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 2.5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 2.5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 2.5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 2.5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 2.5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苏轼词两首 晨读案 心灵点灯 预习案 聚沙成塔 研读案 多维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 小组研讨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以酣畅淋漓的笔墨 创造出一种恢宏峥嵘的意境 请结合该词内容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 定风波 即景抒情 语言自然流畅 笔调风趣幽默 体现了东坡词的独特审美风格 请结合该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 作于黄州谪所 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 抒写作者任天而动 苦乐随缘 开朗达观 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上片写雨中 下片写雨后 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 东坡行吟图 表现了处变不惊 笑对苍茫 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潇洒气度 流露出闲散江湖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隐逸之思 揭示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 归去 妙境 这首词道眼前景 写心中事 以曲笔直写胸臆 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小见大 富含哲理 二 师生探究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的开篇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 是怎样引起下文的 参考答案 1 词的开篇 大江东去 即将一条浩浩荡荡 不舍昼夜 奔腾不息 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 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 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 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2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中 淘尽 一词与 千古风流人物 搭配 饱含对时光易逝 岁月无情 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 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 苍凉悲叹 同时将下文 周瑜 的身份归入 英雄之列 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2 词的下阕是怎样刻画周瑜形象的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 英气不凡 参考答案 1 小乔初嫁 美人衬英雄 写尽俊伟风姿 羽扇纶巾 描写周瑜儒将装束 手握羽扇 头戴纶巾从容娴雅 一派儒将风度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 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十年 放在一起写 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 建功立业的形象 2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抒发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苏轼这年四十五年 不但功业没有建树 还戴罪被贬黄州 怀古思今 感慨万千 故国神游 以后几句就是抒发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3 定风波 的下阕结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饱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这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 同样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 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 风雨 二字 一语双关 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 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不管是风吹雨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