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doc_第1页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doc_第2页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doc_第3页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03班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21与朱元思书一 教材解读:作者 是南朝文学家。作者通过放舟所见和从流飘荡的切身感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 ”,抒发了热爱家乡山川,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和意欲归隐的情怀。二重点词句:1.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2.一词多义:(1)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2)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3)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古今异义:鸢飞戾天者 古: 今: 经纶世务者 古: 今: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 今: 4.重点虚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词类活用: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6.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 三阅读鉴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天山共色( ) (2)猛浪若奔( ) (3)皆生寒树( )2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理解性默写。(1)作者在第一段中将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概括为: (2)写出江水澄澈,透明的静态美的句子: (3)写江水湍急的动态美的句子: (4)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 (5)全文的抒情句: 4第二段加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22五柳先生传一 教材解读:陶渊明是 著名诗人。他隐居农村后,自号“ ”,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的自传,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对“五柳先生”的生性爱好和生活情况进行了真切的描述,像人们展示了他不求名利,安贫乐道,期望已诗酒自乐的情怀。二重点词句:1.一词多义:葛天氏之民欤 或置酒招之 2. 古今异义: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古: 今: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古: 今: 3. 重点虚词:(1)因以为号焉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无怀氏之民欤 4. 词类活用:(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亲旧知其如此 5. 成语:不求甚解: 三阅读鉴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期在必醉( )(2)曾不吝情去留( )(3)性嗜酒( )2.翻译“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3. 理解性默写:(1)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 (2)表明先生吃穿住的句子: (3)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4)引用黔娄之妻的话表明心志的句子: 4.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 (2) (3) 23马说一教材解读: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这篇文章的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二重点词句:1.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耶 2.一词多义: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重点虚词: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 5.重点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阅读鉴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执策而临之 (2)其真不知马也 (3)虽有千里之能 (3)安求其能千里也 2.翻译:(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理解性默写。(1)写伯乐对千里起决定作用的名句: (2)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名句: (3)食马者浅薄无知的表现: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5)对食马者进行强烈的讽刺的是: (6)文章的主旨是: (7)怀才不遇的人常感叹的句子是: (8)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伯乐比喻为 ;把千里马比喻为 ;把食马者喻为 。4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_;喻光阴迅速,谓_ ;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_ ;祝事业有成,则言 _。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教材解读:宋濂,明代文学家,著有宋学士文集。这篇赠序,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然后对比当时的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指出学业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用心与否,最后说明作序的缘由,表达对马生的期望和勉励之情。二重点词句: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2.古今异义:走送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重点虚词:藏书之家 弗之怠 走送之 乡之先达 当余之从师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俯身倾耳以请 不敢出一言以复 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4.词类活用:寓逆旅 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腰白玉之环 5.重点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三阅读鉴赏: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1.解释下列加点词。(1)无从致书以观( )(2)媵人持汤沃灌( )(3)录毕,走送之。( )2翻译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5诗词曲五首一默写。(1)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3)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亡,百姓苦。二对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喻,对比)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反问)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比喻)三理解性默写:(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中借典故来含蓄的抒发长期被贬官的辛酸的诗句: “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景象的诗句: 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的诗句: (2)赤壁诗中借周瑜、曹操典故来表明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诗句: 以二乔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时东吴政治军事形势重大影响的诗句: (3)过零丁洋诗中表明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的诗句: 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遭遇的诗句: 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和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的诗句: 写出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言的诗句: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决心的诗句是: 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危难而颤栗痛苦心灵的诗句是: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四运用型默写。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代的词句是:_,_。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_,_。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_。4、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取义” 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_,_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_,_。6、借古论今: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以“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比喻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8、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 9、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10、虽然社会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但是许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所说的那样:“_,_。”默默地为社会努力工作。11、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_,_。” 课外文言文阅读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旦而不鸣 或:皆足取祸也 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翻译: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自见之谓明。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呜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注释】戌刻:下午七时至九时。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1.下列加点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适客稷下(恰好) B.各疾趋出(迅速)C.并忘其末衣也(衣服) D.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改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墙倾屋塌之声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众骇异,不解其故 并忘其未衣也C.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仆而复起 学而时习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翻译: 4.“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简两片竹简。识(zhl)记住。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2文意理解。(4分)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水仙 (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