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_第1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_第2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补充材料一、道家思想1.道与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2. 无为而治无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无为”不是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所作为,即不妄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以无为治理天下,与民休息,天下才能和平安定。二、儒家思想1. 孔子的仁礼学说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者爱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 “仁者人也”(仁也就是人道) ; 他提出爱人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在正面是“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 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在反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 不希望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孔子讲“克己复礼”,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制自己,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 )。儒家的“礼治” 的根本含义为“异”,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2. 儒家以德治国思想 儒家主张“仁政”,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从内向外、从个人到群体的推演法则。主张从“内圣”到“外王”,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修为。只要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好,是一个“仁君”,就会自然而言地推行“仁政”,那么就是天下大治。这样,根本不需要外在的强制和压迫,自然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天下大治。所以儒家主张“王道”,念念不忘的是商、周开明时期“三百里而王天下”盛世。3.孔孟荀对儒学发展的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4. 相关补充(1)孔子主要贡献思想:核心思想:提出“仁”与“礼”学说,主张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即德治)。 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文化:编订“六经”,(后乐亡佚,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2)孟子思想主要继承发展孔子思想的“仁”(德治),提倡“仁政”,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 民贵君轻 ” (“民本”思想);“性善论”(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张人的善性)(3)荀子思想主张礼、法并用。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所以强调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3、 法家思想1. 历史观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2.治国方略 慎到提出了 “ 势” , 告诉君王守住自己的 “ 权势” 与统治地位的重要意义, 申不害教给了君王驾驭群臣的 “ 术” , 商鞅则教给了君王统治万民的 “ (刑)法” 。 荀子的出色弟子韩非把前辈的这些思想 “ 集成” , 实现综合创新, 构建了一个融合 “ 法、 术 、 势” , 建立并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理论模型。 4、 墨家思想1.兼爱 不分亲疏、不分远近的普遍的爱。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的相爱,反对儒家有差等的爱及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2.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墨家坚决反对周礼规定的宗法世袭制和任人唯亲的“亲亲”原则,明确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这些人并不都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