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报告-2007春第五组.doc_第1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报告-2007春第五组.doc_第2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报告-2007春第五组.doc_第3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报告-2007春第五组.doc_第4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报告-2007春第五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研究生精品课程CEO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分析报告李宁与安踏20052008年度公司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比较分析2007春MBA第五组姓名: 陈余水 学号 X2007155106 签字 姓名: 孙剑峰 学号 X2007155102 签字 姓名: 林颖杰 学号 X2006155066 签字 姓名: 徐金宝 学号 X2007155097 签字 姓名: 陈建霖 学号 X2007155052 签字 姓名: 李 验 学号 X2007155067 签字 2010年01月目 录摘 要31李宁和安踏的简况51.1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51.1.1李宁公司发展历程51.1.2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状61.1.3李宁股价趋势图和历年分红派息及分红比例71.2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81.2.1安踏公司发展历程81.2.2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状91.2.3安踏股价趋势图和历年分红派息及分红比例92李宁和安踏公司2005-2008年的重要财务数据103盈利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124资产使用效率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145负债管理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166现金创造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187二家公司的财务报表结构分析和比较197.1损益表结构比较分析197.2资产负债表结构比较分析207.3现金流量表结构比较分析218ROE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g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219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2310创值(EVA)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2411二家公司的财务政策评价和比较分析2612二家公司的财务战略矩阵分析以及财务政策建议2713结论及建议2814参考文献29摘 要2008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发展的巨大契机。体育的含义,从原来的为国争光摘金夺银,逐渐转变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娱乐方式。大众体育消费市场是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这个市场的日趋成熟为中国体育用品业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机会。而体育用品公司通过上市进行广泛的融资,对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显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李宁、安踏、特步、匹克、361度,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鸿星尔克,为国内尤其是晋江地区的体育用品业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而李宁公司和安踏公司是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前两位。由此,我们尝试通过分析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和安踏体育用品公司的上市后发展的综合情况,来进行李宁公司和安踏公司2005-2008年的财务分析比较。 本文主要分析了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现金创造能力等方面,并对资本盈利能力、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控制、EVA 创值能力及财务政策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这些分析和对比,我们追溯到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及这不同的经营模式对两家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李宁公司在2008年前基本采取了所谓“轻资产运营”模式,就是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市场推广主要采用产品明星代言和广告的方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投入,特别是生产领域内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在报告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李宁公司从上市后到2008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售增长、利润率增长,在盈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负债风险控制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安踏公司是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即设计、开发、制造及营销运动服饰,包括为专业运动员及大众设计的“安踏”品牌运动鞋类及服装。由于“重资产经营”,安踏上市之前,无论是其营业额还是净利润,都差李宁一大截。2007年7月,安踏上市,成功募资31.68亿元,是李宁当年上市募资规模的6倍。这使得安踏有了充足的“弹药”扩张市场。安踏在2007年、2008年的销售额虽然都小于李宁,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两年的利润额都超过了李宁。为什么安踏的利润率会高于李宁?一是:李宁处于品牌提升阶段,需要支出大量的广告费用。二是:安踏由于垂直整合产业链,可以整合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利润,从而可以提高盈利水平。2008年底,李宁占地3200亩,投资32亿元的工业园奠基,标志着李宁公司开始向生产领域延伸,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和控制,不但可以有更快的市场反应,同时能够降低成本。随着李宁公司开始产业链的整合,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日趋接近,明天的李宁和安踏的一定会更精彩。1 李宁和安踏的简况1.1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1.1.1 李宁公司发展历程l 1990-1992年 创立阶段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退役后以1990年投资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l 1993-1995年 高速发展阶段 李宁公司本着取之体育,用于体育的精神,通过体育赞助迅速在全国传播推广,广泛建立起以自己的连锁专卖店营销体系,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完成第一次人员调整,专业人员开始进入公司。李宁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代理商主要以体委系统为主,在全国迅速建立起加盟连锁专卖体系。l 1996-1998年 经营调整阶段 随着李宁公司的发展,业务的不断壮大。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公司及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加强公司对市场的调控,进行系统的品牌经营;通过开发中心的建立,引入国际设计师,确定了产品的新定位。 在1996年初,公司开始对资源进行整和,成立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1997年,为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始经营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理顺产权结构。二是产品开发。三是销售网络。 l 1999-2001年 二次发展阶段 李宁公司从成立到壮大,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挑战。虽然我们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品牌的竞争越演越烈,保持和发展我们的优势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公司建立起先进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及规范的品牌识别系统,尝试多种经营方式,并将品牌国际化纳入了战略议程,公司启动了向国际化迈进的第二次发展阶段。 l 2002年之后 品牌重塑阶段,导入战略,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 1.1.2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状李宁公司目前拥有6809多家零售店(数据截止2009年6月30日),2008年销售额人民币67亿多,200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人民币40.5亿,国内市场份额约11.1%。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生产和物流基地。图1:李宁公司连续六年持续稳定增长企业使命:“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企业愿景: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核心价值观:赢得梦想、诚信守诺、我们文化、卓越绩效、消费者导向、突破图2:李宁公司健康的利润率指标1.1.3 李宁股价趋势图和历年分红派息及分红比例图3:李宁股价趋势图对比表李 宁2005200620072008分红派息69,40288,330138,410576,209分红比例37.15%29.96%29.22%79.89%表1:李宁历年分红派息及分红比例1.2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1.2.1 安踏公司发展历程1994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安踏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以营销为导向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之一,安踏企业领导人丁志忠因为其对于中国体育的特殊贡献,被评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现为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全额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质量免检产品”等荣誉于一身,其销售业绩居于全国前列,2007年获“华王金标提名奖”、“华王标榜提名奖”,2008年被第一广告传媒授予“一级广告合作商” ,同年加入中国国际集团已经迈向国际品牌战略。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更是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产品中荣列第一。安踏是中国运动科学开拓者。2005年,安踏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体育用品行业的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致力于运动力学的研究,旨在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创新求变”是安踏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科技创新上,安踏目前共获得多项国家级专利,并成为体育用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大事记:l 1994年: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成立,创建安踏品牌;l 1999年:与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签署代言人合约,以“我选择,我喜欢”作为广告口号;l 2001年:第一家安踏专卖店在北京开设,开始大规模全国性品牌推广计划;l 2002年:开始服装销售与NBA球员巴特尔签署代言人合约;l 2003年:开始配件销售签署连续三年独家赞助全国男/女子排球联赛比赛运动装备;l 2004年:安踏网点遍布全国省市全面赞助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独家赞助球队20042007年间球队的运动装备,安踏成为CBA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l 2005年:提出“Keep Moving”的品牌理念成立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l 2006年:与CBA续约7年,双方合作延续到2012年,冠名赞助中央电视台“安踏CCTV体坛风云人物”。l 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l 2008年:08年9月安踏厦门营运中心正式启用,安踏营运中心搬至厦门,是战略布局的需要,提升企业形象,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办公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l 2009年:09年6月份,中国奥委会与安踏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安踏成为2009年至201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1.2.2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状安踏公司目前拥有6129家专卖店(数据截止至2009年6月30日),2008年销售额人民币46亿多,2009年上半年销售额28.2亿,企业员工总人数13800多人。企业使命: 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企业远景: 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核心价值观:l 品牌之上-我们坚信品牌价值是经营决策的基准,是安踏人倾力维护的核心。l 创新求变-我们从不惧怕变革的风险,预应前瞻的格局,以随需而变的创新,创造客户终身价值。l 专注务实-我们秉承“精、细、实、严”的求真态度,致力与体育事业共成长。l 诚信感恩-我们笃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的处事原则,永怀感恩之心,善尽社会责任。1.2.3 安踏股价趋势图和历年分红派息及分红比例图4:安踏股价趋势图对比表安踏2005200620072008分红派息022,900181,918613,521分红比例0.00%15.54%33.48%67.97%表2:安踏历年分红派息和分红比例302 李宁和安踏公司2005-2008年的重要财务数据(人民币千元):2005李宁2006李宁2007李宁2008李宁2005安踏2006安踏2007安踏2008安踏营业总收入2,483,1623,210,1044,379,7326,754,960671,8001,252,7092,997,9974,647,921营业成本1,324,3471,671,9912,265,9013,469,699544,500936,9141,990,4672,778,993销售费用683,150900,8651,221,6191,883,20661,200132,260425,742758,415管理费用204,168234,730282,357441,84215,00035,256102,532179,854财务费用-1,9541,365-8,67730,975900259-125,447-39,563营业利润*273,451401,153618,532929,23850,200148,020604,703970,222EBIT*271,497402,518609,855960,21351,100148,279479,256930,659EBITDA*296,435438,407681,7641,070,51659,973160,464509,052974,453税前利润273,451401,153618,532929,23850,200148,020604,703970,222税后利润188,34529506347399772730048,000147,400543,431902,649(1-T)68.88%73.55%76.63%78.27%95.62%99.58%89.87%93.04%总资产1,582,8112,165,2852,780,8514,336,929446,103856,3554,630,7384,942,482流动资产1,463,1961,888,8092,173,7992,817,944251,792591,1894,135,9494,350,018现金存款有价证券731,529849,171861,054893,71571,391181,2353,233,1053,493,314应收款票据373,226579,143684,7271,090,576121,212254,288468,057524,010预付款67,824109,951114,071182,9380000存货290,617350,544513,947650,71559,189154,466434,787332,510长期资产119,615276,476607,0521,518,985194,311265,166494,789592,464总负债404,515748,2061,036,2502,247,981335,068618,444480,044461,610流动负债404,515688,452977,4292,086,843335,019618,444480,044461,610短期贷款00100,000607,480050,00000应付款404,515688,452877,4291,479,363335,019568,444480,044461,610预收款00000000长期负债059,7545882116113849000长期贷款00000000有息负债*00100,000607,480050,00000所有者权益1,178,2961,417,0791,744,6012,088,948111,035237,9114,150,6944,480,872投入资本*1,178,2961,417,0791,844,6012,696,428111,035287,9114,150,6944,480,872经营净现金138,605293,390392,924698,96740,542155,163239,6191,015,830筹资净现金-38,340-78,868-67,245-336,19363,01934,6573,186,984-400,341投资净现金-41,690246,488-311,756-424,621-72,193-83,352-264,384-410,294当年现金增减58,575461,01013,923-61,84731,368106,4683,162,219205,195年末现金余额378,368838,867849,887788,04069,916176,3353,231,5153,271,674数据整理说明(1)EBIT=税前利润+净财务费用;(2)EBITDA=EBIT+折旧和摊销;(3)投入资本=权益资本+有息负债,其中:有息负债=长期贷款+短期贷款。(4)假定Kd=实际利率或5%;Ks=股东预期回报率或15%,则:WACC=(有息负债/投入资本)5(1T)+(权益/投入资本)15表3:李宁和安踏公司2005-2008年的重要财务数据3 盈利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盈利能力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营业利润率11.01%7.47%12.50%11.82%14.12%20.17%13.76%20.87%EBIT利润率10.93%7.61%12.54%11.84%13.92%15.99%14.21%20.02%销售净利润率7.58%7.14%9.19%11.77%10.82%18.13%10.77%19.42%ROA11.90%10.76%15.74%22.63%19.17%19.81%20.44%18.86%税后ROIC15.87%44.00%22.81%74.02%28.66%19.41%33.10%20.06%ROE15.98%43.23%22.74%84.48%29.98%24.77%37.94%20.92%营业成本比例59.93%87.60%59.52%84.81%60.24%83.17%59.56%75.56%销售费用比例30.92%9.85%32.07%11.97%32.48%17.79%32.33%20.62%管理费用比例9.24%2.41%8.36%3.19%7.51%4.28%7.58%4.89%财务费用比例-0.09%0.14%0.05%0.02%-0.23%-5.24%0.53%-1.08%一、盈利能力分析: 1、 从销售的盈利能力看:李宁公司作为多年的上市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安踏公司在上市前其销售盈利能力比李宁公司的低,在07年上市后,其盈利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得益于安踏的“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整合利润,提升利润水平。图5:李宁和安踏盈利能力分析2、 从资产的盈利能力看:李宁公司作为多年成熟稳定的上市公司,其资产的盈利能力稳步增长;安踏上市后比上市前有较大增长,上市后表现稳定;图6:李宁和安踏ROE & ROA3、 从资本的盈利能力看:李宁公司稳步增长,资本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品牌价值逐年提升;安踏公司上市前具有较大的资本盈利能力,上市后融资大量的资金,权益分母变大,资本盈利能力显得变小。图7:李宁和安踏ROE & 税后ROIC二、盈利能力的分析结论:李宁公司作为一家多年的上市公司,其资本运营能力已经趋于稳定,品牌运作能力稳定,其ROE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而安踏公司刚上市两年,上市前规模较小,上市后融资大量资本(31亿港币),公司的发展得到大量资本的支持,公司的净利润得到大幅的提高,但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依然没有赶上资本的扩张速度,反倒显得其资本的盈利能力下降。三、盈利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安踏上市之前,无论是其营业额还是净利润,都差李宁一大截,主要是由于李宁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而安踏公司的产业链延伸比较长。2007年7月,安踏上市,成功募资31.68亿港元,是李宁当年上市募资规模的六倍。这使得安踏有了充足的“弹药”扩张市场。两家公司是处在不同阶段,即李宁已经进入了大面积的品牌推广阶段,需要大量的品牌提升费用,所以其费用支出比较高;而安踏是全产业链运营,可以整合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利润,所以2007、2008年安踏公司的盈利能力比李宁公司更强。4 资产使用效率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资产使用效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总资产周转次数1.57 1.51 1.71 1.92 1.77 1.09 1.90 0.97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70 2.67 1.92 2.97 2.16 1.27 2.71 1.10 应收款周转次数6.65 5.54 6.74 6.67 6.93 8.30 7.61 9.37 预付款周转次数36.61 36.11 39.10 45.49 存货周转次数8.54 11.35 10.01 11.73 10.13 10.18 11.60 12.12 固定资产周转次数20.76 3.46 16.21 5.45 9.91 7.89 6.35 8.55 一、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1、从总资产使用效率看:李宁公司逐年提升总资产的使用效率;安踏上市前销售收入少,上市后总资产的使用效率下降。图8:李宁和安踏总资产周转次数比较 2、从流动资产使用效率看:李宁公司的流动资产使用效率稳步提升;安踏07年上市后,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下降。图9:李宁和安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较3、 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看:李宁公司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逐年降低;安踏公司固定资产运转效率逐年提升。图10:李宁和安踏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比较4、从投入资本使用效率看:李宁公司的投入资本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安踏公司的投入资本使用效率没有多大变化。二、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结论:李宁公司作为一个多年成熟的上市公司,其总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趋于稳定;而安踏公司在上市前后有一个比较大的波动,原因在于在资本市场融得较多的资本资金,所以其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比较大,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三、资产使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李宁公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发生变化,原因在于07年和08年李宁公司分别收购了新动、艾高、红双喜、乐途等品牌在国内的资产,而目前这些资产尚未完全处于盈利状况;而且从2007年开始,李宁公司开始逐步调整其“轻资产运营”模式,开始向供应链端延伸,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同时增加了门店数量的投入,这样李宁公司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逐步降低;安踏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发生的变化,则完全是上市之后权益资本得到很大的变化,导致资产使用效率发生变化。5 负债管理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负债管理指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流动比率3.62 0.75 3.07 0.88 2.44 4.30 1.63 9.01 速动比率2.90 0.57 2.48 0.66 1.92 3.77 1.25 8.20 现金比率0.50 0.28 0.45 0.31 0.40 0.78 0.32 0.80 营运资本比率1.81 0.54 1.62 0.65 1.50 1.25 1.37 1.87 总资产负债率0.26 0.75 0.31 0.73 0.36 0.20 0.46 0.10 贷款占资产比0.00 0.00 0.00 0.08 0.04 0.00 0.17 0.00 长期负债/权益0.00 0.00 0.04 0.00 0.03 0.00 0.08 0.00 利息保障倍数1- 103.86 294.88 117.87 - - 31.00 -利息保障倍数2-68.25 263.35 114.41 - - 26.94 -本息保障倍数1-121.90 321.18 3.13 7.47 -4.06 1.68 - 本息保障倍数2-86.28 289.65 3.05 6.20 -2.22 1.48 - 注:利息或本息保障1是根据EBIT或EBITDA计算;利息或本息保障2是根据经营净现金计算。一、负债管理分析: 1、从资产流动性看:李宁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年倾向于合理方向发展(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2,速冻比率为1较合理); 而安踏公司在上市前和上市后两个指标均体现较大的波动性。2、从负债程度看:李宁公司的负债程度在逐年上升,接近50%;而安踏公司的负债程度在逐年下降;图11:李宁和安踏总资产负债率比较4、 从付息还本能力看:李宁公司的付息还本能力在逐年的下降,安踏公司的付息还本能力在逐年的上升。图12:李宁和安踏利息保障倍数2比较二、负债管理的分析结论:李宁公司的发展进入成熟稳定阶段,逐步在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的效用;安踏公司07年刚上市,融得较多的资本资金,在付息还本能力方面不存在问题。三、负债和偿债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两家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李宁公司逐步在运用财务杠杆发挥效用;安踏公司刚上市不久,负债和偿债能力不存在问题。6 现金创造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现金创造能力指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经营NCF/销售5.58%6.03%9.14%12.39%8.97%7.99%10.35%21.86%经营NCF/总资产13.05%9.52%21.10%23.97%22.88%10.14%26.55%22.64%经营NCF/权益11.76%36.51%22.61%88.93%24.86%10.92%36.47%23.54%经营NCF/投入资本17.53%38.23%30.47%78.26%34.70%12.53%41.61%25.11%经营NCF/净利润0.74 0.84 0.99 1.05 0.83 0.44 0.96 1.13 实际经营NCF/应得经营NCF0.77 0.73 0.97 0.99 0.76 0.42 0.90 1.10 一、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1、从销售、资产、资本的现金创造能力看:李宁公司销售额每年保持近35%的增长,每年都新开店铺月1000家,李宁品牌不断在提升,其销售、资产、资本的现金创造能力也在逐年的增长。安踏公司在上市之后,其销售和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08年。而其资本的现金创造能力在上市后反而下降,尤其同比2006年。2、从实际与应得经营净现金比例关系看:李宁公司在05-08年的实际与应得经营净现金比例都小于1,其收益质量不好;安踏公司在08年得到一个好的提高,其经营净现金的收益质量较好。3、从利润的现金含量看:李宁公司在05-08期间的利润中,05年和07年的利润中现金含量不高,而06年和08年,其利润中的现金含量足够。 安踏公司从05-08年的利润中,其现金含量比李宁公司好。图13:李宁和安踏现金能力创造指标二、现金创造能力的分析结论:李宁公司的资产、权益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比安踏公司好;安踏公司的利润中包含的现金量比李宁公司好。三、现金创造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李宁公司较早上市,其资本运作能力成熟稳健。安踏公司刚上市融资,为其迅速发展应得良好时机,而且其“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使利润率大幅提升,现金量得到很好的补充。7 二家公司的财务报表结构分析和比较7.1 损益表结构比较分析损益结构表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营业总收入2,483,162671,8003,210,1041,252,7094,379,7322,997,9976,754,9604,647,921营业成本1,324,347544,5001,671,991936,9142,265,9011,990,4673,469,6992,778,993毛利46.67%18.95%47.91%25.21%48.26%33.61%48.63%40.21%营业利润273,45150,200401,153148,020618,532604,703929,238970,222EBIT*271,49751,100402,518148,279609,855479,256960,213930,659EBITDA*296,43559,973438,407160,464681,764509,0521,070,516974,453税前利润273,45150,200401,153148,020618,532604,703929,238970,222税后利润188,34548,000295,063147,400473,997543,431727,300902,649净利润率7.58%7.14%9.19%11.77%10.82%18.13%10.77%19.42%李宁公司营业成本逐年呈下降趋势;净利润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安踏公司营业成本逐年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幅度较大; 净利润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上升的幅度较大;安踏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追赶着李宁,尤其在上市之后,其销售额大幅提高。安踏在没有进行大幅度、大力度的品牌宣传情况下,其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其“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使得其净利润率得到很好的体现。图14:李宁公司05-08流动资产结构比例表图15:安踏公司05-08流动资产结构比例表7.2 资产负债表结构比较分析资产负债结构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流动资产1,463,196251,7921,888,809591,1892,173,7994,135,9492,817,9444,350,018长期资产119,615194,311276,476265,166607,052494,7891,518,985592,464总资产1,582,811446,1032,165,285856,3552,780,8514,630,7384,336,9294,942,482流动负债404,515335,019688,452618,444977,429480,0442,086,843461,610长期负债04959,75405882101611380总负债404,515335,068748,206618,4441,036,250480,0442,247,981461,610投入资本1,178,296111,0351,417,079287,9111,844,6014,150,6942,696,4284,480,872权益1,178,296111,0351,417,079237,9111,744,6014,150,6942,088,9484,480,872李宁公司现金逐年呈下降趋势;存货和应收账款呈现增长趋势;负债比例呈增长趋势;安踏公司现金逐年呈上升趋势;存货和应收账款呈现下降趋势;负债比例呈下降趋势; 安踏在上市之后,融得31亿港元的资本资金,其资产得到翻倍的增长。总资产已经追上老大哥李宁了。李宁在07和08年间,长期资产也得到很大的增长,这跟其收购几个品牌有很大的相关。李宁的负债占总资产近50%,李宁公司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7.3 现金流量表结构比较分析现金流量表结构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经营净现金138,60540,542293,390155,163392,924239,619698,9671,015,830税前经营性现金206,56242,451395,367156,116565,912278,100944,7981,083,747筹资净现金-38,34063,019-78,86834,657-67,2453,186,984-336,193-400,341投资净现金-41,690-72,193246,488-83,352-311,756-264,384-424,621-410,294当年现金增减58,57531,368461,010106,46813,9233,162,219-61,847205,195年末现金余额378,36869,916838,867176,335849,8873,231,515788,0403,271,674李宁公司2005-2008年末现金充足,经营净现金呈增长趋势,07和08年投资净现金增长幅度较大; 安踏公司05到08年年末现金充足,尤其是上市后07年末和08年末。经营净现金增长较快,投资净现金增长也较快。 安踏在上市后融到大量的现金,供其后面几年的扩张;李宁在充分利用筹资资本进行自我的发展和扩张。8 ROE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g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ROE及其影响因素指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ROE15.98%43.23%22.74%84.48%29.98%24.77%37.94%20.92%EBIT/销售收入0.109 0.076 0.125 0.118 0.139 0.160 0.142 0.200 销售收入/总资产1.569 1.506 1.483 1.463 1.575 0.647 1.558 1.068 总资产/权益1.343 4.018 1.528 3.599 1.594 1.116 2.076 1.103 税前利润/EBIT1.007 0.982 0.997 0.998 1.014 1.262 0.968 1.043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0.689 0.956 0.736 0.996 0.766 0.899 0.783 0.930 留存收益比例63.15%100.00%70.06%84.46%70.80%66.52%20.77%32.03%自我可持续增长率10.09%43.23%15.93%71.36%21.23%16.48%7.88%6.70%预计未来的增长率39704597501003030资金状态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注:也可以用“投入资本”取代“总资产”一、ROE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从EBIT利润率看:李宁公司在稳步的增长;安踏公司上市后,利润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2、从资产周转次数看:李宁公司的资产周转次数趋于稳定;安踏公司总体有下降趋势。3、从财务杠杆看:李宁公司在逐年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自我发展;安踏公司在上市后,基本不用财务杠杆。4、从利息支付程度看:李宁公司至08年开始有利息的支出,而安踏公司05-07年有较小利息支出,到08年就再不需要支付利息,没有长期负债。5、从稅赋效应看:李宁公司的税赋在逐年降低,安踏公司的税赋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在波动。图16:李宁和安踏ROE比较分析二、ROE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论:李宁公司的ROE值逐年提高;安踏公司的ROE在上市之前较高,上市后其ROE迅速下降。李宁公司的资产周转率维持稳定,体现其公司的成熟运作;安踏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在上市之后下降明显。李宁公司的权益乘数在05-07年稳定增长,08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安踏公司的权益乘数逐年下降。三、ROE变化的主要原因:李宁公司的REO逐年提升,其公司品牌价值逐年提升,公司增长稳定;安踏公司在上市前后有较大变化,原因是上市后其权益有较大的变化。四、自我可持续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结论:李宁公司的ROE逐年提高,其留存收益比例在05-07年比较稳定,08年李宁公司进行大幅度的分红派息,其留存收益比例下降,故影响其自我可持续增长率。安踏公司的ROE在上市前后有较大变化,在08年也有大幅度的分红派息,08年其留存收益比例也大幅下降,因此安踏公司的自我可持续增长率波动较大。图17:李宁和安踏自我可持续增长比较分析9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风险指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销售收入增长率32.22%115.67%29.27%86.47%36.44%139.32%54.23%55.03%EBIT增长率49.80%738.67%48.26%190.17%51.51%223.21%57.45%94.19%净利润增长率52.19%671.22%56.66%207.08%60.64%268.68%53.44%66.10%经营杠杆系数 1.546 6.386 1.648 2.199 1.414 1.602 1.059 1.711 财务杠杆系数1.000 1.010 1.003 1.009 1.000 1.004 1.033 1.000 总杠杆系数1.546 6.448 1.654 2.218 1.414 1.608 1.095 1.711 注:由于没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数据,可以用如下公式替代计算:经营风险销售收入增长率/EBIT增长率;财务风险EBIT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一、风险分析:1、从经营风险看: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分险越大。李宁公司在05-08年期间,其经营杠杆系数稳定总逐步减小;安踏公司在上市前,经营杠杆系数叫大,有较大的经营分险,上市后经营杠杆系数逐步减小,但08年安踏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还是比李宁公司高。2、从财务风险看:两家公司的基本没有或者相对很小的负债,财务风险小。图18:李宁和安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系数比较分析二、风险分析的结论:两家公司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较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叫低,表明两家公司目前都是比较健康发展的公司。三、经营风险指标和财务风险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安踏在上市前,经营杠杆系数较大,在05-08年安踏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波动下降,主要是安踏在逐年加大其营销广告的投入。10 创值(EVA)能力指标的历史比较和二家公司的比较分析创值能力指标2005200620072008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李宁安踏税后ROIC15.87%44.00%22.81%74.02%28.66%19.41%33.10%20.06%有息负债/投入资本0.00%0.00%0.00%17.37%5.42%0.00%22.53%0.00%债务资本成本Kd05.02%05.51%7.29%5.51%7.3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