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练习1教学案.doc_第1页
五上练习1教学案.doc_第2页
五上练习1教学案.doc_第3页
五上练习1教学案.doc_第4页
五上练习1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宝塔片区五年级教学案 练 习 1主备:李家大山小学 审核:宝塔路片区五年级语文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设计说明:1.阅读“风”的片段,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注重积累背诵古诗; 2.诵读与欣赏题秋江独钓图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的领悟;3.口语交际,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应说些什么,怎样说。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5、学写毛笔字。学习重难点:1.阅读“风”片断,自主朗读诗句,感受小诗清新的语句,感悟诗人灵动的思绪;回忆日常所见,进行模仿。2.背诵带“风”的诗句,注意积累,并注意对有关诗句分主题进行梳理。3.口语交际,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比较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体会请教别人时注意方法的重要性。资料链接:题秋江独钓图作者简介: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贻上,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要求笔调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风韵和含蓄性。王士禛的五、七言近体诗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特色。他不重视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大部分诗是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的,偏于对艺术技巧和意境的追求,是他的创作理论的具体体现。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2、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大声朗读“风”片段,直至熟练2.说一说含有“风“的成语” 、 、 、 3、回忆关于风的古诗句。 作业评价 二、课堂助学(一):诗歌揭题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先听老师朗诵一首诗,看谁能猜出它是什么?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生答,师小结:对,是风。风是一种自然现象,词典中是这么说的: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风有哪些特点吗?2、交流讨论:无形 无色 看不见 摸不着 感受得到3、诗人眼里的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去读一读,感受一下。(二):读熟诗歌 理解诗意 感受意境1、学生自由读诗。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思考:风儿来无影,去无踪,怎么知道它在哪里。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3、指名读诗,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进一步感受小诗清新的语句,感悟诗人灵动的思绪。4、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风的存在,风的特点。读出诗的优美意境。5、学生再次练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个人示范朗读。(三):观察插图 展开想象 续写诗歌1观察书中三幅插图,说说风儿还会出现在哪里。(飘扬的国旗、转动的风车、鼓起的风帆)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风儿还会在哪些地方存在。(松林、飘起的裙摆、摇动的树枝、斜斜的炊烟、飘动的白云)3、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4、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范读鼓励。(四):写好钢笔字1、认真描红。2、组内展示钢笔描红。评价一下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重点说说好在什么地方?三、当堂训练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了解到的风会有哪些?微风、狂风、 、 、 、 、 2、给风分类。(按季节分,按风力的大小分,)3、积累带有“风”字的成语。春风化雨、斜风细雨风风雨雨,风华正茂,暴风骤雨,和风细雨,凉风习习,金风送爽,风雨无阻,风雨交加,风吹浪打,风吹草动,闻风而动,风刀霜剑,风风火火,风驰电掣,风花雪月,风卷残云,风马牛不相及四、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 )下多大的雨,小红( )会准时到校。(2)( )珍惜海洋资源,海洋( )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3)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 )能完成。(4)老师讲的这些话( )伤害了你,( )帮助了你。(5)他写的作文( )言之有物,( )平时善于观察。2.积累关于“风”的诗句。(1)、 ,花落知多少。(2)、野火烧不尽, 。(3)、不知细叶谁裁出, 。(4)、天苍苍,野茫茫, 。(5)、等闲识得东风面, 。(6)、千里莺啼绿映红, 。(7)、迟日江山丽, 。(8)、儿童散学归来早, 。(9)、羌笛何须怨杨柳, 。(11)、 ,明月何时照我还。(12)、 ,润物细无声。(13)、青箬笠,绿蓑衣,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5)、沾衣欲湿杏花雨, 。(16)、 ,将军夜引弓。 作业评价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写出关于风的词语(四个) 2.写出关于风的诗句(两句) 二、课堂助学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教学第一部分。(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3)仔细观察,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4)练习朗读和背诵。(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教学第二部分。(1)你们头脑中是否有一幅画?(2)介绍古诗中的题画诗,这类诗“诗中有画”。(3)自读感悟:读了题秋江独钓图,你能感受到诗中有画吗?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2.指导。(1)读一读题中四种场合下所遇到的问题。(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并思考: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样向别人请教?(教师相机总结板书:说清楚、有礼貌)(3)分组分问题练说请教方法。(4)每组就每个问题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3.反馈。分角色表演。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