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成灾机理.doc_第1页
园林病虫害成灾机理.doc_第2页
园林病虫害成灾机理.doc_第3页
园林病虫害成灾机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成灾机理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20134241020 刘莹莹摘要:为了丰富城市景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生态景观体系。然而园林生态其本身具有局限性,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本文针对园林生态的局限性特点,分析其诱发病虫害的成灾机理。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病虫害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外来绿化树种的到来,使园林植物的种类更为丰富。然而,城市园林植物多处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城市或人口稠密区附近,人为干扰严重,城市园林植物在近郊区与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相连接,除城市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种类外,还有许多来自上述作物上的病虫,有的终身寄生危害,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1-2;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相对稀少,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低,落叶很快被清扫干净,不能进入生态系统循环,同时天敌系统脆弱,稳定程度差2,园林植物的栽培方式多样,品种交换频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观赏高要求,使得园林植物的栽培复杂多样:实生,水培,露地,温室等。这为病虫害互相危害,传播提供了条件。城市园林是人工植被,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城市中的园林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脆弱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3;致使城市绿地系统难以建立起稳定平衡的生态功能。针对以上园林生态系统特点,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和成灾有其自身机理。一、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力度不够,人、技薄弱园林部门很少具有检疫权,大量外来苗木及客土种植时已带虫、带菌,引起危险生物入侵,对本地绿化苗木的生产和绿化造成威胁4。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地区交流的增进,园林植物的交流和引进也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给病虫害蔓延提供渠道,增加外来危险害虫入侵。外来病虫害在新的环境中由于天敌缺乏加之适宜的环境,得以快速蔓延5。加之防治该种病虫害的经验不足,使一些外来病虫害上升为该地区的主要病虫害,超过本地病害。如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它们的危害范围近些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扩散。根腐病原菌、锈病菌随着草坪植物的种植而逐渐增多6;像美洲斑潜蝇、吹绵蚁、薇甘菊、椰心叶甲等是典型的外来物种,会对植物造成很大危害。同时没有专门的植保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园林工作人员所受的专业培训不够,对病虫害的问题认识不足,从而对病虫害加以盲目控制,造成越害越治,越治越害的局面。二、园林植物种植及其功能单一多样性的植物群落能更好地发挥调节气候、稳定水文、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作用。植物的多样化可有效改善绿地土壤条件,也可使病、虫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使病虫害不能迅速大范围蔓延,抑制病虫害对绿化成果的威胁。而植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则会降低绿地系统的适应能力与稳定性,会使地力衰退,爆发病虫害而导致生态灾难7。城市园林植物栽植品种选择单一,植物群落简单,这种人工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食者( 包括多种生物) 和天敌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很难建立起来2、6。单一品种成片大量种植或是病虫转主寄主混植现象严重,为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这个时期,刚入侵的病虫害因缺乏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制约,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就会在这些充足而连续的植物食料上迅速生长繁殖。但当前园林绿化中普遍重视观赏功能,而忽略其它功能。例如有些夏需庇荫冬要阳光的北方城市为求“四季常绿”而大量使用常绿树种大叶女贞作行道树,苏州也大量种植香樟作行道树。由于光照不足,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近年来常德市为了实现“黄土不露天”和追求“四季常青”,大量更替乡土树种,铺设了冷季型草坪如高羊茅草、美国二号草,由于这些品种不适应本地区夏季高温炎热气候环境,导致草坪病虫害严重发生,大片草坪死亡,不得不重新改种9。三、植物配置不合理园林植物配置一味的追求美感,忽视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原理、他感作用和病虫转主寄生植物的配置,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搭配种植,这样反而有利于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传染,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6。如苹果、梨、海棠若和桧柏混栽则会诱发苹(梨)桧锈病;松树和芍药混栽易诱发松芍锈病;在杨、苹果树园周围种植桑、枸、栎、小叶朴等树种,会加重桑天牛的危害8,葡萄在卷心菜、萝卜旁生长不好,核桃周围的苹果生长不好;很多植物受石松、云杉、银冷杉的影响而受到毒害;葱与菜豆、枳树与云杉、栎树与白桦、番茄与黄瓜等都不能间种。当今流行草坪热,色块热,不管地理条件如何,不管位置如何,一律以色块加草坪以绿化。确实,色块栽植后,见效很快,一年成活,两年修剪成形。但是,为了保证效果,往往小灌木栽植密度较大,忽略了树木的生长性,过密的植物不通风,病虫害较多9,错误的修剪方法和时间,不合时宜的防护措施等,都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四、化学农药防治过量把农药使用作为解决病虫害重要或唯一的手段,造成不适当地施用农药10。园林系统每年有90%以上的农药是用高压喷雾。将这些化学农药喷洒在市民集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居住区以及行道树、园的绿地植物上。这种单一、粗放的喷雾使用方法,喷洒在虫体及植物上的药剂常常不足10% (其中真正起到防治效果的不足2% ),其余90%左右的药液流失到地面或挥发到空气中。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农药祢慢,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杀伤了大量天敌,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造成了害越治越多,农药越浓的循环1。防治成本逐年增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另外,导致病虫种群变化,那些个体小、增殖率高、营隐密生活的昆虫,由于在生态对策上具有积极的遗传特性即通过改变基因组配、扩散能力、基因频率的调整更好地适应环境,骤然上升并流行为害。农药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微量元素的吸收代谢,阻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生长势减弱,又助长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100%的“彻底消灭论”,导致天敌的生存面临威胁。园林植物与病虫害建立了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受到外部因子强力影响时,它们之间相对的平衡动态消失,这种现象往往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发生突然的病虫害暴发成灾。五、忽视天敌在未来的病虫害管理体系中,植物的抗性、天敌的作用、栽培防治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极大的加强,而化学农药的作用将显著地减少。其中,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植物生态系统中,植物害虫天敌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11。但天敌应用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见效较慢、技术要求高等,目前还不能被广泛接受12。在生产实践中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天敌昆虫造成很大的危害。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侵占鸟类的栖息地。园林植物结构单一,不能为天敌昆虫提供足够的花蜜植物、避难所及替代寄主或猎物。因人工的生态系统没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复杂,使群落结构单纯化,天敌的食料选择小,从而对园林植物的小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不高,为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六、园林植物立地条件差园林植物所处的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和污染性直接影响了园林植物成长势下降和病虫害的猖獗为害。人口的过量增长,土地和空间的不合理利用,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过量废物的排放,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减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复杂,大片的硬化地面,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光照条件恶劣,生长空间狭窄,人为破坏严重,在加上大气污染,气候变暖,都大大助长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甚至暴发成灾4、13。一些不适宜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以及相关设计人员不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而错植,使植物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下垂死挣扎。城市环境和园林植物病虫害之间这种脆弱的生态关系中,病虫害的发生常具有人为性,隐蔽持久性,突发性,灾难性。七、忽视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由自然环境选择出来的或经过长期栽培已经证明特别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具有树种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抗污染、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的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由于长期栽植,其病虫害和天敌已经形成了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的生态群落,因此在园林设计上选择乡土树种是无公害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14。个别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者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地理环境等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也间接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园林绿化成本的增加。然而,为丰富城市景观常常需要从其它地区,引进一些本地缺乏的花卉和园林树木。这种苗木的频繁交换、调运还有民间相互馈赠和私人携带的花卉,有时逃避了检疫机构的检查,给各种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提供了渠道,由于当地缺乏对外来病虫害的调控机制,使有些危险性病虫害在地区间传播开来,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总上所述,园林病虫的成灾原因可以归纳为:一、具有某种病源或害虫;二、具有寄主;三利于病害发生或流行虫害的适宜条件。然而要造成一定的灾害,还需要有一定量的病源或虫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寄主植物的受害生育期,对园林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结束语 城市园林生态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园林病虫害防治不是主管防治一个部门的事。应该协调设计、施工、经营管理部门共同判定建设方案、管理规划和实施办法,保证有个稳定的生态结构。就防治部门而言,必须有明确的分工,科学进行防治设计,注重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应抓紧、抓好城市园林几种主要害虫生命表的研究;确定主要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找出最适的决策依据;需建立情况信息网,及时解决范围内和局部各种害虫的种群动态等,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在全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可行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病虫害防治必须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组分和调控,才能持久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参考文献1刘启宏.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J.甘肃科技,2009,25(20):158-160.2田旭朝,杨庆仙.从园林病虫害发生特点谈防治策略J.河北林业科技,2008, (2):35-37.3谢文田,雍继伟.浅谈园林病虫的存在和猖獗J.中国森林病害,2001 ,(1):60.4徐连江.园林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 (3):204-208.5于华丽,李奕震,王祥林.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的几点思考J.山东林业科技,2007 ,(5):93-95.6赵越,朱冠华.浅谈植物保护在园林设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133-134.7胡自军.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J.福建林业科学,2007,34(2):240-242.8张君达,韩继红,李传省.试论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森林病害,2003,22(4):38-40.9胡慧兰.试谈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J.四川建材,2009,35(4):243-244.10谢严冰,卢庭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