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集锦.doc_第1页
修辞手法集锦.doc_第2页
修辞手法集锦.doc_第3页
修辞手法集锦.doc_第4页
修辞手法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手法(9种)一、比喻1、知识点: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又分3种: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像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像”、“像似的”、“像一样”、“如”、“好比”等。例:不得不出门的人,像鱼儿一样在惊涛骇浪中挣扎。暗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是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是:“是”、“变成”、“成了”、“构成了”等。例:毛主席是红太阳。借喻:不用比喻词,直接把甲说成乙。例:漫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太阳。(把雾比作幔)2、练习题:A、判断类:(判断下列各题是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看了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我仿佛又回到了欢乐的童年时代。、站在草塘,我如置身于一幅美的好画卷。、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的嘴唇干得裂开好几道口子。B、把下列句子写成比喻句。、水很清澈。 、爸爸的手很大。 、书的内容很丰富。 、运动员跑得很快。 C、按要求填空。、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这是一句比喻句,它把( )比作( ),或用( )来比喻( )。其作用是: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这句把( )比作( ),或用( )来比喻( )。3、考点:(1)、改写成比喻句;(2)、众多句子一起来判断;(3)、在文章中找比喻句,并说比喻的好处。4、比喻的作用是:用了比喻使事物更生动,更形象。例如:他跑得像风一样快。(作用:把他跑得快写得更生动,更形象。)备注:1、考试方式多种多样,切忌死记硬背;2、千万不要把它与说明方法混为一谈,用了比喻句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二、拟人:1、知识点:是把事物当做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必须“人情化”。如:1、金鱼悲伤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2、黄莺在欢快地歌唱。2、练习题:(1)、判断:(请在括号里写上修辞手法,没采用的不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我们做任何事不要只想到自己。(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 )(2)、按要求写句子。、用“白云”一词写一个拟人句。 、小树在微风中摆动。(改写成拟人句) 、用上“河水”写一个拟人句。 、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3、考点:、最多的是判断;、仿写;、在短文中找出拟人句,并作批注。4、作用:把事物写活了。(如果是批注,就要写出具体把什么事物写活了。)例如:小树在向我们招手。(把小树写活了。)三、排比:1、知识点: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排比句是由排比组成的句子。如:1、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雨是最寻常的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1)由词组排列的:(标点:在它们之间加顿号。)如: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不怕艰险,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2)、由句子排列:(标点:在它们之间加逗号。)如:中国人民是坚强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3)、由句子组成:(标点:在它们之间加分号。)如: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去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2、练习题:(1)仿写:、例句:诚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张通行证,声誉是事业成功的一串验证码,失败是人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梦想是人生路上的一颗指明星。我会仿写: 、例句: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落叶推开秋天的门,雪花推开冬天的门。我会仿写: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去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我会仿写: (2)、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写两句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小树,那快乐就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3)、2011年5月21日,中国登山队员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请仿照下面给的例子,在写一个赞扬他们的句子。例:你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你们的勇气是那样令人敬佩,你们的精神是那样的伟大。 3、考点:(1)、判断;(2)、仿写;(3)、带有条件的仿写;(4)、找短文中找出排比句,并说出其作用。(5)、排比中的标点。(见上)4、作用: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强烈的感情。四、夸张:1、知识点: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1)、扩大 例句: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突出香味浓)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突出欢乐的心情)(2)、缩小 例句:他走得太慢,连蜗牛都会超过他。(突出慢)教室里安静极了,连落根针在地上都听得见。(突出静) 2、练习题: (1)、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会场上掌声很响。 、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大。 、他跑得很快。 、他家的房子真小。 (2)、判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在括号内写上)、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送到四面八方。( )、工人叔叔吼一吼,大地都要抖三抖。(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考点:(1)、判断;(2)、根据要求写;(3)、找出文中的夸张句。4、作用:强调事物特征,鲜明地突出情感。五、反问:1、知识点:也称反诘,不需要人回答,答案就在其中。2、作用: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意思更加肯定。例句: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你怎能不带我去呢?3、你难道该这样做吗?3、练习题:(1)、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如怎、怎么、难道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例爬出来。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舒服。 、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4、考点:(1)、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2)、判断是否反问句,最大可能是将它放到与设问句一起来区分。六、设问:1、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别人来回答或自问自答。例:自问自答。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他就是欧立希。2、练习题:(1)、判断下列问句是哪种问句,把序号填在括号里。、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A、看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怎能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是谁创造了历史?使我们劳动群众。( )D、咱们班得了第一,难道你不高兴吗?( )E、这地方离家有多远?( )3、考点:(1)、判断;(2)、仿写。七、对比:1、知识点: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2、作用:使事物特征更加鲜明、突出。3、例句:我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却从没见过桂林的水。(桂林山水)4、练习题:(仿写)(1)、突出环境好。 (2)、突出西湖的美。 5、注意:对比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要与说明方法作比较区分开来,当说到说明方法时,一定要写“作比较”。八、引用:知识点: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例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对偶:1、知识点: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2、作用: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例句:(对偶经常出现在古诗句、对联中。)A、古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B、对联中: 黄菊倚风春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正是江南逢化雨 ,只缘冀北送春风。十、关于修辞手法的练习题: 一、在后面括号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2、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 )13、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14、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15、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16、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17、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 )18、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19、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20、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三、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1.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西湖水平如镜。(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3.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