向,在对象中确证了人自身的存在。从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我们不仅看到审美活动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批判作用,而且也体悟到“审美”作为人存在的应然状态,它使人对现实的超越得以可能,使人情感的宣泄达到肯定的形式,进而使人回归自我,改变“单维人”的命运。【参考文献】:1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马尔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