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贯穿鲁迅的一生,他不仅对美术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浓厚兴趣,而且在中国现代美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倡导这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一切对他的文学创作究竟具有怎样的影响?又在他的创作文本上留下怎样的印痕?本文以独特的解读方式,发挥出高超的想象力,将故事新编的文学语言转换成绘画语言,进行一种细致、丰富的揣摩、品味,表现出一种文学与美术上的相通性和鲁迅艺术上卓越的成就。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色彩 在人们亲睹了野草中的那一团惊艳奇绝、息息变幻的“死火”之后,再来读一读故事新编,我想,吸引我们的定是故事新编中那浓烈的视觉刺激。那么,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补天中的描写: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1) 对于这一段的描写,著名画家张汀先生曾惊叹道:“很容易引人联想到印象派的色彩。”在这一片浓郁的色彩中,呈现的是人类创造之初的壮丽与恢宏。如果我们再加以细细品味的话,那么,就会发现,人物的不断远景化,使它的色彩由肉红色到纯白在发生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流动性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依靠色块之间的界限感,而是借助于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相互渗透、消融而形成的缓慢过度的层次感,这种感觉就像你置身于黄昏前的大旷野上,只见天边一团团云彩正在漂浮着,它们似乎正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地向你飞来。这时,你会感觉到,每一块云彩之间融合得如此富有诗意。每一块云彩之中仿佛夹持着大自然无限的美。除了这种泼墨般远色之外,在补天中,作者还十分注重对色彩的冷、暖基调的把握。比如,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2)在这画面上,一边是热情如火的暖色调 ,一边是苍白如生铁的冷色调,两者的结合,即带给人们以一种激情和创造的冲动,又显示出了大自然的威力.鲁迅本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中即提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国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而这种冷暖色调的结合和泼墨的气魄正是当时鲁迅思想的显示和对国家危难的宣泄。显然,作者已把它们运用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 如果说补天中主要以那种强烈、浓郁的大色团为主的话,那么,到了奔月中,就变成了以柔和的银白色为主。并且,更多的关注到光与色之间的交融、渗透与调配。这些可从羿回家途中的一段话看出:还没有走完高粱田,天色已经昏黑;蓝的空中现出明星来,长庚在西方格外灿烂。马只能认着白色的田塍走,而且早已筋疲力竭,自然走得更慢了。幸而月亮却在天际渐渐吐出银白的清辉。(3)这里的色彩虽然有黑、蓝和银白三种,但他们之间的层次是分明的,每一种色彩都保持着自己的单纯性。那么,它又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意境呢?我以为,它依靠的是作者对“光”的运用技巧,有意思的是,在鲁迅的创作中,有多次对“月光”各具特色的描写。比如,小说狂人日记、药、社戏、孤独、伤逝、野草中的秋夜、影的告别等,这里,我们暂且看一下故乡和白光中月光的描写,体味鲁迅对色彩和光在配合上的技巧。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4)白光: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5) 如果说奔月中的月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既渗透出一丝凉意,又若有所失似的清爽的话。那么,白光中的月景,则是一派冰冷、肃杀,仿佛有点点无数的鬼哭,正挟着寒风在你身边吹过,使人不禁打起冷噤。如果说,故乡中的这幅月下小景,带给作者的是一种温暖、愉快的回忆,一种仿佛又回到童年时的乐趣的话。那么,奔月中的月景,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时的淡淡寂寞和哀愁。然而,这些独特的阅读感受都是得益于光亮的波动之中。所以说,即使在奔月的那段描写中,“色彩”虽然保持着自身的单纯性。但是,由于有了“光亮”的作用,它们都显得相互流动起来。显然,鲁迅在创造故事新编时的心态是极为特别的,与他创作杂文时的那种直接、具体、迫切的状态恰好是相反的;它极为自由,是一种游戏的心态,一种超越。从容的玩弄和凝视着宇宙古今,它和呐喊、彷徨的那种悲剧氛围是完全相反的。鲁迅在和“无物以阵”搏斗以后有一种悲凉而滑稽的感觉,这就是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时的一种心态“凝视、玩味、游戏、悲凉而又滑稽。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获得一种升华和超越,从沉重中脱离出来,对历史文化不再是承担,而是打开来看看。?薄奥逞覆鹂衫罚咒烊鞯刂毓沽死罚刮颐怯辛艘恢中碌睦贰虼恕豆适滦卤唷肥嵌岳肺幕蜕囊恢肿杂啥羁痰哪印!倍侗荚隆返拇醋鳎氏殖龅娜岷偷纳饔谕砟曷逞傅哪侵殖叫纬闪艘桓鲎酆稀砻娴牡咳词凳翟谠诖蚱屏思榷氖笨障拗疲拧?SPAN style=COLOR: black今、人、神至于一台;化解固有的体式格调,改变单一的表现模式,使写实、浪漫、象征、隐喻、传奇、魔幻集于一境,寓凝重于轻松,在诙谐、戏谑中冲消了一切既你的庄严与神圣。鲁迅十分珍视自己创作野草是心灵的超越而获得的自由心态。那么奔月创作时心灵的超越轻松、洒脱、自由的心态,则是在更高的意义上的。既在人类学与民族学意义上获得的心态的自由,而与野草内在契合。因而也深刻地体现了“鲁迅的哲学”。到了铸剑,鲁迅对色彩的运用,进入了一个自由挥洒的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无数的色彩在交相辉映,多重的形影在互涉变幻,充满着一种油画感。这体现在:一方面,他创造性地在一个画面中,运用了那些极难和谐的色块,如黑、红。按照色彩理论,色彩混合的表现性的大小:主要不是取决于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色彩本身,而是取决于这种色彩受到“折磨”的程度,只要通过某一色彩向另一色彩靠拢时所显示出的紧张力,才能更好地把其表现性揭露出来。马克思说过:“色彩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6)色彩的浓淡、厚薄、冷暖,用笔的轻重、刚柔、虚实,对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红”与“黑”的配合,可以说,创造了一种高度的表现性。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通过这种“黑”、“红”与一种奇异的“形”、“光”相配合,从而使油画获得一种充沛、涌动的生命感。比如,下面的这几段描写就是如此的: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7)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黑,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8)但同时就听得水沸声;炭火也正旺,映着那黑色人变成红黑,如铁的烧到微红。(9)在这里,无论是色、光、形都运用到了最饱和的状态。画面就像积蕴着无数的力量一样,仿佛瞬息之间就会崩裂一样,整个画面的色彩充满了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和动力。在这里,画面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色晕和光轮,而只有色的凝聚,形的突兀和光的印射。一切都表现出一种临界性的状态,似乎画笔只要一闪失,一切都将变了个样。我以为,在这里,就可以充分看出鲁迅作为作家的天才。因为在画面中,“色”、“光”、“形”这三方面,都必须齐头并进,都必须不断向一个极致的顶点冲击,只要有一方面稍微置后一些,那么整个画面的那种力量感就会被破坏。这就有如那奔腾而来的不尽的激流,不停地汇聚在一个狭窄河道的出口听!那涛声有如万马齐鸣;看!那水势正千钧一发。鲁迅所处的是一个新的春秋战国的时代。不过,这个春秋战国的时代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范围之内,并且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已经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那么超脱,可以自由地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帝王服务。他被历史地陷在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衰败的民族中,而必须作为一个比先秦诸子所面临的更巨大、更复杂,也更险恶、更可怕的世界。而鲁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却落在了一个较之先秦诸子更低微、更渺小、更屈辱的社会地位上。即使在自己的想象中,他也已经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那种能够驾驭整个世界的感觉。不但全部的西方文化对于他是一个异己性的存在物,是他无法驾驭也无法左右的文化肌肤,而且对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他也只是幽囚于其中的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有感觉、有灵魂的生命体,他开始的是一种新的人生,他必须在这个新的人生道路上走到自己的死亡。铸剑无论是在情感的表现上,还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深刻体现出了鲁迅的这种思想哲学,并且作为故事新编的转折点,它就像那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一经流出源头的水域,就变得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一样。如果你把故事新编按顺序从头到尾的读一遍的话,你就会发现,整个小说文本的色彩与色调是以铸剑为界,从一种明亮、热烈,向一种黯淡、昏黄变化,在非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对色彩已经没有了像前面几篇那样强烈的关注和尽情的泼墨挥洒。而这恰恰充分地印证了鲁迅的一种思想倾向。 鲁迅人生的第一步是在民族危机的感受中迈出的,而鲁迅在这其中形成的“立人”思想,又不同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这种人生哲学。鲁迅认为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存在的,也是美好的,但这种关系又是十分脆弱的,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注定要受到严重的破坏;而 这种关系一旦破坏,人就不能不面对这个不完美、不和谐的现实,反抗这种不合理的现实关系,并以人类的生命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较近于合理的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能在一片昏黄的背景中,忽然看到一些崭新、闪亮的笔触。如这样的一段描写:“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10)这些清晰的色彩,夹杂在非攻中那沉闷的叙述氛围之中,它的闪现会使人们心中一亮,产生一种满足的愉悦感。然而,到了理水中,在这种色彩的运笔上,作者已经有意渗透了一种强烈的做作和滑稽的感受:“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11)这里运用的是一系列色彩的排比,然而,却都是些落入俗套的话语,这说明了这些使用者(大臣们)有意突出风景的色彩美感。但是,让人读起来,却更感到贫瘠、单调,即大自然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失去了活力,而只剩下一种物质性、欲望性的存在。而鲁迅先生也曾在美术略论上把美术的意义加以具体的说明,说美术是英文里的art,必须有“天物”、“思理”、和“美化”三要素。(12)非攻做为鲁迅先生后期的作品,明确论定:“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了。”(13)虽然这些色彩的排比有些俗套,但却是“巧”的运用,“美化”的结果。再翻开出关一文,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滚滚黄尘,使人窒息。大致描写如下: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14)像出关中的这种灰蒙蒙、浑浊、黯淡的色彩,在故事新编的后五篇小说中随处可见。梵高曾说到:“色彩本身就表达某种东西。”实际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和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我们从故事新编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地运用色彩这一角度,也能把握到鲁迅独特的心理状态。在补天的瑰丽、灿烂的色彩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颗重新汇入时代潮流的心灵,置身于创造之中的气魄和欢乐。在铸剑的那种“黑”与“红”极致化的色彩表现之中,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满蓄着刚烈的复仇之情,一种如地火般的突兀、在运行的冲动。整个画面犹如那燃烧的火盆,枯黑的木炭因燃烧而爆发出阵阵的爆裂声。同时,就在这火星四射的刹那间燃成灰烬,然而,整个火盆的火势却因此更旺了。是的,在阅读铸剑时,你会感到一阵灼热,这种灼热感不仅亲斥着你的肌肤,而且,似乎还在不断地弥漫开来。读这些文本的感觉,就像置身于北方的冬天,一阵大风扬过,大街上灰尘,黄沙扑面而来,钻进你的脖子,你的鼻孔,在这一片既没有白日的明朗与美丽的风光,也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射进来的世界里,却最真切地让人看到鲁迅晚年思想的沮丧和阴暗。色彩对于直觉来说,是一条热线,色彩传递的信息甚至优于语言传递的信息,如同猎人能够指着雪地上的血迹,他就无须再开口说话。因此,从补天到铸剑,再到出关,在这一色彩的系列变化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鲁迅心灵和情感变化的痕迹。而于此,这些色彩的强烈感官刺激,更让我们体味到了鲁迅笔下的那种漫画感。对此,鲁迅曾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遍的方法是夸张,但不是胡闹”。比如,在补天中,女娲是一个高大的创造力的形象,而在画面中,作者有意同时设置了一个出现在“两腿之间”的所谓的“小丈夫”。这种就借助于“大”与“小”之间的强烈对比,从而打破了画面构图的均衡。另外,在铸剑中,作者有意描写了“侏儒”的形象,让这些短小滑稽的人物得宠与国王,并穿行于威严的朝廷之上,则使人感到这个王权的荒诞。高更曾经说过:“色彩,由于它给我们的感觉是谜一般的东西,我们只有谜一般地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合乎逻辑性。”(15)鲁迅则真正把马蒂斯所谓的属于感觉王国的色彩引导走上了精神的道路。体现出了属于他自身的自然属性,神秘而有谜一般的内在力量。鲁迅在艺术创作上的多样性,他既能挥动如椽之笔,挥洒泼墨,创造出补天的壮举,射日的雄姿与复仇的激情,也能运笔自如,速写而成。在故事新编中,他有时只要轻轻地刻画某一个小动作,就能揭露出这一类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实质。比如,在补天中,女娲“伊瞥见有一个正在白着眼睛呆看伊;那是遍身多用铁片包起来的,脸上的神情似乎很失望而且害怕。”(16)描写出这些小东西们的荒诞无耻的面目。在出关中,描写了签子手:“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橛着嘴走开了。”(17)他的笔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个法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强化训练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定向测评试卷(详解版)
- 2024安全监察人员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考点解析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考点梳理】附答案
- 2025职称计算机综合提升测试卷带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4年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考点解析自考专业(市场营销学)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考点解析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综合测评试卷(详解版)
- 血糖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淘宝开店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